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英聯邦能延續至今,法共體為什麽卻解散了?

(2023-01-08 09:11:22) 下一個
英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占據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大量前英屬殖民地國家獨立後選擇留在英聯邦。
英聯邦出現於1931年,1949年的《倫敦宣言》發表後正式定型,至今有近60個成員國,英國君主擔任其中十餘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
雖然沒有統一的軍事、外交章程,各國曆史上的聯係“聯邦”的龐大體量仍使該組織在國際上發揮著一定作用。
法國作為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近代)殖民帝國,從法國統治下獨立的殖民地國家有20餘個。
二戰後,法國建立法蘭西聯邦,試圖像英聯邦那樣為殖民帝國續命。法蘭西聯邦此後又調整為法蘭西共同體。
法國始終不肯放棄對殖民地的統治權,法屬殖民地國家也不滿足這種換湯不換藥的統治。當殖民地獨立大潮襲來時,瞬間衝垮了法共體鬆散的堤岸,法蘭西聯邦與法共體實際上隻存在了15年。
同樣是殖民大國,為何法國人的法蘭西共同體半路夭折?失去法共體的法國又是如何“操控”前殖民地國家的呢?
 
曾經的法蘭西殖民帝國
帝國遠去
 
隨著美洲大陸進入歐洲人的視野,西班牙與葡萄牙在16世紀率先展開了對中南美洲的殖民,英法等國則緊隨其後。
 
到17世紀,英國統治著北美東部海岸,法國則控製了聖勞倫斯河與密西西比河流域。
 
新法蘭西
除了美洲,英法還在非洲、印度等地展開殖民競賽。法國奪取歐陸主導權的企圖,進一步加劇了英法的對立。
1756年,英法等國為爭奪地區主導權及殖民地而引發了七年戰爭。
英國憑借強大的海上力量,切斷了法國與其北美殖民地的聯係,英軍擊敗北美法軍,奪取了幾乎全部法屬北美殖民地。1763年,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隨著七年戰爭的結束而落下帷幕。
 
七年戰爭後北美勢力變化
進入19世紀,英法等國將非洲變成了新一輪殖民戰爭的主戰場。
19世紀中葉後,隨著西方各國生產力的不斷提升,歐洲大國對殖民地市場、原材料、勞動力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英法等國除征服了印度、中南半島等地,還以非洲沿海城鎮為據點不斷向內陸滲透。
到20世紀初,列強基本完成了對非洲的瓜分,法國占據了非洲36%的土地,是非洲殖民競賽中的最大贏家,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建立。

瓜分非洲

法國殖民地總麵積達1234.7萬平方公裏(其中法屬非洲殖民地占93%),算上法國本土的話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占全球總麵積的8.7%。
英國占領了非洲29%的土地,但英國在其他地區的殖民“成果”遠勝於法國。二戰前的大英帝國統治著3550萬平方公裏(英屬非洲殖民地占25%)的土地,占全球陸地麵積的四分之一。
 
大英帝國
由於地域廣闊,英國采取了更加靈活多樣的殖民策略。
在英屬印度,除直屬領地,英國還通過附庸大量印度土邦王公,對其實行間接統治。而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亞等地,英國則引入大量華人、印度裔勞工,與當地的馬來人形成均勢。對於英屬非洲殖民地,英國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當地原有的社會架構。
 
 
一戰後,英國已預感到國力的衰退。為維護大英帝國的尊嚴和勢力範圍,1931年英國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案》,確認帝國所屬的自治領(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新西蘭)擁有完全獨立的國家主權,英聯邦的雛形奠定。
總而言之,英國的殖民政策是因地製宜且靈活多樣的,隻要能最大限度滿足殖民利益,統治方式是什麽並不重要。
反觀法國,由於殖民地集中分布在非洲,外加不同的政治文化(希望傳播法式理念的思想)以及資本輸出為特征的借貸資本經濟特點(高利貸帝國主義),都直接影響了法國的殖民政策。
 
法蘭西殖民帝國
 
除摩洛哥等少數殖民地,法國對大多數殖民地均采取直接統治。一方麵西非等殖民地國家大多社會發展形態落後,缺少能夠直接利用的政治製度;另一方麵法國希望盡可能擴大在殖民地的收益,而權力巨大的總督有利於法國殖民政策的推進。
法屬殖民地舊的權力結構被摧毀,各殖民地分為區、分區、縣、村,法國的行政體製被照搬到法屬殖民地。法國官僚事無巨細地負責起殖民地的各項事務,而殖民地的利益被徹底忽略了。
 
法屬西非的殖民官員
 
1940年,閃擊法國的德軍在一個月內就擊敗了法國。
東南亞的法屬印支被日軍占領,非洲殖民地則一分為二,分別效忠德國的傀儡政府——維希法國,以及流亡英國的自由法國,法國對殖民地的統治被削弱。
我們不再聽命於巴黎
 
二戰結束後,法國在1946年通過新憲法,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第四共和國采用議會製,即議會是國家權力核心,總統僅為虛位元首。
法國本土在二戰中遭受巨大破壞,為了從戰爭的創傷中走出,法國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法屬殖民地的資源和市場。但二戰後全球掀起了去殖民化浪潮,舊的統治秩序已無法維持。
為法國而戰的殖民地士兵
第四共和國成立的同時,法國作為二戰戰勝國,逐步恢複了對法屬殖民地的宗主權。
美蘇兩國為了全球霸權,意圖拆解老殖民帝國。為了應對反殖民主義浪潮衝擊,法國雙管齊下,一方麵建立法蘭西聯邦,將法國本土與全部法屬殖民地納入其中。宣布用法蘭西海外省的新身份取代殖民地的定位。另一方麵推廣使用非洲法郎,強化對法屬非洲的經濟控製。
法蘭西聯邦設有總統、高級理事會及議會。其中法蘭西聯邦總統由法國總統充任。議會由法國參議院、國民議會、海外省及領地的地區議會(無實權)共同組成。
法國離不開非洲的市場和原料
法蘭西聯邦名義上讓殖民地獲得了更高的政治地位,實際上法國借此加強了對殖民地的控製,法國希望用法蘭西聯邦和非洲法郎徹底同化殖民地,建立一個“大法蘭西”。
英國選擇接受殖民地獨立的事實,在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令》基礎上,大量英屬殖民地獨立後加入組織鬆散的英聯邦。
英聯邦分為兩個圈層,在內的是十餘個尊英王為國家元首的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稱英聯邦王國,由英國派駐總督代行元首職責,其他的成員國則建立了共和製(印度、尼日利亞等)
無論是君主製還是共和製,英聯邦成員國地位名義上平等,英國不尋求維係對前殖民地的直接控製,英國君主僅維持名義上的聯邦領袖角色,英聯邦亦沒有關於軍事、外交權限管理的條款,削弱了新生政權的抵觸情緒。
相比之下,法國人收緊權力大網的做法嚴重傷害了殖民地民眾的情感,斷絕了殖民地獨立的可能,為此東南亞的越南、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等地相繼掀起獨立戰爭。
1954年,法軍在東南亞戰場敗北,越南、老撾、柬埔寨獲得獨立,阿爾及利亞的戰火也愈演愈烈。
 
越軍攻克法軍指揮部
法國被迫在1956年以法蘭西聯邦的名義發布《海外領地根本法》,允許海外領土擁有自己的政府並最終實現獨立。
但法國第四共和國實行議會製,沒有政黨能夠一家獨大。第四共和國存在的12年間,法國更換了24屆內閣,這讓法國對殖民地的政策缺乏連貫性,法屬殖民地獨立聲勢高漲。
1958年,法國發生軍事政變。隨著新憲法的頒布,總統製的第五共和國取代了議會製的第四共和國。眼見非洲等屬地的獨立浪潮不可阻擋,法國被迫放棄了同化法屬殖民地的策略。第五共和國成立當年,法蘭西聯邦被法蘭西共同體(下文簡稱法共體)取代。
 

法共體範圍
除堅決要求獨立的幾內亞,剩餘法屬殖民地均加入法共體。相較於法蘭西聯邦,法共體允許殖民地擁有自己的地方政府,但這不意味著法國放棄了對屬地的統治權。
法共體章程規定,法共體主席隻能由法國總統擔任,屬地的領導人不能和法國總統平起平坐。
法共體參議院是該組織的立法機構,法國擔心眾多屬地會團結起來,如果“一國一票”勢必會讓法國喪失對法共體的領導權,甚至可能淪為“殖民地的殖民地”。
 

法國不想和非洲人平起平坐
為此法國規定,非洲屬地的議員要想擁有投票權,必須先加入法國政黨,這讓法共體參議院變成了法國議會的附屬部分。
除此之外,法共體成員的外交、國防、貨幣金融及司法、高等教育、交通通訊均由法國管理,非洲民眾對此十分不滿。
相較於法國,鬆散的英聯邦減弱了英屬殖民地的抵觸情緒,讓大英帝國在去殖民化浪潮中實現軟著陸。

英聯邦旗幟
英聯邦更多是強調英國與其他成員國的曆史聯係、文化紐帶和精神認同,英國並不計劃將其變成大英帝國的變體,進而通過英聯邦繼續統治前英屬殖民地。
法共體的目標則是實現對法屬殖民地的徹底同化,對殖民地的控製力度比二戰前還強。法國不肯放權的行為逆時代潮流,終究無法挽救傾頹的帝國。
1960年,法國履行了承諾——新憲法通過4個月內允許法屬殖民地選擇是否獨立。結果西非、中非殖民地國家無一例外地選擇獨立。1962年,阿爾及利亞的戰火熄滅,法國在付出9萬軍人傷亡後被迫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
阿爾及利亞戰爭
至此,除了法國及其海外省(法國本土的特殊部分,不同於殖民地)以外,法共體已無其他成員。雖然法國沒有立即解散該組織,但法共體已名存實亡。
隱形霸權
法共體雖然“空心化”了,但法國在前殖民地國家深耕多年,其影響力仍不可小覷。
法屬非洲殖民地國家領導人大都受過法式教育,對法國文化、精神有著較高的認同感,常年的殖民統治也讓法語在非洲占據重要地位。

非洲法語區
60年代後,時任法國總統的戴高樂組建非洲事務處,由該機構全麵負責對非聯係,為總統本人製定非洲政策出謀劃策。
常年參與非洲殖民地工作的雅克· 福卡爾主導非洲事務處工作,深諳非洲政治門道的福卡爾為法國政府編織了一張以愛麗舍宮為中心、同前法屬殖民地國家政府緊密聯係的“福卡爾網絡”。
福卡爾網絡越過正常外交關係,通過深化私人交往、賄賂、施壓等,將法非特殊關係維持下來。

戴高樂總統會見非洲領導人
福卡爾網絡配合法國留在西非的數千駐軍,保持著法國對該地區的統攝力。法國借此以武力支持親法人物上台,進而掌控所在國的重要礦產開采權、影響其製訂對法有利的貿易政策等。
除了外交與駐軍,金融手段是法國對前殖民地施展影響力的另一手段。1946年非洲法郎創立後,與法郎以固定匯率掛鉤,即便非洲殖民地紛紛獨立,位於巴黎的法國財政部仍是非洲法郎區國家實際意義上的央行。
法屬非洲各國
非洲法郎區國家在1959年設立了非洲央行,不過董事長均由法國人出任。
20世紀60年代末,隨著支撐美元地位的“布雷頓森林體係”麵臨瓦解。法國順勢加強了法非之間的貨幣聯係,將“非洲法蘭西共同體法郎”分成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

非洲法郎區
與法郎掛鉤為法屬非洲國家提供了堅挺的貨幣支撐,也讓他們喪失了貨幣主權,其50%的外匯儲備必須上交法國保存。
非洲國家想過反抗,退出法郎區的馬裏遭到全方位金融圍堵,國家幾近破產;倡導退出法郎區的多哥總統被法軍士兵刺殺身亡。
1978年,中非和西非國家銀行總部從巴黎先後搬遷到雅溫得和達喀爾,但法國依然掌握任命中央銀行總裁的權利,繼續掌控法郎區。
法屬非洲國家的獨立讓法共體變成空架子,但法國在政治、軍事、金融多管齊下,對前非洲殖民地的影響從未消失。
法國以法語為紐帶,在上世紀70年代組織起法語圈國家組織,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法共體的作用,其影響力甚至擴張到其他大洲的法語區,到2020年成員國和地區已發展到88個。
法語圈國家組織旗幟
在法屬非洲獨立前,法國在撒哈拉西南非洲的行政人員不到6000人,此後這一數據不降反增,到1980年突破1.1萬人。
即便80年代法國政壇發生地震,倡導社會變革、平等的左翼上台,但法非的特殊關係仍未改變。
冷戰結束後,國際政治格局麵臨洗牌,法國最終在1995年通過95-880號決議案,解散了早就名存實亡的法共體,可法國對前法屬非洲地區的金融控製、駐軍依然存在。
1990~2006年法國在非洲的軍事行動
進入21世紀後,法國一直試圖將法非關係正常化。他們認為將與前法屬殖民地發展正常關係雖然會削弱法國對其的控製力,但有助於提升法國的國際影響。
法國國家利益的追求、商業財團的影響,讓這一願景成為泡影,長時間的政策慣性也讓法國短時間內難以轉向。
不同的國情注定法國無法複製英聯邦的成功,鬆散的英聯邦讓大英帝國的餘暉得以留存。英聯邦國家間的外交會議、運動會,無不提升著前英屬殖民地對英國的好感。
兩年一屆的英聯邦元首會議是英聯邦最重要的內部活動,英國君主與其他成員國元首齊聚一堂,暢談價值追求,對未來組織的發展提出建議。
英聯邦輪值主席由一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擔任,每2年一屆。秘書處負責英聯邦日常運作,秘書長每屆4年,由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選舉產生。
無論是元首會議、輪值主席還是秘書處,都無法做出任何強製命令,曆經半個多世紀,英聯邦依舊是個極為鬆散的組織。
2010至2022年,駐紮在西非的法軍相繼卷入科特迪瓦、馬裏等國亂局,繼續影響著非洲。與英聯邦在明麵上整合前英屬殖民地國家不同,殖民勢力主要集中在西非的法國隻能通過暗箱操作、軍事、金融影響繼續在暗中控製非洲。
截至2021年,法國波洛雷集團是非洲最大的航運港口運營商、法國巴黎銀行、興業銀行、裏昂信貸銀行控製了法語非洲七成的金融業務,而法國在撒哈拉西南非洲的派駐人員至今已超過11萬。
二戰後的新格局,讓英法等殖民帝國難以延續。英聯邦成為大英帝國殘留的背影,但英國在英聯邦平台上倡導與其他成員的相對平等關係,英聯邦也成為英國對外輸出援助與影響的重要平台,甚至吸引了莫桑比克等非英國殖民地國家的加入。
2013年3月,英國女王簽署《英聯邦憲章》,這是英聯邦曆史上首份闡述其核心價值觀的官方文件。英國為英聯邦成員國公民提供更為便捷的留學、移民等政策。
2020年,成員間貿易額約8000億美元,小成員對英聯邦的經濟依賴度高達80%。
相比之下,法國沒能見好就收,始終不肯放棄統治權,最終讓法蘭西共同體為法蘭西殖民帝國陪葬。
法共體的失敗並不代表法國的失敗,英聯邦和法共體是不同國情下的不同選擇。
英國人通過英聯邦維係對帝國最後的幻想,表麵功夫大於實際內容,英聯邦的管理方式與英國曾經奉行的間接殖民政策不無關係。
對於法國來說,明麵上的法共體雖然消亡了,但法國保留了對前殖民地隱秘且強大的控製力,對前殖民地國家的滲透和影響力度遠強於英國。
金融與軍事、語言與文化,條條鎖鏈之下,前法屬非洲殖民地國家仍“匍匐”在法蘭西腳下。
英國與法國,一個講求外部形象,一個注重內部實際,都在告訴我們。“帝國主義”遠沒有在當下的國際社會銷聲匿跡。
END
作者 | 碧落清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