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撰文:暮易
『無辣不成席,誰是No.1?』
在煙火五味之中,辣的地位從來當仁不讓獨步天下,既能孤芳自賞統攝四海兒女的味蕾,又可與酸甜苦鹹交相輝映幻變不盡。在壯闊遼遠之辣域,吃香喝辣,珍肴美饌,觥籌交錯,痛並快樂的嗜辣食客用血脈賁張的身心解讀著辣椒的極致美學,闔樂宴飲,無辣不成歡,無辣不成席。
辣椒是南美洲的舶來品,美洲人任其自生自滅,於中國開枝散葉平步青雲,這位嬌媚火辣的異域美人,從東南遷入卻“懷才不遇”,漂泊輾轉,最終深得雲貴川湘贛鄂等地區的器重恩澤。但若要問哪方人士最能吃辣?一時神仙打架,眾說紛紜,各方豪傑必定胸有成竹大言不慚,不惜“以身試法”辣出至高境界以示勇猛。一菜一格,百辣百味。甭管哪裏最辣,低下頭,專注於你眼前的辣,辣道自在人心。
01
有了香與辣,一切都“好恰”
湖南人酷愛“嗦”食主義,早上起床的勇氣動力靠嗦一碗熱乎乎的粉,圓的扁的,一勺肉碼澆頭誘惑辣油,湯粉霎時舒展蘇醒過來,人也振奮激昂起來。蕩悠悠的一晃時至深夜,嗦螺狂人又開始呼朋喚友,鮮嫩肥美的田螺炒上嗆鼻的辣椒,促膝長談,訴衷腸展心懷,一瓶啤酒一盤螺,如此良宵當值千金。食辣,在湘人看來,不過是與鹽巴一樣普通平凡的調味,油汪汪,火辣辣,才對味嘛。外地人被湖南菜辣到抓耳撓腮涕泗橫流,對邊湖南人則一臉雲淡風輕,“我覺得不辣啊,多香啊!”
湘菜重色調,口味濃重,突出多油大辣,是原原純純的辣。曾國藩圍剿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時,戰役十分艱苦,士兵們靠的就是永豐辣醬鼓舞士氣激勵人心。據說,曾國藩心思倦怠時就嚼辣椒提神,口舌間精神上都透著一股狠勁兒,打贏了勝仗,湘軍也以“耐得煩,吃得苦,霸得蠻,舍得死”的剛烈堅韌稱霸一方。辣椒無意間成了革命的“戰略家”,在曆史長河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青椒在湖南更是運用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地。青椒可配萬物:青椒小炒肉、青椒皮蛋、青椒田螺、青椒青菜……葷素一概不能免俗。這些青椒菜色表麵清新甜怡,等你下箸後才會追悔莫及,但一口回神,立馬又被征服,因為實在是忒下飯了。令人銷魂的還數辣椒炒辣椒,當地獨有曬幹的白辣椒,以及“青紅雙煞齊飛”的剁椒魚頭,爽辣徹骨,灼烈直白,全然承載著故鄉的痛快豪邁。
02
川渝人,一味麻辣戰江湖
川渝本是一家親,在愛好和菜係上有著一脈相承的江湖氣質:喜搓麻,好麻辣。《詩經•椒聊》雲:“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花椒多子繁茂,性味香辛,川人做媒,促成花椒與辣椒的世紀姻緣造就了擁躉眾多的川菜。以麻辣為基底幻化出層次豐盈的複合美味,辣香拘人,麻爽翻湧,這是川菜的精髓。天府之國美食雲集,宜賓燒烤聞名遐邇,蘸料香辣絕倫;自貢鹽幫菜淩厲火爆,鹹辣豪爽;成都小吃紅油漫漶,油辣熱烈。
“袍哥人家,從不拉稀擺帶”,耿直中帶著任俠意氣,川人的食辣文化中庸寬仁,刺激不失柔情。溫軟嫩玉的麻婆豆腐足以慰風塵,來上一頓冒菜串串火鍋解憂消愁,水煮牛肉麻辣兔頭肆意暢快,宵夜風情集大成者“冷啖杯”鹵炒烤拌完全把持不住。“辣界紳士”豆瓣醬是每個四川廚房的法寶,說實在的,其辣度當真孱弱,也由此俘獲了各地的芳心。偏居角落的泡菜壇子,泡椒泡薑的辣讓人口舌生酸,浮想聯翩。香辣豆瓣醬在左,酸辣泡椒在右,熱油幹辣椒花椒點睛,一道辣菜演繹出辣椒的多重奏,群英薈萃,溫柔霸道,這是四川辣的魅力。
四川隔壁的兄弟重慶,魔幻現實主義的山水之都,山峻水秀,美食張揚。重慶人在外地人跟前談起辣來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從火鍋小麵到各類排擋江湖菜,通宵達旦亦道不盡。作為一個重慶人,我不想大誇海口,但對於吃辣我們確是深入骨髓。火鍋的正派大佬地位不必贅述,微妙喜劇之處在於,火鍋店一落座,不論你點的是微辣中辣特辣,吃到深處都將懷疑人生,恍然領悟“微辣”不過是最大的騙局。
除開火鍋,其實五花八門的江湖菜更具江湖遊俠氣慨。稱其為“江湖菜”,這與菜肴特質和渝人個性有關。街頭小店或高級酒肆,辣椒花椒從不厭繁多濃厚,其驚悚場麵足以嚇退許多清淡人士,撥開迷霧,舌尖細品,柳暗花明,辣得酣暢過癮,且不過分聒噪生猛,一口接一口以致深陷其中。霸王兔、來鳳魚靠麻辣突圍,辣子雞丁辣子肥腸焦香酥潤,麻辣香鍋美蛙魚頭紅豔撩鼻……一日三餐,大吃小食,無辣飯不香,無辣不重慶。
03
一碗蘸水定乾坤
如果你愛辣又喜酸,那一定要去貴州。這裏紅酸白酸臭酸蝦酸應有盡有,辣也辣得頗有態度。貴州人的廚房常年飄蕩著酸湯魚的酸辣鮮香。老壇子裏躺著光澤喜人的糟辣子,烹一道糟辣脆皮魚,口舌稱快。糊辣椒焦香、酢辣椒酒香、糍粑辣椒幹香,各自神威盡顯,鑽鼻入胃,引惹味蕾高潮。與川渝湘贛相較,黔味的辣,率性,野逸,多了一分自然淳樸。
蘸水為貴州飲食文化營造出蔚為大觀的盛景,吃什麽都蘸一蘸,味美宜人。蘸水又各有講究。烙鍋蘸水偏重細糊辣椒麵,並以花椒粉熟芝麻花生碎鹽,清新小豆腐小瓜片“蜻蜓點水”式輕沾,就很驚豔。酸湯魚直接吃已是可口,再配上酥黃豆辣椒粉蔥花豆腐乳,層次陡升,酸辣醇香,扒拉三碗飯不足為奇。擁擠的豆腐果攤兒,折耳根糊辣椒蘸水堪稱絕配,佐以醬油鹽木薑子油等,一口咬盡所有內容,信是人間至味。貴州辣子雞,奇在糍粑辣椒的加盟,幹辣椒發水後下薑蒜鹽入石臼衝至碎爛,以熱油煉熟,粘性豐厚,獨具一格。用來炒製辣子雞,辣味浸透雞肉,滋潤不幹枯,皮酥肉糯,實為一絕。
04
風花雪月下的古靈精怪
雲南風景旖旎秀美,少數民族眾多,飲食流派頗為複雜奇譎。無法一言以蔽之。汪曾祺先生說昆明菜重本味,如汽鍋雞過橋米線,但昆明人也是吃辣的,其他地區還延伸出甜辣、酸辣、香辣幾大味型。在這文藝柔婉之下藏著乖張不羈,你說她溫柔似水她又立馬叛逆給你看。雲南辣風格狂野,千姿百態,趣味橫生。
多彩雲南人善於在辣中詼諧逗趣。據說白族新人要同喝辣椒酒才算吉慶,德宏涮涮辣十足瘋魔,多少人望而生畏。香甜的木瓜菠蘿草莓,加入辣椒麵滋味倍增。丘北有“黑三剁”肥瘦肉尖椒玫瑰大頭菜交融,豐潤厚重,是難得的下飯好菜。神秘的景頗鬼雞小米辣檸檬葉是其靈魂,舂至入味,鮮辣無比。火辣辣的臨滄人鍾情幹巴,舂幹巴炒幹巴炸幹巴,極美。包燒鮮魚,魚肉清甜幼嫩,亦有蕉葉的清芬幹辣的香濃,逗人食欲。大理人用肉質細嫩的洱海鯽魚吊一鍋暖身的酸辣魚湯,抵禦風寒,吃得人滿臉飛紅,更助冬情。
05
不屑說辣,自是辣中霸王
江西辣甚絕,其辣名默默無聞毫不遠揚,存在感極低,卻讓四川人吃了流淚湖南人吃了懺悔。這裏依山傍水,士子風流,如玉帶繚繞的鄱陽湖貫穿其間,江西人食湖鮮嫩魚,愜意自如,沒人特意談辣,辣之至味早已融入他們的血液。從菜肴形貌上看並無“紅色蓋頭”的加持,初始隻覺溫香拂麵,款語軟言,交心交腸之後你才猛然清醒,“轟雷掣電”的辣感流遍全身,聲淚俱下,銷魂醉魄,滿頭大汗,乃是江西辣的正解。
素有“米粉之鄉”的江西,早餐來一頓變態辣米粉,就著溫潤的瓦罐湯,南昌人開始元氣滿滿的一天。鄉人遊子往往牽念著一碗萍鄉炒粉,瘦肉雞蛋豆芽米粉辣子在大廚孔武有力的手臂下肆意熱舞,油旺辣重,冒著喧騰的鑊氣,完美出鍋,色香味俱全,趁熱夾上一筷吞咽下肚,舒坦至極。江西食辣不知辣,瓜子炒貨加辣,蒸蛋煮粥放辣,甚至茶杯裏也要扔一點辣才盡興。辣椒幹辣椒餅充其量饞饞嘴,蓮花鴨血紅燒黃丫頭(黃辣丁),直辣得靈魂顫抖也在所不惜。江西嗜辣如命,冠絕諸省,實至名歸。
我們為什麽如此愛辣?因為在風卷雲湧肆意暢快的辣味國度裏,我們總是能一邊大快朵頤,一邊哭中帶笑,最後轉悲為喜。
江湖從不遙遠,隻要你開懷吃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