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來源:《文史博覽》 作者:楊瀚。
楊虎城出國時與妻兒的合影
作為楊虎城將軍嫡孫,楊拯民之子,全國政協委員楊瀚兩次赴美看望張學良,但他不明白,為何張學良一直避談楊虎城。而他致書國民黨要求為楊虎城平反,也一直沒有得到正式回複。
張學良拒談楊虎城
我是替我父親去看張學良的,也算是完成父親的遺願。我的父親楊拯民是祖父的長子,曾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張學良的侄女張間蘅1982年來到北京的引路人就是我父親。張間蘅曾告訴記者:“我到大陸的時候,找到了楊拯民,他讓我轉達對大伯的問候。後來大伯說想見呂正操、萬毅。楊拯民就把我引薦給他們。”
張間蘅和我的父親,張、楊二人的第二代就這樣聯係上了。
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與夫人趙一荻赴美探親,結束幽禁生活。當時中央決定去紐約看望張學良的人選,父親也是人選之一,但後來派呂正操去了。
我第一次去見張學良是禮節性拜訪,算是完成父親的遺願,他十幾歲的時候和張學良是比較熟的,西安事變之前,張學良和我們家來往比較密切,父親去世前總想見張學良一麵。
那是1999年6月6日,在夏威夷的一家教堂門口,我帶著女兒楊好好見到了張學良。張學良坐在輪椅上,聽到我是祖父的後人,一怔,然後就說“你好、你好”,便再也沒說什麽了。
這樣的反應讓遠道而來的我有點始料不及,為何這個與祖父一起敢“把天戳個窟窿”的世紀老人見到我時,如此平靜?
第二年,我再赴夏威夷參加張學良的百歲壽誕。我到他住的夏威夷希爾頓酒店,閭蘅大姐推著他到海邊散步。
可是他依然沒有談話的意思,我也沒帶著問題去。後來我一直沒有機會與張學良談具體的問題,他也沒有向我提及他與祖父當年的往事。
張學良為何不願意提及祖父和西安事變呢?我很迷惑,因為兩家有緣,我兩次去美國看他,沒想到他那麽平靜,我就覺得有點奇怪,從那會兒我開始研究這個問題。
蔣介石設計誘捕楊虎城
蔣介石誘捕祖父的主要原因是“與共黨勾搭,疑返陝”。
祖父在歐洲時,曾派楊明軒、胡希仲二人代表他去莫斯科,找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的代表團,打算通過蘇聯回國。這是非常機密的事件,但卻被蘇聯當局通過秘密渠道報告給了蔣介石。蔣介石根據斯大林的通報,改變了不讓祖父回國的決定,讓宋子文把祖父弄回來。當初,祖父確實是想從蘇聯進陝西。此外,郭增愷(郭曾是宋子文幕僚、楊虎城高級參議)1963年說,他在抗戰期間從接近蔣介石的身邊人得知,是蘇聯當局通過秘密渠道將楊的這一秘密打算轉告給了蔣介石。而且這並不是第一次,馮玉祥寫給斯大林的一些信件,也被斯大林送給了蔣。
蔣介石由此改變了原先不讓祖父回國的想法,並設計了一個誘捕計劃。
這個計劃的第一步是宋子文發電,引誘祖父“自動返國’’;第二步是祖父“自動返國”後,宋子文親自到香港去接祖父,赴南昌後即由戴笠組織拘押。
1937年9月下旬,祖父接到準許他赴莫斯科的通知,隨即又接獲日內瓦轉來的宋子文來電。接到這封電報後,祖父認為宋子文轉達的是蔣介石同意他回國的信息,於是開始安排回國的事情。
對於祖父的回國過程,我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1937年11月26日淩晨,祖父一行乘坐的“冉拉保底號”抵達香港,岸上隻有一個穿黃軍服的人上船,說是代表軍委會來歡迎的。這個人實際是軍統局的少將特派員。
第二天,宋子文專程到港來見祖父,還搬到祖父下榻的半島酒店同住,與之暢談。
11月28日,蔣介石來電給祖父說“派戴笠迎接,到南昌相見”。這封電報是由宋子文轉交的。很快,宋子文安排了祖父去南昌的行程。
1937年11月30日下午,祖父乘坐的飛機抵達長沙。當晚12時20分祖父又經粵漢鐵路從長沙赴武昌。
12月1日午後,祖父乘坐火車抵達武昌車站。第二天,祖父由戴笠陪同乘飛機由武漢去南昌。
在機場的時候,戴笠以飛機隻能乘三個人為由,隻讓祖父一人上飛機。後部下王根僧再三要求,戴才將他的人換下,同意王上飛機。戴笠之所以讓步,是因為他不想把事情弄僵,怕祖父因此不去南昌,影響秘密逮捕。戴笠在執行逮捕祖父的整個過程中,每日都向蔣介石發電匯報請示,這些電文都存在台灣“國史館”中。
祖父被秘密逮捕完全失去自由後,被轉移到距離市區30華裏的梅嶺別墅。
監禁十二年
1938年1月14日,祖父的第三位夫人謝葆真攜子拯中到達南昌。結果一到南昌,他們都失去了自由,半年後才讓他們與祖父相聚。
1938年秋,祖父由長沙移至益陽桃花侖,直到冬天國民黨從武漢撤退時,祖父一家又被解往貴州息烽的玄天洞,從此開始了正式的囚禁生活。
白天,祖父可以在門口走動一下。他最愛走到離住所十幾步遠的一個山嘴去眺望通過息烽的公路。一到夜間,便不準他出門,隻能在屋內活動。他在貴州關了8年,一個排的憲兵和一個20多人的特務隊,日夜在那兒看守,這比對張學良的關注度高得多。後來到了重慶,這批人又全部跟著到了重慶。
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息烽,人們都很高興。祖父也希望抗戰勝利以及8年的時間能夠減少蔣介石對他的仇恨,給他自由。當時就連一些特務也都這樣認為,因此對祖父的態度也有改善。
1946年春天,在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上,中國共產黨提出了釋放張學良、楊虎城、羅世文、車耀先等政治犯的要求。蔣介石表麵上不反對,但是暗地裏趕忙下令殺了羅世文、車耀先,同時對中共謊稱早已處決了;張學良被秘密押送到台灣;祖父一家和兩位副官也被移到重慶特區的一個秘密處所——楊家山,繼續關押。
這時,祖父對自由的希望全失,情緒很低落。在1947年,因為關押而精神失常的謝葆真含恨去世。在長期的迫害下,我祖父情緒變得很低沉,身體也消瘦下來,不久就病倒了。
1948年秋,祖父患了嚴重的膽結石,住院做手術。在祖父生病住院期間,保密局都有電報向蔣介石報告病情,這些電報也都保存在台灣“國史館”中。
李宗仁代行總統後,曾在1949年1月24日指示顧祝同釋放拘押的張學良和祖父。但蔣介石堅決反對釋放。毛人鳳、徐遠舉等人決定把祖父先轉到貴陽。徐遠舉在勸祖父轉移時,祖父曾大發脾氣說:“李代總統要釋放我,你們為什麽還要把我轉移地方?我不是小孩,今天轉這裏,明天轉那裏,我不走!我要死就死在這裏。”
後請來了國民黨保密局西南特區少將副區長周養浩勸祖父轉移,周養浩說:“蔣總裁認為如果現在由李宗仁把你釋放,你就更加恨他了,所以他想把你暫時移往貴陽,不久將會把你送往台灣,然後和張學良一起釋放。”於是祖父就在周養浩的陪伴下乘專機轉往貴陽,又在貴陽的麒麟洞住了近7個月。
周養浩就是蔣介石屠殺命令的執行者,當時是毛人鳳到重慶傳達蔣介石的命令,要處決祖父。執行以兩個人為主,一個是徐遠舉,一個是周養浩。周養浩還親自到貴州,說服祖父到重慶。本來祖父關押在貴州,但祖父在此被關6個月後,當地一些人就知道祖父在貴州了。蔣介石要殺祖父,而且要秘密殺害,如果在貴州殺了祖父,不免讓人認為是政府行為,但在轉移中殺了,就可以說成是被土匪殺了或是被共產黨殺了。
1949年8月24日,蔣介石親自從廣州飛抵重慶召開會議,決定了要在重慶把祖父和其秘書宋綺雲兩家六人秘密殺掉。
為什麽殺害楊虎城
8月27日,毛人鳳在重慶召集徐遠舉、周養浩開會,密謀殺害祖父等人的計劃;同時布置周養浩到貴陽,負責將祖父一行押回重慶。
9月1日,周養浩到貴陽麒麟洞,騙祖父到重慶晉見蔣介石,然後轉押台灣。對特務們這一舉動,祖父也是心懷疑惑,但他沒想到蔣介石要殺害他。他離開貴州,剛到重慶,連坐都沒坐,進了屋子就被殺了。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因為執行屠殺令的除了高層知道(徐遠舉、毛人鳳、周養浩),劊子手並不知道。他們隻知道殺的是個姓楊的。這些人大部分沒有和祖父接觸過,隻有祖父在貴州關押的隊長張鵠知道被害者是誰。
在我看來,蔣介石殺祖父多少有點報了他13年前被扣在西安的大仇的意思。後來,毛人鳳對沈醉談到此事時說:“老頭子(蔣介石)對於這件事幹得如此幹淨利落,很感滿意。”那麽,為什麽蔣介石殺祖父不殺張學良呢?因為祖父知道西安事變的詳細過程,西安事變是祖父策劃的;同時,祖父始終不低頭,蔣介石也不想祖父和蘇聯人有聯係。
祖父是9月6日被殺的。9月27日,蔣介石在台灣給毛人鳳和吳越祥每人獎勵了一萬一千大洋,為他們處理大陸事務有功。這裏麵包含不包含祖父的這個事件,不得而知。致函連戰和馬英九為祖父平反
2005年5月,我致信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要求國民黨為祖父“平反”。
信函發出後,很長時間沒有回音。
2005年7月,馬英九當選為國民黨主席。2005年12月29日,我從台灣國民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處得知,連戰先生卸任國民黨主席時沒有將信函轉給馬英九繼續處理,但馬英九從相關渠道得知我寫信一事,提出了兩點疑問。
馬英九向邵銘煌提出:一、楊虎城到歐洲訪問,為什麽突然回國?館藏檔案中有沒有明確記載?二、1949年,蔣介石是否曾下令殺害楊虎城?並讓邵銘煌在台灣國民黨黨史館查閱相關檔案。
但是台灣國民黨黨史館並沒有相關的曆史資料。
2006年1月19日,我致信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希望中國國民黨將為楊虎城將軍平反昭雪的事情做好、做徹底(貴黨應以文字形式對楊的愛國思想做出評價;對被非法長期監禁,遭到殘殺並殃及子女的行為做出交代與道歉)。”
這封信發出後,馬英九及國民黨一直沒有回複。但是,關於他提出的那兩個問題的答案,我正在找,並不斷有發現。
但是,在我看來,馬英九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是毫無疑問的,首先,祖父的被害,無疑是蔣介石下令的。因為祖父被關押期間,蔣介石非常關注他。開始是軍統局,後來是保密局。在軍統局的時候,戴笠給蔣介石都有單獨的電報報告關押祖父的情況,電報我都找得到。
這與蔣介石是否下令殺害祖父有直接關係,對這麽一個人,他最後的處理,保密局不可能不給蔣介石通報。就連祖父發燒多少度、體溫多少都要報告給蔣介石,這個會不報嗎?1949年年初,蔣介石下野後,曾專門召開一個會議,不允許執行李宗仁的釋放張學良和祖父的命令。
蔣介石到台灣以後的宣傳,開始講祖父是在重慶撤退時被土匪殺了。不過,現在不這樣說了,說是被下麵的人擅自殺掉的,可下麵的人和祖父無怨無仇,而且9月6日重慶是很穩定的,因為解放軍還沒有人用呢,所以根本不存在混亂局麵和大撤退,他的這種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我祖父做事考慮很細致,他果斷、敢於下決定,不愛財。他當年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就知道日本第一個侵略對象就是中國。所以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的第五天,他就第一個公開強烈地發表了自己的抗日想法;在“一·二八”抗戰期間,因為當時不允許資助十九路軍,他參加不了,就把武器悄悄捐了。
他的價值觀和共產黨的價值觀一致。守西安,共產黨參加他的部隊,他和共產黨是作為朋友來相處的。祖父隻有一次提出加入中共
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合作正式實現。這次會議,祖父派代表參加,並受到孫中山熱情接待。
此次,孫中山為祖父正式辦理了加人中國國民黨的手續。楊虎城成了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忠實追隨者和捍衛者。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反革命政變,開始清黨,第一次國共合作遭到破壞。祖父認為蔣介石背叛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祖父是農民出身,所以他知道農民的所求,當時蔣介石采取大屠殺的辦法,他非常不讚同。那時候,他認為共產黨比較革命,所以在那時候提出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收到一份發自中共河南省委的報告。
河南省委認為,“楊之傾向我們,投機的成分很多”。
那時候講階級成分,軍閥不能入黨,所以就這一條理由沒有人成黨。當時中共河南省委有人不相信楊虎城的革命性,認為祖父投機的成分很多,所以拒絕了楊虎城的入黨要求。一方麵不信任楊虎城,而另一方麵卻要求楊虎城的部隊起義,由此,楊虎城與中共皖北特委(當時屬河南省委領導)意見發生了分歧。
1928年,祖父到達日本。當年10月9日,中共中央認真研究了楊虎城的具體情況及其真誠態度,同意接收楊虎城加入中國共產黨。
但當信送到日本的時候,祖父已回到上海。東京支部派人追到上海通知楊虎城時,祖父因有了自己的思想,明確表示他不入黨。應該說他接受共產黨的價值觀,但不接受共產黨的組織觀。
謝葆真不是共產黨員
祖父在個人生活上是很嚴肅的,但他一生結過三次婚,有過三位夫人。每位夫人都對他和他的事業做出了貢獻。他的第一位夫人叫羅佩蘭,是四川人,也是我的親祖母,是我祖父自己看上的,她是一直跟著祖父在部隊轉戰各地。
陝西人還有個習慣,就是媳婦不外娶;曾祖母不滿意,就給祖父娶了第二個夫人張惠蘭,她就在家照顧老人,到我父親5歲的時候,祖母去世了,就交給二祖母照顧,也是一直和祖母一起生活的;後來他認識了謝葆真,就結婚了。雖然是娶了三位夫人,但一家人一直相處和睦。
謝葆真不像外界傳說的是共產黨員,她隻是14歲曾經入過共青團,15歲就與我祖父結婚了,後來去看望祖父而被扣押,被捕後不久就精神失常了,1947年2月8日,她在獄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