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70歲的“和平裏”:這裏曾是世界最大居民區

(2022-10-22 18:50:40) 下一個

Author 巴義爾

原標題丨和平裏紀事

北京和平裏街頭,1982年丨攝影巴義爾

2022年,正值和平裏命名70周年。

北京和平裏是一個地區名,地處東城區安定門外,麵積十幾平方公裏,是內涵豐富的所在,也是充滿記憶的地方。

和平裏雖是地名,卻內容豐富,多元並存,涵蓋政治、經濟、人文等眾多領域,堪稱一個時代的縮影。

這裏故事多,意味濃。

名稱的由來

1952年,麵對美國製造對日和約,加速日本軍國主義複活,破壞朝鮮停戰談判和在亞洲區域建立軍事基地,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亞洲及太平洋區域的和平和安全遭到嚴重威脅的嚴峻形勢,中國領導人宋慶齡、郭沫若、彭真等11人代表中國人民的意誌,根據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國際和平保衛者的熱誠建議,於19523月聯名邀請亞洲和太平洋區域的和平人士共同發起了“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

 1952年10月,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

會議於1952102日—12日在北京召開,有37個國家的367位代表和部分列席代表及特邀來賓。會議通過“告世界人民書”“致聯合國書”“關於日本問題的決議”“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關於文化交流問題的決議”“關於建立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的決議”等決議。為慶祝這次盛會,中國郵電部在會議開幕當天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

1952年第一期的《蘇聯》畫報刊登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獲得1951年“鞏固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和平獎金”的照片。這個時期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沉浸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喜悅中,中國也亟待在和平的環境中快速建設和發展。

總之,那是個和平主題高揚的時代。

此時,北京安定門外地區正在大規模建設中,北京市政府將這一地區命名為“和平裏”。這可能是北京市最早的、大規模的、高檔次的集中連片小區。和平裏地區集中了眾多國家機關,政治、文化氣氛非常濃厚。相應地,這裏的服務設施也多,副食店、照相館、百貨商店、地壇公園、電影院,應有盡有。若論“小區”的概念,和平裏可以說是北京市的榜首。

和平裏的範圍

和平裏位於北京東城區東北部,元代為大都城的北垣,明清及民國時期為北京城外郊區,當時隻有幾十戶人家。

20世紀50年代這裏還是雜草叢生,涓涓流水,馬路到了這裏就拐彎了,是104路、108路電車的終點站,曾經還有個和平裏火車站,主要是貨運,為當時地處這裏的北京市煤炭公司四廠、北京市建材公司、北京造紙總廠等供貨供煤,順便充當蔬菜運輸線。如今該線的部分路段融入地鐵13號線,舊址上現有林達大廈、金泰大廈等。

有意思的是,13號線的“光熙門站”正是元大都東城牆城門“光熙門”及甕城。從和平裏往東看去,當時一片荒蕪,20世紀80年代這裏開始大開發,成為“柳芳北裏”,如今是繁華地區。

以和平裏十字路口為中心點畫個圓圈,大體上方圓13公裏內都可以算作和平裏,南到小街橋、雍和宮橋、安定門橋(均在北二環、護城河);北至和平西橋、和平東橋(均在北三環);東到北土城路、青年溝路;西至安定門外大街(安定門—安貞橋)。東西向短於南北向,所以和平裏可以看作是一個南北向的長方條地區。其中和平裏西街堪稱最長,從北二環路的雍和宮橋到北三環路的和平西橋,它與地鐵5號線的這一段完全重合。

1989年,和平裏大街丨攝影張兆增

在這個範圍裏,和平裏北街是東西向,和平裏中街東西向,和平裏南街東西向,和平裏東街南北向,和平裏西街南北向。在“和平裏”範圍內除了諸多“和平”名稱的街道外,還“客串”著青年溝(當時都是大水溝)、小黃莊、興化路、民旺園等名稱,這些街巷鑲嵌在和平裏地區。

筒子樓的記憶

和平裏地區房子的基調是筒子樓。和平裏北街往北至和平街,是很大的一片小區,有幾十棟樓房。還有部分平房,那是時代留下的;有部分單元樓,那是當時少量比較高級的住宅;還有若幹獨立院落,那是廟宇和富貴階層的遺存。從居住角度看,除了零散建築,還有一區至十四區的大麵積居民樓。就小區這個概念而言,唯有筒子樓深深地銘刻在記憶裏。

如今和平裏二區最後一棟筒子樓丨@探索北京

筒子樓多是二層,少有三四層的。有拙詩曰:“一條走廊幾十米,數十房間分兩邊;廚房廁所大家用,出來進去總相見。”這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一次更新,帶著胡同大院的痕跡,灰磚為主,兼有紅磚。彼此能夠見麵,卻也相對獨立,容積率高,建設成本低。比四合院開放,比單元樓簡約,是疊加的平房,是快速解決居民住房的速成辦法。

筒子樓的特點之一是橫豎都有。就是樓的朝向有東西向、南北向,個別的門是拱形的,像窯洞。以和平裏三區為例,兩個東西向的樓和兩個南北向的樓正好構成一個幾百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像個四合院,但是陽光、空氣都不受影響,婦女們在任意兩棵樹之間拉個繩子就曬被子、晾衣服,男人們修理自行車或者打家具,孩子們在這個大方塊裏奔跑,家長從屋裏就能看到,推開窗戶喊一嗓子“吃飯啦”就齊活了。

和平裏小區老照片

筒子樓內的生活也近似於四合院。房門是木頭的,不需要鐵的防盜門,這裏不存在安全問題;廁所是公用的,不分男女,誰進去一插門就行;廚房是公用的,但煤氣灶是各家固定的,各走各的表,做飯時還可以順便聊聊天,切磋一下廚藝;走廊裏各掃門前土,這頭望到那頭,走廊永遠有人在活動,安全有保障;當你出門回來後立刻有鄰居告知,何時有人來,男的或女的,幾個人,敲你們家門了,等等。在沒有電話的時代,信息的傳遞並不受影響。甚至下雨了也會有人幫助把主人不在家的晾曬衣服收進來。對於本單位職工集中的宿舍區來說,筒子樓的一大好處是隨時有人喊你喝酒!不要預約,沒有隆重,一盤瓜子就嘮嗑,兩個涼菜就開喝。

和平裏地區的住房大體有平房、筒子樓、單元樓等形式。相對於筒子樓,單元樓更為先進,是那個時代待遇、高級、幸福的代名詞,隻有機關單位的部分職工才能入住。四層單元樓在1976年唐山地震後陸續加固了水泥圍腰和立柱,至今還保存著許多,因其地理優越,匯集了多所名校,大量住宅成為學區房,房子雖然老舊局促,房價卻節節攀升,標價遠高於同地區的新房。筒子樓則大部分被拆了,畢竟地段太好了,隻有兩層,實在是浪費了。而且,筒子樓的使命也完成了,磚結構的房子壽命也基本到了,退出曆史舞台是必然的了。

覆蓋的行業及交通

這裏的單位有中國電影家協會及所屬金雞百花電影城、中央樂團(今中國交響樂團)、民族出版社、民族畫報社、民族團結雜誌社、中國文化報社、北京商報、中國黃金報、中國標準出版社、西苑出版社、中國作家協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歌華集團,和平裏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原北京第一傳染病醫院),林業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加國家公務員局)、北京人才大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信息大樓,北京地壇公園、北京地壇體育館、北京一七一中、北京電表廠、北京熱力集團、北京宏誌中學、和平裏一小至四小、北京地壇小學、四大銀行,東單菜市場(1902年成立的北京最早菜市場,2015年從東單遷來開業)、稻香村、和平裏郵局、新華書店以及新開發的雍和藝術區......

地壇公園

這麽多機關、事業單位,大型企業,公共文化單位,商業和服務業等,自然居住著同樣多的知名人物和優秀人物,如果把曾經在此住過、工作過的知名人物列出來,那必是很大的一個方隊了。

交通方麵有地鐵5號線、2號線、13號線,公交13841161176263123125104108684路。

北京的電車開始是有軌的,軌道埋在地麵上,有鈴鐺,老遠就聽見了。現在離雍和宮不遠的北新橋那一帶就是最早的有軌電車線路,就是實際上的“一環”路。1950年開辟了有軌電車四路環行路,由平安裏經西四、西單、天安門、東單、東四、北新橋、地安門返回平安裏,1958年起有軌電車陸續停駛。

13路公交老照片丨圖源@北京公交集團

後來先進了,不用軌道了。20世紀80年代薑昆說了個相聲叫《我與乘客》,說的就是“104路大無軌”。車上的椅子是木條做的,很硬,粉色的漆,車身是淡藍色,兩個大辮子,有時候倆辮子擰到一塊兒了,司機下來分開再走。現在電車還有辮子,但是遇到不設電線的地方就自動收起辮子,到了有線路段時再自動升起。如今北京的公交車已經大部分是電動車了,又快又安靜,裏麵的電子設備也很多。

文化氛圍

作曲家劉熾寫的那個《讓我們蕩起雙槳》何時聽到都會勾起無限的感慨,筆者采訪過劉熾先生,他就住和平裏中國煤礦文工團院裏。20世紀80年代喜歡聽《紅樓夢》《太陽島上》《潛海姑娘》等音樂,筆者還采訪過作曲家王立平(滿族),他那時候也住和平裏,和平裏有很多文化部的宿舍。

在和平裏地區,筆者采訪過的文化名人還有著名攝影家吳印鹹、攝影家何世堯、攝影家李江樹。吳印鹹先生從延安時代就拍攝毛主席、黨中央的活動,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攝影、電影資料。當然這隻是人物金字塔之一角。

1994年春,電影《郵差》劇組在和平裏煤炭部宿舍院合影丨攝影李晏

和平裏第五俱樂部曾經是和平裏地區著名的電影院,後來改成了卡拉OK,現在改成飯館電商之類的。20世紀80年代第五俱樂部的電影票就是2角錢。人們下班吃完飯在附近溜達,它那個小黑板上寫著什麽電影幾點放映,人們就買下一場去看。那時候就叫故事片,放映之前有《新聞簡報》,就是專題紀錄片,類似新聞聯播,都是當時的建設成就、好人好事。也有一些知識性的專題,比如有個紀錄片叫方寸什麽的,講集郵的魅力和意義。

那晚回來筆者就把家信上的郵票都剪下來泡在水裏開始了集郵,第二天把鄰居的信封也都要來,臉盆裏滿滿的都是郵票。那時候剛剛改革開放,“文革”痕跡的信件很多,很多郵票現在隻能從市場上高價購買了。那時候不懂啊,其實連信封都存了更好。還有三區俱樂部,還有國家勞動總局禮堂等。和平裏地區的現代文化遺存很多,比如說毛澤東主席塑像,林業部院裏有,北京化工大學院裏也有。無論風雨,矗立在那裏就是一種象征、一種力量。

經常聽到“時光隧道”這個詞語,好像與天文、航天、科幻比較密切,也許真的有這個隧道。倘若誰建造一個百米長或者千米長的隧道,裏麵貼滿了按年份拍攝的照片,那可能真是一條看得見的“視覺曆史隧道”。

生活設施

和平裏中街有郵局、糧店、副食店,有副食本,買白酒、糖、油、芝麻醬之類的就寫上,有幾種限購的物品,定額供應。

和平裏大酒店1994年才有,那個位置原來是公共澡堂,我經常去洗。雖然工作了,但是住單身宿舍,衛生間和電視間都是公用的,宿舍是辦公室的結構,沒地方洗澡,冬天好點,夏天真實難忍,每天打來一盆水在宿舍裏擦一把,熬幾天後到浴池去痛快地洗一次。勞動部也在中街,和平裏商業大樓對麵,現在人社部的西區,80年代時還有一塊牌子叫“國務院知青辦”。和平裏西街、和平街都有新華書店。幾十年屹立在樓群裏,宣示著書籍的力量。

和平裏照相館,它曾經在副食店裏,後來單設,現在在地鐵5號線和平西街站的東南角。那裏的老師傅在這兒拍了幾十年,各民族的小孩看長相就能看出來。

現在的東單菜市場(因開發王府井從東單移來)在喜馬拉雅賓館那條街上,以前還有一個和平裏信托商店,我經常去淘點舊貨,還有一些外國人回國前賣掉的家具、小擺件之類,那些位置,過去就是窪下去的一個大坑大溝,有國營的副食商店,連早點鋪也是國營的,人們買肉時說:“給我稱五毛錢的,肥瘦兩來。”兩毛錢的肉還要肥瘦搭配著。

傳統的副食店售貨員是在櫃台裏麵,台麵上擺著菜,你要什麽他們給你稱重計價,早先的秤是杆秤,後來是托盤天平式的,比較先進。

20世紀80年代要學習外國的“SuperMarket”,搞超級市場。和平裏超級市場很快蓋好了,帶霓虹燈的大字“北京市和平裏蔬菜超級市場”也裝上了。第二天要開業,“超級”二字卻改成了“自選”。原來那時候對資本主義的東西多少還有些抵觸,“超級”通常用在超級大國上,容易產生歧義,不能照搬外國的東西呀,就發明了這個詞。以後很多年裏自然就用“自選”這個詞了,很貼切,如今超級市場也簡化為“超市”了。

和平裏蔬菜自選市場19831月開業,是北京最早興辦的幾個自選市場之一。開業時人們很好奇,東西都包成小包裝,上麵有價簽,但是比以往的貴,而且,開業初期還丟失了一些。那時候學外麵的東西時也盡量本土化。比如當年中國女排很火,看電視直播女排比賽時差不多是萬人空巷,香港媒體說“三連霸”,等到真的第三次蟬聯冠軍時,第二天主流媒體的報道是“三連冠”,避諱那個“霸”字。因為超級、霸權這些詞是中國人不喜歡的。

副食店老照片

自選市場的出現是裏程碑式的,與和平裏西街的農貿市場、和平裏中街的國營副食店、國營糧店等構成了市民主副食品的主要流通形式。要便宜的就去國營店排隊;要快速體驗的就到自選;要新鮮果蔬和其他店裏沒有的東西就到農貿市場。現在,這個副食店被拆了,拓展成開闊的馬路。

那時候副食限量供應、定量供應,菜果什麽的算不上豐盛,也不太新鮮,但是夠用。即使其他地方緊張,首都仍然是保障供給,這一點可以說是絕對的優勢。售貨員都是國家職工,鐵飯碗,說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蘿卜蔫了也照賣,賣什麽你吃什麽,賣完了就掛個紙殼子告知一下沒了。改革開放後,與它對應的就是農貿市場,這倆是並存的。政策放開後農民自己可以賣東西了,把自家的雞蛋鴨蛋什麽的拿來一二十個,前邊立個紙牌“自產自銷”,就算開張了。北京郊區的農民種點菜,蹬著三輪到城裏來賣,政府給騰開一條街,馬路兩邊搭個棚子,每個攤位收個五毛、一塊的管理費,進來先把這錢交了,賣什麽就不管了,也不收稅。它成為國營副食商店的重要補充。當然,農貿市場裏比國營店貴點。在開放搞活這個意義上則貢獻巨大,活雞活魚鮮菜水果、什麽花盆鐵爐舊家具雜七雜八的,反正有什麽都可以到那兒賣去。

和平永駐

和平裏這個地名不像老北京那些古老地名,比如什麽樓、門、斜街啊,什麽橋什麽營什麽墳什麽胡同等等,總之一切是明亮的、新穎的。

人的出生就是源頭,在這裏出生的人也自帶著“和平”的美好基因,是與時代變化同步的,猶如大海邊一片小小的貝殼在反光,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是那些小小的反光點,偉人則是海邊矗立的燈塔。

和平的主題應該是永恒的,沒人希望動蕩貧窮疾病戰爭死亡。所以這個地區就像一個人名,起了個好名字。好名字既是希望,也是行動綱領,大家就奔著和平去努力吧。

和平裏西街的十字路口有個和平鴿的雕塑。由於周邊地名都是和平裏中街、北街、南街、東街等等,相應的單位學校和小區名稱也有大量的和平字樣,使得整個地區彌漫著祥和溫暖的氣氛,工作生活在這裏,心裏有一種自然的安定感,附近有安定門啊。

觀當今世界形勢,中東、歐洲、非洲,戰事不斷,人民顛沛流離,成為難民,文明遭到破壞,大量的悲慘畫麵通過電視、網絡傳播著,總是讓人心靈震撼,深感悲痛。我們在為那些不幸的人們祈禱的同時,一定要珍惜當今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而這個環境同樣是無數的先輩英烈用鮮血生命換來的,是無數建設者成就的。飲水還要思源呢,享福豈能忘記出處?別人幫了自己一點小忙就感恩不盡,造福於億萬人民幸福的功臣們,怎能不被永世銘記呢?!

一個家庭、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應該了解自己的曆史,溫故而知新,方知幸福來自何方。現在生活好了,更要知道先前的不好;如今溫飽解決直奔小康,還要記得曾經的衣衫襤褸和糠菜生活。

誕生於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時代,和平裏的麵貌也是一日一變,沒有比較就沒有知曉,作為出生在和平裏的一員,我感到驕傲,為國家和民族的強盛自豪,為和平永駐而繼續努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