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400張北京街景老照片,讓您一次看個夠!

(2022-03-05 14:39:58) 下一個

來源:北京土著

搜集五、六十年代北京街景許久了,一直沒能仔細整理鑒別。現對部分舊照做了些辨認,大多確認了年份和位置,逐幅做了注釋,仍感個別還有不太準確處,還請熟悉當時環境的朋友指正。這些老北京街景,北京四零後、五零後、六零後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或許能勾起兒時的回憶。這些景致早已一去不複返了,可在老北京眼中這才是北京,現在的越來越不相識了,所看到的是那樣的陌生,真的是改天換地了。就讓我們留著美好的記憶,隨老北京一同遠去。

 
1950年,安定門箭樓南麵及甕城內真武廟。
 
1950年,崇文門城樓西麵,城牆內側的登城馬道,順城街。
 
1950年,東交民巷西口(敷文)牌樓與西交民巷東口(振武)牌樓,兩牌樓間為棋盤街橫街。
 
1950年,東長安街東口(東單路口)西北向,可見路口中心交通崗,東單北大街和東單市場。
 
1950年,東直門以北內城東垣外護城河。民工正在疏浚河道和修繕堤岸。
 
1950年,鼓樓前大街北頭路西,馬凱餐廳。
 
1950年,鼓樓前大街路西煙袋斜街東口。以南為公和魁茶食店,是清真糕點鋪。
 
1950年,國慶一周年期間,正陽橋牌樓(前門五牌樓)和正陽門箭樓。
 
1950年,建國門外護城河橋,護城河內沿的環城鐵道,建國門外大街。從古觀象台向東偏北方向拍攝,城外附近還是基本荒蕪,稍遠芳草地以東可見有東郊的工業建築。
 
1950年,建國一周年國慶閱兵。步兵方陣通過天安門前,可見長安右門。隊伍行進到長安右門要打散通過,解放軍很是不爽,這埋下了日後要拆除長安左、右門的伏筆。
 
1950年,前門大街五牌樓南路東,慶林春茶莊。
 
1950年,天安門前西皮市街北口外,交通警察在長安街指揮交通。
 
1950年,為迎接第一個國慶節的盛大遊行慶祝活動,北京市政府建設局和衛生工程局,對東、西長安街進行清理改造。圖為工人正在拆除東長安街三座門。
 
1950年,西便門甕城以西外城北垣,以及西便門與外城西北角樓間唯一的墩台(馬麵)。順護城河內沿兒西行的駝隊。
 
1950年,西長安街六部口路口(府右街南口)北向,可見中南海西南角的皇城牆。
 
1950年,西長安街南長街南口牌樓。
 
1950年,西直門城樓東麵,西直門內大街。
 
1950年,西直門內大街路西南草場胡同北口,西直門大街百貨店。
 
1950年,長安右門南側,遠處的是長安左門。可見電車軌道,長安街上通過天安門前的有軌電車是從長安右門、左門南側通過。
 
1950年,長安右門西長安街,正在修建外金水河南麵的簡易觀禮台。可見大理院建築,此時已為高法和高檢接管使用。
 
1950年,長安左門東長安街。
 
1951年,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學學生早晨在景山前街跑步鍛煉身體,穿過大高玄殿前牌樓(西向)。
 
1951年,朝陽門城樓東麵城門洞前,城門石匾“朝陽門”三字曆曆在目。趕大車,騎自行車進城送貨,以及進城的行人。
 
1951年,崇文門內大街東交民巷東口,由城樓上向北拍攝,左邊的建築是老同仁醫院,遠處的高大建築是德國醫院,現即北京醫院。
 
1951年,東長安街牌樓俯瞰,王府井南口、台基廠北口和東長安街的交叉十字路口,路口西南角是正在建設的燃料部大樓。
 
1951年,東直門城樓東麵,原甕城內的環城鐵路道口,城樓剛做了修繕,二層護欄已裝好。
 
1951年,國慶節閱兵遊行活動完畢散場,參加完廣場集會的少先隊員走過長安右門。
 
1951年,和平門內側,前門西順城街正在鋪裝路麵。遠處城門為宣武門。
 
1951年,竣工後的北京到門頭溝的京門公路。後逐步擴建演變為阜石路-京門高速。
 
1951年,前門大街北向。可見道路上的交通工具還是以自行車和人力三輪車為主,店鋪和幌子還基本保留著民國時的風格。
 
1951年,前門大街南向,京城南中軸線,南端可見永定門城樓。正陽橋五牌樓尚健在,畫麵左側白色的三層小樓後來成為了大北照相館。
 
1951年,西單路口西南角,報子街東口,同懋增紙店。
 
1951年,長安街天安門前。由電車公司修造廠仿製的法國100型機車及200型拖車成功,國產的有軌電車上路。
 
1952年,朝陽門城樓東麵,環城鐵路道口。公共汽車是剛從匈牙利進口的伊卡魯斯(Ikaru)大轎車,其間還有老美的小道奇。
 
1952年,崇文門城樓西南麵(西券洞鐵道口)。崇文門城樓屋麵蒿草茂密,已顯破敗。甕城於1950年拆除,為便利交通,在城門西側城牆上開辟了一個券洞,城牆新修補的痕跡尚在,火車頭正穿越原甕城雙向鐵路券洞(閘樓)位置。
 
1952年,德勝門箭樓西北麵。大鼻子公共汽車應是郊區線44路(344路前身),德勝門開往清河。
 
1952年,地安門內大街(南向),遠處可見景山壽皇殿和萬春亭。
 
1952年,電車公司修造廠仿製的日本車型有軌電車。
 
1952年,東四牌樓,“行義”坊西側向東拍攝,遠處可見朝陽門城樓。明朝原四座牌樓分別叫作:思誠坊、保大坊、明照坊和仁壽坊,1954年全部拆除。
 
1952年,東長安街台基廠北口東向,東長安街牌樓。商務部大樓起來後,沿街的這排二層小樓還是給拆了。
 
1952年,阜成門內大街。曆代帝王廟前“景德街”牌樓與遠處的阜成門城樓映襯出的美妙景象。梁思成讚此景在夕陽時觀覽,景致佳妙。可是好景不長,兩年後牌樓就被拆除。
 
1952年,牛街。牛街禮拜寺外景,已開通了經過牛街的10路公共汽車,是進口捷克的布拉格車身改造的大鼻子客車,從南菜園開往東直門,那時還沒有新北京站。
 
1952年,西單北大街,遠處是西四牌樓(大市街),這地兒該是缸瓦市了。
 
1952年,西單路口東向。向東拐進西長安街的有軌電車是西線3路。
 
1952年,西交民巷東口,振武牌樓還在。通行有軌電車1路,由永定門開往西直門。
 
1952年,西長安街。國慶閱兵的坦克車隊通過天安門廣場後行進到中南海新華門前,前方是西長安街牌樓。
 
1952年,西長安街牌樓下通過的有軌電車和自行車(西向)。
 
1952年,宣武門護城河橋頭,宣武門外大街香爐營,上斜街路口。
 
1952年,玉泉山路。新中國第一批女摩托車運動員,駕駛著國產“井岡山”牌摩托車在訓練。
 
1952年,豬市大街北隆福寺街。東四人民市場,隆福寺山門就是市場大門,這會兒董老還沒給題字呢。
 
1952年,豬市大街隆福寺街口,東四人民市場已掛牌經營,隆福寺山門就是市場大門,商戶都進了廟。這會兒董老還沒給題字呢,那是等拆了隆福寺山門,蓋了新門臉兒寫的。
 
1953年,朝陽門城樓東北麵,環城鐵路道口。此圖當為城樓最後遺照,當年10月即下令拆除。
 
1953年,朝陽門內大街,冬儲大白菜和街上未脫童稚的姐弟倆。
 
1953年,東四牌樓路口“大市街”牌樓南(北向)。
 
1953年,阜成門護城河橋和阜外關廂,阜成門外大街展寬前。由阜成門箭樓城台上向西拍攝。
 
1953年,阜成門內大街曆代帝王廟前“景德街”東牌樓(東向)。遠處可見西四牌樓。
 
1953年,廣安門護城河橋(北向)。可見天寧寺塔,橋上的公共汽車是1路,從廣安門開往安定門,過橋右拐是終點站,後來是4、9路無軌電車站。
 
1953年,廣渠門城樓已拆(箭樓於1930年代已拆除),僅剩城台和門洞。由城裏向東拍攝。
 
1953年,廣渠門內大街。城樓、箭樓已拆除,僅剩城台和門洞,是年城台與甕城也全被拆除。
 
1953年,金鼇玉蝀橋,“玉蝀”牌樓下2路公共汽車駛過。
 
1953年,前門外大柵欄商業街。
 
1953年,西安門大街西口(西四丁字街)東北向。
 
1953年,西安門大街西口(西四丁字街)東南向。
 
1953年,西安門大街西口(西四丁字街)西向。記得畫麵中前麵的這種車是淘糞車,時傳祥們就是背著糞桶挨戶淘糞,然後從後麵翻到進這車的大罐裏。後來進步了,改成了大蛇皮吸管,直接從公廁邊的糞井裏自動抽,抽糞時周邊五十米內臭氣熏天。
 
1953年,西單路口東南向。路上的交通工具有1輛日本豐田卡車,波蘭華沙20轎車,有軌電車,人力三輪車和自行車。
 
1953年,西單路口東向。西長安街還未展寬(1954年啟動西長安街改造),遠處可看到慶壽寺雙塔還在,南側可看到長安大戲院的牌子。向北拐彎的公共汽車應該是3路(還行線,匈牙利伊卡璐斯60型),在西長安街上行駛的是當當車。
 
1953年,西單路口西側,舊刑部街(北)、報子街(南)東口。由報子街開出東行的公共汽車是從石景山開往前門的京石郊區線(就是337路前身,捷克進口的斯柯達706RO型)。
 
1953年,西單路口西南向。
 
1953年,西四牌樓北向,有軌電車通過北大市街牌樓,畫麵左側是轉角樓新華書店朝東的鋪麵房。
 
1953年,西四牌樓路口西南角。北行的公共汽車是4路小環行。
 
1953年,西直門城樓東麵(城裏),中蘇蜜月期,城樓上的標語口號:“中蘇兩國人民的偉大的牢不可破的友誼萬歲”。
 
1953年,西直門甕城北側城牆新辟出城門洞(內側),為三伏三券的券頂門洞。
 
1953年,西直門甕城南側城牆新辟進城門洞(外側),為三伏三券的券頂門洞。
 
1953年,永定門甕城已於1951年拆除,1953年春又在城樓西扒開一豁口。
 
1953年,永定門西側,拆除甕城後,城樓兩側已扒開豁口。繞箭樓而過的外城南護城河。
 
1953年,右安門箭樓南麵(甕城外)。來年,右安門城樓、箭樓和甕城就被全部拆除了。
 
1953年,右安門內大街(北向,城樓北街景)。
 
1953年,趙登禹路白塔寺路口北,帥府胡同(西四北二條)西口北京41中學(原北京平民中學)的教學樓。街道上行駛的是7路公共汽車,西郊公園(動物園)開往東單。
 
1953年,正陽門箭樓南麵,兜售報紙的老人手拿《北京日報》。箭樓上有橫幅“蘇聯電影節”。
 
1953年,左安門城樓南麵(甕城內),透過門洞可見左安門內大街。
 
1953年,左安門內大街北向。
 
1954年,白廣路剛剛通車的街景。是在路東的“黑冶設計院”一側向西南拍攝。現在畫麵中的樓房應是國家電網的第三招待所。
 
1954年,白頤路雙榆樹以西路段,西郊招待所(友誼賓館)即將竣工(北向)。
 
1954年,北京站(前門東車站),站前廣場,道路和停車場。
 
1954年,朝陽門箭樓東北麵和護城河。老美的道奇大鼻子是京通線(42路,342路前身)。1951年開始進口捷克斯柯達大轎車作為北京的公共汽車,這是9路由朝陽門開往十裏堡。
 
1954年,朝陽門箭樓東麵,朝外大街上東行的公共汽車是9路。
 
1954年,朝陽門內大街、豬市大街(1965年改東四西大街)東向,東四牌樓已拆除。外交部大樓正在興建,再遠處是朝陽門城樓。
 
1954年,德勝門箭樓、甕城斷牆東北麵。
 
1954年,地安門內大街,地安門南麵(拆除前)。
 
1954年,東長安街南池子路口,長安左、右門和牌樓都已拆除,道路進行了改造和展寬,中間辟為有軌電車道,其它車輛分兩側上下道行駛。
 
1954年,東長安街南河沿路口,有軌電車在道路中間行駛,新建的北京飯店西樓上煙囪黑煙滾滾,應該是暖氣燒煤鍋爐冒的煙。
 
1954年,東長安街王府井、台基廠路口,東長安街牌樓已拆除。有軌電車行駛在東長安街路中間。由燃料部大樓上向東北拍攝。
 
1954年,東長安街王府井大街南口外,街上除有軌電車外,還有公共汽車,北拐向王府井的是3路,向西直行的是10路。
 
1954年,東直門城樓東麵,原甕城內的環城鐵路道口,有火車通過。
 
1954年,複興門(門洞)內順城街路口,有一個交通崗(北向)。
 
1954年,複興門城門洞東麵(城裏),由此可知複興門城門洞內外側上方均鑲刻有城門石匾。
 
1954年,複興門護城河橋,改擴建後的複興門外大街。可見到“複興商業城”前身的三層公寓樓剛剛建起,西山曆曆在目。
 
1954年,複興門內,臥佛寺街(北)和邱祖胡同(南)西口,兩年後在這裏將開辟出複興門內大街。東南方向遠處可見宣武門城樓和南堂。由複興門門洞上方城牆上向東拍攝。
 
1954年,複興門外(門洞西麵)。
 
1954年,廣安門內大街菜市口西路北,清真正興德茶莊。
 
1954年,廣渠門鐵路橋,在廣渠門西南位置(東向)。過鐵路橋向東即老廣渠門街(廣渠門南小街),往南即夕照寺街。
 
1954年,曆代帝王廟前“景德街”牌樓正在拆除。“景德街”牌樓一直到被拆除,仍保持著是木柱結構,未被改建過水泥柱。
 
1954年,千步廊西,西皮市街。
 
1954年,前門西順城街。正陽門迤西的內城南垣,遠處城門樓是宣武門。在城樓二層的西北角向西拍攝。
 
1954年,太平橋大街大乘胡同東口,政協禮堂。
 
1954年,天安門兩側開始修建觀禮台,觀禮台是由建築大師張開濟設計主持修建,整體風格與天安門城樓統一協調。路上行駛的公共汽車應該是10路。
 
1954年,西單路口東向。已開始西長安街展寬改造工程,慶壽寺雙塔還在,隨後即被徹底拆除。南行的公共汽車是4路小環行。
 
1954年,西單路口西北角舊刑部街東口,西單街心交通崗上交通警的指揮棒指向宣武門方向。
 
1954年,西單路口西舊刑部街。西行的公共汽車是郊區線38路,由前門開往永定路(338路前身)。
 
1954年,西長安街慶壽寺雙塔(東北向)。西長安街改造似已啟動。
 
1954年,西直門南麵全貌,可見城門建築完整保存著,尚有前兩年修繕過的痕跡。此時城門兩側券洞已打通,車輛進出城已不走甕城和城門洞。
 
1954年,新街口北大街。
 
1954年,新街口南大街路北,西安食堂。1970年改名西安飯館。
 
1954年,宣武門城樓南麵(內城外,原甕城內)。有公共汽車站(4路小環行,路經西四牌樓-西單-宣武門-菜市口-虎坊橋-和平門-六部口-府右街-西四牌樓)。
 
1954年,永定門東南麵(原甕城外)。1951年拆除甕城扒開城樓東側豁口,1953年又扒開城樓西側豁口。
 
1954年,展覽館路。遠處是新落成的蘇聯展覽館。
 
1954年,展覽館路。遠處是新落成的蘇聯展覽館。東側是開往西直門車站的火車(京張線)。
 
1954年,正陽門城樓南麵及東側路。觀音廟和關帝廟都還在。
 
1954年,中華門前棋盤街。
 
1955年,北京電車公司新建的從天橋到紅橋有軌電車線路通車。
 
1955年,朝陽門內大街、豬市大街(1965年改叫東四西大街)東向,東四牌樓已拆除。
 
1955年,崇文門外大街上的有軌電車花市站。
 
1955年,德勝門箭樓北麵(城外)。
 
1955年,東便門城樓南麵(城裏),此時箭樓及甕城已拆除。由城裏向北拍攝。
 
1955年,東交民巷禦河橋,正義路路口,東北角為原日本正金銀行;東南角即六國飯店,解放後改為外交部招待所,1988年失火燒毀,後另建改觀,外稱華風賓館。
 
1955年,阜成門城樓外護城河橋,進出城的公共汽車,城樓兩側已開豁口,車輛已由兩側豁口進出城。
 
1955年,阜成門內大街。在白塔寺前的街中央向西拍攝,街盡頭是巍峨的阜成門城樓,這本是四九城內標配的街景。可好景不長,十年後,城門樓沒了。
 
1955年,和平裏東街,13路公共汽車豁口站(東直門北小街豁口外)。
 
1955年,前門(正陽門)箭樓南麵,正陽橋上。
 
1955年,前門大街,正陽橋上(東北向),前門東火車站,街上的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
 
1955年,前門大街,正陽橋上(東向)。
 
1955年,前門大街化工油漆商店。
 
1955年,前門大街路東,鮮魚口南。大柵欄公共汽車站。1路公共汽車由廣安門開往安定門。
 
1955年,前門大街路東,最右側是億兆百貨商店。
 
1955年,前門大街路西,大柵欄東口。
 
1955年,前門大街路西,廊房頭條東口。
 
1955年,前門大街路西,謙祥益綢緞行,原正陽橋五牌樓位置。
 
1955年,前門大街路西,清真祥聚公糕點鋪,正陽藥房。
 
1955年,前門大街路西,西河沿東口,清真月盛齋醬牛羊肉鋪。
 
1955年,前門大街路西,原五牌樓南側。中國茶業公司北京第一門市部。
 
1955年,駛過天安門前的幼兒園人力三輪校車。
 
1955年,天安門前西長安街路中間行駛的有軌電車。
 
1955年,天橋以西的永安路。從郵局大樓上向東拍攝。
 
1955年,天壇東街(體育館路)。北京體育館落成,整個建築是由比賽館、遊泳館和練習館組成,麵積共有34000多平方米。
 
1955年,王府井大街。可見百貨大樓的招牌是“北京市百貨公司王府井百貨商店”。
 
1955年,西單路口。西長安街已經展寬。南向為宣武門內大街,城樓曆曆在目,南堂可見。路口西南角是報子街東口同懋增紙行。拐向東的公共汽車是10路(南菜開往東直門),當時走石駙馬大街,再走一段宣內大街,然後上長安街。向東拐向西長安街的有軌電車是3路西線(西直門開往崇文門)。
 
1955年,西郊中央政務區的三裏河月壇南街(社會路)“四部一會”建築群即將竣工(四部一會”即第一、二機械工業部、重工業部、財政部和國家計劃委員會),1958-8-31全部建成。公共汽車是13路,當時由三裏河開往和平裏。
 
1955年,西長安街已展寬,西單路口東路北,北京醬肘子名號天福號。
 
1955年,永定門箭樓南麵,甕城已拆除,箭樓已是一座獨體建築。
 
1955年,永定門內大街,由城樓一層向北拍攝。
 
1956年,安定門甕城東北麵全景。城樓、箭樓完好,甕城遺留下的東月牆斷牆,內城北護城河。
 
1956年,北京西郊的公共汽車。郊區線31路(捷克斯柯達KODA大轎子,331路前身)公共汽車進站(醫學院站),西四開往頤和園,這是進城方向的車。
 
1956年,崇文門城樓南麵,甕城已拆除,城樓兩側各修了單門洞。崇文門外大街,街上有個空軍校官騎自行車駛過。從護城河橋頭向北拍攝。
 
1956年,崇文門內大街。同仁醫院中樓的尖頂和南樓在畫麵的左側。
 
1956年,崇文門內大街東交民巷東口,同仁醫院。
 
1956年,崇文門外大街(路西北向),西花市路口附近。由崇文門開往菜市口的6路有軌電車花市站。
 
1956年,崇文門外大街,甕城及箭樓城台已拆除。從城樓上向南拍攝。
 
1956年,崇文門外花市。青山居工藝品綜合商場,蘇聯大使館的小車(駐華使館的普利茅斯牌汽車)停在這兒購物。
 
1956年,德勝門迤西內城北護城河。
 
1956年,東安門大街東向。
 
1956年,東便門外大通橋,通惠河及內城東南角樓。
 
1956年,東單西裱褙胡同,平行於西觀音寺胡同,東西向,《北京日報》社在胡同內。
 
1956年,東長安街北京飯店前,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石家莊、張家口六城市青年自行車賽。
 
1956年,阜成門外大街東向。
 
1956年,和平門內北新華街南向。
 
1956年,虎坊路北段路西,北京市工人俱樂部。
 
1956年,汽車駛過雪後的天安門前長安街。
 
1956年,前門大街,正陽橋五牌樓已拆除。
 
1956年,前門大街北頭,由西順城街口向東南拍攝,可見大北照相館。
 
1956年,前門大街大柵欄東口。
 
1956年,前門大街原五牌樓北側路東,天豐樓公私合營啦,可見大北照相館的二層小樓。
 
1956年,前門大街中段,右為萬慶齋鞋店。
 
1956年,三裏河路建築工程部大樓落成。2路公共汽車(朝陽門開往動物園,後由1路無軌電車取代)百萬莊站。
 
1956年,三裏河路南端,施工接近尾聲的“四部一會”大樓(南邊的樓大屋頂被砍掉了)。
 
1956年,天安門廣場,長安街。有軌電車和10路公共汽車(匈牙利伊卡璐斯30型)。
 
1956年,天壇東街(體育館路)。北京體育館。
 
1956年,王府井大街。北京市百貨公司王府井百貨商店(百貨大樓)前。
 
1956年,王府井大街。當時百貨大樓的招牌是“北京市百貨公司王府井百貨商店”。
 
1956年,王府井大街北向,百貨大樓南側北向。
 
1956年,王府井大街路東,建華皮貨店。
 
1956年,王府井大街南口。
 
1956年,王府井大街南口紅綠燈,電報局大樓。等燈的是3路公共汽車。
 
1956年,文津街北海大橋(金鼇玉蝀牌樓已拆除,大橋已拓寬)與團城,北長街北口。
 
1956年,西單北大街,公交甘石橋車站。
 
1956年,西單路口東向。複興門內大街拓寬工程正在施工中。
 
1956年,西單路口西向,正在展寬道路,打通複興門內大街。西行的車輛還是走在原舊刑部街的路麵上。
 
1956年,西交民巷、西皮市、棋盤街路口(西向),西交民巷東口的振武牌樓已拆除。
 
1956年,西長安街六部口西路南首都電影院。波蘭電影《華沙美人魚》首映招待會。
 
1956年,西直門外大街俯瞰。從蘇聯展覽館上向東拍攝。遠處可見還完好的西直門和城牆。
 
1956年,永安路西口路北,前門飯店。
 
1956年,永定門城樓南麵(原甕城內)。永定門木匾和石匾還都完好的在城樓上。來年被徹底拆除,兩塊匾現藏首博。
 
1956年,永定門箭樓外,東側護城河橋。甕城和周圍城牆都已拆除,可見西側的先農壇壇牆東南角及先農壇體育場。來年,獨立的永定門城樓和箭樓均被拆除。
 
1956年,珠市口東大街,有軌電車過街樓站。
 
1956年,珠市口東向,珠市口東大街(東珠市口)。
 
1956年,珠市口西大街(西珠市口)煤市街路口附近,由路南向西北方向拍攝,街邊有一輛當時接送幼兒園小孩兒的三輪“校車”。1路公共汽車當時是由廣安門開往安定門,後來4路無軌電車走此線,北延至和平裏。
 
1956年,珠市口西向,珠市口西大街(西珠市口)。
 
1957年,安定門環城鐵路道口,等待火車通過的其它車輛。
 
1957年,朝陽門內大街。從城樓二層上向城內(西)俯瞰,遠處可見景山萬春亭,路上行駛的無軌電車是1路。
 
1957年,地安門路口。地安門已拆除,地安門內大街(後門大街南向)。
 
1957年,東單西裱禙胡同是通向建國門的單行道,公共汽車、載重汽車、大馬車、三輪車擁擠不堪,《北京日報》社在胡同內。
 
1957年,東單西觀音寺胡同西口(東向),是建國門到東單的通道。
 
1957年,東直門城樓東麵,原甕城及箭樓已徹底拆除。
 
1957年,阜成門城樓西麵,北禮士路南口。
 
1957年,阜成門內大街一個果品商店門前買磨盤大柿子。
 
1957年,複興門外大街、南禮士路南口、西便門外大街北口。遠處可見三裏河四部一會辦公樓的大屋頂。
 
1957年,皇城南垣南河沿路口俯瞰,東長安街中間還有隔離綠化帶和有軌電車道,還未進行改造。
 
1957年,街攤小吃。
 
1957年,街頭一景。
 
1957年,糧食店街北頭路南。公私合營後的六必居醬園。
 
1957年,前門大街,路西可見盛錫福帽莊。
 
1957年,前門大街路西,廊房二條東口南,清真壹條龍羊肉館。
 
1957年,王府井大街。北行的公共汽車是3路(伊卡魯斯),此時無軌電車尚未開通。
 
1957年,王府井大街路東街景(北向)。北行的公共汽車是8路(北京五七型),此時無軌電車尚未開通。
 
1957年,西便門外大街、南禮士路與複興門外大街交叉十字路口,在路口東南角在建的中央廣播大廈(蘇聯幫助設計)已接近封頂。
 
1957年,西郊三裏河,南禮士路外側的火車,也是環城鐵路的一段。這一帶曾經是北京的城外西郊。
 
1957年,宣武門城樓東南側豁口橋,車輛已由此進出城。主脊東側鴟吻尚完好,北行的公共汽車是4路(已換國產五七型大轎車)小環行內環,1959年由15路取代,天橋商場開往動物園。
 
1957年,正陽門東側路(原甕城東側,公安街南側)。毛主席乘敞篷車(蘇聯產吉斯)迎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訪華,車隊經過夾道歡迎的人群。
 
1957年,正陽門箭樓南麵。4月15日至5月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訪華,毛主席和伏氏的巨幅畫像高懸在正陽門箭樓上。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建成,5月1日紀念碑揭幕。紀念碑東西側路仍為公安街、西皮市街的延續,廣場基本上還是原千步廊的範圍格局,這時大會堂和曆博尚未動工。
 
1958年,安定門內大街,安定門城樓南側。南行的無軌電車是新開通的4路,由安定門開往崇文門,1959年改由和平裏開往廣安門。
 
1958年,安定門內大街。從安定門城樓向南拍攝。
 
1958年,朝陽門箭樓東麵。該年,箭樓被拆除。
 
1958年,東長安街俯瞰,北京飯店三代建築與燃料部大樓南北對峙,中間隔離帶為有軌電車道。
 
1958年,東長安街上的有軌電車(東向)。即將大規模整修長安街。
 
1958年,東長安街天安門前的有軌電車(西向)。即將大規模整修長安街。
 
1958年,東直門城樓西南麵,可見城樓南馬道。城牆內側的東元煤棧,門口停的轎車像是1940年前後的別克。
 
1958年,阜成門北麵向南拍攝,甕城已拆除,城門樓南北兩側城牆各開了豁口,圍繞城樓建成了一個大環島,阜成門外大街不是正對著城門洞,而是更偏向南側豁口。可見複興門外新落成的廣播大廈和南禮士路新建的樓房。
 
1958年,阜成門內大街。白塔寺旁的福綏境大樓名噪一時,被譽為“人民公社大樓”。遠處可見阜成門城樓。
 
1958年,阜成門外大街,背景是阜成門城樓西麵,早晨逆光向東拍攝。可見已架設無軌電車電線(1、3路通過這裏),阜外大街朝向城樓南側豁口。
 
1958年,阜成門外大街,展覽館路口東的鐵路道口。火車開向西直門方向,這段京張線也算是西環城鐵路。1路無軌電車是開向動物園的。
 
1958年,複興門內、外大街已展寬連成一線。新開通的2路無軌電車,由前門開往動物園(西郊公園)。
 
1958年,建國門豁口。從建國門豁口內羊管胡同向東拍攝。9路公共汽車,由紅廟開往宋家莊。
 
1958年,南禮士路社會路(月壇南街)東口。
 
1958年,前門大街鮮魚口。
 
1958年,三裏河路百萬莊街區(西向),可見建工部大樓。
 
1958年,三裏河路建成,行道樹已栽種,建築宏偉,街道整潔。建工部(住建部)大樓已投入使用。
 
1958年,三裏河路南端的中科院大樓南邊的樓大屋頂被砍掉了,路上行駛的是2路無軌電車。
 
1958年,三裏河路全線建成(南向),2路無軌電車開通,近處的建築是五礦大廈。
 
1958年,社會路(月壇南街),是西郊新市區一條新形成的街道,西段附近曾為三裏河村。
 
1958年,天橋公平市場,清真南來順飯館。
 
1958年,西單北大街北向,可見亨得利鍾表行,道路中行駛著有軌電車。
 
1958年,西單路口(西單北大街北向)。西長安街、複興門內大街完全展寬貫通。由北拐向西的斯柯達公共汽車是37路郊區線,由西四開往石景山,1959年改為由西單發車。
 
1958年,西單路口東北向。向西拐向複興門內大街的是2路無軌電車。
 
1958年,西單路口東向,西長安街-複興門內大街已展寬貫通,慶壽寺雙塔已拆除,電報大樓即將竣工。
 
1958年,西單路口西(東向),複興門內大街。西長安街上的電報大樓已竣工,2路無軌電車已開通,西行的是10路公共汽車。
 
1958年,西四南大街俯瞰(南向)。
 
1958年,西長安街西單路口東(西向)。
 
1958年,中華門棋盤街,人民英雄紀念碑與中華門短暫共存的時刻。棋盤街內是前門公共汽車站,此時7路,9路,20路以此為終點站。紀念碑剛落成,天安門廣場大規模擴建前,中華門的最後遺像。
 
1958年,北京東郊新建成的首都機場,機場投入使用後,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大空港,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新建的第一個大型民用機場。
 
1959年,北京工人體育館和北京工人體育場。
 
1959年,北京站。10路、20路公共汽車終點站。
 
1959年,崇文門外大街,老先生還是民國的打扮。
 
1959年,崇文門外大街,上運動課的小學生,帶紅領巾的是少先隊員,這些孩子現在也都七十歲了。
 
1959年,德勝門航拍(上北)。可見德勝門內外大街、果子市斜街,以及環城鐵路。
 
1959年,東單路口東西向。東長安街延長線,東單到建國門新建馬路通車前,此段路至1965年才正式命名為建國門內大街。
 
1959年,東環路(東三環)。全國農業展覽館落成,國慶十周年獻禮十大建築之一。當時是北京唯一一座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園林式大型展覽館,是舉辦大型展覽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1959年,東郊民巷東口路北同仁醫院。
 
1959年,東長安街。為十年大慶重修長安街,正在拆除有軌電車道。
 
1959年,東長安街改造,迎接國慶十周年(天安門東塔吊上向東拍攝)。
 
1959年,東長安街天安門以東西向。
 
1959年,東直門內大街,由東直門城樓上向西拍攝,路上可見6路公共汽車和6路無軌電車(遠處開來的是7路無軌)。還可見有軌電車的軌道,有軌電車已停駛。遠處可見鍾鼓樓。
 
1959年,東直門內大街北新橋路口東(簋街)。遠處可見東直門城樓,街上西行的是7路無軌電車(東直門開往西直門),東行的是6路公共汽車(交道口開往東直門,後來被18路替代)。
 
1959年,阜城門內大街。這是在趙登禹路口東南角新蓋的大樓(好像民主黨派在裏麵,海關總署也呆過)上麵拍照的,可見妙應寺(白塔寺)山門。
 
1959年,複興路,路分上下行,中間為兩排大樹的分隔帶。軍事博物館落成。
 
1959年,複興門內大街,太平橋大街南口。民族飯店落成,為建國十周年獻禮的十大建築之一,明朝三法司遺址。
 
1959年,複興門內大街。女交警護送兒童過馬路,在新落成的民族文化宮前。民族宮也為建國十周年獻禮的十大建築之一,明朝三法司遺址。
 
1959年,胡同景象,三輪車是送奶的。
 
1959年,胡同景象。
 
1959年,景山後街。開向德勝門的5路公共汽車。
 
1959年,廊房頭條(前門區),歡快的群眾打腰鼓慶祝國慶十周年。
 
1959年,南禮士路至月壇南街(社會路)路口北向。九十年代把角的樓是機電公司,買汽車得找他們。
 
1959年,前門大街。正陽門箭樓上懸掛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的標語橫幅,箭樓城台回道漢白玉護欄下掛滿了燈籠。
 
1959年,前門大街以西,西珠市口、糧食店街南口(北向)。
 
1959年,人民大會堂正在建設中,千步廊西南皇城牆尚未拆除。
 
1959年,十年大慶前夕,整修除去中間有軌電車道後的東長安街。
 
1959年,西安門大街路北西向。
 
1959年,西單路口北向。西行開進複興門內大街的是10路公共汽車,路口北等交通信號南行的是新開通的5路無軌電車(捷克KODA 8TR型)。
 
1959年,西單路口東北角(東向),西單體育場初建之時,電報大樓已落成。
 
1959年,西交民巷、西皮市路口(西向),棋盤街橫街行駛的公共汽車捷克斯柯達706RO車型的是20路,由前門開往永定門火車站,十年大慶後延至新北京站。匈牙利伊卡璐斯30車型的是7路,由崇文門開往動物園。
 
1959年,西四南大街。5路無軌電車(捷克KODA 8TR型)向南行駛,由西直門開往天橋。
 
1959年,西直門內大街,內城最後一班有軌電車駛回車庫。
 
1959年,西直門內大街,駛進總站(甕城內)的有軌電車。此日後,內城有軌電車全部停止運營。
 
1959年,楊梅竹斜街西口東向(東琉璃廠東頭)。
 
1959年,正陽門箭樓東南麵,國慶十周年明信片。
 
1959年,珠市口東大街水道子馬路上的有軌電車岔道。
 
1960年, 10路無軌電車木樨地終點站,由木樨地開往東直門。
 
1960年,安定門護城河橋,安定門外大街。箭樓已於1957年被拆除,箭樓城台尚在,由城台上向北拍攝。
 
1960年,北京站口(北京站北街)。建國門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在清掃北京站前的馬路。
 
1960年,崇文門外大街。3路公共汽車(匈牙利伊卡魯斯30柴油中型轎車)。
 
1960年,東四北大街東四三條西口。
 
1960年,東長安街,北京飯店(停車場),對麵即燃料部大樓。
 
1960年,東長安街,北京飯店前。可見皇城東南角。
 
1960年,東長安街王府井路口交通警拿指揮棒指揮交通。
 
1960年,東直門城樓西側(城裏),6路、7路、10路無軌電車終點站。
 
1960年,東直門外斜街西口,無軌電車東直門終點站。6路準備發車。
 
1960年,東直門以北城牆被拆毀的狀況。
 
1960年,複興門內大街路北。民族飯店、民族文化宮和供銷合作總社大樓。這地方可是明朝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法司)的地界,這裏入清以後就叫舊刑部街了。
 
1960年,鼓樓東大街西向。
 
1960年,廣安門內大街,護城河橋東電車發車站向西拍攝,出城過橋向北拐上廣安門北濱河路即4路、9路無軌電車廣安門終點站車場。
 
1960年,廣安門內大街報國寺西(東向)。
 
1960年,廣安門內大街南北線閣路口東(西向)。西行的斯柯達公共汽車是新開通的17路,由廣外灣子(後延至蓮花池)開往宋家莊。
 
1960年,廣渠門大街,火神廟大街(幸福大街)路口。
 
1960年,騾馬市大街東段(西向)。
 
1960年,南橫街與白紙坊東街之間的儒福裏過街樓北側,向北繞過路西的觀音院南拐為自新路。
 
1960年,內城南垣崇文門迤西城牆上,女學生們在開辟田壟種菜,可見“三年自然災害”逼得城裏人都牆頭種菜了。遠處是崇文門城樓和新僑飯店。
 
1960年,前門至崇文門順城街台基廠南口東向。3路無軌電車台基廠站。
 
1960年,沙灘(五四大街)路口。
 
1960年,天安門前長安街。
 
1960年,天橋路口東北向,可見遠處的正陽門和拐向金魚池方向的有軌電車軌道。
 
1960年,王府井大街與東四西大街、五四大街、美術館東街的交叉路口。華僑大廈,圖中電車為8路無軌電車,北京站開往和平裏。
 
1960年,西單北大街路西,西單菜市場。
 
1960年,西單路口東北向。內城的有軌電車已全部取消。東北角辟為了體育場,一直延續到七十年代末。右拐向西單北大街的是22路公共汽車(新開通,前門開往北太平莊),開進西長安街的是郊區線37路(西單開往石景山),路口中東行的是10路(南菜園開往北京站)。
 
1960年,西四北大街南魏胡同(西四北六條)東口。
 
1960年,西直門城樓東麵(城裏),西直門內大街。畫麵中的無軌電車是5路,終點站車場就在甕城裏。
 
1960年,西直門內大街(西向)。
 
1960年,西直門內大街、趙登禹路丁字路口(南向)。
 
1960年,新街口南大街,玻璃店、民族樂器廠門市部一帶。
 
1960年,新街口西向,遠處可見西直門城樓尚在。
 
1960年,宣武門城樓北麵(宣內大街),畫麵中的無軌電車是9路,路東還停著一輛解放前遺留下來的美國小吉普。
 
1960年,宣武門城樓北麵,宣武門內。
 
1960年,宣武門城樓東側城牆正對南堂處開有豁口,護城河上架有橋梁,進出內城交通以此豁口為主。南行的9路無軌電車由紅廟開往廣安門。
 
1960年,宣武門內大街南向。道路當中正在修補拆除有軌電車軌道的路麵,汽碾子正在軋路。5路無軌電車經過。
 
1960年,宣武門外大街,菜市口北。南行的公共汽車是15路。
 
1960年,宣武門外大街、廣安門內大街、騾馬市大街交會菜市口丁字路口。警察閣子西是人民照相館,閣子東是清真菜市口小吃部,即後來的南來順飯莊,西北角是菜市口信托商店,東北角即菜百。
 
1960年,雍和宮大街國子監街(成賢街)東口及成賢街牌坊。
 
1960年,長安街改造完成,剛栽上行道樹,撤除了有軌電車軌道,大會堂和曆史博物館已建成。街上行駛的公共汽車是4路環行和10路,正準備進站(東長安街南河沿)。
 
1961年,安定門以東城牆內側,順城街,以及城裏民居和雍和宮的西北一角。
 
1961年,朝陽門南小街南端至方巾巷(南向),24路公共汽車正駛入方巾巷。北京站落成後,10路公共汽車改為由南菜園開往北京站,開往東直門線路另辟24路,由東單開往東直門。
 
1961年,東單北大街。協和醫院公衛樓,現已在此建了新建築。
 
1961年,東單路口,由路口北向南拍攝。向東拐入建國門內大街的無軌電車是8路,由和平裏開往北京站。
 
1961年,阜成門內大街東向。
 
1961年,廣渠門外大街雙井(鹿圈)附近西向。
 
1961年,景山北街。9路無軌電車向西行駛,由紅廟開往廣安門。
 
1961年,西安門大街西口路南的紅樓電影院。1945年11月開業,2012年11月閉影。
 
1961年,西單北大街(西北)。遠處可見西四路口西南角的地質博物館大樓。
 
1961年,西單北大街路東,天津盛錫福帽莊。1911年創建於天津,1939年在北京西單開辦的分店。另三家分店在王府井、沙灘和前門大街。
 
1961年,西單北大街路西,桂香村食品店,1916年開業。
 
1961年,西單北大街路西,國泰照相館(於1944年上海南京路開業,1956年遷京)。
 
1961年,西單北大街路西,亨德利鍾表眼鏡行,靠近西單路口,上世紀30年代開辦亨得利分店。
 
1961年,西單第一理發館,1955年在西單北大街路東開業,據說是上海理發師。
 
1961年,西單商場(食品商場),西單北大街路東。5路無軌電車。
 
1961年,西四丁字街東南角,造寸服裝店,1956年上海遷京。
 
1961年,西四路口俯瞰(東北向)。可見路口北側的兩個轉角樓,遠處大屋頂樓房建築群是北海西側新建的國防部辦公大樓,北行的無軌電車是5路(捷克斯柯達8TR型),西行的是1路無軌電車(京一型)。
 
1961年,西四南大街,西安門大街丁字路口(東南向)。
 
1961年,西四南大街,西安門大街丁字路口東北向。西安門大街上西行的無軌電車是9路,由紅廟開往廣安門。
 
1961年,西四南大街,西安門大街丁字路口東向。遠處可見景山。
 
1961年,西直門城樓北側新辟門洞和出城道路,以及改造成折行的登城北馬道。城根是郊區線32路公共汽車(332路前身)終點站,由西直門開往頤和園。
 
1961年,西直門城樓南側門洞修建時改造成折行的南馬道,以及西直門南順城街。
 
1961年,西直門箭樓西麵,西直門外大街。街上有新出廠的上海581三輪輕卡,華沙20轎車。
 
1961年,新街口南大街,懷仁堂(婦女國藥店)。
 
1961年,新街口南大街護國寺街西口。首都劇場在口內。
 
1961年,新街口南大街路西,百花深處胡同口斜對麵,天津宏興茶莊(1987年並入元長厚,地址在新街口樂器部北側)。
 
1961年,新街口南大街路西,後來的新街口文化用品商店前身的獨立店鋪。
 
1961年,新街口南大街路西,柳泉居。平安裏公共汽車站。
 
1961年,新街口南大街路西,馬翼良診所(精神科)。
 
1961年,宣武門城樓東南側豁口橋,城樓主脊東側鴟吻已毀掉。
 
1961年,宣武門城樓南麵,東側豁口護城河橋外側。
 
1961年,雍和宮街西老爺廟。
 
1962年,北京西單遊藝社舊址,西單商場北側路東。正在上演評劇《十五貫》。北側的大樓及院落據說是中央組織部。
 
1962年,朝陽門外大街,街道上行駛的無軌電車是9路,由廣安門開往紅廟。
 
1962年,德勝門外大街北向。
 
1962年,東四北大街,東四十條路口北向。南行的無軌電車應該還是京一型單機的10路,過兩年就不走此路,改行木樨地開往永定門火車站了。此街經過的無軌電車就僅剩6路了。
 
1962年,阜成門內大街西四路口西路南,地質部機關大門。
 
1962年,廣渠門外大街俯瞰。應是雙井那邊,工廠林立。
 
1962年,國慶節前,西長安街上的小學生遊行隊伍練隊。
 
1962年,國慶十三周年期間的北京站前,乘三輪車趕火車的旅客到達車站。
 
1962年,五四大街,東四西大街,王府井大街,馬市大街(美術館東街)十字路口。東南角是華僑大廈,十年大慶十大建築之一。1990年代被拆除,已另建。由正在施工的中國美術館上層向東南拍攝。
 
1962年,西單路口東向,西長安街俯瞰。
 
1962年,西長安街六部口西向。電報大樓初期的樓頂四麵鍾還是黑表盤。
 
1962年,西長安街西單路口西路北,西單劇場,原哈爾飛大戲院、大光明電影院。其東側緊鄰即北京著名的公交月票發售總站。
 
1962年,西直門外大街(鐵道口),遠處可見北京展覽館。西行的無軌電車是新西延的7路,開往白石橋。
 
1962年,新街口城牆豁口(北向)。鐵軌位置即現在北二環主路,右上方煙筒是北京變壓器廠。
 
1962年,新街口豁口護城河橋南向。
 
1962年,新街口南大街北端路西,1959年建成的新街口百貨商場。
 
1962年,新街口南大街副食八店。
 
1962年,新街口南大街路西,明明眼鏡公司。
 
1962年,新街口浴池。
 
1962年,北京第一處商品住宅樓——花園村華僑公寓落成。
 
1963年,東珠市口三裏河東向。此時該街道的有軌電車已停駛,新開通23路公共汽車,由虎坊路開往大郊亭。
 
1963年,五四大街(沙灘)。中國美術館1962年落成。
 
1964年,東四西大街(豬市大街),民航局辦公大樓。
 
1964年,東長安街,北京飯店。
 
1964年,阜成門以南內城西護城河。已看不到城牆。此照的第二年城樓也被徹底拆除。
 
1964年,複興門內大街。當時燃油短缺,部分公共汽車在車頂上裝有一個大氣包罐裝人工煤氣為燃料。
 
1964年,複興門內大街俯瞰(西向)。遠處可見工會大樓、軍博和剛建成的京西賓館。西行的公共汽車是38路(捷克克羅莎大轎車掛鬥),由西單開往玉泉路。從民族飯店樓上向西拍攝。
 
1964年,工體北路西向。13路無軌電車,由安定門開往大北窯。
 
1964年,西長安街。當時燃油短缺,部分公共汽車在車頂上裝有一個大氣包罐裝人工煤氣為燃料。
 
1964年,西長安街人民大會堂北側西向,10路公共汽車進出中山公園站。
 
1965年,天安門前,通過天安門廣場的公共汽車是4路環行(捷克克羅莎大轎車掛鬥),分內外環雙向行駛,總站在平安裏,算是繞北京皇城的“一環”。
 
1966年,前門大街大柵欄東口。北京28中(運動起來後改東方紅中學)紅衛兵在街頭宣講傳單。6路無軌電車經過前門大街。
 
1966年,永定門火車站開往北京體育館的有軌電車紀念行駛,這是北京最後的有軌電車運營線路。北京的有軌電車至此退出曆史舞台,大規模運動拉開序幕。
 
1967年,德勝門以西內城北護城河,環城鐵道還在,地鐵二號線尚未建成。
 
1967年,王府井大街。南行的是3路無軌電車。
 
1967年,西長安街電報大樓,此時樓頂的四麵鍾已換成白表盤。
 
1968年,崇文門城樓北麵(城裏),城樓上搭著腳手架準備拆除。
 
1968年,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大街)。南行的是8路公共汽車,由黃寺開往體育館(北京)。
 
1968年,正陽門城樓前,北京地鐵2號線(環線)前三門地麵工程正在施工。
 
1969年, 正在準備拆除西直門。
 
1969年,西直門城樓東麵(城裏),城樓已拆沒了,城台上僅剩下10根柱子。城台已扒了皮,工人還在扒著。公共汽車上噴著“抓革命,促生產”的時代標語。
 
1969年,西直門外大街西頭(白石橋)路北。1968年落成的首都體育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