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才是真正的段子手#
熱搜下,是網友們曬出的各種來自爸媽的搞笑金句,引得評論區瘋狂“哈哈哈”。
原來,看段子不用東奔西走;
每個爸媽,都有可能是天生的段子高手。
爸媽,精通修辭學的吐槽大師
每個爸媽,都有必備傳統技能——吐槽。
每次他們吐槽時,都會讓你感歎語言的博大精深與神奇魅力。
最明顯的,就是他們非常善於運用修辭手法。
下麵總結幾條,看完之後,你會發現:
果然他們經常自稱“吃的鹽比你走的路都多”,一點沒錯。
咱們小學語文課學的那點修辭手法,全讓他們給用明白了。
修辭手法1-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說事,而是用跟它有關係的另一種事物來稱呼。
舉個例子,在中國家庭中,幾乎每個“賣鹽的”,都逃不過爸媽的嘴。
小時候家裏飯菜要是做鹹了,父母不會直接說鹹,而是會說:
“賣鹽的是不是被你打死了?”
這個說法還有升級版,就是把“賣鹽的”這個泛稱改成具體人名,比如“隔壁張三(張三是賣鹽的)是不是被你打死了”,聽起來更具真實感。
當然不止是鹽,其他賣任何東西的小販,都有可能在這個梗中出現。
比如網友就分享的這個真實例子:
修辭手法2-誇張
誇張,是指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麵著意誇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而爸媽吐槽的精髓,就是用最不誇張的語調,說出最誇張的話。
一個網友因為好幾天沒洗頭,頭發有點出油。
他爸看到以後,平淡地來了一句:
“蒼蠅站上麵都能摔個骨折。”
畫麵感滿分。
碰上女生容易掉頭發的,媽媽在打掃房間時的一句話,也能讓人瞬間破防:
“蜘蛛精吐的絲都沒你掉的頭發多。”
而這句話的修辭手法,可不僅是誇張這一種。
有沒有課代表們總結一下到底用了多少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3-反問
要說爸媽用的最多的,還得是反問。
最經典的莫過於東北家長們最熱愛的那一句:
“你看我像不像xxx?”
這句話多發生在熊孩子開口要東西的時候:
“我要吃冰棍!”
“你看我像不像冰棍?”
此外還衍生出另一個版本:
“我看你像xxx!”
用法:
“我要吃冰棍!”
“我看你像冰棍!”
有網友分享自己在煮麵條時,總是把麵夾起來很高,於是他媽媽關切地問道:
“用不用給你搬個凳子站上麵撈?”
表麵聽起來像是關心,但隻有足夠敏銳的人,才能察覺出背後的端倪。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修辭手法,每一個都能體現他們驚人的吐槽功力。
比如擬人法:
“情人節沒人約你啊?垃圾堆都收到花了。”
類比法:
“想找高個兒對象?那電線杆子高,你跟它過吧。”
雖然有時候爸媽在教育自己的時候,經常會提到他們讀書時條件不好;
但當他們吐槽你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的語言水平早已練得爐火純青。
爸媽,愛講金句的破梗天王
除了能吐槽,爸媽還特別喜歡破梗。
他們的思考方式經常跟我們不同,卻也總能說得你心服口服。
比如小視有一次跟老爸一起看《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
因為自己看了好幾遍很喜歡,就開始講解說電影裏的男主在船上出生和成長,並且一輩子沒下船。
本來以為是個浪漫的設定,結果老爸淡淡地來了一句:
“他不下船可能是因為沒有護照。”
一時間竟無法反駁。
還有一次看電影《海王》,影片前段講男主角父母的愛情故事。
當看到男主母親為了救自己的家人被迫回到大海,從此跟愛人永別時,老爸又開口了:
“這不就是《七仙女》的故事嗎?”
透過現象看本質,說的就是他沒錯了。
除了愛破梗,他們還張口就是金句。
前段時間,網絡上火了一對東北母女。
原因就是那個母親不是段子不開口,金句更是信手拈來。
女兒說要出去跟朋友玩,母親給她看新聞,說有人被朋友騙到緬北去,被打得不成人樣,下場淒慘。
女兒聽了之後不服,反駁道:
“那是他自己不行,你看看吳京去了能不能跑回來。”
母親隨後獻上了這段freestyle三押,建議全文背誦:
“別說吳京了,緬北那地方,牛魔王去了得耕地,唐三藏去了給你打出舍利,孫悟空去了得表演馬戲……”
聽說常年單身的女兒要給閨蜜介紹對象,母親又開始了輸出:
“給別人介紹對象?你可真行,祖墳都哭不過來,還有那閑心哭亂墳崗。”
參加完別人的婚禮,也要回來評價一番:
“二婚咋了?人家都整著倆了,你還一個沒有呢,就好比人家都用上打火機了,你還在那鑽木取火呢。”
雖然日常替女兒“恨嫁”,但當得知女兒的相親對象貶低女兒“沒人要”時,她也絕對不含糊:
“咋了沒人要就得嫁他啊?我看他是麻袋片做衣裳,不是好料;窩窩頭踩一腳,不是好餅;四根蠟點半個點,他也不是啥省油的燈……”
對爸媽來說,雖然在吐槽自己兒女這件事上日常樂此不疲;
但“我的孩子,隻有我自己能懟”,這條守則他們可從來沒變過。
爸媽,樸素的生活哲學家
爸媽的段子,不僅讓人發笑,更透露出一種豁達的態度,和樂觀的生活智慧。
仿佛在告訴我們:
“人快不快樂都是一天天過,既然如此,何不開開心心的呢?”
長大之後才發現,跟爸媽的段子一樣,當初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還有那些最樸素實用的人生道理。
隻是當時我們並沒有真正理解。
比如“想吃什麽就吃,別委屈了自己”
以前在父母身邊,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隻有當自己獨自一人離家打拚之後,才發現這種“理所當然”有時候也是奢望。
比如“好事多磨”
以前每次遇到困難,或者想做的事情因為種種原因沒做成時,母親就會這麽安慰自己。
後來發現,真的是這樣:
有些事其實並不是沒做成,而是在慢慢做成,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堅持。
比如“晴帶雨傘,飽帶幹糧”,記得要未雨綢繆,做好準備。
比如“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要學會耐心。
比如“飯要嚼一嚼再吃,話要想一想再說”,做事三思,不要衝動。
比如“錢夠花就行”,永遠不要做金錢的奴隸……
聽過最樸素的道理,大概就是爸媽講的道理。
這些道理,是他們在經過歲月浪潮的衝刷中留存下來的,也是他們最樸素的處事哲學。
這些道理,也許你曾經聽不懂、不喜歡聽,覺得沒用……
但等長大之後再回過頭看,才發現它們早已深入骨髓。
我們早已潛移默化地從中汲取過力量,並且這種力量會一直延續下去。
此時想起父母很喜歡說的一句話:
“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小時候覺得這句話是用來敷衍自己的;
長大後才明白,它其實透露了關於時間的一切:
無奈、遺憾、順遂、豁達……
有些事情就是不必解釋,隻需要時間的洗禮。
慶幸的是,我們終將會在需要理解的時候理解,然後加上一句:
“我長大了,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