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石榴裙是什麽裙
文 | Sundy-迪
唐人萬楚在《五日觀伎》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中國古代男人們常常拜倒在女子的石榴裙下,既然連石榴花都無比嫉妒的裙子這麽具有殺傷力,那“石榴裙”是何時產生又長什麽樣呢?
唐 周昉《揮扇仕女圖》
■ 石榴與裙聯係
作為“多子多孫多福氣”的石榴,第一次與裙聯係起來是在西漢成帝時的《黃門倡歌》:
佳人俱絕世,握手上春樓。
點黛方初月,縫裙學石榴。
君王入朝罷,爭競理衣裘。
而最早提到“石榴裙”一詞,是在南朝梁代何思橙的《南苑逢美人》:
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唐 張萱《搗練圖》局部
由此可知,這種殺傷力武器早在1500多年前的梁代就已產生。後來到了唐代,石榴裙便成為了女人們極為追捧的潮流服飾,據粗略統計,唐詩中關於“石榴裙”的詩歌共32首。其中,涉及貴族女子的14首、青樓女子的12首,另有6首指代不明。
由此可推斷,穿著石榴裙的女子可大約分為兩種:貴族女子和青樓女子。
■ 誰穿石榴裙最好看
據說穿上“石榴裙”可以讓年輕女孩兒變得俏麗動人,讓成熟女性變得嬌柔媚態。
武則天畫像
而最能把石榴裙穿出韻味的非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莫屬。傳說楊貴妃素來喜愛石榴花,於是唐明皇為了討得美人歡心,命人在華清池西繡嶺、王母祠等地廣泛栽種石榴。等到石榴花開放之際,這位風流天子便與自己的愛妃擺宴歡飲在這“熾紅火熱”的石榴花叢中。
楊貴妃飲酒後雙腮緋紅的嫵媚醉態令唐明皇極為欣賞,常將貴妃的粉頸紅雲與石榴花相比,看看哪一個更為豔麗動人。
楊貴妃與唐明皇
此外,流傳千年的典故“拜倒在石榴裙下”也是由這位楊貴妃而來。據說一天唐明皇設宴召群臣共飲,並邀楊玉環獻舞助興。可楊貴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邊,向皇上耳語道:“這些臣子大多對臣妾側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願為他們獻舞。”
唐明皇聞之,感到寵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眾臣無奈,凡見到楊玉環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這便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俗語。
■ 石榴裙什麽樣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道: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這裏的“血色羅裙”即是石榴裙,說明石榴裙的顏色如鮮血般紅豔。但在沒有化學染料的古代,朱紅色的石榴裙為何物所染?
雖《燕京五月歌》中有“石榴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兒女染紅裙”,日本人山崎青樹在《草木染料植物圖鑒》中著“石榴的樹皮、根皮、落花、果皮、葉等皆可利用染色”,但目前並未找到石榴裙由石榴花染得的證據。
倒是有紅花菜為染石榴裙的植物原料一說。紅花菜,是一種古人常用的染真紅色的植物染料,且明代徐光啟老先生在《農政全書》中載:
紅花菜,本草名紅藍花,一名黃藍,出梁漢及西域,滄魏亦種之,今處處有之。中結實白顆如小豆大,其花暴幹以染真紅及作胭脂。
紅花菜
說明紅花菜還能製成胭脂,而染真紅色的染料是從紅花菜的花籽裏提取出來的,加酸後沉澱形成染液用於染色。
所以紅花菜染成的布料特別怕堿,一遇到堿水立即脫色。《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裏也有關於石榴裙的描寫:“寶玉方低頭一瞧,便噯呀了一聲,說:‘怎麽就拖在泥裏了?可惜這石榴紅綾最不經染。’”
這段文字中提到的石榴紅綾就是石榴裙,而且寶玉知道這“石榴紅綾最不經染”。
製石榴裙的麵料不是棉布,不是麻布,而是綾,這種輕薄透露的絲織麵料能夠若隱若現女性的誘惑胴體。
最讓男人們無法移開視線的是石榴裙那敞開巨大的袒領,半露或全露酥胸,給人一種若隱若現的迷人感覺,盡顯唐朝女子雍容華貴的絕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