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宅少
來源 | 宅總有理
“一個人社會等級越高,他所聯係的人就越多,他控製別人的勢力就越大,
他每一行動的定命性和必然性,就越明顯。”
——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逝於1910年11月20日」
出自作品:《戰爭與和平》
01.
1985年注定是載入京圈兒史冊的一年。
那年發生的兩次會麵,一直影響到今日整個娛樂圈的格局。一次是美工馮小剛和新晉青年作家王朔的會麵,一次是王朔和西影廠導演葉大鷹的會麵。後者奠定了京圈兒的創作根基,前者則決定了京圈兒在文藝曆史長河中的壽命。
咱們先說後一次。
那年,葉大鷹正在北影進修,暑假外出拍片,一朋友提到了王朔,希望他們能認識一下。之所以將王朔介紹給葉大鷹,是因為大家都有著同一個背景:大院子弟。
回到北京,葉大鷹就在鳳凰餐廳跟王朔吃了頓飯。那時王老師還水嫩著,穿一皮夾克,戴一紫色毛線帽子,分外靦腆。飯局上,他帶了篇小說的樣稿,名叫《浮出海麵》。沒多久,小說就在《當代》發表。
那頓飯後,葉大鷹和王朔成了極好的朋友。這是命中注定的事,畢竟倆人都是大院出來的。這一重要背景,不僅促成了友誼,也涉及整個京圈兒的根基。在京圈兒壯大的日子裏,“大院 ”始終是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正是這一背景,將王朔和時任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副主任拉到了一起。
此人就是《甄嬛傳》的導演,鄭曉龍。
也是他,促成了王、馮二人的曆史性會麵。
「《甄嬛傳》片場的鄭曉龍」
鄭曉龍出生自北京總後大院,父親是該部宣傳部長。青年時代參軍,然後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做記者。1978年,他考上北大分校。四年後,畢業回原單位,電台改為電視局,增設電視藝術中心。他進去做編輯。由於能寫能幹,兩年後升為主管生產的副主任。
當時全國電視劇少得可憐,廣大群眾嗷嗷待哺。為了豐富老百姓的生活,北視中心決定一年要搞一部精品。
一進單位,鄭曉龍就參與了幾部重磅作品。其中有個劇本,由他親自執筆,那就是改編自王朔處女作的《空中小姐》。
在大院時,總參訓練部的王朔,常去總後禮堂看電影。1984年,他把改了9遍的《空姐》投到《當代》,一炮打響。鄭曉龍看完,找到了他。當時主流電視劇是寫史詩,主角是革命英雄。領導不太認可小說,說沒意義。
鄭曉龍據理力爭道:“人類美好愛情難道不是意義嗎?不該歌頌嗎?”
最後,電視劇成功播出。
就這麽著,王朔和鄭曉龍結成了牢固的革命友誼。加上鄭曉龍的老婆,是《人民文學》的編輯,跟作家圈很熟,王朔又是個新晉作家,兩人的來往,更加密切。
同時期,升為中心副主任的鄭曉龍,提拔了兩個平民家的孩子。一個叫馮小剛,一個叫趙寶剛。趙的事,後麵再說。先說馮小剛。
1984年,馮小剛離開部隊,被分到城建總公司當文宣幹事。地點在西直門糧食倉庫,被戰友們笑為“西糧太守”。馮學美術出身,在電影廠兼任美工。機緣巧合認識了鄭曉龍,經常找鄭吃飯,靠著能說會道,深得鄭的歡心。
沒多久,鄭就把他介紹進了北視中心。
「鄭曉龍&王朔編劇的《空中小姐》,1984年」
1985年年底,馮在海南《大林莽》劇組做美工。鄭曉龍去探班,休息期間,在溪邊捧著王老師的《浮出海麵》,樂不可支,一口一個“孫子”,把馮給驚著了。馮拿過小說一讀,大呼果然“孫子!”,問是誰寫的。
鄭說,王朔,我一哥們兒。
馮小剛當即央求鄭帶自己結識王朔。彼時,這不過漫長時間中普通的一瞬,回頭看,這卻是決定了日後京圈兒資源崛起的曆史性時刻。
要不是認識王老師,多年以後,馮小剛大概率不會碰上另一個大院子弟。
那就是華誼的老板,王中軍。
02.
在王中軍成為大佬前,初代京圈兒的帶頭大哥,按理來說,是鄭曉龍。
1989年,富有創作雄心的鄭曉龍,把王朔和幾個編劇拉到北京薊門飯店,說要搞一個“室內劇”。北視中心的攝影棚,空一天就要損失一天的錢。弄一個足夠長的室內劇,資源才能利用。之所以將王朔視為劇情策劃的不二人選,是因為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才華。就在頭一年,由王朔四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同期上映,引起巨大關注,史稱“王朔年。”
而幕後的重要推手是誰呢?
就是前麵說的葉挺將軍之孫,葉大鷹。
葉大鷹在北影進修時,正是王朔創作上升期。回西影廠前,葉帶走了他兩部小說,《浮出海麵》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回去,就向廠內力薦,改編成劇本。後來去北京,葉又把在四川拍片的趣聞告訴王朔。王取其精華,寫成《頑主》,發表在《收獲》,震動文壇。不久,又寫出《橡皮人》。
1988年,主管電影的領導呼籲拍娛樂片。在葉大鷹不遺餘力地奔走中,王老師兩年間的文學碩果,一下子噴成四部電影。
喜得王老師放出話來:
“現在中國電影界,哥們兒平趟!”
有了王朔坐陣,鄭曉龍自然放心。於是1989年,鄭、王二人和幾個文學青年一邊吃餃子,一邊琢磨出一個女人的故事。要讓她渾身美德,又受盡苦難,必須賺足老百姓的眼淚。在座的人使盡解數,一集集攢劇本。那邊拍,這邊寫。最後,編劇李曉明給取了個名字。
這就是當年轟動全國的《渴望》。
「鄭曉龍牽頭策劃的《渴望》」
該劇一播,收視率高達98%。全國為之瘋迷。每天連小偷都等著看,因此降低了犯罪率。為此,公安部專門給北視發了一麵錦旗。整個劇組,甚至進入中南海,接受李瑞環同誌的當麵表揚。鄭曉龍可謂賺足了聲望。
王朔見狀,也如夢初醒:原來寫小說帶來的名利,比電視劇差了十萬八千裏。
那還猶豫個什麽?
不得不說,年輕時的王老師,是個極度渴望名利的人。軍隊大院的子弟,生來有優越感。他們從小管院外的人叫“老百姓”,個個都有當英雄的熱血。結果和平年代,仗沒打,複員後,王成了醫藥公司小職員,日子別提多沒勁。
改革初期,聽說“倒爺”賺錢,他去廣州倒電子表和電視機。1983年大清查,查到他腦袋上。一氣之下,王朔辭職,和同院兒的發小葉京,開了個川菜館。賺了些錢,過得將就。80年代文學熱起來後,他也想試試,就把戀愛故事寫成《空中小姐》。
一不留神,混入了文學圈。
但賣書,賺不了幾個錢。彼時,他被歸為通俗作家,書頂多賣幾萬冊,剛夠糊口。《渴望》播出後,王老師明白了:純文學,那是追求,搞大眾文化,才能養家啊。一個電視劇出去,帶來的經濟效益不是碼字能比的。
89年底,他找到編輯馬未都和一幹文學青年,前後30多人,包括莫言在內,組成了“海馬影視創作中心”。之所以叫“海馬”,是因為整個創作組沒一個女的,全是男的。
而海馬,是雄性繁殖。
不用說,馬未都,也是大院子弟。
他那個院比較高級,是空軍大院。馬未都本來在當工人,因為寫了篇《今夜月兒圓》,被調入《青年文學》做編輯。王朔來投稿,遇到了他。在他的力薦下,《橡皮人》得以發表。小說頭一段非常“反動”,主編給刪了。
刊印前,馬未都又給偷偷加了上去。
那句話是這麽寫的:
“一切都是從我第一次遺精時開始。”
「編輯馬未都和文學青年王朔」
“海馬”成立時,馬未都看慣了文學界送禮評獎的亂象,從編輯部撤了,開始做生意。他和王朔,一個董事長,一個總幹事,準備領導文學青年們大幹一場。恰好《渴望》火熱,鄭曉龍想趁勝追擊,就跟他們達成了合作。
這次,鄭大哥覺得該弄一喜劇。眾人就以“文學編輯部”的生活經驗,準備寫一個係列劇。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編輯部的故事》。
為了“攢劇本”,北視中心花了大錢,在180元一晚的友誼賓館開5天房,24小時熱水澡和好飯伺候,就為讓大家再弄個經典。
萬萬沒想到,臨開拍前,突然劇本找不著了。本就是搞副業的海馬成員,頓時悻然,各回各家。可王朔不行啊。
他要不寫,就沒飯吃了。
他還指望著寫個爆款,賺大錢呢。
就在這時,馮小剛出現了。
03.
靠著《編輯部》上位的人,一個是馮小剛,一個是趙寶剛。馮是聯合編劇,趙是導演。
1991年,這兩個平民子弟,都迎來了人生轉折。咱們還是先說馮小剛。
馮父母離婚早,從小閱盡人間辛酸。他手上沒有人脈、資源,要想成名成事,隻能往更高的圈子鑽。借鄭曉龍搭上王朔後,天天王老師長王老師短,將其視為人生導師,極盡逢迎,經常搞得王臉紅。而聲名鵲起的王老師,身邊又需要這麽一個人。馬未都解釋說:
“兩人這算是互相利用。”
並強調:“這個利用,是中性詞。”
就是你為我辦個事,我再為你辦個事。
獲得王朔信任後,馮一直在找機會。眼瞅劇本丟了,他毛遂自薦,說可以跟王老師一起創作,保證把本子完成。王朔答應了他。
熟讀王老師小說三百遍,不會創作,也能臭貧。何況王自己也撰文承認,他的那套北京磕,受過馮小剛“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影響。馮小剛是個聰明人,早就把小說裏那套“夾槍帶棒、含沙射影”的京腔語言係統學了七八分。沒多久,兩人出色完成劇本。
馮小剛如願得到編劇署名。
然後就是找演員。
這時馮小剛提了一個人:葛優。
葛優也是大院的。紅三代葉大鷹,是八一影廠大院的,星二代的他,是北影廠大院的。年輕時,他去鄉下養豬,後來回影廠跑龍套。直到出演王朔的《頑主》,這才打了翻身仗,拿下金雞獎最佳男主。馮小剛寫劇本時,滿腦子都是他。王朔也覺得葛優合適,就把馮帶到了葛大爺家。兩人從此成為朋友。
那時候的葛大爺恐怕也沒想到,日後自己會成為馮小剛的禦用男主那麽多年。
「《編輯部》裏的馮和葛,圖自豆瓣」
劇本、主角都有了,北視中心該出導演了。這一次,在中心“埋頭苦幹、隻求付出、不問收獲”的趙寶剛,終於坐到了導演椅上。
和馮一樣,趙寶剛也是市民子弟出身。為了能在文藝界有一方天地,他可謂煞費苦心。隻不過他不像馮,一直忙著搞關係。
16歲起,趙寶剛在首鋼當最苦的翻砂工,一幹就是12年,身邊工友死的死傷的傷。20出頭的他實在不想一生落腳於此,考了21個文藝團體,全部落榜。為有朝一日離開工廠,連戀愛都不談。因為一談,就要結婚,一輩子就釘死了。最迷茫時,跑天安門前數方磚,找到廣場最中間那塊,對著毛主席說:
“主席啊,我是您孩子,你給我指條明路吧!”
後來,他考上北影進修班,以業餘演員身份出演《四世同堂》。並在積極爭取下,進入中心端茶、倒水,幹各種苦活、髒活。
當時中心主任說可以留他,但有兩個條件:一不許演戲,二不許提房子。
趙寶剛咬著牙,全答應了。
一邊幹,他一邊學攝影、美工和電視劇製作。直到拍《渴望》,導演魯曉威邀他擔任技術導播,這才有了生機。就在《渴望》拍到20集時,劇本出了問題,魯導分身乏術。於是趙和馮一樣毛遂自薦,讓魯去主抓劇本,他來指導,並且鄭重承諾道:
“由我導演的部分,可以不署名!”
長年任勞任怨後,趙寶剛終於迎來曙光。
「趙寶剛聯合執導《編輯部的故事》」
1992年,由趙導演、馮編劇、葛主演的《編輯部的故事》播出。轟動性雖不及《渴望》,重播收視率卻奇高,一下子捧紅了葛優。老百姓們看著劇中嬉笑臭貧和人間冷暖,分外歡喜。由於其社會諷刺性,一些老幹部很不滿。鄭曉龍見狀,又打聽了一下李瑞環同誌的意見。得到的官方回複是:
“我們辦公室的年輕人都很愛看,我相信他們的素質都是很高的。”
得了上級回複,鄭曉龍喜笑顏開。這時,一個已然成名的男演員,在看《編輯部》時,居然流連其中,把飯都給燒糊了。
這個人,就是另一位大院子弟,薑文。
04.
薑文他爸是軍官,參加過抗美援朝。他童年在唐山、貴州過度過,上中學才回到北京。
就在北京,他有一位極要好的同學,兩人幾乎形影不離。此君正是著名人藝表演藝術家英若誠的兒子,英達。高中畢業後,是在英達的鼓勵下,薑文才考上了中戲。
另外,多年後,英達也在京圈兒資本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後麵再說。
薑文中戲畢業後,本來要演《末代皇帝》,結果電視劇都開拍了,劇組才通知他角色給了陳道明。1988年,陳道明憑《末》一炮走紅。同年,薑文也靠《紅高粱》去往柏林。世間之事,就這麽巧。燒糊飯後,薑文找到鄭曉龍,說你們有點意思,我也想試電視劇。
鄭曉龍說:“這不巧了,我手上有部劇,差個男主角,你來演最好不過。”
這部劇,就是《北京人在紐約》。
「鄭曉龍和馮小剛聯合執導的《北京》」
之前的《渴望》和《編輯部》,鄭都是以總策劃身份出場。這次《北京人在紐約》,他要親手拍戲,給小弟們看看自己的實力。
當時拍這個劇,簡直要了親命。
首先,李瑞環同誌撥給中心的300萬,都被調去拍《京都紀事》,鄭根本拿不到錢。看完小說後,鄭念念不忘。別人勸他,實在要拍,就在中國拍吧。鄭說那哪兒行,去過美國嗎?美國的實景,在中國怎麽搭?
想來想去,想到了他爸。
通過父親的關係,鄭找到了三九胃泰的趙新先,好說歹說,看在他爸的麵子,趙給了50萬人民幣。這點兒錢哪兒夠。一個劇組幾十號人拉去美國,還不夠吃飯的。無奈之下,又給上麵寫信,希望得到支持。
最終,鄭曉龍破天荒地從中央銀行爭取到了150萬美元的貸款,並以國內、海外版權,換來了央視5分鍾的“貼片廣告”,實現了中國電視劇的第一次市場化運作。
想想吧,那可是1992年。在當時的爭論環境下,這有多不容易。
錢弄到手後,鄭大哥帶著隊伍就去了美國。薑文是男主,而另一位配角,就是陳道明。除了陳道明,還有他妻子杜憲。然而,由於陳老師對戲份有些意見,杜憲臨場表演不佳,夫妻兩人,雙雙退出。說白了,當時薑和陳,一個電影腕兒,一個電視劇腕兒,王不見王,很正常。陳道明也不是那麽不大氣的人,人家在機場遇到王姬,趕忙推薦她進組,做了女主角。
而這時,已落得編劇署名的馮小剛,又開始活動心思。通過和王朔、鄭曉龍的交情,他順利成為了《北京》的執行導演,正式導劇。
《北京》這部劇,拍得相當凶險。因為遠在美國,人生地不熟,花錢如流水,創作組每個人的安危都很重要。拍攝期間,違規停車費都不知交了多少。最終,鄭曉龍還是帶著一幫兄弟們出色完成任務。《北京人在紐約》播出後,在劉歡《千萬次的問》的歌聲中,中國老百姓又集體高潮了一次。
憑此,鄭曉龍在北視中心獲得極高聲譽,迅速升任主任。並得到一個響亮綽號:將軍。
從此,美工馮小剛,也獲得根本性的身份轉變。他不再是那個在《凱旋在子夜》裏客串猥瑣軍官的他。憑著一路表現出的編劇、導演才能,逐漸進入了初代京圈兒的核心。
隻不過,他還得仰仗王老師的扶持。
不止是他,趙寶剛,也被王老師撈了一把。
《渴望》之後,鄭曉龍手上還有部劇,叫《皇城根兒》,自己沒拍,讓他獨立執導了。結果趙寶剛拍完,觀眾反應很不好,評論界說“臭不可聞”。好不容易第一次獨立執導,落得如此風評,趙寶剛頭都大了。
就在沮喪時,他把王老師的《過把癮就死》《永失我愛》《無人喝彩》三個小說捏到一起,弄成《過把癮》。本子送到中心,領導覺得味兒不對。鄭大哥就幫他推薦到音像出版社。趙趕緊叫來王誌文、江珊,拍了這部劇。
「趙寶剛的翻身之作,《過把癮》」
1993年,鑒於《過》就是個都市愛情故事,北京台並不重視,安排到夜間十點後播出。沒想到成為全國最流行的愛情戲。劉歡那首《糊塗的愛》,唱遍大街小巷。趙寶剛一下子就翻了身,博得大名。他帶著劇組去天津,被觀眾們圍得水泄不通。眼看出不去,上天台找路,把腦袋都戳破了。
去南京宣傳,趙寶剛還做了個夢,夢見老了之後,在一個孤島釣魚,彌留之際,身後來了一大幫全國人民最崇拜的明星。
他們都演過自己導的戲。
從此,首鋼工人趙寶剛,也獲得根本性的身份轉變。他不再是連個署名都沒有的導播了。
「薑文頭一次當導演,《陽光燦爛的日子》」
同樣是這一年,《北京》的男主薑文,改編了王朔的小說《動物凶猛》,靠劉曉慶借來的錢,在一次次彈盡糧絕中,吃著泡麵、打著吊瓶,拍出了那部驚動世人的、反應大院子弟青春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正式開機的日子,是1993年8月23日。
那是王朔的生日。
頭回做導演的薑文,現場拉出一條橫幅:
“陽光永遠燦爛,朔爺永遠牛逼!”
王老師的江湖地位,就此落定。
05.
對於抵抗80年代港台文化的衝擊,王朔曾列出過四大文藝創作團體:新時期文學、搖滾、北影幾代師生,北視中心的十年。
最後這一項,在90年代初,以鄭曉龍和他為首的創作團隊,貢獻出《渴望》《編輯部》《北京》《過把癮》四劇同時,也編織出了日後京圈兒關係網的雛形。如上所述,這裏麵,王朔和鄭曉龍、葉大鷹、薑文、馬未都、葛優,都是根正苗紅的大院出身。隻有馮、趙二人,是借他們之力趟上來的。
但別急,人生在變遷,時代在召喚。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
這兩位市民子弟,日後反而成了新世紀京圈兒關係的兩大核心。他們不再用臥薪嚐膽,也不再刻意逢迎。掌握話語權的,成了他們。
反倒是鄭曉龍,失去了當初的位置。
究其原因,也很簡單:1992年,老人南巡,“資社之爭”塵埃落定。拍電視劇這件事,不再由國有單位一家獨大,市場正式開放了。
春風吹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此改變。
第一個躁動的,還是王老師。
前麵說過,他和馬未都聯合作家們搞了個“海馬創作中心”,已是團隊運作的雛形。可惜《編輯部》閃了大家一道,作家們鳥獸散。當時為了聚這幫人,馬未都還掏出40萬開了個“海馬歌舞廳”。圈子裏的人見天兒去吃飯,都不給錢。馬未都承受不住,跟王朔抱怨。王說那咱弄個劇本,就叫《海馬歌舞廳》。
「《海馬歌舞廳》裏客串的於謙」
這部劇,路子是照著《編輯部》來的。可惜寫得水,上映後,口碑不佳。賺到的錢,隻夠把開歌舞廳的窟窿補上。老馬見狀,算了吧,影視這渾水,不好趟,扭身去搞收藏。隔了些日子,一幫人吃飯,王朔喜說,自己一個劇本要50萬,馬爺嗬嗬一笑,說前兒我一塊錢買個碗,最近賣了400萬。
王朔說:“咱以後都別跟馬未都聊天兒了。”
當時,北京大大小小的影視公司開張。馬爺撤退後,王朔開公司的心蕩漾不止。思來想去,僅一人能引為同伴。那就是馮小剛。
不過在說他和馮小剛的這段往事前,得先聊聊另一段往事。主角之一,是前文所說的英達。
之所以要插播他們拍《我愛我家》的事,是其中細節,涉及到王老師和鄭將軍,為何沒能保住自己的大哥地位。
故事得從一個叫宋丹丹的演員身上說起。
那時,宋丹丹和英達還是夫妻。見王朔風頭正盛,兩人也找他攢了個本子,叫《愛你沒商量》。女主就是宋丹丹。很不幸,《愛》和《海馬》一樣,再次被大眾嫌棄,口碑撲街,沒能引起轟動。英達不甘心,想起在美國留學時看的情景喜劇《考斯比秀》,決定借鑒拍攝,又找到了王朔。王老師一看,情景喜劇,有點意思,接了活,準備打翻身仗。
結果英達都拉來投資了,王朔因為實在寫得不舒服,躲到海南去了。英達強撐了一陣,他才打電話說:“我給你推薦個人吧。”
這位新編劇,就是梁左。梁左也不是一般人,父親是《人民日報》副總編,母親是作家。薑昆相聲沒段子了,《虎口脫險》就是找他寫的。接了這個活,梁左才華井噴,寫出那部經典情景喜劇。關於《我愛我家》等劇的創作細節,可以看我之前寫的「中國情景喜劇傷心往事」,在此不再贅述。
這裏要說的,是《愛你沒商量》為何失敗。
自《渴望》轟動起,王朔就見識了大眾文化的力量。但當時他急於成名,沒怎麽意識到其吞噬性。所謂吞噬性,就是你不能把創作趣味排第一,要把觀眾趣味排前頭。之前北視中心搞電視劇,《四世同堂》《凱旋在子夜》,都有很強的人文思想性,要的就是個深刻。直到弄《渴望》,才逐漸趣味下沉,有意設計人物、套路劇情,想著賺老百姓的笑與淚。
借著幾部劇,王老師掙錢了,賣了幾十萬的書,換了大房子。但說到底,他是個作家,不是流行文化製造者。所以寫《愛》時,刻畫人物、劇情,忍不住要加入個人趣味。甚至為此跟另一位編劇大吵一架。
在王老師看來,創作是主觀的,怎麽能一味迎合?而在當時,大眾文化的“二老鐵律”已被提了出來。所謂“二老”,就是老幹部和老百姓:
上麵,你要讓老幹部滿意,通過審查;下麵,你要讓老百姓高興,保證收視。
《愛》失敗,就在於王的一意孤行。
「《我愛我家》片場:上為英達&梁左,下為王、馮」
早年,北視中心有個爭論。
問電視劇是更靠電影,還是更靠戲劇?鄭曉龍堅持站在電影一方,覺得應該精心打磨,代入導演強烈的主觀創作。
然而,曆經市場開放的洗禮後,王朔深刻地覺悟到:他和鄭曉龍都錯了。
日後屏幕上耀武揚威的,大多都是戲劇化、模式化的套路設計,導演、編劇的個人思想、意趣,如果和主流大眾口味相悖,會死得很慘。
在王朔看來,這也是為什麽輝煌一時的北視中心在市場化中迎來了暗淡。鄭曉龍升為主任後,中心的創作觀念又回到老路上,強調作品意義、導演才華,投入不計回報。這徹底違背了大眾文化的生產機製。
北視中心一失勢,直接導致鄭曉龍走下神壇。這位京圈兒最早的領頭人,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交出爆款,直到《甄嬛》橫空出世。
《愛》失敗後,王老師也深刻認識到了自己與大眾文化的這一齟齬。1992年底,在創作層麵上,他徹底喪失了迎合觀眾的興趣,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開公司上。
公司開起來,他不寫,可以找人寫啊。
馮小剛,自然是不二人選。
06.
1993年,王、馮的“好夢”公司正式登場。
由於王朔的名氣,公司很快就拉到了首筆資金。結果那邊合同都簽了,馮小剛靈感卻久久不來,始終弄不出一個劇本。
就在懊惱時,王朔給了他一本小說,告訴他,改這個適合。隨後,王老師帶到他魏公村的京城酒樓,見到了小說作者,寫《一地雞毛》的劉震雲。就這麽著,從河南延津走出來的北大才子,也上了京圈兒的船。
日後與小崔的《手機》恩怨,就此埋下伏筆。
此時,好大喜功的王老師,心生一個大膽想法。不就是迎合大眾嗎?那咱花它幾百萬,買下全國優秀作品的改編權,然後找一幫中文係寫手,蹲家裏給咱們苦編苦改,就照工業化、可複製、讓群眾喜歡的方式來做。
馮聽了,說好主意,可上哪兒找幾百萬?
王老師估計靠馮寫劇本,要把公司做大沒戲,於是1994年,又找到了從深圳回京的葉大鷹,把這套流水線作品嗑重嘮了一遍。葉也是很夠哥們兒,立馬掏錢,跟他成立了“北京時事文化谘詢公司”。
打這天起,王總經理到處聊版權、簽寫手,準備大幹一場。很可惜,他自己也鬧不清什麽東西是流行的、大眾的、可複製的。
董事長葉大鷹,拉一幫人去俄羅斯,拍《紅櫻桃》去了。氣得王老師每天在辦公室跳腳大罵。這期間,王遇到了香港拍《跛豪》的麥當雄,跟他的公司談了些合作,希望從香港電影身上學些經驗。談得越多,越悲觀。人家長期摸索形成的創作體係,“時事”簽下的編劇們根本學不來,寫不出好本子。
“好夢”那邊,情況也不容樂觀。
有一說一,“好夢”時期的馮小剛,還是很有追求的。《一地雞毛》的現實關懷且不說,單說《月亮背麵》,真是露盡人性黑暗。隻可惜,加上《情殤》,幾部劇都隻在一些地方台深夜播出,沒引起任何轟動。
「奠定馮和劉震雲友誼的《一地雞毛》」
1993年,《上海文學》發表《曠野上的廢墟》,轟轟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討論由此展開,其矛頭直指“痞子文學”鼻祖王朔。
不久,媒體封殺令就來了。
自此,隻要沾王朔名字的項目,拍一個死一個。馮小剛手上那些想反映現實、人性,衝著厚重路子去的,一個接一個被斃。這就是日後他為何迅速投入商業片的懷抱,放棄作品的思想。他自己說過:
“我摔過很大的跟頭,當時連續四個泡了湯,所有投資人都躲著我,我走投無路了。我知道哪些東西是你扛不過的。”
那年,《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開拍第10天,被以“錯誤價值觀導向、醜惡審美趣味”為由叫停。馮找到韓三平,問怎麽改。韓三平說你放棄吧。當晚,馮小剛酩酊大醉。
王老師見狀,心也碎了,扭身去了美國。
留下一句話給馮:
“你有機會活,不要一起死。”
繼鄭曉龍後,他成了第二位失勢的大哥。
07.
按理說,同樣是中國影視江山的拓荒者,鄭將軍和王老師先後失去了圈內中心地位後,紅三代葉大鷹,應該站出來。但也沒能站出來。
“時事”營業期間,葉大鷹拍過電視劇《血色童心》和電影《紅櫻桃》,口碑都還可以。但到底能力有限,沒能以才服人。
倒是拍《血》時,葉將對他充滿“崇拜之情”的梅婷,塞進了劇組。梅婷當時在軍區跳舞,被他相中後,蛻變成演員,考上了96明星班。之後葉大鷹請張國榮來拍《紅色戀人》,還在上學的梅婷和哥哥對戲,把章子怡羨慕得半死。由於外出拍戲,梅被學校勸退。
可人家一點也不傷心。
畢竟這時,已經上了京圈兒的船。
而跟葉大鷹混在一起的王老師,很快也學會了往劇組裏加塞兒這一招。1994年,他遇到一心水的北影姑娘。估計是打算自己捧的,沒想到遭遇封殺。於是在遠赴美國前,把她塞進了《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這個姑娘,就是徐靜蕾。
而《一場》的導演,是趙寶剛。
「趙寶剛的《一場》,徐靜蕾主演」
1984年王朔成名時,徐姑娘才10歲,還在練書法。他爸剛從燈泡廠辭職,下海創業。王朔寫《狼狽不堪的生活》,就是婚外戀那點事。本子被斃後,馮小剛頹了,人生失去了希望。馮小剛頹,趙寶剛可沒頹。
這時,他遇到了最好的合作夥伴,又一個大院子弟,有“內地瓊瑤”之稱的海岩。
海岩當初也是“海馬工作室”的一份子。原姓侶,是紅色女特工廖菱航之孫。退伍後,在北京當公安,閑來無事,寫了47萬字的《便衣警察》,自薦到出版社,結果爆了,拍成了電視劇。海岩成名時,馮、趙二人都還在打雜。
馮小剛開公司時,趙寶剛靠拍《無雪的冬天》賺了30萬,也開了屬於自己的“鑫寶源影視公司”,準備大幹一場。正巧,《一場》寫完,鄭曉龍向海岩推薦他做導演。同時,王老師把剛畢業的徐靜蕾塞進了劇組。
從此,趙和海岩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京圈兒電視劇的關係線,就從他倆延續下來。
不過,一個光拍,一個光寫,還不夠。1999年,廣電總局推進“製播分離”,先後有24家民營電視劇製作公司拿到《電視劇製作許可證》。趙、海搭檔,還差個投錢的。
就在這時,“海潤”的老板劉燕銘出現了。
劉早年是記者,1986年進入北京電視台,任文藝部製片主任。改革後,下海經商,1995年開始做影視界,還投資過馮小剛的《月亮背麵》。馮小剛頹後,他就不投了。1997年,劉燕銘成立“海潤”,正式進軍影視。
以《一場》這部劇為起點,“海潤”投資的項目還有哪些呢?《永不瞑目》《拿什麽拯救你我的愛人》《玉觀音》…
沒錯,都是趙寶剛和海岩的劇。後來,海潤不但拍電視劇,還拍電影。杜琪峰的《毒戰》,就是海潤投的。2001年,海岩還掏了250萬元,成為“海潤”股東之一。可謂深度綁定。好友趙寶剛,也因此穩固了圈內地位。
「趙寶剛與海岩的合作劇」
自此,新時代影視的三個話語角色登場。
投資人、導演、編劇,這仨人,開始對“讓誰紅”產生重大影響。之後,趙寶剛這條線上,將帶出孫儷、佟大為、文章、陸毅等一大票人。孫儷最後甚至成為“海潤”股東。當然,這又是另外的故事。暫且不表,下回再聊。
還是先說回馮小剛。
1997年,《一場》熱播之際,馮導正在家裏急得團團轉。年近四十,勞碌半生。眼看要成了,王老師卻走了。大腿抱不上,這可咋辦啊?就在無比絕望時,韓三平找到他,說北影可以投資,拍一部賀歲片。
回頭看,那部電影的意義,遠不止賀歲。
馮小剛終於要遇到王中軍和馬雲了。
08.
馮小剛的時來運轉,也算是天意難違。
1992年,中國觀影人次降至105億,發行、放映收入分別減少了17.9%和15.7%。主管電影的領導頭大,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
1995年,成龍用《紅番區》告訴內地觀眾什麽叫“賀歲檔”。之前的春節,內地電影院門廳蕭條,中影的人都說,過年誰他媽看電影呀?
結果成龍啪啪打臉,摘走9500萬票房。
這一騷操作,想必啟發了北影廠廠長韓三平。他立馬找到馮小剛,說給你個機會,北影出100萬,你拍個“賀歲片”吧。隨後,紫禁城影業也投資。馮小剛四處找錢、找人,以極低的成本,拍出《甲方乙方》。
仔細看的話,《甲方乙方》透著無處不在的京圈兒背景。甚至可以說,它是馮小剛前半生混京圈兒撈得的人脈的集大成者。
劇本,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演員,英達、葛優,這不用說了;何冰、楊立新,人藝的,後者主演《我愛我家》;女主角劉蓓,是葛優拍《編輯部》時選的,後來演了《過把癮》。客串,一個是劉震雲,一個是王朔的發小葉京。他在片中飾演吃雞暴發戶,同樣也是京圈兒的重要人物。
片中的坦克營,是葉京免費調來的。坦克一打火,就是五六千。當時馮把全副身家投到片中,幾百萬,根本不夠花。
另外,紫禁城影業這個投資方,是北視中心跟其他幾個單位改組後成立的。
「馮小剛的翻身之作」
《甲方乙方》是馮小剛背水一戰。
幸運的是,他賭對了。
影片上映,票房3300萬,拉開賀歲片序幕。就在那年,跟哥哥一起做廣告的王中磊看見《甲》的海報,心說,廣告還能這麽搞?
他給哥哥打電話,說想搞電影,讓他留意。不久後,王中軍偶遇前同事,問人家在哪兒發財。人家說,投資影視劇,賺了幾個億。
王中軍當時就傻了,自己做廣告做得風生水起,也沒賺這麽多錢啊。
1998年,經人介紹,王中軍投拍英達的情景喜劇《心理診所》。片子雖然沒火,但靠廣告,拿到百分百的利潤。王動心了。
王中軍也是軍隊大院的。他是偵察兵,退伍後在國家物資統計局上班,本想做刊物,沒做成,靠設計雜誌攢了一筆錢,去美國上學、打工,帶著10萬美元回國創業華誼,做廣告。也不知道怎麽,就拿到了中國銀行全國15000多家網點的設計項目,然後又服務上了中石化、國家電力這些巨頭。
短短幾年,賺得盆滿缽滿。
這些項目,一般人怕是撈不著的。
《心理診所》賺錢後,王中軍的興趣轉到影視上。第二年,華誼又投三部電影,分別是薑文的《鬼子來了》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和馮小剛的《沒完沒了》。第一個,禁了,第二個,撲街。就馮的片子,賺了筆錢。
正是這次回報,堅定了華誼的信心。
要掏一大筆錢,綁定馮小剛。
據說當時小剛並沒有立馬動搖,跑去和中影的人說,現在華誼開這麽多錢,我隻要你們給我開它一半,就鐵了心給你們幹。那時,整個電影市場還沒起來,好多人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中影當然沒錢。
最終,馮小剛與華誼簽約。
文藝兵和偵察兵,從此結下深厚的革命友誼。
2000年,王中軍找到巨頭太合,說服董事長王偉掏了2500萬元對華誼增資擴容,“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就此成立。
華誼入局後,以王中軍、馮小剛為首的電影線,和以劉燕銘、趙寶剛為首的電視劇線,可算是把京圈兒資源徹底盤活了。當初這兩個從北視中心走出來的普通市民家的孩子,也揚眉吐氣,完成了話語權的升遷。
那一年,鄭曉龍將軍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刮痧》,獲得華表獎。但它帶來的影響,顯然無法和馮的《大腕》比。也是那一年,王老師和葉大鷹,開了個“文化在中國”網站,一通小打小鬧後,網站沒了蹤影。
隨後幾年,擅長資本運作的王氏兄弟,迅速擴張華誼的地盤、業務和勢力,一步步加重自身話語權。與王偉分道揚鑣後,2007年,華誼的個人股東裏,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名字,那就是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主席馬來法之子,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
據說每次王中軍去杭州,都可以直接住在馬雲的家裏。馬大佬也曾點撥他:
“你要利用資本的優勢。”
「大佬、大哥和馮小剛」
而那一年,鄭將軍剛拍出《金婚》,王老師為了《我的千歲寒》,又跳出來罵人。拍片的還在拍片,碼字的還在碼字。
江山代有大佬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資本風生水起後,影視的遊戲規則變了。
新時代的大哥是誰,不言而喻。
09.
在中國影視狂飆突進的年月,京圈兒一步步壯大。經紀人、導演、編劇、演員,紛紛登場,源源不斷流入圈中,成為新的血液。
20多年來,圈子帶頭大哥的身份變了,每個人說話的分量變了,圈子的人數變了,但整個圈子的生存風氣,始終不變。
華誼增資擴張後,2000年,收購“內地第一經紀人”王京花的公司。花姐帶了40名藝人進入華誼。是誰牽的線不知道。反正早年陳道明剛紅不久,就和花姐簽了約。而陳和馮合作《一地雞毛》後,建立深厚友誼。拍《唐山大地震》時,劇本都沒看,馮一個電話,陳就接了主演。並告訴記者:
“我和小剛的交情,根本不是錢的事兒。”
導演方麵,華誼一氣綁定了路學長、陸川、滕華濤三個工作室。路學長拍《卡拉是條狗》,葛優壓陣。陸川《尋槍》,拉來薑文,連“中影掌門”韓三平都在片中露臉。
至於滕華濤,更神奇。
他爸是滕文驥,中國第四代導演。
還有一個身份,是馮小剛的鄰居。
1995年,國產影視低潮期,別人都無戲可拍,從北電文學係畢業的滕華濤,居然順利指導《新言情時代》。這部戲的女主是誰呢?
巧了,是王老師的時任女友,徐靜蕾。
跟華誼簽約後,滕華濤得到力捧。能力有限,一直不溫不火。隨後,滕華濤轉去拍電視劇,《雙麵膠》《蝸居》《裸婚時代》。拍一部爆一部。並捧紅一個叫文章的演員。而文章紅,還是因為馬伊琍。馬來自上海,卻是滕華濤的鐵血閨蜜,連相親都帶他一起。
馬伊琍早年走近京圈,又是因為另一個大院出身的導演,管虎。
管虎他爸是北影廠演員。幼年在胡同長大,13歲才搬回大院,一身匪氣,拍東西劍走偏鋒。代表作《黑洞》,陳道明主演的。馬伊琍在裏麵演一個三陪女。兩人當年戀愛,已到談婚論嫁的地步。而路學長、滕華濤和管虎,加上一個拍王老師《看上去很美》的張元,都是所謂第六代導演的主力軍。
「滕華濤,白百何,文章」
滕真正叫得響的電影,是《失戀33天》。也就是這片兒,捧紅了文章和白百何兩人。隻不過,兩人出道,要托另外一老哥的福。
那就是王老師的發小,但比王老師還要渾的葉京。小時候,王朔都是跟在葉京屁股後麵的。退伍後,葉京開菜館,他掛了個法人名。後來清查投機倒把,查到葉京,也連累了王朔。王朔這才離開單位。這倆人,是一條褲子的交情。從美國回來後,王遭遇精神危機,人頹了。直到2006年才現身。
後來才知道,王老師那年小說還沒寫完,根本沒打算出來。是被葉京的一部電視劇給驚了。這部電視劇,就是《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拍戲時,葉京說要比著徐靜蕾找演“喬喬”的人,找來找去,找到了白百何。而文章,是最早定的女主高圓圓給介紹去的。就在這部根據王老師早年三部小說改編、反應大院子弟青春的戲裏,文章和男主佟大為,建立了友情,白百何跟海軍大院的陳羽凡,建立了愛情。
兩人由此進入京圈。
而佟大為這邊,又拴著趙寶剛。
早年拍《玉觀音》,佟大為並非海岩心目中的人男主。但在貴人相助下,佟大為簽到了王京花的經紀約,由此進組,被趙寶剛力捧。後因公司利益,趙寶剛沒再與海岩合作,轉而從鄭曉龍手中拿到石康的《奮鬥》。對人生奮鬥頗有感觸的趙寶剛,趕緊又叫來佟大為。佟大為,又推薦了文章演向南。
「葉京《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至於吳亦凡,那是徐靜蕾老師鋪的路。
王朔雖隱退江湖,但京圈兒的資源還在。徐才女拍《我和爸爸》,主演是葉大鷹。她的《夢想照進現實》,本子是王老師親筆。當年電子雜誌《開啦》上線,第一期就訪問葉京。四子之一吳亦凡歸國,要進影視圈。徐靜蕾拍了電影《有一個地方隻有我們知道》讓他演,編劇的名字,你看,又是王朔。
後來管虎的《老炮兒》,吳亦凡又順利進組。
至於另一位歸國藝人鹿晗,和所謂“京圈格格”戀愛,接到《上海堡壘》的資源,已是人盡皆知。《上海堡壘》撲街時,以馬伊琍為首的一幫京圈朋友,還上微博硬撐。
那場麵,真是中國影史上千載難逢的奇景。
10.
2012年,滕華濤大婚,司儀是陳羽凡,到場祝福者,皆為京圈兒名流,韓三平、王中軍、馮小剛、趙寶剛、王京花等等等等。據說這場聚會上,白百何拿到了《私人訂製》的女主,一步踏入京圈最核心資源圈。想想幾年前,她還在給王珞丹配戲。
轉眼之間,就借風上了青雲。
「《私》脫胎於《甲方乙方》,新人上位,一個輪回」
其他諸如此類,還有很多。比如李誠儒是趙寶剛在北影進修的同學,後來演了《重案六組》。而當時跟李配戲的,還有個叫侶蕭的孩子。他是海岩的兒子。為了轉運,改名為侶皓喆,後又改成侶皓吉吉,並拍了一部爆款,叫《太子妃升職記》。
短短十年間,圈子一步步壯大,彼此扶持、互相造血。這些人,要麽同一個出身,要麽同一所學校,要麽是情侶,要麽是摯友,要麽合作夥伴,要麽權錢關係。你帶著我,我帶著你,一個幫襯一個,結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圈子內部,彼此之間,都像馬未都點明王、馮二人關係的那個中性詞:相互利用。
說到底,這和上世紀玩的那一套人脈,大同小異。新世紀京圈兒裏一撥又一撥人進進出出,不過是在新環境下,上演了一出出老戲。
也沒什麽好酸的。
世間人情場、利益局。
你為我辦事兒,我再為你辦事兒。
咱中國人,好這口。
無論什麽圈,多少事不都是這麽辦下來的?
朝中無人莫做官,圈內無人莫演戲。
而在一個擠得頭破血流的遊戲場裏,誰能進入圈子,怎麽進入圈子,如何能像80年代的馮、趙二人一樣,從一個無名氏,成為一個圈子的核心,這裏麵,想必要付出許多代價,有不足為外人道的為人藝術。
還是管虎在《老炮兒》裏說得好啊:
“這個世界,不是你們小老百姓能想象的。”
有趣的是,離上一位京圈兒帶頭大哥王老師失勢,已經過去快23年了。
而在被小崔報完一仇後,新一代領頭人是去是留,命運就掌握在管虎的新片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