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慘烈的國運對決

(2019-11-05 08:32:54) 下一個

作者:金立揚

在蘇聯,它叫做衛國戰爭。在德國,它叫做東線戰爭。

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5月9日,整整1418個日日夜夜,兩個世界級工業強國以死相拚,從北極圈打到高加索山脈,從伏爾加河打到歐洲心髒地帶的易北河,戰線綿延幾千公裏。

每場重大戰役,雙方都投入百萬大軍,坦克數千輛,火炮數萬門。參戰的士兵來自整個歐亞大陸數十個國家,平均每天都有數萬官兵傷亡,一直打到一方的國土全部被占領,武裝力量幾乎全軍覆滅。戰爭徹底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並且把勝利者打成了超級大國,曾經主宰半個地球的命運五十年。

戰爭的雙方對這場戰爭有著不同的稱謂。在蘇聯,它叫做衛國戰爭。在德國,它叫做東線戰爭。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損失統計數字,二戰期間,蘇軍陣亡、傷重死亡、病亡和被俘後死亡相加,共計866.48萬人,再加上動員入伍途中死亡的50萬人,總計軍人死亡916.48萬。蘇軍受傷人員為1520萬人,總傷亡數達到2400多萬。

除了軍人的傷亡,還有數量驚人的平民傷亡。俄羅斯統計,二戰蘇聯和平居民死亡1740萬人,總計軍民死亡約2660萬人,相當於全國人口的七分之一。

1941年,包括大戰前新吞並的西烏克蘭、摩爾多瓦、波羅的海三國等地區,蘇聯人口約一億九千萬。減去一半多點的女性,再減去男性中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蘇聯的中青年男子大約在五、六千萬左右,其中紅軍傷亡了2400多萬,再加上男性平民的傷亡,可以說蘇聯全國成年男子的一半非死即傷。

受創最深的是1923年出生的蘇聯男性。1941年,他們滿18周歲,正趕上參軍的年齡,四年打下來,他們80%沒有活到勝利的那一天。1945年,蘇聯總人口從1941年的1.9億下降到1.67億,男性人口隻剩43.2%,女性則為56.8%。

為了對蘇軍的傷亡有個更清晰的概念,我們不妨做些比較。1812年俄羅斯與法國戰爭,基本殲滅了拿破侖的主力部隊,俄軍死亡不過20萬出頭,1941年俄羅斯與德國的戰爭是這個數字的45倍以上。

在1941年7-9月的基輔防禦作戰中,紅軍陣亡失蹤超過60萬。9月30日,德軍發起台風行動,直撲莫斯科,在維亞茲馬和布良斯克完成了雙重包圍圈,合圍了紅軍三個方麵軍。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蘇軍陣亡20萬,被俘67萬,再加上受傷入院的,莫斯科門前的百萬蘇軍被一掃而空,以致於斯大林問朱可夫:“朱可夫同誌,你堅信我們能夠守住莫斯科嗎?我是在懷著內心的巨大痛苦問你這個問題,希望你誠實地回答。”蘇德戰爭中蘇軍的每一個轉折性戰役,都是以巨大的犧牲換來的。

1942-43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陣亡失蹤47.7萬,負傷64萬。1943年夏的庫爾斯克戰役,蘇軍徹底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其間的7月至9月,蘇軍陣亡68萬,失蹤11.5萬人,負傷183萬,作戰部隊在3個月內減員三分之一,是整個戰爭中傷亡最重的時期。到了戰爭後期,蘇軍的傷亡依然很大。

在反攻德國的道路上,蘇軍平均每天留下2500具士兵的屍體。打到波蘭,蘇軍陣亡60萬人。打到匈牙利,陣亡14萬。柏林戰役,盡管蘇軍已經具有絕對優勢,盡管誰都不願意在勝利的前夕倒下,蘇軍仍然付出了陣亡8.1萬人、負傷28萬人的代價。

除了空前的傷亡,還有空前數量的人被俘。特別是在戰爭的第一年,蘇軍基本上抵抗不住德軍裝甲部隊的鉗擊,一個又一個集團軍被合圍。1941年夏的白俄羅斯防禦戰,蘇軍被俘28萬。

1941年7月中旬到9月上旬的斯摩棱斯克會戰,蘇軍被俘30萬人。7月至9月的基輔會戰,希特勒稱為“戰史上最大的合圍戰”,德軍俘虜蘇軍66萬人。據俄羅斯統計,蘇軍在整個戰爭期間,被俘362萬,近半數即178萬人死亡。德國和西方史學家一般認為蘇軍被俘人數在500萬以上。

慘重的損失,即使象蘇聯這樣的人口大國,動員能力也到了極限。在這個不到兩億人口的國家,先後動員了3440萬人參軍。戰爭爆發的第二天,蘇聯首先對23歲到37歲的男性公民實行動員,七天之內就有530萬人應征入伍。八月,由於在斯摩棱斯克、烏曼和第聶伯等戰役中遭受巨大損失,蘇聯進一步征發18歲和40-50歲的人參戰。

到戰爭的最後一年,蘇軍征兵年限進一步放寬,下限17歲、上限55歲的男子都扛起了槍。連婦女也紛紛從軍。一般國家的女性從軍,主要擔負醫療、通信等後勤工作,蘇聯女兵則當上了狙擊手、機槍手、偵察兵、坦克兵和飛行員。

在戰爭期間,蘇聯共有80多萬婦女從軍,死亡過半。

到戰爭中後期,蘇聯把罪犯也放出來了。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前夕,為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貝利亞向斯大林建議從勞改營和教養院提前釋放犯人:“別讓這些蘇維埃的灰塵再去浪費蘇維埃的糧食了,應該讓他們承擔戰爭的責任。”於是,斯大林在1943年8月29日頒布命令,先後把130多萬名勞改犯和問題軍人送上前線,其中40多萬人編進懲戒營,從事最危險的戰鬥任務。

1944年一年下來,損失超過50%,損失率是普通部隊的3-6倍。蘇聯後方的青壯年男子基本上已經搜羅一空,丘吉爾在參加雅爾塔會議的時候,曾經注意到街上已經見不到男性平民,連交通警察都是女的。

在蘇德戰爭中,德國也徹底打得筋疲力盡,其人力枯竭的問題甚至比蘇聯還要嚴重。與蘇聯不同,德軍同時在多條戰線上作戰,北歐的森林,意大利和巴爾幹的山地,法國的平原,北非的沙漠,乃至大西洋的海底,到處有德軍士兵的身影和墳墓。但是總的來看,蘇德戰場是毫無疑問的主戰場。二戰時期,德軍死亡、失蹤將近500萬,其中死於蘇德戰場的約430萬。

蘇德戰爭開戰前4周,德軍傷亡人數已經超過西歐戰役的總和。開戰兩個月,最早突入蘇聯的德軍部隊就隻剩下了60%。而蘇德戰爭前期的傷亡還不是最嚴重的,隨著蘇軍規模的擴大、裝備的改善和戰鬥技能的提高,德軍的傷亡直線上升。

德國在東線陣亡人數,1941年約30萬,1942年約50萬,1943年約70萬,1944年達到123萬。一個德國老兵回憶,當時征兵以18歲劃線,一滿18歲立即入伍,中學畢業生一屆一屆地送到前線。在他畢業的中學裏,1922年出生的男生沒有一個從戰爭中活下來。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失利以後,德國取消了家庭最後一個兒子或者大家庭父親的免服兵役的規定。征兵年限逐步放寬,上限擴大到45歲,後來又擴大到60歲。1944年,希特勒下令16歲到60歲的男子,一律編入國民衝鋒隊,承擔鄉土防禦的任務。

1945年3月,德軍征召1929年出生的男性入伍,正式打破了十八周歲的最低服役年限。因體檢被淘汰的人員也不能免除兵役,例如在西線的第70步兵師主要是由患胃病的人組成的,隻能吃白麵包,號稱“白麵包師”。甚至還有一個營,完全由患耳疾的人組成,命令靠手語傳達。

為了彌補本國人力的不足,德國還大量征召外籍人員參軍。先是德國僑民,繼而北歐、西歐的誌願者和蘇聯戰俘都可以加入德軍,曾在德軍中服役的外籍人員超過200萬,來自30多個國家。

至於猶太人,到戰爭後期,如果隻有50%的猶太血統,也可以加入軍隊。

但是,出於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的考慮,德國始終沒有征用婦女加入作戰部隊。

到戰敗之時,德軍總損失(傷、亡、被俘和失蹤)總計1348.8萬,占1939年男性人口的46%,其中在東線的損失達1075.8萬人,占了總損失的80%。

就人力資源的動員和損耗而言,蘇德戰爭稱得上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總體戰。

從法國大革命開始,歐洲的戰爭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中世紀的歐洲小國寡民,戰爭屬於貴族、騎士和雇傭軍的職業,目的是王朝的利益,平民並不參戰,一場戰爭往往隻有幾千人參加,上百人傷亡,隻要能夠達到目的,盡量避免會戰和流血。但是法國大革命把征兵製和意識形態引入了戰爭。

1793年8月,法國革命政府頒布了全民動員令:“年輕男子應該去戰鬥,已婚男子應該製造武器和運送補給;婦女們要縫製帳篷和軍裝,去醫院裏服務;孩子們應該把亞麻布做成繃帶;老人們應該到公共廣場上,鼓舞戰士們的士氣,宣傳對國王的仇恨以及共和國的團結。”當時,法國17到25歲的健康單身男子全部參軍。

正如法國元帥福煦後來所言:“法國革命憑著它的原則的力量和能力,憑著它所鼓舞起來的人民的熱情,已經把整個民族的全部重量和一切力量,都投放到天平上了。而在過去,天平上的重量隻是有限的軍隊和國家的有限(正常)稅收。”

“國王和國王的戰爭結束了,民眾和民眾的戰爭開始了”。

戰爭性質的變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世界上所有最強大的民族國家都投身其中,參戰國家的人民不分階級,不分黨派,全都興高采烈、鬥誌昂揚地走上前線,工業革命以來發展起來的強大的科技和工業圍繞戰爭全速運轉。一戰參戰的軍人6500萬,死亡857萬,青年貴族軍官身先士卒,傷亡尤為慘重,致使歐洲許多曆史悠久的貴族家族絕嗣。

稱雄數百年的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徹底崩潰,不可一世的德意誌德國驟然瓦解,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則日薄西山。大戰過後,這片富饒的大陸遍地廢墟,民窮財盡,歐洲人從此喪失了自信,也喪失了幾個世紀建立起來的世界霸權。

對現代戰爭的長期性和殘酷性,德軍高層的有識之士認識是非常清楚的。老毛奇在1890年就預言,下一次戰爭可能要打7年,甚至30年,因為現代國家的資源太巨大,一次會戰不足以放棄戰爭。小毛奇在1906年說得更明白:“那是一種民族戰爭,不是一次決定性會戰所能完成的,必須經過長期苦戰把全部國力都耗盡,否則一個國家不會屈服。”

一戰結束以後,德國名將魯登道夫寫下了《總體戰》。他認為,現代戰爭已經是總體戰,從戰場的範圍看,“已經擴展到了作戰國的全部領域”,“總體戰不單單是軍隊的事,它直接涉及到參戰國每個人的生活和精神”。全體國民必須不遺餘力,奉獻全部身心,政治、經濟和精神生活都必須服從戰爭需要,唯有如此,戰爭的勝利和民族的生存才有根本的保證。

一戰的經驗表明,德國要進行總體戰並不困難,難的是進行長期的總體戰。德國自然資源極為貧乏,石油、天然橡膠、鎢砂、鉻礦等重要的戰略資源全部需要進口,甚至糧食都不能自給。德國一戰宣布投降的時候,寸土未失,軍隊仍然戰鬥在敵國的土地上。但是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嚴密封鎖下,國內人民生活困難,在戰爭的最後兩年,德國有80萬非戰鬥人員死於饑餓和營養不良。德國一戰的失敗,主要不是敗於戰場,後方不穩、士氣低落是主要的原因。

對德國來說,總體戰還有一個特殊的困難,就是納粹在德國社會的根基不深,就是從它的前身、1919年成立的德國工人黨算起,到1933年取得政權,也隻有14年的曆史。

納粹黨員大多從社會底層和邊緣起家,希特勒自己隻是來自奧地利的一個下士。隻是靠著蠱惑人心的宣傳、特別是在解決經濟危機中的成就,納粹才得到了多數德國人的擁護,至於德國的工業家、國防軍和知識階層,對納粹並不那麽買賬。如果把德國拖入一場曠日持久的總體戰,讓全國上下自覺自願地忍受犧牲,那麽納粹的統治還能不能穩固地維持下去,就很難說了。

對此,希特勒心知肚明。

因此,盡量避免陷入持久戰和總體戰,就成了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的戰略目標。所幸的是,在古德裏安為代表的德軍將領的努力下,德國的閃電戰逐漸爐火純青,避開總體戰似乎有了可能。

閃電戰的基本打法是在決定性的地段,大量集中使用坦克集群,在空軍的配合下突然發起進攻,突破對方戰術防禦地域後,高速向戰役縱深進攻,進而圍殲敵主力集團。從戰略層次講,閃電戰不僅要在敵人重兵集團展開之前,癱瘓其防禦體係,更重要的是摧毀其抵抗意誌,使得敵國很快投降。

閃電戰在波蘭戰役中初試鋒芒,在西歐戰役中達到頂峰。德軍1天時間就拿下丹麥,5天占領荷蘭,12天打下南斯拉夫,18天蕩平比利時,23天奪取挪威,27天內征服波蘭,39天就讓號稱“歐洲第一強國”的法國俯首稱臣。

到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已經占領了大半個歐洲,兵鋒所向,無不披靡。在這個過程中,德國並沒有投入全部國力,隻是利用其現有的工業基礎實行了寬度軍備計劃,軍備生產的戰線很長,但是規模不大。在二戰爆發前的六年,整個德國工業產值僅有6%~7%直接用於軍事。

二戰爆發以後,德國也沒有實行總動員,就順利地橫掃西歐、北歐和巴爾幹半島。對蘇開戰以後,因為前幾個月打得比較順手,德國甚至把一部分軍工生產能力轉入了民用。

蘇德戰爭前,德國國防軍蒸蒸日上,蘇聯卻出現了傷筋動骨的大清洗。1937-1938年間,紅軍高級將領大部分被槍決,軍官總共被槍決1.5萬人,元氣大傷。在1939年冬天的蘇芬戰爭中,蘇軍丟盡了臉麵。為了拿下隻有400萬人口的芬蘭,蘇聯投入了百萬大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原定三四天的戰爭,打了三四個月,喪師數十萬。

相比之下,德軍開戰以來還沒有敗過,難怪希特勒對進攻蘇聯充滿了自信:“我們隻要在大門口踹一腳,整座破房子就會倒塌下來。”根據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將用3-4個月的時間,即在冬季到來以前,基本殲滅蘇軍主力,攻占莫斯科和列寧格勒,推進到伏爾加-阿爾漢格爾斯克一線,基本結束對蘇戰爭。至於蘇聯剩下的烏拉爾工業區,用德國空軍就可以解決了。

斯大林明確指出,蘇聯將麵臨“一場長期的、殘酷的競賽,交戰雙方的全部經濟和政治基礎都將在這場競賽中受到考驗”。

當時蘇聯的軍事學說,對於未來戰爭的長期性有清醒的認識。蘇軍認為,未來戰爭將是數百萬人進行的武裝鬥爭,參戰雙方的最終目標都是徹底消滅敵人。戰爭將具有極大的規模,而且不可能是閃電性的,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實施一係列戰略性戰役才能最終粉碎敵人。

二十年代後期,蘇軍總參謀長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就說過:“現在我們不能期望那樣的交戰,它們能夠導致以一次突擊就消滅敵人全部作戰軍隊的結果。正麵的寬度、鐵路網的高效率和戰區的大縱深都不允許達到那樣的結局。”“我們應當準備進行長期的戰爭,如果各帝國主義者在他們之間發生衝突的情況下爆發的戰爭是長時間的,那麽毫無疑問,在我們蘇聯和周圍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鬥爭,也將是長期的、曠日持久的和十分殘酷的。”

在這樣的環境、認識和心態之下,蘇聯以舉國之力,全速發展重工業,為未來的戰爭做好準備,就不難理解了。

從1926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蘇聯最大限度強化勞動紀律,經濟、外交和社會生活全部服從軍事目的。1939年二戰開始以後,隨著德國橫掃北歐、西歐,戰爭的陰雲已經籠罩整個蘇維埃俄國,蘇聯的備戰工作加快了步伐,其規模是驚人的。

1938-1940年間,蘇聯工業生產增加了44%,國防工業的增長比全部工業要快2倍。1939年軍事撥款占國家預算的25.6%,1941年增加到43.4%。一個又一個重工業基地,在烏拉爾和中亞的荒野中拔地而起。

從1939年到1941年戰爭前夕,蘇聯軍隊規模從200萬增加到550萬,其中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建設成為重中之重。根據蘇軍總參謀部擬定的計劃,將組建20個機械化軍,配備坦克29899輛,其中包括15834輛T-34、KV坦克,這是同期德軍坦克和強擊火炮總數的5-6倍。

蘇軍把德軍當成了一個可怕的對手,進行了嚴肅認真的準備。他們相信德軍也會這麽幹,為此甚至導致了蘇軍總參謀部軍事情報局(即格魯烏,其情報滲透能力比克格勃還強)誤判了蘇德戰爭爆發的時間。

格魯烏情報專家認為,德國要進攻蘇聯,不是幾個月能夠完成的,必須應對蘇聯冬季的嚴寒。為此,德軍要大量采購羊皮襖,這意味著有數百萬頭公綿羊被宰殺,大量超出日常需要的羊肉湧入歐洲市場,引起羊肉價格的大跳水。同時,德軍必須換用適合寒冷地區的特殊擦槍布以及在嚴寒地區使用的燃油。基於這樣的判斷,格魯烏密切注意歐洲各綿羊產區動向,收集整理各地公綿羊的數量、主要集散地和屠宰中心的情況,格魯烏局長葛利柯夫每天兩次聽取歐洲各地公綿羊的價格情況。

蘇聯情報員還費盡千辛萬苦搜集德軍使用過的擦槍布,偷運大量煤油燈、煤油爐和打火機等物品。直到戰爭前夕,格魯烏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綿羊價格沒有異常波動,擦槍油和燃油的配方也沒有變化。

基於上述情況,葛利柯夫雖然知道了德軍的大規模集結,甚至知道了德軍行動的代號,卻向政治局擔保德軍沒有做好開戰的準備。結果,10小時以後,德軍的全麵進攻就開始了。因為,希特勒根本沒有打算將對蘇戰爭拖到冬天。

在蘇德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具有一切有利條件在武器裝備上壓倒對手。德國本來就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的強國,二戰爆發以後還占領和控製了幾乎整個歐洲大陸。1941年,德國直接統治區就產煤4億噸,鋼3180萬噸,而蘇聯的產量僅為1億5千萬噸煤、1790萬噸鋼。德國擁有126萬台金屬切割機床,蘇聯僅有58.4萬台,至於機器製造工人,德國超過蘇聯1倍。德國還有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造出了當時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德國的MP43突擊步槍,MG42通用機槍,虎式坦克,88毫米高炮,都是同類武器中最優秀的。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德國軍隊是一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但事實上,德軍在二戰中雖然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數量卻嚴重不足,在大多數時候,德國國防軍都是普遍缺乏技術裝備的情況下苦苦支撐的。

德軍與蘇聯開戰的時候,德國及其盟國在邊境的主要裝備數量就低於蘇軍,坦克和突擊炮是4171輛對15687輛,飛機是4389架對11537架,火炮和迫擊炮是42601門對59787門。當時蘇聯的武器大多陳舊,但是T-34坦克和122毫米A-19加農炮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主戰裝備。德軍進攻部隊隻有19個裝甲師和14個摩托化步兵師,其餘112個師都是步兵師,靠著士兵的雙腳或者馬車進行機動。

1941年冬天,德軍從莫斯科城下敗退,損失了大量重裝備,從此就再也沒有恢複過來。第二年春天,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因為要進行主力方向的作戰,裝備達到了編製標準的85%,算是情況最好的,這還是從其他兩個集團軍群中抽西牆補東牆才拚湊起來的。

總體來看,德軍在戰爭中經曆了一個 “去現代化”的過程。

在蘇德戰場上,開戰時期德軍擁有3600輛坦克,到戰爭中期的1943年夏天隻有上述數量的三分之二。德軍一個裝甲師在二戰初期裝備328輛坦克,到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的時候,平均擁有坦克73輛,到1945年,更縮減到54輛。非戰之罪也,在戰爭中,德軍主要裝備的交換比都優於蘇軍,坦克經常是一輛換蘇聯的三四輛甚至更高。但是,德國的坦克經常是損失一輛少一輛,蘇聯卻總是能夠造出更多的坦克,直到把德軍徹底淹沒。這就不能不從軍備生產上找原因了。

蘇聯在軍備上的勝利,首先是武器哲學的勝利。蘇聯武器在國際上一直簡單、可靠、耐用著稱,而這正是大規模、長期性戰爭所要求的。

在這樣的戰爭中,兵員傷亡比率很高,武器的耗損也很快。因此,武器沒有必要造得太精密、太複雜,因為根本沒有時間讓士兵接受長時間的訓練。

一個叛逃到西方的蘇聯軍官問得好:“假如明天必須動員中年的後備役人員或戲劇學校的學生去保衛國家時,又會發生什麽情況呢?”同樣,武器的使用壽命也沒有必要太長,因為在達到壽命前很早就已經被摧毀了。

所以,蘇聯武器非常簡單,型號簡單,使用簡單,維修也簡單。

例如,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生產了34.8萬門迫擊炮,占二戰所有參戰國生產量的一半,德國隻生產了6.8萬門。蘇軍特別喜歡迫擊炮,主要原因是結構極為簡單,隻花幾分鍾就會教會士兵使用它。可靠性高,幾乎不需要維護。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立即準備好,隨即向敵人發射炮彈。雖然射擊精度較差,但是它好歹是門炮,有還是沒有是大不一樣的。

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隻有兩種主要的坦克,即中型的T34和重型的KV,總共隻有五種主要戰鬥機。

相比之下,德軍的武器則是五花八門,軍隊經常隨心所欲地提出生產新式武器或者改進現有武器的要求,為了彌補生產能力的不足,德國還搜羅了占領的歐洲各國各式各樣的裝備。德國一度同時生產著425種飛機或改進型。中央集團軍群在戰爭中期裝備了151型不同的卡車,150型不同的摩托車,要儲備一百萬種配件。一個裝甲師投入作戰的時候,有96種人員輸送車,111種卡車,37種摩托車。這是生產企業的噩夢,也是後勤部門的噩夢。

德國的武器發展計劃同樣雜亂無章,僅以飛機為例,就研製過噴氣式戰鬥機、噴氣式轟炸機、四引擎遠程轟炸機、載重22噸的巨型運輸機、無尾翼的隱形轟炸機等,有的遠遠超越了時代。德國軍備部長施佩爾曾經感歎:“我們確實吃了發展計劃過多的苦頭。假如我們集中發展少數幾項,肯定早就完成了。”

為了對付蘇聯的T-34坦克,德國研究開發了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是,生產一輛T-34僅僅需要8千個工時,而同級別的豹式坦克則需要15萬個工時,重型的虎式坦克則需要25萬個工時。戰爭期間,德國共生產了1350輛虎式坦克,4814輛豹式坦克。蘇聯卻生產了10.2萬輛坦克,其中T-34超過5萬輛。蘇聯紅軍坦克維修部門還搶修了43萬輛次坦克、裝甲車輛,相當於蘇聯戰時年產量的15倍。

與簡單的武器設計相結合的,是軍備生產的全力以赴。蘇聯本來實行的就是計劃經濟,完成這個轉變並不困難。蘇德戰爭爆發後兩小時,最高蘇聯就發布了“關於戰爭狀態”的命令,規定了公民勞動義務、征用運輸工具、生活必需品定量供應等措施。戰爭爆發的第四天,蘇聯就通過了《戰時職工工作時間規定》。12月又規定了《追究軍工企業職工曠工責任》,工作消極或者遲到的,可以被判刑。建築、彈藥、鐵路等行業,先後實行軍管。

1942年,蘇聯軍工行業的工人工作時間被定為14個小時,有的長達16個小時。大量婦女和少年加入了勞動大軍。1939年,工業部門職工中18歲以下的占6%,而1942年這個數字增加到15%。1943年,蘇聯工業勞動力的一半以上是婦女,在集體農莊,女工的比例幾乎為四分之三。

整個1943年,蘇聯用800萬噸鋼和9000萬噸煤生產出了48000門重型火炮和24000輛坦克。

美國和蘇聯是二戰時期運用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最成功的國家,戰後,兩國均成為超級大國。

在很長時間裏,德國在軍備生產上一直沒有全力以赴。一次大戰後期,德國因為遭受封鎖、物資匱乏,國內厭戰情緒嚴重,導致了革命,希特勒對此深以為戒。

二戰爆發後,德國沒有進行經濟總動員,反而花了很大力氣搜刮被占領的歐洲各國的農產品。1944年以前,德國一直不敢削減民用消費品的生產。當時在參戰國中,德國人的生活水平僅次於美國。即使在戰爭的最後時期,德國還在生產大量的壁紙,眾所周知,這是完全沒有軍事用途的。而在蘇聯,戰時除了軍裝就不生產任何服裝了,民用服裝隻能到舊貨市場上去買。

因此,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軍備生產長期停滯不前,以飛機生產為例,1939年飛機產量8000架,1940年10000架,1941年11000架。1942年,德國百分之九十的軍工生產部門仍然執行一班製。1943年,德國人一周工作周才從1942年的47小時增加到49.2小時。事實上,德國的軍備生產還比不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一次大戰時期,德國46.5%的粗鋼用於軍工,1942年初隻有37.5%。蘇德戰爭的第一年,火炮和彈藥產量僅為1918年的四分之一,到1944年,德國軍備生產到達頂峰的時候,彈藥產量仍然低於一次大戰時期。

1943年1月13日,當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已成定局,希特勒才下達一項指令,要求德國轉入總體戰。2月18日,戈培爾才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宣傳德國要開展總體戰。德國總算把工業生產轉入了戰時軌道,戰爭機器全速運轉起來。但是,德國的軍工生產體係疊床架屋,遠遠不如蘇聯。

1942年5月,精明強幹的斯佩爾出任軍備部長,但是隻能管得了陸軍的軍備。海軍軍備生產組織權利直到1943年春才取得,空軍軍備則由於戈林的阻撓,要等到1944年8月。而且皮革和紡織品之類基本物資仍由經濟部長掌控,至於勞動力的招募和管理,則由帝國勞工部長沙克爾負責。施佩爾曾經提出從德國婦女中招募工人,但是沙克爾認為這是傷風敗俗之舉,不隻是她們的精神和感情生活,而且連生育能力都會受到不利的影響,希特勒也認為德國婦女沒有東歐的強壯,最後沒有同意。希特勒甚至遲遲不允許把德國的幫傭征入軍隊或者工業部門。以至於在1943年,英國的女傭人數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德國直到戰爭結束,女傭還有140萬。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彌補工業勞動力的不足,德國隻有征用數百萬外籍勞工和戰俘。這些人生活條件非常惡劣,再加上語言的障礙和缺乏相應技術,生產效率不高。

即便如此,在施佩爾的天才領導下,德國的軍備生產出現了飛躍。1943年10月,德國開始按照合理化原則組織軍備生產,統一多用途部件的規格,合理使用機器和調撥勞動力,交流經驗改進工藝。按武器類型設立了指導委員會,並為調撥部件設立了企業聯合組織。確保一個工廠盡可能隻生產一個項目,但是要做到大規模生產,各種武器的產量迅速攀上高峰。彈藥生產的最高峰是在1944年8月,飛機產量的最高峰是1944年9月;火炮和新潛艇的生產是在1944年12月。1944年全年飛機產量39870架,其中戰鬥機30511架,是1941年的6.6倍,坦克產量增長33.9%,達到2.7萬輛,火炮增加50.3%,達到8.7萬門。

但是,這已經遲了。

這時候美英的轟炸機已經在德國上空鋪天蓋地了。為了摧毀德國的戰爭潛力,美英航空兵是下了大力氣的。一次轟炸行動,美英往往出動一千架重型轟炸機和同等數量的遠程護航戰鬥機。

整個對德戰略轟炸行動,美英損失飛機4萬架,空勤人員死亡超過9萬人,死亡率僅次於德國的潛艇部隊。德國人被炸死炸傷100餘萬人,無家可歸者750萬人,不得不把200萬人和一半以上的空軍用於防空作戰。

1944年5月12日以後,英美空軍調整了戰略轟炸重點,集中轟炸德國的燃料工廠。施佩爾說:“這是決定這場技術戰爭勝負的一天。”到7月,德國所有的主要煉油廠都被盟軍的轟炸破壞,失掉了90%的燃料供應。巴頓曾說:“我的士兵可以吃皮帶,但我的坦克必須加油。”德國生產出來的大量武器,因為缺乏燃料和運輸工具,根本無法投入前線作戰。生產再多,又能奈何?何況本來就生產得不多。

1944年6月,英美開辟了第二戰場。德軍不僅要與全歐洲幾乎所有國家作戰,而且要和未來兩個超級大國同時作戰。僅僅一次諾曼底登陸,盟軍就投入總兵力約278萬人,飛機13700架,艦艇9000餘艘。

到1945年1月,德軍在西線靠著1000輛坦克對付盟軍的6000輛坦克,在東線靠著48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對付紅軍的14000輛坦克。至於飛機數量差距更大,在東線,德軍以1500架戰鬥機對付紅軍的15500架,西線則更為懸殊,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45年1月1日保有飛機為72726架(其中作戰飛機41961架),主力都集中在歐洲戰場。德國的陸軍和空軍被盟軍航空兵打得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

例如,1944年7月25日,在西線德軍精銳的130李爾裝甲教導師陣地上空,先是來了一波波雷電式攻擊機,兩分鍾一個批次,每次50架,投下了無數高爆炸彈和凝固汽油彈。400架中程轟炸機隨之而來,投下一串串500磅重的炸彈。塵埃尚未落定,又來了鋪天蓋地的重型轟炸機群,這是1500架B-17空中堡壘和B-24解放者,投彈3300噸。收尾的是300架P-38閃電式戰鬥轟炸機,再次用殺傷炸彈和凝固汽油彈把陣地炸成一片火海。一天之內,這個裝甲師防守地域變得象月球一樣荒涼,官兵被炸得隻剩一半。當美軍第3裝甲師撲上來的時候,李爾裝甲教導師隻有7輛坦克還有戰鬥力。

二次大戰是鋼鐵的較量,各國軍事上的表現基本上與各國的工業能力成正比。

一戰是塹壕戰的高峰。對於由鐵絲網、機槍和塹壕組成的防禦陣地,各國軍隊幾乎都沒有找到好的辦法,基本上誰進攻,誰倒黴。在索姆河戰役的第一天,僅英軍就傷亡6萬多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多少戰術可言,戰爭成了膠著戰、消耗戰。從1914年開始到1918年戰爭結束,西線交戰各方喪師數百萬,戰線卻沒有多少變化。

但是,正如英國軍事學家富勒指出的,到了一戰後期,由於飛機、坦克和毒氣等用於軍事,機動性得以再生,進攻再次成為一種優勢的戰鬥形式。

1918年英軍發起的康布雷戰役已現端倪,1918年8月,英法聯軍實施亞眠戰役,投入坦克670輛,在飛機的配合下,當日突破德軍縱深11千米,殲敵2.7萬人。大規模坦克部隊和飛機出現以後,塹壕戰僵局的改變,已經確定無疑了。

在一戰以後,歐洲各主要軍事大國的有識之士均意識到機械化戰爭的來臨。英國有裏德爾·哈特、富勒,法國有戴高樂,德國有古德裏安,蘇聯則有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和紅軍副參謀長特裏安達菲洛夫。

蘇聯在20年代後期到30年代初,軍事思想非常活躍。他們開始發展了大縱深作戰理論,即在主要作戰方向上集中優勢兵力,大量使用坦克兵、航空兵和空降兵等新興兵種,實現連續不間斷地向縱深突破。

1930年代中期,蘇軍在機械化戰爭的理論探索和實踐上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斯大林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就利用計劃經濟的威力,大量生產機械化部隊所需要的裝備。1932年,蘇軍就組建了首批兩個機械化軍,比德軍組建第一個裝甲師要早三年。1935年9 月,蘇軍舉行了震驚世界的基輔軍區大演習,參演部隊6.5 萬人、1000多輛坦克、600 架飛機,演練了機械化部隊與步、騎兵協同突破敵防禦縱深等課題,並首次實施空降行動。這時的蘇軍裝備坦克已經達到15000輛以上,悄然成為世界第一坦克大國。

後來由於大清洗,特別是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被清洗後,大縱深作戰理論沒有持續深入地貫徹下去,但是也沒有徹底廢止。

1943年,蘇聯軍事工業已經從戰爭初期的災難中恢複過來,經過艱苦的大遷徙和建設,從烏拉爾到中亞的軍工基地體係完整,爐火正紅。當年蘇聯生產坦克24000輛,1944年生產29000輛。而且,英美的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到1944年4月為止,蘇聯從盟國接收了220,817輛卡車,整個戰爭期間共接收了427,000輛卡車,數量上超過了二戰期間德國卡車的總產量,而且質量更好。蘇軍的通信聯絡裝備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強了部隊作戰的協調性。僅美國就提供了95.6萬英裏電話線,3.5萬個無線電台,38萬部野戰電話。大規模坦克部隊的組建和幾十萬部隊的協調一致的戰場快速機動從此成為現實。

在戰爭中後期,德軍已經打不出一次像樣的閃電戰。閃電戰對付缺乏戰略縱深的小國最為有效,對付蘇聯這樣的大國就不行了。

1940年德軍進攻法國,戰場麵積19.38萬平方公裏,德軍平均每51平方公裏有一架飛機,每75平方公裏一輛坦克,而在1941年進攻蘇聯的時候,戰區麵積為107.625萬平方公裏,平均每245平方公裏隻有一架飛機,每291平方公裏一輛坦克。德軍1940年在西歐日均推進速度為30公裏,以這樣的速度,要打到巴巴羅薩計劃設定的伏爾加-阿爾漢格爾斯克一線,要連續不斷地走一百天,這還不算蘇聯惡劣的氣候、落後的道路給裝備帶來的嚴重損耗。

古德裏安在談到對蘇作戰的原則時說:“一切在於快!要快的讓敵人得不到喘息的機會,快的讓敵人沒有爬起來的機會,沒有從容集結兵力和布防的時間。一旦它爬起來,做好了搏擊的準備,你就很難再打倒它了。因而迅速攻克敵方首都,對著敵人的神經中樞戳一刀,敵人的抵抗便會陷入癱瘓。”

因此,一旦蘇聯依靠廣闊的戰略縱深,把戰爭打成了持久戰,閃電戰威力頓失。

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靠著層層的雷場、反坦克壕以及縱深兵力配置和火力配係,擋住了德軍最強大的裝甲部隊的突擊。

而且,德軍逐漸失去了閃電戰的物質條件。戰爭後期發展起來的虎式坦克,其裝甲防護力和火力驚人,但是機動能力不行,跑100公裏就得加油,跑1000公裏就得送回工廠大修,經常出現機械故障,又容易陷入沼澤之中。豹式各方麵都不錯,可惜數量太少。閃電戰所依賴的進攻型空軍情況則更加糟糕。隨著英美對德戰略轟炸的全麵展開,德軍不得不把飛機生產的重點放在防空的殲擊機上,而不是用於支援地麵部隊的強擊機和轟炸機上。就連有限的殲擊機,也主要用於西線和本土防空作戰。

從1943年3月起,德國作戰飛機在西線的損失就開始持續大於在東線的損失。

1943年7月初,德國空軍共有飛機7080架,僅僅7、8月兩個月裏就在東線損失了1030架、在地中海損失了1032架、在本土防空中損失了1151架,合計損失3213架,幾乎喪失了一半的作戰力量。1944年初,東線德軍與蘇軍飛機的對比是3073架飛機對8813架,1944年6月則是2796架對14787架,根本談不上在東線掌握製空權或者有效支援地麵部隊。

不僅如此,德軍連組織防禦也非常困難。德軍在防禦上基本遵循的是1918年魯登道夫時期的模式,即由步兵分隊實施縱深防禦,兵力主要用於預備隊而不是配置在一線。當敵人進攻的時候,一線兵力可以適當後撤,然後發動迅猛的反突擊擊退入侵者。西方研究蘇德戰爭的權威學者Glantz指出,這樣的防禦要行之有效,需要三個條件:一是有足夠的步兵建立防禦縱深;二是敵方步兵沒有實現摩托化,無法迅速發展進攻;三是德軍指揮官要有因地製宜選擇防禦地點和靈活處理的權力。但是,在戰爭的中後期,三個條件一個也不具備。

由於兵力枯竭,德軍一個師的防禦正麵很寬,無法形成兵力縱深配置,很多地域不得不通過大量布雷來代替。蘇軍的快速機動能力已經在德軍之上,一旦突破,德軍根本來不及構築下一道防禦體係。更重要的是,希特勒完全剝奪了德軍指揮官靈活防禦的權力,而是堅持寸土必爭,不得放棄任何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築壘地域。

在戰爭末期,希特勒甚至下令,士兵可以就地處決命令他們撤離的軍官。日耳曼民族打仗一直有委托式指揮的傳統,上級隻是告訴下級戰鬥應當達成的目標,至於具體怎麽打,由下級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正如十八世紀普魯士名將塞德裏茲所說:“在會戰之後,國王可以隨他的意思來處分我的頭腦,可是在會戰之中,他卻應準許我用自己的頭腦。” 但是,蘇德戰爭後期,德軍的優良傳統蕩然無存,隻能聽任蘇軍包抄、包圍和最終殲滅。

1941年9月18日,蘇軍在葉利尼亞戰役中擊潰了德軍,取得了衛國戰爭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發布第308號命令,把戰功卓著的4個步兵師改稱近衛師,1690年彼得大帝創立的近衛軍重新回到俄羅斯大地上。近衛軍官兵均佩戴“近衛軍”胸章,擁有最好的武器,最高的薪金,從事最艱巨的戰鬥任務。蘇軍規定,近衛軍的軍官領取一倍半的薪金,士兵則是兩倍。為了維護近衛軍的威信,蘇軍明確規定,近衛軍不能用來打雜,在進攻時必須用於完成最重要的任務,防禦時則用於反突擊。

1943年1月,蘇軍決定換發新軍服,指揮員原來的大紅領章被象征俄國軍官傳統的大肩章所取代,原來代表工農的樸素軍服煥然一新。在這緊張的戰爭時期,為了讓軍官穿上真正象樣的軍服,蘇聯專門向英國定購了禮服肩章用的金穗。

1943年8月5日,為慶祝奧廖爾和別爾哥羅德的解放,斯大林決定按照俄羅斯古時候的傳統,在莫斯科以124門火炮齊鳴12響,同時燃放禮花。從此以後,紅軍每當取得一次重要勝利,隆隆的禮炮聲就在莫斯科響起。18天之後,紅軍攻克哈爾科夫。哈爾科夫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曾經在蘇軍和德軍之間數度易手,為此,禮炮改為224門火炮齊鳴20響。在鳴放禮炮前,蘇聯所有的廣播電台轉播最高統帥部的嘉獎令,嘉獎立功的部隊番號和指揮員。有一次,嘉獎令播出時提到了烏克蘭第1方麵軍,卻漏掉了方麵軍司令員科涅夫的名字,斯大林立即下令重新廣播。隨著紅軍從勝利走向勝利,莫斯科的禮炮越來越頻密,規模也越來越大。1945年5月9日慶祝戰勝德國時,莫斯科1000門火炮齊鳴30響。

重獎的反麵是重罰,蘇聯對投敵、動搖的人毫不留情。開戰僅僅一個月,蘇軍基輔會戰失利,最大的一個重兵集團被圍殲,西方麵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大將、參謀長克裏莫夫斯基赫少將,西方麵軍通信主任格裏高利耶夫少將,第四集團軍司令員科羅布科夫少將被判處槍決,立即執行。1941年8月16日,斯大林簽發大本營第270號命令:“凡在戰鬥中撕下肩章和投降者即為最可惡的逃兵,其家庭成員因其違背軍人誓詞、背叛祖國應予逮捕。此類逃兵應就地槍決。凡陷入包圍者應戰鬥到底,衝出重圍回到我方。凡寧願屈膝投降者,應以一切手段予以消滅。對投降的紅軍戰士的家屬,應剝奪其享受的國家補貼和救濟。”

嚴格的戰場紀律在殘酷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得到了最堅決的貫徹。1942年夏,德軍猛撲高加索油田,蘇聯巨大的戰爭機器有因為缺乏燃料而停止轉動的危險。渡過伏爾加河參加斯大林格勒巷戰的蘇軍官兵,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

此時,斯大林簽署了國防委員會第227號命令,要求在各集團軍建立3-5個阻截隊,放在不堅定的部隊後麵,把驚慌失措者和膽小鬼就地槍斃。

1942年9月,在斯大林格勒外圍戰中,德軍霍斯的裝甲集團軍所向披靡,蘇軍節節後退。一個步兵師因為逃亡人員過多,師長下令全師列隊,在訓話之後,他舉起手槍,走向前排,挨個數數,每數到十,就把士兵當場槍決,直到把彈匣中的子彈全部打光。

對古羅馬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就是有名的十一抽殺律,一種專門針對臨陣脫逃的部隊的刑罰。俄羅斯對此並不陌生,沙皇軍隊中就盛行此法。1918年,為了提高剛組建的蘇軍的戰鬥力,托洛茨基也動用過十一抽殺律。

根據Antony Beevor的記載,在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內務部隊總共處決了13500名軍官和士兵。二戰期間,僅從檔案記載的數據統計,被蘇聯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的官兵有15.7萬人。

國運相賭的殘酷戰爭中,在一切為了勝利的前提下,生命隻是低值易耗品。

對此,蘇聯的選擇是簡單而毫不猶豫的。1941年9月,德軍在進攻列寧格勒時,把蘇聯的老弱婦孺趕在前麵,防守部隊一時不知所措。斯大林得知後,立即下令不要心慈手軟,要狠狠打擊敵人及其幫凶。

當年11月17日,斯大林發布0428號訓令,指示蘇軍組建特遣部隊,穿上德軍軍服,在敵後焚燒和毀滅居民點,以激起蘇聯平民對於德軍的仇恨。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為了躲避蘇軍的狙擊手,德軍常常誘使蘇聯的小男孩與小女孩幫他們去伏爾加河邊取水。紅軍發現以後,對這些孩子毫不留情地予以射殺。

艾森豪威爾在回憶錄中還記述了這麽一件事。

戰後他見到朱可夫元帥,談到盟軍對如何通過德軍的雷場深感頭疼。朱可夫告訴他,地雷有兩種,一種是防步兵的,一種是防坦克的。當蘇軍麵臨雷場的時候,步兵直接發起攻擊,就像通過無雷區一樣。步兵在這個過程中因為觸雷造成的損失,不會比通過德軍重兵防守的無雷區大。隻要步兵在雷場那邊建立了橋頭堡,工兵就可以從容地掃除其他地雷,為裝甲部隊的跟進掃清障礙。艾森豪威爾感歎,這種做法確實有效,但是盟軍是萬萬學不來的。

為了防止內部的叛亂,蘇聯甚至把整個整個的民族流放。從1941年至1944年,伏爾加流域日耳曼族、車臣族、印古什族、克裏米亞韃靼族等10個民族被迫從它們的傳統居地全部遷移到遙遠的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原來的自治共和國和自治州的建製被撤銷。連同被部分強行遷移的少數民族在內,總共達500餘萬。

與蘇軍相比,二戰時期的德軍不僅在戰鬥技能上高出一籌,而且其戰鬥意誌也絕對不在蘇軍之下。兩個民族均表現出了高度的戰鬥意誌,也隻有這樣的民族之間,才能打出一場總體戰。

現代的德國是由普魯士主導下完成民族統一大業的,在各個方麵都打上了普魯士的印記。而普魯士是一個在貧瘠荒涼的土地上、在強敵的環伺中崛起的國家,以軍事立國,按照法國米拉波伯爵的說法,這不是一個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支有國家的軍隊。

紀律、秩序、忠誠、服從,是普魯士引以為豪的美德,並逐漸成為德國人的民族特性。希特勒還強化了德軍的紀律,實行殘酷無情的軍法。一戰中德軍隻處決了48人,二戰時期處決的官兵則在15000人以上。

蘇德戰爭期間,雙方軍隊都出現了大量針對平民的暴行。但是德國國防軍的暴行主要是執行命令,而蘇軍的暴行則多是自發的。

在莫斯科戰役中,古德裏安的第2裝甲集團軍前有強敵,後無援軍,所有的坦克和裝甲車輛都被凍住,官兵們依然冒著零下52度的嚴寒,徒步發起進攻。當蘇聯在莫斯科城下開始大反攻的時候,德軍部隊就地轉入防禦,在風雪中苦苦支撐。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期,被包圍的德軍第六集團軍10萬殘軍每人每天隻能分配到一片麵包,15個人分食1公斤土豆,每人每天隻能領取30發子彈。即使這樣,饑寒交迫的德軍還是忠實地執行了希特勒抵抗的命令,給進攻的蘇軍造成了巨大損失。

曼斯坦因元帥曾經談到,“有許多指揮官和參謀人員在假期屆滿之後,紛紛飛回包圍圈中,這已經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這些軍官——有許多都是係出名門的,例如俾斯麥和比羅的後人——他們自己都堅決要求返回部隊,這證明德國軍人的自我犧牲和袍澤友愛傳統經得起最嚴格的考驗”。

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德軍幾乎與全世界作戰,四麵楚歌,稍有理智的人都認識到戰敗已成定局,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德軍的士氣還是沒有出現整體性崩潰。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德軍可以被殲滅,可以投降,但是很少出現潰不成軍的情況。

二戰時期,德軍中的官兵關係非常好,極為注重集體主義精神。希特勒上台以後,國防軍傳統的貴族和平民的界限不那麽嚴格了,軍官和士兵更趨平等。而且,德軍向來把來自同一個地方的士兵編在一個部隊,強化了士兵的歸屬感。

德軍的入伍訓練“都是以班為單位完成的,讓士兵從一開始就有集體概念,培養自己是集體一員的習慣,換句話講就是訓練士兵如何協同作戰。

比方說,當軍隊接近戰線時,在敵人火力下,一個班隻準一個兵前進,其他都是火力掩護,後麵的先躍進,在狀況許可之下,可以有兩人一起行動,但是人數不能再多。火力掩護者不需要一直使用武器,隻要有準備,前進的人就能得到安全的保障。德軍如此的用意是訓練軍隊團體行動,不塑造個人英雄”。

美國記者威廉·夏伊勒則在《柏林日記》中談道,二戰時期的德國國防軍與一戰時期相比,軍官和普通士兵之間那種巨大的鴻溝消失了,“他們好像就是置身在一個大家庭之中。甚至連敬禮都有了新的含義:普通士兵之間也經常相互敬禮,這對他們來說更多的隻是一種問候,而不是對於更高級別的軍銜的一種認同。在咖啡廳、餐廳、餐車以及在卸下了責任的業餘時間裏,軍官和普通士兵們可以圍坐在桌子旁自由地交談,而這種交談是一種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對話。這樣的情景在上次世界大戰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作為一個後起的單一民族國家,德國的民族凝聚力超過蘇聯。在蘇德戰爭中,蘇軍曾經出現大量叛軍。曾任集團軍司令、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立下大功的弗拉索夫是最有名的一個,他投降後曾經組織了10萬俄羅斯解放軍。此外,德軍中有一些師級、團級的俄羅斯誌願軍,甚至還有80多名駕機叛逃的蘇聯飛行員組成了一個由原蘇聯空軍上校維克托·馬爾采夫指揮的戰鬥群。

如果再加上為德軍提供後勤服務的人員,蘇聯人在德軍中的人數將近百萬,死亡超過20萬。但是德軍則沒有出現為蘇軍作戰的情況,隻有不到一萬的德軍戰俘為蘇軍提供戰場宣傳服務。

斯大林格勒的德軍敗將塞德裏茨曾經想過組織一支為蘇軍打戰的德軍部隊,沒有成功。

如果追溯到德國人的深層心理,就會發現,在這個民族嚴謹、刻板和高度服從的表麵下麵,是一顆永遠躁動不安的心靈。這可以從北歐神話、日耳曼人祖先的神話找到端倪。在所有人類先祖的神話中,北歐神話是最為莊嚴、沉重、壯烈和狂暴的。那裏沒有愛琴海蔚藍的天空和明亮的陽光,而是茫茫暗夜中冰與火的世界。那裏沒有神與人歡樂的聚會和幸福的愛情,而始終是戰鬥與毀滅。

那裏的眾神不是永生的、幸福的,而是最終要在與魔界的搏鬥中玉石俱焚。但是,即使清醒地意識到最終的結局,也要與優勢的敵人做絕望的戰鬥,在殺戮和毀滅中、在意誌的張揚中感受到極度的快樂。在這樣的神話中成長起來的日耳曼民族,一直有著剛健、陰暗、狂暴的氣質。

在上古時期,日耳曼人一直在遷徙、戰鬥,一個又一個部落在羅馬軍團的刀劍下全體覆滅。在中世紀,北歐的海盜讓整個歐洲不得安寧。到了現代,理性主義大行其道,但是那種來自民族集體無意識的深層次的氣質始終沒有消失。

蘇德戰爭對戰後的蘇聯影響深遠。

一方麵,戰爭空前地振奮了蘇聯的民族精神,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隨後的幾十年中,蘇聯發展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它把第一個人造衛星送上了太空,它的核武庫能夠把世界毀滅數次,它在東歐建立軍事勢力。

另一方麵,戰爭又進一步強化了蘇聯的國家體製、經濟結構和軍事戰略。二戰後,蘇聯又開始認認真真地準備第三次世界大戰,一直準備到民窮財盡,成為曆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