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法國攝影家布列鬆(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1950年代去中國和蒙古為美國《生活》雜誌拍攝了許多照片,其中還記錄下許多中國“大躍進”時期的眾生態。
烏蘭巴托,獨立日,1958年7月11-13日
布列鬆22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攝影,總是相機不離身。鏡頭對準市井街頭,但又追求超越現實的境界。
烏蘭巴托,獨立日,1958年7月11-13日
二戰結束後他開始了新聞攝影(或攝影新聞)生涯。他用鏡頭捕捉生活中的“決定性瞬間”而為人稱道。有那麽句老話: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決定性時刻。
那天看了個令人驚歎的數字,今年8月的。說是在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全世界每秒鍾就有兩億張照片被拍攝,每天拍攝的照片總量達47億,每個月1430億....裏麵得有多少個“決定性瞬間”......
去參加葬禮的喇嘛,1958年(英文圖片如此標注)
蒙古/中國,1950年代(像在新疆)
蒙古,1961年 (那時候捷克的加瓦摩托車在蘇聯東歐國家大行其道,這像是帶挎鬥的加瓦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