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送別!著名溫籍作家葉永烈逝世,他和家鄉有很多故事……(ZT)

(2020-05-15 09:22:31) 下一個

記者從上海作協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

葉永烈,筆名蕭勇、久遠、葉楊、葉艇。1940年8月30日生,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係。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以兒童文學、科幻、科普文學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作內容。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葉永烈從11歲起發表作品,19歲寫作第一本書,20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麽》的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出版180多部著作。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葉永烈建立了完善的個人創作檔案,各種文稿、書信、照片、采訪錄音、筆記,作品剪報、評論、樣書等均分類保存。葉永烈長期從事中國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紀實文學的創作,積累了大量的檔案和口述曆史資料,形成了相當規模的“葉永烈創作檔案”,成為中國當代曆史研究的一批原始文獻。

葉永烈做客《開講啦》

葉永烈:我家三口寫溫州模式

轉瞬之間,改革開放已經40春秋。2018年4月13日,溫州市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盧劍平及金輝、鄭樸先生來訪,為《我與溫州模式》一書約稿。

葉永烈在溫州圖書館講座。

兒時的葉永烈與父親在鐵井欄自家門口。

 

葉永烈夫婦(右二、右一)回到母校——溫州瓦市小學。

那時候從溫州去蒼南龍港鎮,交通甚為不便。要乘坐汽車經甌海、瑞安、平陽,乘坐渡船渡過飛雲江、鼇江兩條江,才到達龍港鎮。龍港鎮令我耳目一新,因為這座新城是由一幢幢整齊的三、四層新樓組成,有點像美國的聯排別墅。這些新樓底層開商鋪,二、三、四層住家,這些新樓不是政府出資蓋的,而是由四鄉的“萬元戶”們自己出錢按照統一模式建造的。我兩度從溫州前往龍港,采訪了龍港鎮長陳定模。他向我講述了這座“農民城”的曆程。

經甌江大橋,我專程到永嘉縣橋頭鎮采訪紐扣市場。那是一個眼花繚亂的地方,各種各樣的小商品琳琅滿目,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溫州的起飛,溫州民營資本最初的積累,就來自小商品。紐扣就是小商品,而永嘉橋頭的紐扣市場,為一大批溫州民營資本家積累了原始資本,賺到了第一桶金。這一溫州模式後來被發揚光大,才有今天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城。

汽車駛過楠溪大橋,經過樂清白象,我到柳市采訪電器市場。父親是樂清人,我曾經多次隨父親到過樂清白象、柳市。那裏原本是出產香糕、泥蚶、炊蝦(蝦皮)、魚鯗的地方,怎麽忽然搖身一變,成了名聞遐邇的電器市場?這簡直是顛覆性的。然而出現在我的眼前的種種電器,表明了柳市的“華麗轉身”。生產電器畢竟不像生產小商品那樣簡單,這表明溫州的民營經濟正在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柳市的蛻變、巨變,意味著溫州人不再局限於小商品小打小鬧。

采訪了龍港的農民城、橋頭的紐扣市場和柳市的電器市場,使我對於溫州模式有了深刻的印象。我意識到,在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開放的曆史性大轉折之後,中國大地百花爭豔,百舸爭流,而溫州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畢竟是溫州人,我在溫州有著廣泛的人脈。我拜訪溫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我的表姐夫施振聲,父親葉誌超好友楊玉生醫生的兒子、溫州市科協副主席楊學德,我也拜訪中學時的語文老師、作家金江,我的親戚、作家馬允倫,老作家馬驊,鐵井欄醫生、父親友人邵堯夫,父親的學生戈魯陽(作家戈悟覺之父)、金伯龍等等。通過他們,了解改革中的溫州的潮頭潮尾,了解他們對於溫州模式的種種看法。

我還第一次拜訪了住在龍港的恩師、作家楊奔。我11歲時向《浙南日報》(《溫州日報》的前身)投稿,就落在副刊編輯楊奔老師手中,他把我的這首小詩發表了,使我深受鼓舞。

有趣的是,夫人楊蕙芬已經17年沒有回到溫州,25年沒有回到家鄉平陽張家堡(後來劃歸蒼南),這次溫州之行使她感觸良多。平日教作文而很少寫“作文”的她拿起了筆,寫出散文《人老而屋新》。

寫完之後,她說:“投給《平陽報》吧!也許,縣裏的小報會登我的文章。”

“不,寄給《平陽報》不行——你的文章寫的是平陽的情況,給了《平陽報》,豈不成了往森林裏運木頭!”我建議她投給上海的《新民晚報》,因為這家報紙的副刊“夜光杯”常常刊登外地見聞之類的文章。

“《新民晚報》?!”她吃了一驚,連連搖頭說不行,因為那是當時發行量達150萬份的報紙呀。

忽然,她來了個180度轉彎,說道:“對啦,你認得《新民晚報》的許多編輯,你替我寫張‘介紹信’!”這一回,我連連搖頭:“憑‘介紹信’,就是文章登了,也沒意思!寫文章要靠真本事。文章寫得好,報社就會登的——你要相信編輯是公正的。”

她對我的話將信將疑,說道:“試試看吧!反正我是無名小卒,無所謂!”

她給編輯部寫了一封信,隻說明自己是上海某中學的教師,通訊處也是寫某中學,完全跟我無關。信封上寫《新民晚報》編輯部收。她把稿件塞進郵筒時,是1987年2月4日中午。

沒有想到,《新民晚報》在2月17日便發表了她的《人老而屋新》,這使她激動不已。

真是無巧不成書,也就在2月17日,《光明日報》在頭版“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專欄裏,醒目地刊登了我長子葉舟的文章《我看改革中的溫州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