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天才畫家,「造假」二十年

(2023-01-18 08:39:29) 下一個

度公子 藝非凡

所有的故事來自於一家擁有165年曆史的世界頂級的諾德勒畫廊。因售賣贗品畫作被起訴而關門歇業。

 
 
 
背後主犯是羅薩萊斯和其男友迪亞斯,這對夫婦最終落網並遭起訴,而背後的無名畫手也被牽出。
 
漫畫家筆下的諾德勒畫廊售假庭審現場 
 
一個叫錢培琛的美籍華人畫家,登上《紐約時報》的頭條以及各大華文報紙。
 
他涉嫌卷入總金額高達8000萬美元(約合4.9億人民幣)的藝術偽作案。
 
這位曾一門心思搞印象派的畫家,老實、小心謹慎,一直懷才不遇,最後才華被一個做仿畫的騙子發現了,然後惹上一身官司。
 
 
 
01
 
在藝術上,錢培琛出道很早。
 
1979年的大年三十,《十二人畫展》在上海悄然開幕。沒有開幕式,也沒有報道。
 
展覽前言上寫道:“嚴酷的冰封正在消融,藝術之春開始降臨大地。戰勝了死亡的威脅,百花終於齊放……舊時代過去了,新時代已在召喚。”
 
 
這個畫展由錢培琛參與發起,和另外11人一起參展,在上海黃浦區少年宮舉辦了一場“十二人畫展”。
 
這是錢培琛1981年出國前,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的唯一印記。
 
兩年之後,帶著被“十二人畫展”激昂的熱情,40歲的錢培琛留學美國。
 
在美國呆了8年的錢培琛,並沒有通過所學獲得一份可靠的工作。
 
窮困潦倒的他遇到了“貴人”,長島藝術經紀人格拉菲拉·羅薩爾斯與男友何塞·貝加蒂諾斯·迪亞斯。
 
 
 
雖然他們沒有買下錢培琛自己的畫作,但是他們給了他另一條賺錢的路,就是臨摹名家畫作。
 
 
這樣的畫,可以賣到5-6000美金不等,而羅薩爾斯每一幅畫付給錢培琛幾百美元。
 
臨摹名家作品的收入比起在路邊畫肖像要好得多了,他也能更早的將家人接到身邊。
 
於是錢培琛和羅薩爾斯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合作”,過了一段時間羅薩爾斯讓錢培琛試著以名家的手法進行“創作”。
 
根據羅薩爾斯的要求,錢培琛通過創作畫作,交給貝加蒂諾斯進行做舊處理:用古老的顏料,通過日曬、灰塵等做舊方法,製作了足以亂真的名家名作前後至少63幅。
 
 
總有紙包不住火的時候。
 
2011年11月29日,富翁皮埃爾·羅然誌打算出售他收藏的波洛克《無題》,此畫以1700萬美元從著名的諾德勒畫廊購得。
 
錢培琛仿波洛克作品
 
 
羅然誌將畫作送去進行司法檢測,結果發現畫中含有一種1970年代前尚未出現的黃色顏料,而署名波洛克的《無題1950》完成於1950年,且波洛克於1956年去世。
 
錢培琛仿作《無題》
 
由此,這樁驚天造假案東窗事發。
 
根據美國警方在2013年的調查,諾德勒畫廊從中獲得4300萬美元的收益,羅薩萊斯獲得2000萬美元。
 
而錢培琛獲得的勞務費微乎其微,難以計入其中。
 
唯二被記錄的,是2005年12月有一筆5400美元,以及2008年2月,另一筆7000美元。
 
 
錢培琛不是專業學美術出身,1981年到美國的時候,他已經40歲了。
 
不知是命運還是個人的生活遭遇,當其他旅美藝術家生活從苦到甜漸漸熬出頭後,錢培琛生活始終一貧如洗艱苦異常,非常坎坷。
 
 
02
 
錢培琛1939年出生於舟山,在上海長大,畢業後當了數學教師。
 
而他的業餘精力都用在繪畫這件事上,像中毒般癡迷繪畫。
 
父母無法感同身受的很重要原因則是,錢培琛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了台灣,不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的錢培琛,早已學會察言觀色和自力更生。
 
 
盡管寄居在上海姑媽家,待他不薄,畢竟他們經濟也不寬裕。
 
寄人籬下的錢培琛一直渴望經濟獨立,自食其力,所以高中畢業選擇了報考師範,從大一開始練習畫畫,飯錢有了著落。
 
誰也改變不了他熱愛畫畫這件事實。
 
在做了數學老師後,依然利用業餘時間畫畫,即便在學校教課的間隙,錢培琛自顧自地在白紙片上塗塗抹抹。
 
 
 
有時候,放棄午飯時間,他會溜到學校隔壁虹口公園去寫生。
 
有一次,被的公園保安盯住,叫去了他的辦公室,厲聲責問錢培琛:“儂不畫戰鬥中的工農兵,隻畫公園裏的男男女女,居心何在?”
 
 
 
另一方麵,上海這座城市三四十年代曾經是“東方巴黎”,集聚了一批歐美日留學、遊學歸來的藝術家,熱衷於探索西方現代主義繪畫。
 
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西方現代主義繪畫在上海從來沒有真正滅絕。
 
私下裏,錢培琛與畫友之間互相流傳的現代派畫冊,他總是有辦法搞到這些,有時,還會通過父母從台灣郵寄回來,都是外文原版或者繁體字版。
 
也是這時候,錢培琛在後來的臨摹作品都靠向印象派是有跡可循的。
 
 
03
 
1980年代,紐約是時尚藝術的麥加,吸引著全世界許多年輕人。
 
每個去紐約的人都有夢,夢想著從一個藝術愛好者向偉大藝術家的蛻變,夢想著自己的藝術被更多的知音所接受。
 
在曼哈頓五十七街第七大道,有一所老牌名校叫做“紐約藝術學生聯盟”。
 
美國現代藝術的祖母級人物喬治婭·奧基弗曾在此畢業,日後成了美國女畫家的偶像,聞一多先生早年也在“聯盟”留過學。
 
 
“聯盟”自 50 年代後漸漸沒落。
 
它成了一所向各種年齡、身份藝術愛好者開放,但不頒學位的古董型美術學院。
 
維多利亞風格的老舊白樓和至今地處五十七街昂貴地段,可以證明她往昔的光榮。
 
校內擠滿藝術學生和業餘愛好者。80 年代,中國人來了,僅僅為了學生簽證而來。
 
錢培琛也是其中之一。
 
 
師從抽象表現主義大師特克的錢培琛,作品也曾被紐約畫廊選中與雷諾阿、安迪·沃霍爾的作品掛在一起。
 
但他始終隻是乏人問津的少數族裔藝術家,沒有資本做推手,沒有媒體做宣傳,僅能靠零星賣出作品維持慘淡生活。
 
為了維持生計,他曾當建築工人,幫人家拆舊房,也曾在街頭給遊客畫肖像。
 
當年同他一起流浪街頭、畫像謀生的還有艾未未、夏葆元、李同欣和馬寅初的外甥鄧康。
 
 
那時候錢培琛每天都會在格林威治村第四街的一個籃球場附近畫畫,好的時候一天能賺到上百美元,但大多數時候畫一天也就隻能賺到十幾美元。
 
 
 
紐約治安不是很好,他的身後就時常有隨地大小便的路人。
 
有一次,一名黑人走過來問他“現在幾點了”,他剛看了眼手表,一支槍就抵住了他。他搶走了錢培琛僅有的錢……
 
 
 
50歲的錢培琛仍然淪落在紐約街頭畫肖像。距離他在美國留學生活已經快10年。
 
他一直盼著自己能夠出人頭地,把妻子接到身邊,但是他的畫不僅無人問津還做了一場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夢。
 
 
 
為了家庭團聚,他幾乎投入所有財產委托一名“律師”幫他辦綠卡,結果那名“律師”卷走了他的錢,並留下一張假綠卡。
 
人財兩空的錢培琛一天好幾天沒有緩過神來,一口好牙也掉光了。
 
 
他的命運正印證了那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的第一句話:“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裏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裏是地獄”。
 
 
04
 
在最艱苦的年代,錢培琛和陳丹青、木心走到了一起。
 
在紐約,錢培琛與陳丹青住在同一個地鐵站的兩端,二人經常相約外出,不是地鐵就是步行。
 
那時大家都是窮學生,存下的打工費隻夠房租和基本一日三餐,偶爾買包煙,一個月的開支就要超四五百美元。
 
 
一次聖誕節前夕,錢培琛與陳丹青兩人走過ChinaTown,一排排的飯店卻沒有他們的容身之處,兜裏的錢隻夠買泡麵充饑。
 
倆人跑到錢培琛親戚家,蹭了熱水,大口吃得很香,汗流浹背……
 
陳丹青在2006年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回憶道:“我與培琛君都來自上海,而迷失在紐約。”
 
 
 
人人都想躋身於主流畫壇,圓夢者卻寥寥無幾。
 
他們的經曆既有個人化的軌跡,也同時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幾十年過去了,許多當年跟他一起混街頭的夥伴業已“功成名就”,而錢培琛無論在美國還是在大陸,依然不能被稱作主流。
 
與他交往甚篤的畫家張宏圖說他並不快樂。
 
 
錢培琛自己也很矛盾,幾十年的美國生活,其中十年在臨摹畫作中渡過。
 
錢培琛才華橫溢,是中國最早接受西方當代藝術的畫家之一。但是到了美國後迫於生活,隻好在最低層打工討生活,街頭賣畫。
 
 
 
畫廊是非常現實的,不管你的畫有無意義,能賣的就接受,否則拒之門外。
 
這樁假畫案裏,錢培琛是共犯嗎?
 
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
 
錢培琛也曾辯解說:“我造了把水果刀,他們用它去殺人,責怪我是不公平的。” 
 
後來,Netflix以此事件出品紀錄片《以假亂真:贗品的真實故事》。
 
 
回到上海,錢培琛繼續著藝術創作,當然,畫上簽的是他自己的名字,藝術是他全部的熱情。
 
「我為所愛所苦」。
 
 
 
那幾年,他的生活極其單調,工作室和家兩點一線:五六點起床,七點鍾出門到工作室畫畫,傍晚坐公交車回家。
 
 
錢培琛年屆八旬之際,舉辦了一次繪畫回顧展,取名“河的對岸”。
 
不難理解,所謂對岸,是互為鏡像的過去和今天,美國與中國,具象與抽象,無論哪一邊,都映射了他“藝術跋涉”中的身影。
 
 
有人問他,如果有人再請你仿製作品,你會不會拒絕?
 
錢培琛毫不猶疑地說,“我不會拒絕,也無法拒絕。活著,活下去,是人能夠去做有意義事情的第一要義,難道不是這樣嗎?”
 
引用畢加索的話對他的藝術創作做個精彩結尾那便是,“糟糕的藝術家複製,優秀的藝術家竊取。”
 
如今,錢培琛也有了自己的“畫家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