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阿濤漫畫 :“秋褲”為什麽這樣紅?

(2020-12-05 11:35:05) 下一個
徐濤 阿濤漫畫

 

事情的緣起

 20201118日的早晨,天空蔚藍,陽光明媚,阿濤上班的路上,見到不遠處“秋褲”的倩影,心中歡喜,便隨手拍了一張照片。

1119日的晚上,阿濤讀到蘇州第二天要大幅降溫的消息,想起拍的那張“秋褲”照,就用iPad在照片上畫了幾筆,配了一句話“天涼該穿秋褲”了,發在了朋友圈。

火爆的“秋褲”

1120日,阿濤在外地出差。上午,陸續接到了十幾位朋友的短信,告訴我秋褲圖正在朋友圈迅速流傳,而且有了不同的創新版本,並且熱心地給我發來了截圖。

瞧,有的幫我加了背心——

有的覺得還不夠暖和,就加了花棉襖

有的再戴上一頂帽子

棉襖的花式層出不窮

還有換成古風的

更有熱心的朋友把頭也換了

看的我不由得哈哈大笑,群眾的智慧太強大了。幾天後,我的一位遠在湖南某個縣城的朋友,也告訴我她的朋友圈裏在傳這張圖片。

 上個周末,阿濤去平江路看望一位藝術家,他陪著我外出溜達時,陸續遇見幾位朋友,就介紹道:“這位是畫漫畫的阿濤。”對方禮節性地對我點點頭:“哦,你好!”朋友補充道:“前幾天網上流傳的那張秋褲圖就是他的作品。”“喔~”對方立即爆出很欣喜的表情——“原來你就是那個秋褲!”

 何以是秋褲

 這張圖為什麽會火?首先得說說秋褲。

 

 這幾年,每逢入冬降溫時節,秋褲的話題總要被人津津樂道一下,網上流傳著關於秋褲的各種搞笑圖片和段子。究其緣由,秋褲大概有這麽幾個特征:

1.秋褲是保暖工具,秋褲的話題自帶暖意。

2.冷了穿秋褲是媽媽最關心最愛叮囑的事情,所以秋褲帶著親情的回憶。(前兩天,我去看母親,她還在提醒我穿秋褲呢)

3.世易時移,如今的冬天屋內有暖氣、外出有汽車,不穿秋褲也能扛過冬天。所以秋褲又成了現代與傳統、時尚與保守的分界線,代表著人生的鬥爭、糾結與無奈。

4.秋褲沒有意識形態,不傷害和刺激他人。

一樣夾雜著暖意和親情、傳統與回憶、以及人生進退哲學意味的安全事物,怎麽能不成為眾人喜歡的話題呢?何況,作為貼身之物,它還帶著一點點的神秘與曖昧。

蘇州“秋褲”為什麽這樣紅

 

這座坐落於繁華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邊的建築,其實有一個挺高大尚的名字——東方之門。但奇怪的是,不知哪個網友叫出的“秋褲”,卻蓋過了原本的名稱。盡管有飽學之士痛心於其不夠文化,但這外號卻越叫越響,以至於連蘇州本地人也漸漸習慣於稱呼“秋褲”。(其實,吳方言裏是管“秋褲”叫“棉毛褲”的)之所以如此,除了“秋褲”的稱呼簡明形象、生動有趣之外,可能還有阿濤前麵所分析的“秋褲”蘊含的文化特性吧。

所以,與其說“秋褲”的名字俗氣,不如說,正因為這一稱呼的質樸,使得高大摩登的“東方之門”放低身段,走入了芸芸眾生的心中,從而獲得了更多的親和感與認同感。一幢被稱為“秋褲”的建築,聽著似乎不夠高雅,卻如被無數人親密摩挲把玩過的器物,通體散發著生活的潤澤。經曆了疫情,我們才愈發明白一個道理: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阿濤的這張圖片,借助於蘇州“秋褲”的榮光,又因為天氣降溫的契機,於是,得以廣泛流傳。

 一點回味與啟示

 “秋褲”圖片的熱傳,是一個很小的偶發事件,生活海洋裏的一朵快樂的浪花。但是阿濤作為親曆者,卻覺得這件事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也許可以帶來一些思考。例如,如何讓普羅大眾更多地參與藝術創造以及城市文化的塑造?

阿濤一直覺得,藝術不是隻有藝術家可以做的事情,而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的活動。隻要能夠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人人都能實現屬於自己的藝術創造,藝術的本質是什麽?就是生命的衝動、自我的表達。就像此次秋褲圖片的傳播,無論是阿濤的原創,還是傳播過程中眾多喜好者的再創作,其實都不需要多高的藝術功力,大家基於對生活的熱愛和城市的認同,而隨手塗鴉、嘻嘻哈哈地參與了創作與表達,在阿濤看來,這就是一次生動的市民藝術Party

我們的城市文化管理者和藝術家,在精心嗬護高雅藝術的同時,是不是也可以多考慮給普通大眾的藝術表達,創設一些空間和機會?比如說吧,拿出城市的一點牆體,組織一些大眾參與的塗鴉活動。再比如,針對城市的地標建築,組織一些有趣的創意設計比賽,讓市民在嘻嘻哈哈的玩樂中,增進對城市的認同感。

例如,對東方之門,阿濤就畫過其他一些好玩的創意漫畫。

這樣的畫如果因為好玩而得以傳播,不僅是提升了東方之門的知名度,而且擴大了蘇州的城市文化影響力。不止是地標建築,在其他一些文化和生活領域,我們完全可以搞一些創意比賽活動,讓各行各業的人、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能夠將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與想象,融入活動主題進行創意設計。這樣的活動,不強調專業藝術水平,而更看重腦洞和趣味性。這不是高大上的藝術設計,隻是群眾參與的智慧玩樂Show——這該是多麽有意思的一個場景啊!

城市管理者常常喜歡設置高雅莊重的議題,加上華美的包裝推向輿論場,這當然可以產生影響,但往往投入與效果未必能成正比。智慧藏民間,創造在大眾,如果我們能更好地激發民眾的力量,讓他們熱情洋溢地設置文化議題並參與原創,我們的城市文化一定會爆發出更加多姿多彩的生命力。

我們城市的文化品牌,也一定能通過無數運行其中的細微的原子裂變,而爆發出更大的感召力和傳播力。如果所有人都能夠樂於開發自己的天賦,釋放出無數精靈古怪不同尋常的點子,我們念茲在茲的所謂創新,不就是涓滴成流、水到渠成的事情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亙古未見的筆名 回複 悄悄話 有創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