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他拍的照片很中國,出版後轟動世界

(2020-12-12 09:50:02) 下一個

很多人都覺得,他拍的照片最像中國...

2004年開始,年過6旬的羅伯特走訪了24個中國省份,2000餘個中國家庭,將他們的生活拍攝下來,並出版成影集《中國人家》,轟動世界。

羅伯特不懂中文,能進入中國家庭拍照要多謝中國的攝影師朋友幫忙。不過,有時候也會變成有一群帶著專業數碼相機的愛好者大軍跟著他,想要偷師他畫麵裏的秘密——自然,什麽也學不到。

他既不打光,也不用後期軟件,拍照時就隻是帶上相機和三腳架。他會仔細觀察人的表情、屋內的痕跡、裝飾——他說這些都是這戶人家對生活的衡量,對美的理解和他們的生存狀態的反應。然後就等在那,等合適的光出現,然後按下快門。

那年我31歲,突然間洞穿一切

1940年, 羅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出生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從小受父親影響拿起相機,立誌成為一名攝影師。

少年時期的 羅伯特

攝影學院畢業後他開始各地遊曆,十多年的旅行讓他嚐盡生活的苦澀,也是這些不幸讓他蛻變,“那年我31歲,突然間洞穿一切”。

如今 的 羅伯特,越老越有味道了

“我開始明白我應該拍攝何種照片,明白什麽類型的照片才屬於我,明白如何實現我的願望(攝影師)”。

他從那時決定不再拍攝黑白照片,把6x6 的祿來、哈蘇照相機換成135 照相機,開始作為攝影記者,在全世界拍攝成千上萬張照片。

從古巴到南美洲,中東到亞洲,他創作了無數項目...

最普通中國人的生活

“過去的四十年我不斷的拍攝全世界的人們。他們到底是誰?在何時、何地,我讓什麽得以永生?那些穿越過往凝視著我們的定格記憶在敘述著什麽?...”

“過去的四十年我不斷的拍攝全世界的人們。他們到底是誰?在何時、何地,我讓什麽得以永生?那些穿越過往凝視著我們的定格記憶在敘述著什麽?...”

2001年,做了半輩子攝影記者的羅伯特再一次思考自己的攝影。他想拍出像維米爾畫作裏的家庭影像,他不再為媒體或商業項目拍照,專心創作《古巴人家》。

《中國人家》是他的第二個室內攝影項目,這些照片,構圖精到,用光考究,充分呈現了他眼裏普通中國人的生活。

他使用6x7的瑪米亞相機和三腳架,隻利用窗戶裏透進來的自然光線拍照,當沒有理想的光線時,寧願放棄拍攝。

“我對自己說,這樣的照相機,構圖和空間、人物的比例關係,的確非常理想。”

我真的能夠拍好這裏嗎?

“我被攝入鏡頭的中國家庭體現的強烈好奇心、極大的熱忱和友善所感動。每次在他們家裏,我還會感受到他們的決心、勇氣和意誌力量。看來他們隻有一個行進的方向,那就是前進。”

“我被攝入鏡頭的中國家庭體現的強烈好奇心、極大的熱忱和友善所感動。每次在他們家裏,我還會感受到他們的決心、勇氣和意誌力量。看來他們隻有一個行進的方向,那就是前進。”

“他們請我坐下,讓我跟他們一起飲茶,我會永遠記住他們對我的好奇,他們的真情和熱忱讓我深感欣慰。”

“他們請我坐下,讓我跟他們一起飲茶,我會永遠記住他們對我的好奇,他們的真情和熱忱讓我深感欣慰。”

“在被他們的熱心和決心感動之餘,我問自己,我真的能夠拍好這裏嗎?”

“在被他們的熱心和決心感動之餘,我問自己,我真的能夠拍好這裏嗎?”

“我通過翻譯向大家說明我的身份和企圖。過了這道坎之後,我就能和我的拍攝對象交流了——用眼神、用情感、用我的感受來交流。在這以後,我發現自己能夠融入他們的家庭了,就像在那些我能夠用語言交流的國家那樣,進而能夠拍下與他們默默交流的那一個又一個瞬間。”

“我通過翻譯向大家說明我的身份和企圖。過了這道坎之後,我就能和我的拍攝對象交流了——用眼神、用情感、用我的感受來交流。在這以後,我發現自己能夠融入他們的家庭了,就像在那些我能夠用語言交流的國家那樣,進而能夠拍下與他們默默交流的那一個又一個瞬間。”

“我的照片僅僅告訴我們:他們一瞬間的故事,僅僅傳遞他們一瞬間的理由和激情。但是通過他們。這些照片同時也在訴說著我的故事,你的故事。”

“我的照片僅僅告訴我們:他們一瞬間的故事,僅僅傳遞他們一瞬間的理由和激情。但是通過他們。這些照片同時也在訴說著我的故事,你的故事。”

他愛的是攝影

今年,羅伯特已經76歲了,依然固執的進行著他的攝影人生。

他愛的是攝影?還是在路上孤獨的人生? 他的家人怎麽想?

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是法國世襲貴族,擁有巴黎郊區最大莊園和全球市場的多隻股票;他正上的大學的兒子,已是喬治·阿瑪尼的模特兒;他還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兒.....”

喜歡他的《中國人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