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生日快樂!梵高!(ZT)

(2020-03-30 17:08:24) 下一個
 

這世上一切的喧囂都早已與他無關,他安靜的躺在墳墓裏,與下麵的黃土周圍的枯草為伴,但梵高先生一直活在我們心中,就如同他自己所說的那樣:

隻要活著的人還活著,死去的人就不會死去。

在今年的這個冬春,這句話,應該給我們力量。

 

今天是梵高的生日!祝他生日快樂!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於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直到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他一生中有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

他個人獨愛肖像畫,一生中畫過35幅自畫像,11幅向日葵,4幅覆蓋在以前的練習畫上,7幅在習作的背麵,7幅在紙板上畫的。

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

那些曾引起他同時代大多數人迷惘的作品,如今卻已印在明信片上,印在掛曆上,成了暢銷貨。企業家們則一窩蜂似地將梵高的名字帶進了生意的領域,如梵高領帶、梵高圓珠筆、梵高香皂、梵高電影,梵高歌劇,其作品更是國際油畫拍賣市場上的遙遙領先者。

梵高   星夜   73.7×92.1cm   1890年

梵高   在阿爾勒盛開的果樹園

梵高   提奧家公寓外的風景

但這一切,梵高肯定都不知道。他早已在無人賞識、自我懷疑的情緒裏離去!

於是,在美劇《神秘博士》有一集裏,編劇設計了一個橋段,梵高穿越到了現在,在博物館裏看到人們在他的作品前,熱烈地討論、讚美時,他激動地流淚了。不敢相信生前無人問津的東西,居然能在現在受到大家的喜歡。

記起在知乎上看到的某個故事:

在深圳的一個城中村裏,住著許多靠臨摹名畫為生的畫工。其中有一個畫工專門畫梵高的作品,為了掙錢,他沒日沒夜地刻苦攻關畫梵高,什麽叫《向日葵》,哪個是《自畫像》,練到最後,28分鍾他就能畫好一張《向日葵》,22分鍾他就能畫好一張《自畫像》。

整整二十年,他畫了超過100000張梵高複製品。

但他一開始並不喜歡畫畫,隻是為了賺錢。直到有一天,他的心底忽然冒出一個聲音——想去梵高的故鄉荷蘭,看看真跡,那些他臨摹了近二十年的梵高的真跡。

他去了!環顧四周,幾乎每一幅畫,他都畫過。畫了二十年,第一次見到原作,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不一樣,完全不一樣!”他熱淚盈眶。

“我20年畫了10萬幅,卻遠遠比不上梵高的一幅畫。”

“博物館的人說我,噢,你畫了二十年的梵高,厲害,那你有沒有自己的作品?”

回首過往,他終於選擇勇敢地站起身,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不再甘於做一個畫工,他想做一個藝術家。

梵高   向日葵   100×76cm  1988年

 

梵高   蹣跚學步

 

 

 

梵高   向日葵   100×76cm  1988年

梵高   蹣跚學步

正如幾百年前,梵高曾在給弟弟的信中這樣說道:“我正在朝著目的地前進。感覺很近,但可能還有非常遠。”

每個奔走在自己夢想路上的人呐,你又何嚐不是和梵高一樣呢?

梵高在被生活折騰得遍體鱗傷,連家人都嫌棄的時候,他的畫依舊是飽含著深情的。

每個人對梵高的愛,被自己的理由感動著。比如憐惜、比如孤獨、比如堅持。

當你越愛他就越愛他的畫,就越想了解他,也就越能理解他。

在幾百年後的今天,還有許多人記得梵高的生日,願遙祝一聲:梵高,生日快樂!

 

梵高的光影世界

 

星夜

262

1890年6月 | 油畫 | 73.7cm×92.1cm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 NOTES

作為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係,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這幅畫中呈現兩種線條風格,一是彎曲的長線,一是破碎的短線。二者交互運用,使畫麵呈現出眩目的奇幻景象。這顯然已經脫離現實,純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構圖上,騷動的天空與平靜的村落形成對比。柏樹則與橫向的山脈、天空達成視覺上的平衡。全畫的色調呈藍綠色,畫家用充滿運動感的、連續不斷的、波浪般急速流動的筆觸表現星雲和樹木;在他的筆下,星雲和樹木象一團正在熾熱燃燒的火球,正在奮發向上,具有極強的表現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向日葵

 

1888年 | 布上油畫| 100cm×76cm

東京安田 · 葛西藝術博物館藏

■ NOTES

梵高用簡練的筆法表現出植物形貌,充滿了律動感及生命力。整幅畫仍維持一貫的黃色調,隻是較為輕亮。這幅畫被認為是梵高在黃房子裏麵的最後一幅大型《向日葵》。在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畫像裏那種短促而筆觸,在這裏,他的筆觸堅實有力,大膽恣肆,把向日葵絢麗的光澤、飽滿的輪廓描繪得淋漓盡致。他大膽地使用最強烈的色彩,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歲月將使它們變得暗淡,甚至過於暗淡。"

《向日葵》打破陳規,強烈的對比顏色和厚重的色塊結合得天衣無縫,更創造出新的對比色係,對往後的藝術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此畫以黃色和橙色為主調,用綠色和藍色的細膩筆觸勾勒出花瓣和花莖,簽名和一朵花的中心也使用了藍色。籽粒上的濃重色點具有醒目的效果,纖細的筆觸力圖表現花盤的飽滿和紋理的婀娜感覺。

"在我的黃顏色房間裏——帶紫色圓環的向日葵突出在一片黃顏色的背景之前,花梗浸在一隻黃顏色的壺中,壺放在一張黃顏色的桌上。畫麵的一角上,畫家的簽名:文森特。黃顏色的太陽透過我房間裏的黃顏色窗簾,一派生氣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早晨,我在床上醒來,想象這一切必定是芳香撲鼻。" (高更)

 

阿爾勒的臥室

 

1888年 | 布上油畫| 72cm×90cm

阿姆斯特丹文森特 · 梵高博物館藏

■ NOTES

1888年9月,梵高搬入"黃房子",靠提奧供給的生活費,把住宅布置一新。在此之前,他獨自一人生活了好幾個月。他希望將黃房子建成他夢想的藝術家聚居地。

他選擇了式樣普通、格調不俗的家具來布置,而他自己房間的擺設卻出奇的簡樸。提奧勸說高更去與哥哥同住。梵高在等待高更的日子裏,運用鮮明的黃色和淡藍色,描繪了自己的臥室。此時已定居下來的梵高,之所以畫出自己的房間,主要是想讓弟弟西奧看到他目前的生活情況。樸素的床、椅子和洗臉用具等,都是真實的生活寫照。他在給提奧的信中寫道:"我這次畫的隻是我的臥室。這幅畫要由色彩來當家……就是說,要通過色彩,表現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圍。一走進這個房間,想像力就可以得到休息……四四方方的家具表現臥室不應受到幹擾的寧靜。"

值得注意的是,梵高為阿爾勒的黃房子所畫的唯一一張內景所表現的並不是畫室,而是他自己的臥室。在給貝爾納的信中,他曾說過冷色調的藍中帶紫的牆壁給人以"絕對寧靜"的感覺,可是這種寧靜裏也彌漫著避難的氣息。

 
桃樹花開(淡紫色)

 

油畫 | 1888年

■ NOTES

此畫又名《盛開的桃花》。是1888年梵高為了紀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而畫的作品。

在給提奧的信中,梵高寫道:"我把畫架擺在果樹園裏,在室外光下畫了一幅油畫——淡紫色的耕地,一道蘆葦籬笆,兩株玫瑰紅色的桃樹,襯著一片明快的藍色與白色的天空。這大概是我所畫的最好的一幅風景畫。我剛把畫帶回來,就接到姐姐寄來的追悼安東·毛威的通知。一種什麽東西(我不知道是什麽)把我抓住了,堵住了我的喉嚨,我在我畫上寫上:紀念毛威,文森特與提奧。如果你同意,我們就以這個名義把它贈給毛威夫人。我不知道他們將會對這幅畫說些什麽,但這無關緊要。我以為一切紀念毛威的東西,一定要既親切又愉快,而不可以帶著絲毫悲哀的調子。

不要以為死者是死了;

隻要有人活著,

死者就會活,死者就會活。

我就是這樣認識問題的。沒有什麽比這個消息更加使我傷心的了。他的逝世對我是一個可怕的打擊。"

作品傳達出梵高理想中的日本風景,同時呈現春天的喜悅和樂觀的情緒。

 
夜晚露天咖啡座 

 

1888年 | 布上油畫| 81cm×65.5cm

奧特洛克洛勒-穆爾博物館藏

■ NOTES

梵高經常在晚上光顧離他住所不遠的咖啡館。咖啡館的耀眼燈光和布滿天空的星辰,激發了他作畫的熱情。他在這幅畫上,用黃和藍來表現一種獨特感受。畫中被燈光照成黃色的咖啡座和藍色星空的對比,使整幅畫顯得很美,洋溢著一種平和的詩意。梵高曾說:“對我來說,晚上看來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豐富的色彩,晚上作畫,看天上有閃爍的星星,地麵有燈光,是一幅很美的與安詳的作品。”

他時常覺得夜間比白天更充滿了生氣蓬勃的色彩,所以幾度跑到戶外雲畫星星。畫中,在煤氣燈照耀下的橘黃色的天蓬,與深藍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對比,好像在暗示著希望與悔恨、幻想與豪放的複雜心態。梵高已慢慢地在畫麵上顯露出他那種繁雜而不安、彷徨而緊張的精神狀況。

"一家咖啡館的外景,有被藍色夜空中的一盞大煤氣照亮的一個陽台,與一角閃耀著星星的藍天。我時常想,夜間要比白天更加有生氣,顏色更加豐富。"

 

割掉耳朵後的自畫像

 

1888年 | 布上油畫| 51cm×45cm

私人藏

■ NOTES

這幅作於1888年2月的《割掉耳朵後的自畫像》,是給後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現梵高當時在阿爾勒的精神狀態的自畫像。畫家有一個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額、一個強有力的鷹勾鼻子、三角形不對稱的臉孔和那突出的顴骨、下陷的雙頰,他的形象給人以極其深刻印象。

梵高的自畫像,往往成為對畫家心理探索的佐證,是畫家性格特征的一麵鏡子。畫家在描繪自己時,敢於剖析,毫不掩飾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卻又是最為動人的一麵。此幅肖像作於他的“割耳朵事件”發生一個多月之後。此刻,畫家已找到了他內心的自我平衡。

 
梵高在阿爾勒的家

 

油畫

■ NOTES

1888年5月初,因為覺得自己住的旅館太貴,梵高租下了位於拉馬丁廣場2號的一座建築物的一側,這就是著名的“黃房子”。這座“黃房子”的外牆被它的主人漆成了明亮的黃色,而屋內卻沒有。梵高對於房屋的內部的設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想讓它顯得單純而樸素,具有南方的色彩:紅色、綠色、藍色、橙色、硫磺色和淡紫色。“我想讓它真正成為‘一間藝術家之屋’——沒有什麽昂貴的東西,但是從椅子到圖畫,每一樣東西都有特色,”他這樣告訴他的弟弟。“至於床,我已經買了鄉間常用的床,不是鐵床,而是大的雙人床。它的外表給人堅固、耐久且恬靜的印象。”

重新裝飾完成之後,他得意地寫信給他的妹妹:“我在這裏的房子,外麵漆成鮮黃油般的黃色,搭配著耀眼的綠色百葉窗,房子在一個廣場中,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這房子裏有一個綠色的花園,裏麵種了梧桐、夾竹桃和洋槐。房子裏麵的牆完全被刷成白色,地板由紅色的磚塊鋪就。在房子的上空就是耀眼的藍天。在這間房子裏,我可以生活、呼吸、沉思和作畫。”

我們可以認為黃房子不僅是個避難所,而且是個文化意義上的群體畫室。梵高於1888年5月住到這裏,一直到1889年的4月。梵高離開人世許多年後,黃房子改為酒吧。這個建築物毀於二戰。

 
有絲柏的道路

 

1890年 | 油畫

荷蘭 · 奧杜羅庫拉穆勒美術館藏

■ NOTES

梵高自創的短碎筆法在這幅畫中展露無遺。梵高在阿爾勒時期的色塊運用,在此全轉成了線條。中置的柏樹主控整個畫麵,道路、稻田、野草相互輝映。馬車和人物的位置則有平衡畫麵的效果。

“這是一次最新的嚐試。一顆星星發出了被誇張的光,在群青色的天空中,呈現出玫瑰色與綠色的柔和的光輝,一些雲朵匆匆掠過天際,天空下麵有一條邊上插著一些黃色長棍的道路,黃棍子後麵是畫麵上顯得較低的阿爾卑斯山;一家古老的客棧,它的窗戶透出黃光;一株很高的、筆直的黑色絲柏;路上有一輛由一頭帶著挽具的白馬拉著的黃色二輪馬車和兩個走夜路的人。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說這是非常浪漫的,但是我認為,普羅旺斯本來就是很浪漫的。”

 
夜間咖啡館

 

1888年 | 油畫

荷蘭 · 克勒勒-米勒博物館藏

■ NOTES

《夜間室內咖啡座》是知名的荷蘭畫家梵高的作品之一,他於1888年9月在法國普羅旺斯的阿爾勒所繪,目前收藏在荷蘭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館內。梵高當年在阿爾勒描繪的這家咖啡館如今依然矗立在拉馬丁廣場。梵高抵達阿爾勒後,一直住在這裏,後來懷著建造藝術家聚居地的希望,搬入黃房子,與高更共同生活了兩個月。

梵高阿爾勒時期的作品,總令人充滿陽光的明亮的風景畫,其實他受夜景刺激而繪畫作亦為數不少。

本幅畫采用高視點,並以台球桌為中心展開放射狀的景物安排。畫中運用透視法的原則,黃紅綠三色互補,同時使整個畫麵產生壓迫感。冷清的咖啡館中,人物散坐在屋內兩側,寥寥可數,越發呈現出咖啡館內空蕩蕩的氣氛。老板站在偏離中央的地方,孑然一身,在這間大屋子裏,看上去格外渺小。這個不祥之地彌漫著淒涼和孤寂的氣氛。

 
烏雲密布的天空下的麥田

 

1890年 | 油畫

■ NOTES

這一幅與"麥田群鴉"、"多比尼花園"是梵高在奧維爾所作的最後三大作品。梵高在寫給母親的最後一封信中提到這幅畫時說:"我正埋頭作一幅以像海那樣廣大的丘陵作背景,有黃色與綠色微妙色彩的廣漠麥田的畫。這一切存在於青色、白色、粉紅色、紫色等色調的微妙天空之下。我現在非常的安寧、肅靜,可以說很適合於作這幅畫。"

同"麥田群鴉"比較起來,這幅畫含有深深的冥寂,好像要呑沒梵高的一切。在地平線那一端所表現,不再是德倫特時期作品中可以看到的靈魂的憧憬,而是要將他的身心召回的淒病態而恐怖的壓迫感。

似乎是要突出表現奧維爾得天獨厚的富饒的自然條件,這些橫長形畫麵上的構圖一般都是側邊敞開並且延伸的餘地。除了多比尼家花園那個隱蔽處,其他作品的的場景基本上都沒有圍欄之類的東西。田野是自然的存在——它們不屬於任何人,大地看起來廣袤無垠。暮色蒼茫的氛圍顯得頗有浪漫色彩,這蒼茫的暮色籠罩著奧維爾莊園的田野。

 
麥田群鴉 

 

1890年 | 油畫

梵高博物館藏

■ NOTES

《麥田群鴉》是梵高臨死前的幾幅作品之一,描繪的是法國瓦茲河上奧維爾鎮周圍鄉下麥田的情景。在這幅畫上仍然有著人們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黃色,但它卻充滿不安和陰鬱感,烏雲密布的沉沉藍天,死死壓住金黃色的麥田,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空氣似乎也凝固了,一群淩亂低飛的烏鴉、波動起伏的地平線和狂暴跳動的激蕩筆觸更增加了壓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

畫麵極度騷動,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奮情緒。也許這幅畫是作者在極力表達內心的孤獨與壓抑,就如畫麵上的麥田別烏鴉壓住的感覺,金黃色的麥田表現出勃勃的生機,亦如作者內心生的欲望。看到這幅畫給人以震撼的感受,它在表達著一種思想,也在宣泄著這種悲劇的情感。

通常的解釋是,這幅畫是以黑暗,嚴酷的天空顯示了梵高的精神狀態的困擾,與徘徊不決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種途徑,與黑色烏鴉架空的預示死亡跡象。 人們普遍認為,他1890年7月27日的晚上去田野散步,用左輪手槍朝自己開槍後回家。他躺在床上兩天後死去,當時他的弟弟提奧在他的身邊。

 
嘉舍醫師的畫像(第二版本) 

 

1890年 | 油畫

奧塞美術館藏

■ NOTES

《嘉舍醫師的畫像》是荷蘭後期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繪於1890年,當時他已住進精神病院接受保羅·嘉舍醫師的治療。1990年5月15日,此畫以8250萬美金創下有史以來藝術品拍賣最高價格。此畫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現私人收藏;第二個版本的目前存放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中。

梵高離開聖 · 雷米後,移居巴黎以北的一座小鎮,瓦茲河上的奧維爾,由嘉舍醫師監護。嘉舍醫師既是畫家畢沙羅和塞尚的朋友,本人還是一位熱衷繪畫的業餘藝術家,因此可謂是病人的理想夥伴。他相信,工作能夠平撫梵高劇烈的情緒波動,因此千方百計地鼓勵梵高繪畫。梵高為他畫像的決定進一步加深了他們日益增進的友誼。梵高在一個月內畫了兩幅嘉舍醫師的畫像,上麵的那幅是第二幅。梵高以藍色為主調,但是各種藍色互不相同,色調分明。中間背景,色彩堅實,上縱的筆觸產生了一種令人不安甚至近乎憂鬱症似的動感。

在這幅作品中,人物姿態安詳,削瘦的身體用肘臂支撐著,以保持完全平衡。但是,透過筆觸、構圖以及人物四周的空間,畫家緊張而悲哀的心情一目了然。它預示畫家即將感受到更加深重的痛苦。圖中左下方的紅桌在深藍色為主的畫麵中顯得相當突兀。嘉舍醫師憂鬱的深思表情,與畫中的藍色調相呼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