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
他被認為是法國的國寶,法國總統席哈克在他過世時哀悼說:“法國失去了一名真正的攝影家。”; 他偏愛黑白攝影,喜愛萊卡135旁軸相機與50mm標準鏡頭;他反對使用閃光燈,認為幹涉現場光線是愚蠢的; 他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的創立人”。他就是亨利·卡蒂埃-布列鬆(Henri Cartier-Bresson)。
1949正是中國曆史轉折的一年。1948年12月初,布列鬆作為《生活》雜誌特派攝影記者飛抵北平。他的攝影集《FROM ONE CHINA TO THE OTHER》1954年出版,書名譯成中文《從一個中國到另一個中國》,蘊含“轉折”之意。他用他35毫米的萊卡照相機記錄了當時中國變革中的每個曆史瞬間以及當時中國百姓的悲慘和苦難。
國民黨軍隊撤退和人民解放軍到來的大約八天前,北平的生活是平靜的。一個街頭商人高興地遇到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剛剛買了一段棉花布料。尊敬,仁慈和平和——這些中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願意丟掉的美德——在中國漫長曆史中最重大的改變之一的前夕進行著。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前,國民黨統治的最後日子裏,來到南京的軍閥馬鴻逵。
在紫禁城,一個獨行者,或者一個以前的官員。
1948年12月,北平,磨光加工緬甸翡翠。
書攤
1948年12月,北平,街頭古董店。
1948年12月,北平,來到城裏販賣蔬菜的農民正在吃飯。
1948年12月,北平,城內正在乞討的難民母子
1948年12月,北平,不知所措的老人在這群國民黨征召的新兵中尋找自己的兒子。
1948年12月-1949年1月,上海搶購黃金風潮,由於紙幣貶值,國民黨決定每人可以兌換40克黃金, 12月消息傳出,數以千計的人們排隊等待,有十人擁擠致死。
1948年12月-1949年1月,上海,窮人撕開碼頭上的棉包。 很多人在內戰的最後一個冬天餓死或凍死。
1949年,上海。慈善機構的一群孩子等著分發大米。在那兒,他們接受教育並得到極少量的食物。這所學校是孫中山的遺孀宋慶齡女士建立的。
上海,Nan-too廟中。這個看門人在他的崇拜神像的陰影中熟睡。
一個上海街頭叫賣者。他賣花生和中國煙,這些中國煙好賣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們仿冒外國的牌子。在他背後是一個書店,書店的櫥窗裏一起擺放著蔣介石和孫中山的肖像。
1949年,上海,推車過橋的苦力
1948年12月-1949年1月,上海,被包圍的上海,蘇州河的運輸完全中斷。
1948年12月-1949年1月,上海,等待離開城市的政府官員。
南京,長期作為國民黨的首都,仍然有著老城牆,而且比任何其他中國城市的城牆都還要古老。它們從很多朝代和太平農民革命中幸存下來。這裏可以看見部分城牆,湖水反射出它們,明朝海軍14世紀時在這個湖中操練。這些人在采集蓮藕作為食物。
1949年4月,南京,帶著家庭的財產外出逃亡的軍官,背景是數千內戰難民的臨時住處。
1949年4月,南京,國民黨統治的最後日子裏,學生們張貼的宣傳單。
1949年4月,南京,在市民的關注下首批進城的解放軍士兵。 由於解放軍的紀律要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所以這些士兵背著所有的生活用品。
1949年,上海,一家畫像店裏。
1949年,上海,路邊圖書館
1949年,上海,貪看小畫書的兒童
1949年6月,上海。政治集會,背後是領袖畫像。(共產黨於5月27日奪取上海)。
1949年6月,上海,為慶祝城市解放,電車上懸掛的領袖像。
1949年8月1日,上海。隆重舉行歡慶部隊開進上海的活動。一名工會代表拿著一張放大了的新鈔紙幣。
1949年8月1日,上海。慶祝共產黨占領上海。背景橫幅上的文字寫著:毛澤東主席。
1949年,上海。學生舉行反黑市的“8.1”勝利大遊行,隊伍經過外灘,背景是中國銀行。
1949年8月7日,上海,在勝利慶典大會上講話的陳毅
1949年,上海。《升官發財》正在一家戲院上演。在這個場景中,蔣介石對他妻子的姐夫、金融家和前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大動肝火。這部戲在國民黨還在掌權時就寫好了,但共產黨重寫了該劇,加大了諷刺性。
1949年,上海,標語上寫著“反對官僚資本、封建主義、帝國主義”。
1949年,上海。一些共產黨士兵對巨幅廣告牌已經習以為常,但有些士兵則懷著驚奇的眼光。
1949年9月,上海。國民黨政府撤離上海後,對上海實施海上封鎖。經過5個月的封鎖之後,一艘美國軍艦“戈登”號抵達上海港,搭載外籍人士離開上海。
1949年,杭州,人行道上的流浪漢。
1949年,香港,《華商報》號外, 兩條消息:華南解放,政治協商會議準備起草新憲法。
布列鬆說:“對我來說,相機就是速寫本,是一種直覺和自發的工具,主宰著懷疑和決定同時發生的瞬間。為了’賦予世界意義’,你必須通過取景器融入每張照片。這需要專注、自律、敏感和幾何感。攝影就要屏住呼吸,把所有的才能集中到不斷流逝的現實景象中。把一個人的頭腦、眼睛和心放在同一根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