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Author 臧克家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我生長在一個文化家庭裏,七八歲就延師讀私塾,放學回家,長輩們教著讀古詩,各種題材,各種風格的都有,均出自名詩人之手,有的懂,有的不懂,可都能成誦。其中印象最深,吸引力很強的首數杜牧的《秋夕》了。當年,不會分析,沒有判斷能力,但覺得它合乎自己的心意。到了中年,回憶起這首名作來,不時默默吟誦,漸漸了解到它好在什麽地方。
我們的詩人,用傳神之筆為我們創造了個天真爛漫的少女的形象。她活潑的身影,純潔的心靈,浪漫的幻想,那麽可愛,那樣動人。詩人雖然隻寫了一個少女,但開拓了千萬讀者的心靈世界,啟發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不隻從中得到美感享受,也得到了淨化靈魂的功能。
寫了人,也寫了與她精神契合的環境,二者和諧,成為一體。紅的蠟燭,冷清清的秋光,屏風上的畫圖也帶了秋的氣韻。這是小的環境描繪,簡淨一筆,道出了這位少女的不尋常身份。由於她的生活優裕才無憂無慮,如果窮家的女孩子,情況就決然不同了。天階,就是天井裏的平台,這是她活動的空間,涼如水的夜色,是她所處的時間,這一切,都是渲染環境,製作氣氛,為我們的女主角布置活動場景。
這首詩的四句中,直接寫這個少女動作的是第二、四句。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女,手拿一把輕羅小扇,在涼涼夜色中追撲流螢,使暗夜有了光,有了色彩,有了聲音,有了生氣。這比看一個妙齡女郎舞蹈更有味,更惹人。最後,又從動轉成靜。“臥看牽牛織女星”,這個句子,隻表現了少女的天真單純,向著神秘的無垠的天空,從恒河沙數的銀河中,去尋找、注視神話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星。這不涉及愛情本身,因為“指星歌月”是孩子們人人喜愛的賞心樂事。
我特別欣賞這首《秋夕》,與我個人的經曆也大有關係。我的曾祖父、祖父輩,都在清朝作過大、小的官。住在翰林院的大台房裏,房子既高又大,門前有個四方的台階。少年時代,和我同齡的小姑,在同樣的秋夕,也曾用同樣的輕羅小小團扇撲捉流螢。晚飯後,家人一起坐在台階上,說古道今拉家常,過些時候,他們慢慢散去,剩下我和小姑兩人,臥在地下,睜著小眼,仰看特亮而又帶點神秘的牽牛織女星。時間久了,覺得身上有絲絲涼意。個人有這樣親切的經驗,讀這首詩,總覺得格外親切,有味。
幾年前,天津一家出版社,編了本給中小學生讀的古典詩歌集,要求全能背誦。入選作品的條件是“短小,精美,平易,情調健康”。我特別推薦了這首《秋夕》,認為寫孩子的詩,孩子們讀了一定覺得更有滋味。
最近,在一本唐詩選上看到這首詩,如睹故人,其樂可知。讀到第三句時,我大吃一驚!我記得很牢的“天階”忽然變成了“天街”了。這是怎麽回事?如果是我記錯了的話,那,我對這首詩的理解、看法與情趣就完全破滅了,這將是使我難以忍受的痛苦。於是,我花了不少精力,找出幾種版本與選本,急忙地對照了一下,壓在心上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下去。
首先,看了《唐詩三百首》,作“天街”。《唐詩鑒賞辭典》,作“天階”。《樊川文集》(《四庫叢刊》本),作“淫階”。《唐人絕句精華》,作“瑤階”。《樊川文集》,作“瑤階”。《樊川詩集注》,作“瑤(一作‘天’)階”、“坐看”一作“臥看”。《新選千家詩》已明明標出“臥看”了。
我所以不憚其煩地查對了這首詩字的異同,因為,我認為這關係重大,非同小可,一字之差,那就境界全非了。
作“天街”的本子,在析賞文中,把詩中女角說成是“宮女”,暗中突出一個“怨”字。我不同意這個看法。“天街”成了皇家宮廷,與少女的天真情態不諧。如果“坐”字真是“臥”字的話,更與宮女的儀態不合了。劉永濟先生在《唐人絕句精華》釋文中說:“此亦閨情也。不明言相思之情,但以七夕牛、女會合之期,坐著不睡,以見獨處無郎之意。”
此說,雖與“宮女”之說不同,但仍以愛情為主題,把一個純潔的少女看作一個成年的嬋娟,歎“無郎”而在“懷秋”了。
最後,容我仿東坡讚王維詩畫二美的名句之一,作為這篇小文的結束語:“味牧之詩,詩中有畫。”少女臥秋夜,純真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