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作者:叉少 來源:往事叉燒
wschashao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但往事裏藏著金子。
瓊瑤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小說,根據這些小說改編的電影有55部,電視劇則有34部。這些作品是一位叫平鑫濤的編輯硬催著她一部一部寫出來的。後來,瓊瑤與這位有家室的編輯陷入愛戀,背負了半生的罵名。
2017年,平鑫濤病重,瓊瑤與平鑫濤子女陷入“善終權”的爭論,鬧得風風雨雨。瓊瑤認為平鑫濤陷入失智、多病齊發,應該停止插管治療,讓他安然離世,而子女不肯。平鑫濤的原配妻子林婉珍也加入討伐,寫書描述對瓊瑤的不滿。
平家子女說:“如果一段愛情是建立在傷害另一個人、建立在另一個女人的犧牲上,那麽這樣的愛情無論如何並不偉大,也不值得拿來歌頌炫耀。”
爭執最激烈時,瓊瑤在臉書上說:我的人生一敗塗地。
瓊瑤出生的前一年,發生“七七事變”。她四歲時,和家人一路從湖南逃去四川。途中數次被日本人用槍指著頭,媽媽也差點被日本兵奪走。
有一次,挑著兩個弟弟的挑夫不知去向,被日本兵盤剝無數次的瓊瑤和父母失去了信念,決定一死了之。
母親被水嗆得暈沉沉時,猛然抬起頭,大哭說兩人死了瓊瑤怎麽辦。三人抱著哭成一團。
最終,兩個弟弟意外被找了回來。日本投降後,瓊瑤的小妹出生。1949年,一家人遷去台灣,分到一處日式的小房子。
生活安定下來,但瓊瑤的不幸才剛剛開始,她再也沒能得到母親的認可。
那時父親在師範大學中文係當副教授,母親在最好的中學當老師,小妹和弟弟成績都很好,隻有瓊瑤始終年級墊底。
十六歲的一天,瓊瑤拿著20分的數學考試通知單回家,猶豫怎麽向父母開口。剛到家,看到小妹在玄關處哭得撕心裂肺,瓊瑤以為出了什麽大事。母親說,小孩子太要強了,哭是因為隻考了98分,沒有滿分。
直到那天深夜,瓊瑤才敢拿出通知單給母親簽字。母親倒吸一口氣,說:“你怎麽一點都不像你妹妹?”
等母親睡去,瓊瑤寫了一封長信,結尾說:一個破碎的我無法拚湊出一個完美的我,就讓這個不夠好的我消失吧!
她找到母親的安眠藥,整瓶吞了下去。
瓊瑤醒來已經是一周後了,母親抱著她哭喊:“鳳凰(瓊瑤小名)!我們像曾經那樣,再一次重生吧!”
兩年後瓊瑤麵臨高考時,這段經曆被淡忘。母親每天都要對瓊瑤念一遍:“你絕不能考不上大學,考不上不是你一個人的失敗,是全家的失敗。”
< 瓊瑤與母親 >
瓊瑤被學業折磨得日漸消瘦,精神恍惚,家裏也尋不到一絲溫暖。生活中唯一欣賞她的人,隻有大她二十五歲的國文老師。
學校裏傳得沸沸揚揚,瓊瑤和老師都陷入煎熬。一天,老師抓著瓊瑤的胳膊用力搖晃,大喊:“你一定要考上大學!四年後如果你沒變心,我就等你。如果你變心了,就證明我們的感情根本經不起考驗!”
然而,瓊瑤落榜了。
她在床上躺了三天,不吃不喝。母親不在意瓊瑤的愛情受挫,隻是哭喊著讓她再考一次大學。
晚上,瓊瑤給國文老師寫了一首詩:“請把你的窗兒打開,遊蕩的魂魄啊,渴望進來!”
她又一次搜集了家裏所有安眠藥和有毒的藥片,一口吞了下去。
瓊瑤再次被救活。
三年自殺兩次,父母已經由悲傷轉成了瘋狂的憤怒。與老師的戀情也在這時曝光,母親把一切怪到了老師頭上,直接報了警。
瓊瑤的母親與父親就是師生戀。母親原本想繼續求學,卻意外懷孕生下龍鳳胎(鳳是瓊瑤),打亂了全部的人生計劃。眼見瓊瑤要走她的老路,母親下了狠手。
瓊瑤跪著哀求父母,給她和老師一條活路。但母親堅定地跑完了所有能告狀的社會機構,直到老師身敗名裂,被學校開除。
老師給瓊瑤寫信,說要找個地方“舔平他的傷口”。後來這句話被瓊瑤用在了很多小說裏。
送別時刻,老師對瓊瑤說:“請為了我活下去。你二十歲生日那天,我會在嘉義火車站等你。”
那天瓊瑤哭到崩潰,她說:“原來我的心,真的會碎。”
《車站》
我的淚早已泛濫泛濫
從此我迷上了那個車站
多少次在那兒癡癡的看
……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
請為我保重千萬千萬
老師離開後,母親要求瓊瑤再考一次大學。
學業同之前一樣無望,想念老師的心思愈發沉重。二十歲生日臨近,瓊瑤準備不顧一切,奔向嘉義車站。
生日前幾天,母親突然宣布聚會要大辦,她宴請了所有親戚朋友,瓊瑤沒能走成。
生日那天,母親當著所有賓客問瓊瑤:“你還記得七歲時背的那首‘梁上雙飛燕’嗎?”
話音未落,母女倆已經哭成淚人——母親知道了瓊瑤想私奔,而那一刻,瓊瑤也意識到母親明白了她的心思。
母親含淚背了四句詩:“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接著又說:“飛吧,鳳凰,如果你真想離開我們就去吧!”
瓊瑤哭著奔向母親,跪了下去,大喊:“我不飛走,我不飛走!”
這出苦情戲來得太猛,滿座賓客猝不及防,全部傻眼。
與老師的車站之約無果,那年七月,瓊瑤再次落榜。
母親又要她再考。但瓊瑤知道,自己念不了書了,決定徹底放棄考學,當一名作家。這時,一個叫慶筠的男生意外出現在她的生活裏。
慶筠念的是台大文學係,瓊瑤每天在收拒稿信時,他已經在很多報紙雜誌發表了文章。但他和瓊瑤說,那都是騙稿費的垃圾,自己要從事真正的文學。
慶筠住在幾片木板搭成的小房裏,風一吹屋子就晃動。瓊瑤看得心直顫,慶筠卻說有寫作的決心就夠了。他向瓊瑤發出邀請:反正我們都是寫作,不如聚在一起,你說呢?
除了國文老師,慶筠是第二個認可瓊瑤的人。
母親問她:“跟著他怎麽養活你呢?女孩子一結婚就完了,你這麽年輕不去念書想什麽呢?”
< 瓊瑤 >
為謀生計,慶筠找了個班上。一年後,兒子小慶出生,慶筠被派往國外。瓊瑤隻好回到家裏,一邊寫作,一邊照顧孩子。
母親很早對瓊瑤說過:“我一生帶大四個孩子,辛苦極了,你有了孩子,不要再來麻煩我。”隻要孩子一哭鬧,母親就責怪瓊瑤:別吵到小妹呀!
生活原本窘迫,慶筠還在美國問瓊瑤要美金花。生活的重要來源就是稿費,瓊瑤發現愛情小說的退稿率低,就越寫越多。
狼狽中,瓊瑤完成了一個短篇小說,寄給了《皇冠》雜誌社,意外很快拿到了稿費。接著瓊瑤發了好幾個中篇,還收到了皇冠的約稿信。
慶筠外派歸來,看到瓊瑤的小說,說:“如果一天到晚寫這些沒深度的東西,一輩子都不會進步。你會陷在流行通俗的窠臼裏再也跳不出。”
瓊瑤很生氣,說自己才氣不高,有地方發表就滿足了。
但瓊瑤越寫越多,慶筠卻是一篇也寫不出了。家裏的氣氛越發壓抑,慶筠下班就去賭錢。
瓊瑤說他不負責任,慶筠對瓊瑤說:“不要以為掙幾個臭稿費有什麽了不起,要不是我上班養活你,我自己早成作家了。”
瓊瑤二十五歲生日前幾天,慶筠說自己要戒賭,給瓊瑤一個辦一個盛大的生日會,讓所有人見證他的決心。
當天,瓊瑤的弟弟妹妹都來了,同事朋友也到了,慶筠卻一直沒出現。一大桌人等到晚上,瓊瑤的弟弟拍了桌子,衝出屋去,把賭局上的慶筠帶了回來。
慶筠滿臉胡茬,頭發淩亂,他翻了身上所有的口袋,掏出許多零錢,苦笑著說:“我沒輸,還贏了一點呢。”
曾經那個文學青年已經徹底變了。
生日過完,瓊瑤的長篇小說《窗外》完成。因為寫的是她和老師的戀愛,小說一直藏著沒給慶筠看。
< 林青霞出演《窗外》>
一天下班,瓊瑤發現慶筠正在看《窗外》的書稿,她心裏一顫。但慶筠沒有爭吵,說:“這是一部好小說,你真讓我嫉妒。”
還沒來得及高興,瓊瑤收到了父母的書信。
父親說:你以為大家是喜歡這部作品才買這本書嗎?大家隻是想看你的風流自傳而已。母親用詞更加嚴厲:“原來你的寫作才華就是出賣父母賺錢。”
慶筠也一改之前誇讚的態度,說:“書賣的到處都是,全世界都知道你愛的是中學老師,而不是我。”
幾天之後,瓊瑤在報紙副刊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慶筠。他編了一些故事,在文章裏把瓊瑤痛罵了一頓。
瓊瑤說:“我不知道你這麽恨我。”她第一次提出離婚。慶筠問她,你想讓兒子小慶沒有爸爸還是沒有媽媽?
那個年代少有人寫純粹的個人情感,少女心事更是罕見。瓊瑤又是活在浪漫裏的人,書自然是越賣越好。
皇冠雜誌的平鑫濤請她去台北做電視采訪,期間,瓊瑤見到了平鑫濤的妻子林婉珍和三個孩子。
< 平鑫濤一家 >
做完節目回到台南,瓊瑤發現家裏寄來了一台高級電唱機,還有幾張平鑫濤挑選的鋼琴曲唱片。
接著,平鑫濤幫瓊瑤在台北租了房子,就在自己家斜對麵。為了讓她安心寫作,還幫她找了傭人。
兩人情感漸漸升溫。有天瓊瑤穿了新旗袍,去平鑫濤家裏問他好不好看。平家的傭人看不下去,說這太不像話,林婉珍卻沒有追問。
搬去台北後,瓊瑤與慶筠離婚了。那一年她出了四本書,很快,《啞妻》和《婉君》被看中,拍成了電影。
接著《窗外》也被拍成電影。瓊瑤父母沒忍住,悄悄去了影院。
原本緩和的家庭關係再次破裂,母親大罵瓊瑤:“寫書不夠,還要拍電影罵,你這麽有本事,怎麽不把我殺了?!”
母親開始絕食。五天時間裏,任憑家人如何勸說,她就是一口也不吃。平鑫濤卷入其中,被瓊瑤的家庭刷新了世界觀。
直到第六天,瓊瑤讓兒子小慶跪到床前遞過牛奶,母親才鬆了口。
家裏的危機終於解除,平鑫濤說帶著瓊瑤和小妹去透透氣。
那天瓊瑤先開了一段,交給平鑫濤時說了句:“我賭你兩個小時開不到台中。”車外雨越下越大,瓊瑤聽著雨聲睡著了。
她被猛烈的震動驚醒,發現車子已經撞在了路邊的樹上。瓊瑤的腿血流不止,小妹受了重傷,差點沒命。
母親最愛小妹,要知道是平鑫濤開的車怕鬧到不可收拾,瓊瑤先頂下了罪責。
當時瓊瑤和平鑫濤兩人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如果被發現兩人一起出了車禍,就很難看了。平鑫濤安排妻子林婉珍帶瓊瑤去了私人小診所,避開耳目。
< 林婉珍 >
一周後,平鑫濤拄著拐棍見了瓊瑤。他一把抱住瓊瑤,說:“經過這次車禍,我這一生都不會放掉你了。”
瓊瑤說,她和平鑫濤感情的錯誤是平鑫濤的“追”,以及自己的“沒能逃掉”。
車禍過後,平鑫濤經常用催稿的名義找瓊瑤聊天。母親看出苗頭,對平鑫濤破口大罵:“你就是想玩弄她,她能幫你賺錢,維持你的皇冠,你根本不安好心,你要人財兩得。”
平鑫濤被說蒙了,不知怎麽竟坦白了車禍的事,說是自己開的車。
母親幾乎氣得發抖,大罵他不是男人,還說:“將來我死了,會變成厲鬼,用冰冷的手掐你的脖子。”
母親把他關出門外,對瓊瑤說:“這種男人又要家庭,又要兒女,又要事業,又要風流名氣,最後毀掉的是你。”
確實,因為瓊瑤的書和電影,皇冠雜誌社一飛衝天,偶然周轉不開也是借瓊瑤的錢救急。但瓊瑤讓平鑫濤離婚時,他說:“我孩子還太小,你願不願意等我幾年。”
瓊瑤想著母親那番話,決定分手,兩人不再聯絡。平鑫濤堅持要帶瓊瑤去一次烏來,看過壯闊景象再做決定。
車子在環山公路上行駛,平鑫濤說著不能分手的理由,瓊瑤說著一定要分手的理由。爭執到激烈處,平鑫濤急踩刹車,讓瓊瑤下車,接著關上車門轟起引擎。
瓊瑤看他踩了油門,眼看要衝下懸崖,立刻整個人撲上了引擎蓋,緊緊抓住後視鏡。平鑫濤踩了刹車,兩人在懸崖邊擁抱痛哭。
很多人可能覺得瓊瑤劇略顯浮誇,甚至有些“狗血”(比如《情深深雨濛濛》裏依萍那句:“刺……我要找我的刺。”)但了解瓊瑤親身經曆的情感,就會發現劇裏那點事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 瓊瑤與平鑫濤 >
在瓊瑤決心不顧世俗看法與平鑫濤在一起時,她接到一通辱罵電話。是一個陌生女人打來的,把所有難堪的詞都用在了瓊瑤的身上。
瓊瑤受不了羞辱,她找平鑫濤、林婉珍見麵聊了一個小時,之後決定去歐洲嫁給別人。
瓊瑤飛到歐洲第三天,平鑫濤打電話給她,說:“我離婚了。”
離婚時,平鑫濤對妻子說,是瓊瑤逼迫他做決定,還說了句:“你比較堅強,她比較軟弱。”離開平鑫濤,林婉珍改嫁,與教她畫畫的老師走到了一起。
三年後,平鑫濤與瓊瑤結婚,兩人請朋友吃飯做見證。為了堵住大家的嘴,兩人給每個朋友送了一塊金牌。
雖然結婚,母親依然不把平鑫濤放在眼裏,認為是他搶走瓊瑤,而平鑫濤也始終畏懼瓊瑤的母親。瓊瑤夾在中間,兩頭難做。
年紀上漲,母親的脾氣越發暴躁,經常與瓊瑤父親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瓊瑤為她找的女傭也被悉數趕走。
後來,母親有了被害妄想的症狀,覺得家裏的孩子全是她的敵人。同一時間,母親又患上白內障,失去視力讓她更加恐懼,認為醫生也要害她。
沒有醫生願意接受情緒不穩的病人。瓊瑤在報紙上看到一位名醫,請求他幫母親治病。但醫生三天內要離開台灣,瓊瑤再三請求,醫生在離開前一天替母親做了手術。
麻醉蘇醒後,母親非常恐懼,又喊又叫鬧了很久。醫生揭開眼罩後,母親安靜下來,望著窗外的廣告牌說:“我看到了,那有霓虹燈S-O-N-Y……”
瓊瑤和母親抱在一起,弟弟妹妹也加入進來,一家人都哭了。
其實母親很早就患了抑鬱症,隻是那時大家對這種病症不了解,一再延誤治療,導致母親越來越嚴重。
恢複視力後,母親又患了失智症。瓊瑤每周去醫生那裏給母親拿藥,母親很暴躁,不承認自己生病,任著性子和全家人作戰。
但很快,母親就忘記了身邊的人是誰,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中,她又變得依賴丈夫和子女。
1990年10月,瓊瑤的母親突發敗血症去世。
瓊瑤曾經說:“我對母親一直有崇拜和依戀的心理,在我內心,最希望就是被她承認、被她欣賞、被她寵愛”。
但她幾乎沒能得到母親的認可。所以身邊有人給她讚揚時,她都給了最強烈的回應。隻是國文老師長她25歲,慶筠終究轉為了對她的嫉妒,平鑫濤則難免夾帶著商業利益。她想要的純愛更多是在浪漫的幻想中。
《窗外》完成第二年,瓊瑤寫了小說《幾度夕陽紅》。一天,她回家發現母親正在看她的連載,對她說:“這李夢竹改自己的衣服給曉彤穿,不就是我以前對你做的事嗎?你就這樣搬進小說去了?”
瓊瑤嚇了一跳,以為母親又要追責。但母親眼神溫柔,隻是問她還要不要別的資料。瓊瑤大喜,連說了好幾個要。
那部小說,母親說一段,瓊瑤寫一段。有一段,瓊瑤改寫了母親提供給她的“畫心遊戲。”母親看了說:“你還算有點才氣。”
瓊瑤聽了之後緊緊抱住母親,眼淚一直流。
那是母親唯一誇她的一句話。
是社會,是草民,傻瓜成全了她。
是中國人,尤其是大陸人太傻,才崇拜她的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