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聊聊上海、上海人的前世今生

(2022-04-23 13:17:41) 下一個

來源/路人甲雜談

 

哪有真正的上海人?往前推,大家都是貧苦的農民......

上海是全中國人的上海。上海人和全國其他地區的人一樣,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華夏兒女。上海人不待見外地人,隻是個別現象,他們不能代表全體上海人。

本文三部分:

一、上海、上海人的前世今生  

二、如何才能算上海人? 

三、假如沒有外地人

 

一、上海的前世今生

 

今天的上海主城區在一百六十年前還是荒地,隸屬於當時江蘇省鬆江府上海縣。

 

 

1842年,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次年,上海正式開埠。

 

 

當時把上海縣洋涇浜以北一帶,在上海縣城外麵劃為洋人居留地,首先形成英租界。1848年以虹口一帶劃為美租界

 

 

1849年以上海縣城以北、英租界以南一帶為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與英租界合並成立公共租界

 

 

這一時期,蘇州河以北老閘和新閘一帶因大量貧苦農民的流入,逐漸興起,如今上海的核心城區開始形成。

 

宣統元年(1909)時的上海地圖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認識到上海在中國的特殊地位,於1928年把上海升格為院轄市(行政院直轄)。由此,上海正式從江蘇省獨立出來,這是上海成為直轄市的開始。而此時上海縣仍屬江蘇省。

 

1933年出版的上海市地圖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管轄內有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基本保持了原來解放前的行政管轄規模。

 

解放初期上海市還是被江蘇省包裹著

 

但到了1958年,由於種種原因,上海市區的糧食供應嚴重不足,實行計劃經濟,上海由於郊區很小,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市區。

 

為此,當時的上海市委向中央打報告,請求中央把臨近江蘇的部分地區劃給上海。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把江蘇省的鬆江專區下麵的九個縣:上海、嘉定、寶山、川沙、青浦、南匯、鬆江、奉賢、金山和南通的崇明縣總共十個縣劃歸上海。

 

上海的行政區劃一下子擴大了十倍,基本奠定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上海的行政管轄一下子擴大了十倍

 

 

經過1958年的擴大以後,上海的規模基本奠定,此後就有一些內部的調整。

 

 

 

二、如何才能算上海人?

 

以前隻偶然聽說過上海人不待見外地人,尤其是不待見蘇北人。但也隻是聽說,從未真實經曆過。

 

這波上海突發的疫情,由於網絡的發達,上海人不待見外地人的話題又熱了起來。

 

具體例子就不細細列舉了。這裏,我隻想問一下,到底什麽樣的人才能算是上海人呢?

 

有以下幾種說法:

 

1、有上海戶口的就算上海人。

2、能說一口流利上海話的就算上海人。

3、在上海工作了二十年就算上海人。

4、身份證310打頭就算上海人。

 

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但是又不全麵。

 

在下認為,上海是一座包容性的開放型城市,或者說是一座移民城市,因為往前推百年,大家都不是上海人。

 


從鴉片戰爭後,1860年開始,蘇州河以北老閘和新閘一帶因大量貧苦農民的流入,他們是第一批移民上海的外地人,他們也稱得上是大上海第一批真正的上海人。

 

看到沒?第一批真正的上海人,都是貧苦農民。

 

 

個別以上海人自居而看不起外地人的上海人,你們的祖先和其他人的祖先一樣,大家都是貧苦農民。

 

 

因為中國幾千年來就是農業國家,幾乎所有人都是農民,不存在誰高貴、誰低賤。

 

 

因此,如何定義上海人,其實很簡單。

 

在上海工作、生活,把上海當成家的人,都應該算得上是上海人。上海是全體中國人的上海,也是全體工作生活在上海的人之上海。誰也沒有理由歧視別人。

 

三、假如沒有外地人?

 

根據最新的人口統計顯示:2022年上海市常住人口2489.43萬,這其中有上海戶口的人是1457.44萬。也就是說1031.99萬人是沒有上海戶口的外地人。也就是說,如今的上海,有41.5%的人是外地人。

 

 

正是這些所謂的外地人,支撐起了上海現代化建設的半壁江山。甚至還不止。

 

因為真正在上海待得住的外地人,基本都是年富力強的上班族,上海的生活成本很高,外地人不會跑到上海去養老。

 

 

如果按照老齡化社會20%老年人口計算的話,上海戶籍人口1457.44萬人當中,除去291萬的老年人,其餘1166.44萬人再除去247萬未成年人、學生,有上海戶口的人隻有不到1119萬人是上班族。

 

也就是說,在支撐整個上海正常運轉的上班族中,本地戶口的上海人和外地人,幾乎各占一半。

 

 

那麽問題來了:假如真的像某些個別人所說,外地人全部離開上海回到自己的家鄉,那麽,上海將有一半的工作崗位沒人上班。那將是一個無法想象的場景。

 

外地人並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隻會掃馬路、跑外賣,不是隻會送牛奶、搬家具。他們也可能是某上市公司的高管,也可能是某公司的業務骨幹,他們也可能是某大學裏的專職教授。

 

 

因為上海實際上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現代化都市、國際化大都市。

 

上海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從來都不是看他有沒有戶口本,而是看他是否有真才實學。

 

 

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從來都是一個人是否成功的主要標誌,而不是像某些人拿著厚厚的一遝紙幣就能證明你是個有能力、有才學的人,沒準你那錢隻是你的拆遷款而已,沒什麽好值得炫耀的。

 

 

一個人是否有能力,不是靠口頭炫富地說自己有六套房就能得到別人承認的,那隻能讓人覺得你格局太小。

 

 

寫在結尾的話:

 

上海是全體中國人的上海,不是哪一個人的上海。上海人和全國其他地區的人一樣,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華夏兒女。極個別上海人不待見外地人,他隻能代表他自己,他們沒資格代表全體上海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可凡夏 回複 悄悄話 七八十年前,大批上海精英移民港台或海外,還有大批成了空降師。開放後,又有大批移民海外。連滬語都在消失中的上海,有啥可炫耀自豪的?上海的確已非上海人的上海了。

外鄉人一入住上海就自稱上海人,是啥心理呢?炫耀還是自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