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照片 - 外國攝影師鏡頭裏的中國

(2021-06-29 16:28:18) 下一個

 

1973 年,北京,題書著毛澤東手書體《沁園春·雪》的紅牆之下,腳步匆匆的路人正好奇而又警惕地注視著來自英國的攝影記者。約翰·布爾默(John Bulmer)/攝

很多年前,中國看自己是“天朝上國”,西方看中國是“東亞病夫”;中國看西方是船堅炮利,西方看中國是不堪一擊。

70年前,中國看西方是資本主義,西方看中國是紅色大地。30年前,中國看西方是先進科技,西方看中國是市場潛力。

今天,中國看西方是經濟放緩,西方看中國是土豪大款。

外國攝影師究竟如何看待我們的國家?如何看待70多年來的變化?

▲ 2002年9月,上海,夜幕即將降臨,中心城區老舊的連排樓房正被拆除,遠處是燈火通明的高樓大廈。中國的改革開放極大地加速了城市化進程,用短短數十年走完了常規需要上百年才能走完的路。這類新老並存的畫麵成為高速發展的縮影。

格雷格·吉拉德(Greg Girard)/攝

我們請來 120餘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盡量理智、客觀地,不帶有色眼鏡地,從影像的角度展示:

1949年開始,我們中國人究竟是以什麽樣子出現在這些外國攝影師的鏡頭裏。

我們哪些麵孔和場景可以打動昂貴、稀缺的膠片時代的外國攝影者按下快門。

他們的鏡頭裏包含很多東西: 有幽默、關切、建議、批評,也有情感、紀念。

曆經兩年這些照片經過千挑萬選集結成一本書,《外國攝影師鏡頭裏的中國》。把這些照片當成一麵鏡子吧,看看我們曾經走過的70年。

1949-1978

神秘國度與好奇之眼

相對隔絕的環境激發了強烈好奇,對於攝影師而言,“中國正在發生什麽”是一個有著巨大吸引力的選題,透過鏡頭近距離觀察紅色中國並且向世界傳播,成為無數攝影師的念想,而隻有少數運氣好而又善於抓住機會的攝影師充當了目擊者。

▲1949年5月的上海,幾個男孩依舊興致勃勃地圍攏在出租連環畫的書攤前。懵懂的他們並不知道,書中那金戈鐵馬的故事,此時正以另一種形式上演著。4月20日晚,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5月27日,上海解放保羅·波普爾(Paul Popper)/攝

▲ 北京,景山公園萬春亭上的四個女孩。她們登上高處,仔細地打量著這座從前隻有皇族才能進入的禦苑。湯姆·哈金斯(Tom Hutchins)/攝

1954年,在一場由工會組織的職工舞會上,青年男女翩翩起舞。在當時,交誼舞是一種廣受歡迎的休閑方式,包括國家領導人在內都會參與。 埃爾吉·蘭道(Ergy Landau)/攝

20世紀50年代初,北京街頭的一家茶館外懸掛著“獻機衛國”“炮打美帝”的宣傳畫。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發出《關於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的號召》,包括著名豫劇演員常香玉、翻譯家楊憲益、民族資本家苗海南和王寬誠在內的一批愛國人士捐獻了飛機。 讓– 菲利普·查博尼爾(Jean-Philippe Charbonnier)/攝

1955年,街頭的“露天照相館”裏,一對祖孫正準備在首都“天安門”前留下永遠的紀念。讓– 菲利普·查博尼爾(Jean-Philippe Charbonni er) /攝

195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電影《楊門女將》拍攝現場。 布萊恩·布瑞克(Brian Brake)/攝

20世紀60年代,在浙江省杭州市郊的農村,一群年輕人正在圍觀農業合作社當時新打造的“施肥車”。在那個時代,經常有各種各樣的“新發明”橫空出世。 佚名/攝

1966年,河南鄭州,幾個孩子用玩具槍對著時任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的漫畫像“射擊”。1964年8月,“北部灣事件”後,美國全麵入侵越南,中美關係更趨緊張。 保羅·科克(Paolo Koch)/攝

1967年5月,廣東佛山,一位女工正在用心製作一款毛澤東同誌的半身像。 保羅·科克(Paolo Koch/攝

20世紀60年代,一位小學語文老師正在向學生教授1958年秋才正式成為必修課程的“漢語拚音”。漢語拚音改變了以往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的方法,有利於漢語標準音的學習和推廣。 佚名/攝

1977年12月,雨中的廣州街頭,一位母親用塑料布為孩子擋雨。那個年代的中國孩子大部分都有過坐在父母自行車前杠上的經曆。 弗朗索瓦·洛雄(Francois Lochon)/攝

1971年,北京,美國乒乓球運動員格倫·科恩被好奇的中國人團團圍住。 Frank Fischbeck/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 視覺中國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與國務卿威廉·羅傑斯一同參觀明十三陵。 沃利·麥克納米(Wally McNamee)/攝

1978-1992

春江水暖與敏銳之眼

曆史的轉折再次降臨。山重水複之際,人心思變,常識回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樹起了思想解放的標杆,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修正了中國這艘巨輪的航向,小崗村18 位農民在契約上按下紅手印,經濟特區要為改革“殺出一條血路”……西方攝影師敏銳地看到了巨人轉身的征兆而紛紛前來,重新融入世界的中國,首先迎接的是好奇與審視的目光。

▲1979年2月,上海的一個市民正在街頭接受“氣功治療”,這種特殊的治療方式吸引了人們的目光。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氣功一直是中國普通市民進行身體鍛煉和養生的方式之一。弗朗索瓦·洛雄(Francois Lochon)/攝

▲1979年3月,南京,南京長江大橋。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anson)/攝

▲1980年,上海豫園,一位女士正在葫蘆造型的門前拍照留念。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留意和記錄下平凡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攝

▲1980年10月,陝西西安兵馬俑考古發掘現場。這支昔日秦帝國一掃六合強橫武力的寫照在1974年偶然被發現之前,已然在地下默默地守護了自己的君王2000餘年。而在以後的日子裏,它們將作為中華文明的璀璨瑰寶而為世界所熟悉。西格瑪圖片社的攝影師丹尼爾·達羅爾(Daniele Darolle)獲得了特別的許可,得以進入考古人員工作的現場進行拍攝,右側為著名考古學家袁仲一。丹尼爾·達羅爾(Daniele Darolle/攝

▲1979年3月,在北京街頭彈奏吉他的少年。不久之後,他們這一代人中間將誕生出中國第一代搖滾歌手。弗朗索瓦·洛雄(Francois Lochon)/攝

▲1989年4月28日,火車上的一對情侶正旁若無人地展示著親密。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人不僅越來越習慣了用肢體語言去表達情感,更嚐試著用更為寬容的目光去看待熱戀中的人們。彼得·特恩利(Peter Turnley/攝

▲1978年12月8日,南寧市動物園,一群孩子正在觀賞著“國寶”大熊貓。這是兩個“旗艦物種”的比喻:大熊貓作為中國這個國家的代表物種獲得了國內外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組織的極大關注;作為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一代獨生子女,孩子們在家中也往往享受著“國寶”級的待遇。佚名/攝

▲1992年,路邊的兩個孩子因陋就簡地在高椅子搭成的“書桌”上寫作業。這一場景成為一代人共有的記憶,與今天屢屢成為熱門話題的“家長陪寫作業”形成有趣的對照。弗裏斯特·安德森(Forrest Anderson)/攝

▲1984年,正在進行吊環訓練的中國體操運動員李寧。在當年舉行的洛杉磯夏季奧運會上,李寧一人奪得三金、兩銀、一銅,接近中國代表團獎牌總數的1/5,也成為該屆奧運會中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由此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新時代。羅納德·C. 莫德拉(Ronald C. Modra)/攝

▲1985年2月,人們圍攏在百貨商場的電視機櫃台前。在那個年代,電視機屬於緊俏商品,仍然需要憑票購買。隻要簡單地數數電視機的數量和顧客的數量,就可以很簡單地得出一個結論: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賣方市場。約翰·唐寧(John Downing)/攝

▲1986年6月,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羅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獨唱音樂會。這是帕瓦羅蒂首次來華演出,他也成為第一個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音樂會的外國人。這趟來之不易的中國之旅,被帕瓦羅蒂稱為“畢生最美妙的體驗之一”。也正是他的這次中國之旅,為中國人打開了一扇西方歌劇的窗戶。維特裏亞諾·拉斯泰利(Vittoriano Rastelli/攝

▲1988年,江蘇省鎮江市。街頭的美發廳用“瀟灑”這個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最時髦的詞語,給理發師的手藝做了詮釋和界定。新款發型的樣式也比改革開放初期更加多樣化,頗得港台明星的真傳。齋藤康一/攝

▲1989年底,幾個旅客正在書報攤前翻看著以美女為封麵的新年掛曆,他們身上的服裝還殘留著上一個時代的印記。美女掛曆的風行,成為社會開放的一個標誌。弗裏斯特·安德森(Forrest Anderson)/攝

1992-2008

改革曆程與見證之眼

改革並非一路坦途。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肯定了特區的探索,重申了改革開放的決心與目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提法被正式接納,中國打開國門融入世界的進程大大提速,從“複關”到“入世”的不懈努力便是證明。

對於外國攝影師而言,一個開放而銳意革新的中國褪去的是隔絕感與神秘感,呈現在視覺上則是迅速崛起令人目不暇接的多元景觀,以及新舊雜駁中顯現的跨越式發展。萬眾期待的北京奧運,成為重要的驅動力。

▲1992年7月,年輕的中國第五代導演陳凱歌正在給出演《霸王別姬》的張國榮和張豐毅講戲。這部反映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初期京劇名伶人生悲喜的電影,最終在國內外廣受好評,也是陳凱歌導演的巔峰之作佚名/攝

▲1993年2月1日,北京天壇公園,一位老人正在晨練。格哈德·喬倫(Gerhard Joren)/攝

▲1993年,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村民們正聚在一起收看電視節目。即使在90年代,電視在遙遠省份的山村裏依然是新鮮事物,匯集了全村最具好奇心的人們。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那些大山裏的孩子與外麵世界的隔絕消失了。閻雷(Yann Layma)/攝

▲1995年8月,上海潮濕悶熱的夏夜,南京路上聚集了諸多前來納涼的市民。在今天看來,這種滬語中稱為“乘風涼”的舉動,是空調尚未普及下的消暑方式。羅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攝

▲1995年,一位男士正在為自己的未婚妻拍攝婚紗試妝照。安德魯·霍爾布魯克(Andrew Holbrooke/攝

▲2004年,上海一位接受了雙眼皮整形手術的女士正在等待拆線。人們對美麗的追求和對時尚的理解,使醫學整形、美容行業在20世紀90年代得以在中國起步並迅速發展。不過,其管理的缺失、行業標準的真空,也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安德魯·霍爾布魯克(Andrew Holbrooke/攝

▲1993年10月1日,一家服裝設計院校在上海成立。曾經用單一色係來泯滅個性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帕特裏克·阿凡特瑞爾(Patrick Aventurier)/攝

▲1999年11月26日,北京市中心正在舉辦一場慈善彩票抽獎活動。麵對著包括一輛家庭轎車和50萬元人民幣的大獎,懷揣著一夜暴富夢想的彩民紛紛趕來一試手氣。[英]王身敦(Andrew Wong)/攝

▲1999年10月2日,為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在北京某公園舉行的軍事展覽上,兩名軍校學員在軍事演習的巨幅海報前留影。大衛·休莫·肯納利(David Hume Kennerly)/攝

▲1996年,上海大眾汽車廠即將出廠的桑塔納家用汽車密集而整齊地停放在廣場上。家用汽車的普及宛如為中國經濟引擎加入了潤滑油,令其發揮出了更為蓬勃的動力。約翰·範·哈塞爾(John van Hasselt/攝

▲1993年6月,上海,鳳凰自行車工廠的一名工人正獨自推動著滿滿一車的輪圈。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還是自行車車輪上的國度,鳳凰自行車在很多人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湯姆·斯圖達特(Tom Stoddart/攝

▲1998年6月29日,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在北大發表演講:“今天的中國和任何一個國家一樣年輕,新世紀將是新的中國的黎明。”一年後,中美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正式簽署。辛西婭·約翰遜(Cynthia Johnson)/攝

▲2003年5月2日,由於“非典”疫情的肆虐,昔日人滿為患的北京地鐵裏,隻有寥寥幾個戴著口罩的乘客坐在反複消毒的座位上。五一期間,大多數北京居民都待在家裏。在舉全國之力嚴陣應對之下,這場公共衛生重大疫情最終得以平息。/攝

2008-2019

極速時代與凝視之眼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焰火畫出的29個“大腳印”穿越北京中軸線“走”到“鳥巢”上空,高朋雲集,華服盛宴,無與倫比。中國似乎在一夜之間成為全世界建築設計師前衛方案的實驗天堂,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房地產、股票和當代藝術市場都湧入了資本的洋流……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運會於北京正式開幕。由藝術家蔡國強創作的盛大焰火表演驚豔全球,尤其是29個“大腳印”穿越北京中軸線“走”到國家體育場(鳥巢)上空這一創意,還有2008個笑臉、龍和金色的奧運五環等,無不令人印象深刻。拉爾斯·巴倫(Lars Baron)/攝

▲2017年5月15日,湖北武漢,工人在一座47層高的大樓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上作業。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國家政策的引導,清潔能源越來越多地用在城市建設中。凱文·弗雷耶(Kevin Frayer)/攝

▲2017年5月1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啟動了“月宮365”實驗。8名誌願者分批在“月宮一號”高度密閉的實驗艙裏開展科研和生活,食物、水甚至氧氣都完全依靠循環係統自給自足。圖為2017年7月9日,第二批實驗誌願者將進入“月宮一號”實驗艙,接替首批誌願者的工作。達米爾·薩戈裏(Damir Sagoli)/攝

▲2016年10月1日,路透社攝影記者達米爾·薩戈裏將鏡頭對準了那些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用手機自拍的中國遊客。自拍杆與美顏App(應用程序)的組合成為旅行者的標配,手機殼也成為彰顯個性的物件。達米爾·薩戈裏(Damir Sagoli)/攝

▲2018年5月10日,中國上海近郊,被遺棄的共享單車密密麻麻地堆放在高壓電線旁的空地裏。約翰尼斯·艾西爾(Johannes Eisele)/攝

在19世紀上半葉攝影術誕生早期,中國就已經出現在攝影師的鏡頭裏。從20世紀初到抗日戰爭勝利之前,宮廷畫師、博物學家、探險家、商人、隨軍攝影師、商業攝影師、記者等各色攝影者紛紛進入中國,拍攝了數以萬計的作品。

▲1900年10月,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與聯軍各軍官準備進入紫禁城參觀,士兵守衛在禦道兩側。詹姆斯·利卡爾頓(James Ricalton)/攝

1949年到1979年,外國攝影師進入中國拍攝的機會相對稀缺,那時的中國非常渴望與世界進行交流。那段時期中國是攝影的沃土:那些一去不複返的色彩和聲音, 那些難得一見的麵容,那些個性淹沒於共性的畫麵語言,它們是人和社會關係重新結構的珍貴標本。

1979年開始到千禧年,進入中國的攝影師呈現爆炸性的增長。中國有一種魔力,吸引真正熱愛這片土地的攝影師一次又一次地來,一遍又一遍地行走和拍攝。

《外國攝影師鏡頭裏的中國》這本書的主編團隊用了兩年的時間, 閱覽世界知名新聞通訊社、曆史影像機構、畫廊和藏家、攝影師基金會,觀看了數以百萬計的照片、底片、印樣,我們希望保留多樣性,保留開放性,保留建設性,保留善意。將外國攝影師對中國這片土地的情感展現出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