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屈原: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

(2022-05-30 08:27:55) 下一個
 牙慧 意外藝術 
    這周周五就是端午節啦!
說到端午節不得不提到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了。在他作品《離騷》中,他開創性地賦予“香草美人”的象征意象,抒情表達他的美好理想。
 
而你知道嗎?在他作品《天問》裏,他一改文科生浪漫抒情的方式,用理科生的理性思維表達同樣的追求。
 
那麽,他是怎麽問的呢?
 

 

在《天問》中,屈原一口氣提了172個問題。這些問題包羅萬象,有關於自然與地理,有關於神話與曆史。

 
他匯集了那個遙遠戰國時代的楚人對於這個世界的所有疑問,有點像沒有答案的《百科全書》,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未知手冊。
 
遠古的先民就像剛剛來到世界上的我們,對他們來說什麽不是未知呢?
 
所以我們會在《天問》看到熟悉的問題,也許這些問題在我們小時候都問過爸爸媽媽。就讓我們跟隨屈原的《天問》,一起穿越回小時候讀《十萬個為什麽》的心情吧。

 

 
比如:“為什麽太陽、月亮還有星星可以掛在天上,是誰把它們掛起來的?”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月亮到底有什麽魔力?可以變大變小,每一個月都像出生一次,又死亡一次。
 
月亮上的影子真的有玉兔的影子嗎?所以月亮上真的有玉兔嗎?”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

 

 

“為什麽會有河川?為什麽會有山穀呢?
 
江河東流至大海,大海會不會有一天滿出來啊?有誰知道這是為什麽呀?”

 

“川穀何洿?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從爸爸媽媽那裏得到了,也許是長大之後在書本裏,在課堂上找到了答案。
 
而我們正是通過這些問題,一點一點,拚湊與了解我們所處在的萬千世界。
 

 

遠古的先民和小時候的我們一樣,對這個世界最初的創造,萬物的生成,生命的來源都充滿了好奇。
 
那時的他們暫時無法得到解答,於是神話應運而生。
 
神話,是遠古的先民對大自然的神秘懷著敬畏之心所創造,人們口口相傳,深信不疑。
 
而在《天問》中,屈原對於這些源遠流長的神話故事也有好多問題!
 
第一個關於神話的疑問,也是《天問》的第一個問題 ,就是開天辟地的傳說。
 
 
既然是開天辟地,那就沒有人啊,那又是誰在記錄?
 
誰在流傳這個記錄呢?在天地還沒有成型的時候,我們又是怎麽知道當時的情形呢?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有考之?”

 
▲  後羿射日
 
我們也都聽過後羿射日的故事,但我們是否有仔細想過後羿到底是怎樣射下那天上的太陽?
 
那金烏鳥又是怎麽樣散落羽毛墜下雲霄呢?是啊,那射日的箭到底是什麽材質做的呢?可以燒不爛呢?
 

“羿焉彃日?烏焉解羽?”

 

這些問題,有著來自遠古楚人的懷疑的精神。
 
它警醒著我們,從來如此,便是對的嗎?
 

 

 
而在所有的神話故事,屈原最為質疑與困惑的是大禹治水, 也就是鯀禹治水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初在《山海經》中是這麽記載的:
 
大地上四處都是洪水,鯀偷了天帝的息壤來堵塞洪水。息壤是一種傳說中可以不斷生長膨脹的土壤,可以堵住洪水。
 

▲  鯀偷息壤
 
因為鯀所做的這一切沒有經得天帝的同意,天帝命令祝融把鯀殺死在羽山的郊野。
 
鯀死之後,從他腹中誕生了禹。天帝於是命令禹治理洪水,禹最終以土工扼製了洪水,並劃定了九州。
 

“洪水滔天,鯀竊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複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聽到這裏,我想你最大的驚奇也許來自——
 
什麽?大禹是從死後的鯀的肚子裏誕生?他們的父子關係原來是這麽來的嗎?
 

 《夏禹王立像》馬麟  宋

 
這個故事後來有更廣為人知的版本,我快速概述一下:
 
洪水泛濫,人民苦不堪言,當時的帝王堯其實並不想讓鯀來治理洪水,但大臣們都舉薦鯀,所以就讓鯀去治理了。
 
鯀用了圍堵的方法(誒,這個跟上麵鯀偷息壤來堵的情節對上了),效果好像沒有特別好。
 
後麵鯀被堯所殺了,所以才由他兒子大禹接手,用疏通的方法解決了洪水的問題。
 

▲  大禹治水
 
而屈原正是基於這些傳說,開始提問了。
 
假如鯀不能勝任治水,為什麽大臣們仍然堅持推舉他?既然都說沒有什麽可擔憂的, 為什麽不放手讓他嚐試呢?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

 
照著鯀的方法做下去,看起來做到了有可能會成功。堯卻處死了他,這是為什麽?他死在了羽山,為什麽過了三年他的屍體還不腐爛?
 
大禹是鯀生出來的,他的治水方法又有什麽樣的不同呢?

 

順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鯀,夫何以變化?

 

▲  眾人治水中
 
這個故事,屈原最後質問道:從治理洪水的這件事來說,鯀有怎麽樣的功勞,而大禹又有什麽功勞呢?
 

鯀何所營?禹何所成?

 
通過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感受得到,在屈原心中,他始終對鯀的遭遇深表同情,並對他所受的刑罰深感不平。
 
在他看來,鯀是一個有才幹而且正直的人,不應該被這麽對待!
 
這從他的《離騷》中也可以看到呼應。
 
當他決定要離開這個汙濁的世界,開始向往另外一個世界。
 

▲ 《屈原》 傅抱石

 
而他的姐姐女嬃關心他,對他責罵道:“你想想看,在過去的曆史上,鯀因為剛直而喪命,終於死在羽山之野。你為什麽偏偏要走這樣一條路?”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子。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天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姱節?”

 
是啊,為什麽呢?
 
是保持正直太難?是順從命運太難?還是追求真理太難?
 
為什麽,你偏偏要走這樣的路?
 
這是一條對世界充滿好奇問題的路,這是一條對權威保持懷疑的路,這也是一條對真理不斷詰問的路!
 
這是屈原在走的路,也是問題帶領我們,在走的路。
 
 
兩千多年後,“天問一號”順利著陸火星烏托邦平原。
 
▲ “天問一號”登陸火星
 
屈原對廣袤宇宙發出浪漫叩問,數千年後的我們,在一一回應。
 
正如T.H.赫胥黎所言:
 

已知有涯,而未知無涯;我們如同立於荒島之上,被蒼茫大海所困。每一代人的任務,都是填出一小塊新的陸地。

 
人類探索宇宙,需要兼具想象力與懷疑精神。
 
想象力可以開啟未知的世界,而懷疑精神則可以區分幻想與現實。
 
如果說《楚辭》中,《離騷》是古人想象力的凝聚,那《天問》便是古人懷疑精神的代表。
 
理解宇宙,也是理解我們自己。
 
從古至今,我們都未停止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我國探月的嫦娥工程,到追日的誇父計劃,再到“天問一號”承載著中國航天的光榮與夢想,順利著陸火星......
 
正是那一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已無更多數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