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她,格林斯潘的前妻,沒想到死後這麽熱鬧

(2023-02-27 08:33:50) 下一個

來源:藝非凡

 

誇張的眼鏡,標誌性丹寧襯衫結合牛仔褲,愛抽煙喝酒、有抑鬱傾向,甚至自殺過。

這些頹廢的色調,都傳達著一種迷茫、孤獨、自我放棄的負麵情緒。
 
她被親情漠視,愛情拋棄,一頭紮進繪畫的領地,直至去世。
在她40年的藝術生涯中,一共創作了無數幅作品,同時也是唯一一位躋身前50位最暢銷藝術家榜單的女性。
瓊·米切爾被冠名第二代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人物
 
2022年佳士得亞洲場首推她的代表巨作《無題》,即以成交價高達8335萬港元,獨占鼇頭。
瓊·米切爾《無題》,1966年-1967年
早在2018年,米切爾的作品在佳士得紐約場以1660萬美元成交;2021年,又以1950萬美元成交創下香港巴塞爾銷售最高單價。
隻是這一切,發生在瓊·米切爾死後。
1992年,瓊·米切爾因患肺癌離世,享年67歲。
她用短暫的一生和更加短暫的繪畫生涯,為世人留下了一幅幅抽象藝術代表作。
每一幅自畫像都像一部留聲機,永遠都不會厭倦地為我們講述著瓊·米切爾的故事。
01
1925年2月12日,瓊·米切爾出生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上流家庭。
父親是名成功的醫生,經常帶她去芝加哥藝術學院和其他博物館。母親瑪麗昂·斯特貝爾是一位詩人,也是《詩歌》雜誌的編輯。
藝術來源於生活,詩人是天生的預言家。
在詩歌的包圍中,十歲時,米切爾就在Poetry上發表了第一首詩歌。
其中有這樣的詩句:「生鏽的樹葉嘎吱作響,/藍色的霧霾懸掛在昏暗的天空,/田野被曬黑的秸稈纏繞著——風匆匆而過。」
不僅如此,米切爾在運動方麵都養出類拔萃,不僅是跳水冠軍還是網球運動員。
但她更喜歡花樣滑冰,曾參與了1942年的美國花樣滑冰錦標賽,直到她膝蓋受傷,放棄了這項運動。
盡管,米切爾文學造詣頗高,運動天分也極高,倒有一絲「穀愛淩」的影子。
按照「富人家的小孩」劇本,米切爾走哪條路都會通向羅馬。
但是,米切爾做的這一切卻是為了「重男輕女」的父親。
作為家裏的第二個孩子,父親特別想要一個兒子,對米切爾是女孩的事實十分失望。
米切爾父親甚至在她的出生證明上寫男孩的名字“約翰”。
她的早熟贏得了母親的尊重,姐姐薩莉的嫉妒,隻是偶爾得到父親的認可。
她努力取悅父親,卻依然無果。
從此,把父親對她的態度,作為她選擇畫畫的原因。
因為在這個領域,父親沒有經驗,他無權對米切爾評頭論足,在這個畫畫空間,米切爾完全成為她自己。
米切爾想上藝術學校,但她父親堅持讓她接受更傳統的教育。
1942年,米切爾考入史密斯學院,但由於反叛精神,兩年後,轉學到芝加哥藝術學院學習藝術。
1947年從藝術學院畢業後,她獲得了愛德華·瑞爾森旅行獎學金。
為了推遲獎學金,米切爾搬到紐約,打算和漢斯·霍夫曼一起學習。
她被他的教學風格嚇到了,隻上了他的一節課。
但正是在紐約期間,她第一次接觸到以抽象表現主義派為主的紐約派的思想和藝術作品。
一年後,米切爾利用旅行獎學金去了巴黎。隨著她在國外的藝術創作不斷發展,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米切爾將自己的新作品稱為“表現主義風景畫” 。
02
米切爾的情感經曆同樣坎坷。
1949年,她嫁給高中時的戀人巴尼·羅塞特。
不久,米切爾與藝術家邁克·戈德伯格發生婚外情,1952年米切爾與羅塞特離婚。
《無題》 1959年
這張作品,創作於米切爾和戀人保羅·裏奧佩爾共同生活的第一年。
厚重顏料像屋頂木瓦般地塗抹,嚐試放大後一股被困住的焦慮的能量撲麵而來。
此時的歐洲,大量藝術家們開始奔赴美國,讓抽象繪畫在美國發揚光大。
其中就有蒙德裏安、漢斯·霍夫曼這樣的名人。
這些文化精英版“五月花”乘客,和此前已經定居紐約的馬克·羅斯科、威廉·德·庫寧等人會合,開辟出新的藝術試驗場。
其中,霍夫曼還開辦學館,廣招門生,其中不少後來成了名人,如電影明星德尼羅。
離婚後的米切爾來到紐約,拜師在他門下學畫。
米切爾體內住著一個不安分的靈魂,自然與風景的畫作成為了她的離經叛道,酗酒、抽煙成為了她生活的日常。
與弗朗茲·克萊茵、德·庫寧以及其他“聚樂部”的成員一樣,她也是象征主義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也許是命中注定,愛情再一次降臨。
年輕時的米切爾身材苗條、麵容精致、披著一頭金色秀發,是一個標準的大美人,對音樂的愛好使得她與格林斯潘(前美國聯儲會主席)無話不談。
1952年10月,他們的婚禮在第五大道的地標皮埃爾酒店。
盡管這段婚姻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時期,而在這段時期核心家庭的文化影響力達到了頂峰。
隻可惜,米切爾向往的家庭生活從未擁有她所期望的那樣。
格林斯潘和瓊·米切爾的婚姻不到一年就結束了,雙方都沒有指責過誰應該對此負責。
《Hudson River Day Line》, 1955
可生活的痛苦並不會就此放過米切爾。
親人之惡、疾病之痛折磨著米切爾,這時候她把全部希望伸向了畫作。
她用蜷曲的手指在畫布上塗抹顏料,用力一上一下甩著畫筆。
生性喜歡社交的米切爾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心直口快。
她的一位畫家朋友第一次與她相見後,曾直截了當地說:“我所遇到的男女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像米切爾一樣罵人。”
不少接觸過米切爾的人表明,米切爾的性格和說話方式令人膽戰心驚……。
麵對這樣的質疑,米切爾從來都是以作品來回擊。
用她自己的話說:「我的繪畫無關乎那些所謂的藝術話題,他們關乎於一種感覺,是我對外界對風景的直觀的感受……另外,繪畫和創造它的人也沒有什麽關係。我的繪畫僅和感覺相關。」
1972年,米切爾在紐約雪城的埃弗森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她的第一次個人博物館展覽。
03
晚年的米切爾用她母親去世後繼承的錢在巴黎北部買了一間小屋。
莫奈當年住過一陣子的那幢園丁小屋就坐落在她購置的土地上。
在那兒,在她自己小小的世界裏,靈感湧動,畫思如天馬行空,恣肆汪洋。
《Minnesota》 1980年
在米切爾的畫作中,她的向日葵是綻放,那是一種不可重複的瞬間的記憶。
黃色與橘黃色匯聚成發光體,幾乎完全被轉化成一束純粹的光和一種純粹的感受。
米切爾主動解釋,這幅作品畫的是向日葵:它們幼嫩時看上去真美,臨近凋謝時又是那麽感人。
《Sunflowers》,1990年-1991年
《No Birds》
如此看來,在米切爾的恣肆汪洋中,也有一絲感傷的情懷。
米切爾抽象化的風景暗示著一個迷失的桃花源,兩人的畫作裏都彌漫著一份沉默和溫存。
這份沉默和溫存屬於半是臆想中的過往,因為已隨風而去或原本就未存在而更顯甜蜜,更顯珍貴。
《Blueberry》,1969年
20世紀70年代,西方現代女權主義運動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女性主義藝術進一步開始了對藝術史上的女性藝術家和女性形象的探討和研究。
直到在這個時候,米切爾才開始引起她們的注意。
1982年,米切爾成為首個在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展覽的女性。
瓊·米切爾《再見之門》,1980年
天性自由瀟灑的海倫,在她暢快淋漓的人生中,永遠實踐著她熱愛的藝術。
米切爾曾說:「繪畫就是我的生活。」
甚至可以定義為自信,這並非關於她的信仰,而是關於她的技巧、表達和能量。
她無懼於建造自己藝術的堡壘,也無懼於打開堡壘的大門。
1992年,67歲的海倫因肺癌離世。
這位在上世紀閃耀了整個紐約藝術圈的女子,成為了藝術史上的傳奇。
米切爾,在一個多世紀前就在挑戰人們對抽象表現藝術理解的女性,也許能幫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麽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