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駱賓王一輩子共留下122首作品,多嗎?一點也不多。陸遊有9362首,乾隆有30000多首……
但如果說駱賓王的一生,是根絲線,那這些作品,就是被絲線串起來的,閃光的珍珠。裏麵有他的精神世界,有他的喜怒哀樂。
作為因詩出名的神童,駱賓王走的是另一條路。駱賓王,字臨海,浙江義烏人,存世時間:公元619年-687年。詩壇“初唐四傑”之一。
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初唐四傑”對中華詩壇的貢獻,到底有多大。
唐朝以前的很多所謂“詩人”,寫出的作品,題材狹隘,以豔詩為主。要麽空洞,要麽蹩腳。
這麽說吧,如果沒有駱賓王、王勃等人,後來有可能不會出現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巨星璀璨、競相爭輝的大場麵。 他們在關鍵節點上,發揮了關鍵作用。說他們是唐朝詩壇先行者、引路人,並不過分。
如此清麗脫俗的詩句,由一個7歲的孩童即興創作(沒有大人幫忙)。不是奇跡,又是什麽?
有誰想過,這個孩子,成年後,會是一個疾惡如仇的杠精?他的唯一武器,就是文字。如疾風,如閃電,排山倒海,衝向對手。一般人是絕對受不了的。
其實,這一切有跡可循。駱賓王9歲時,還寫過一首《玩初月》。於細微之處,更能發現他的個性和棱角。
這首詩的意思是:月亮啊月亮,你既然能那樣的光明,為什麽有時候,會長得像個鉤子一樣彎曲呢?
潛台詞是,我駱賓王要做自己,決不趨炎附勢,曲意逢迎。本來是天真、溫柔、自然、滿足。畫風突變。變得鐵血、硬核、堅韌、固執。
生命的底色,徹底改變。沒人知道原因,也許他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
《詠鵝》《玩初月》兩詩,令駱賓王名震江湖。誰都知道,山東博昌(當時駱父任職的處所)出了個小神童。
小時候的駱賓王,對家族、對政府來說,是“掌中寶”。據說縣太爺是老文青,特意命人將這兩首作品刻到縣衙的照壁上。他特別驕傲——我們縣,也是有才子的!
駱賓王繼續蛻變。他寫過一首著名的送別詩,極其悲壯。
此詩一看,就特別的鬱憤。著名詩人聞一多由此評價駱賓王,“天生一副俠骨,專喜歡管閑事,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癡心女子打負心漢”。
這一點,與東漢末年的神童孔融神似,天賦異稟的人,很容易恃才傲物。從小到大,駱賓王的率真,從未變過。詠群鵝,他很真;寫彎月,他很真;易水送別,他更是真情爆裂。
可是,真是把雙刃劍。他因此性格而懷才不遇,生活潦倒。縱觀他的一生,也曾多次進入官場,卻總是受到排擠。所謂的仕途,簡單得可憐 ——“高宗永徽中,駱23歲,為道王李元慶府屬”(低級顧問,沒級別);“後為奉禮郎”(大型活動會務,專為領導排座次);“曆武功、長安主簿”(隋唐以前,主薄很出風頭,權力很大。隋唐之後,卻隻是無足輕重的小吏);“儀鳳三年,入為侍禦史”(也是湊熱鬧的崗位)。駱同學的仕途,到此結束。
初唐很多詩人去了國境線後,創作豐盛。比如陳子昂、蘇味道、崔融、盧照鄰。西域的廣袤與曠達,同樣令駱賓王眼界大開。這期間,他變得尚武進取,寫下不少豪邁的詩句。既有地理視野,又有曆史情懷,也徹底將他從樓台和市井中,解放出來。
這裏照錄幾首,大家可以體會一下。
仿佛看到了一個血脈賁張、雙目圓睜、青筋炸裂的駱賓王。
更雄壯的還在後麵。65歲的時候,駱賓王幹了一件大事,應該是一生中最大的事。與徐敬業一起,反對女皇武則天。他在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代表作便是那篇傳遍天下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這一作品,是他後半生的代表作。文章很長,我們隻需要品味一下裏麵的名句即可。
——“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
——“一抔之土未幹,三尺之孤何托。”
——“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虺蜴為心,豺狼成性。”
——“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
像排炮一樣,讓人招架不住。難怪武則天問手下:這麽好的人才,為什麽沒有為我們所用?
在那次謀反風波中,駱賓王幸運地逃脫了,具體怎麽逃掉的,沒有相關史料。也沒人知道他的行蹤。有人說,他去了江南。
他有個名叫宋之問的著名粉絲,就是後來靠顏值上位的家夥,據說在杭州偶遇過駱老師。宋被貶到江南的時候,曾經夜遊靈隱寺,遇到一個極有才華的老和尚,兩人挑燈夜戰,興致勃勃地對詩。
駱賓王的一生,是個不斷蛻變,卻堅守真我的過程。50年後,一代詩聖杜甫寫道:
意即:四傑當時的文章,被人們取笑輕薄,現在取笑的人都灰飛煙滅了,四傑的詩詞卻萬古流傳。
唐中宗李顯是駱賓王的鐵粉,公元705年複位之後,對駱老師念念不忘。他專門下詔,到處尋找駱賓王的文章詩句。後來一數,有好幾百篇。他親自寫序,滿屏溢美之辭。
後來在詩壇上生龍活虎的大詩人,推崇並模仿駱賓王的,不少。張若虛、王維、高適、元稹、白居易……
馬克吐溫說,真實比虛幻,有時更令人陌生。在生活的種種重壓和挑戰下,駱賓王最終挺住了。這是時至今日,他仍被記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