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4)
兩名拍攝照片的飛虎隊員是艾倫·拉森、威廉·迪柏,以柯達相機拍攝,時間是1945年8月6日—10月5日。艾倫·拉森居住美國,現在快90歲了。照片的另一拍攝者、他的戰友威廉·迪柏已於2004年1月31日去世。
照片反映了中國的抗戰,那個年代中國的民情風景,也客觀反映了當時中美在對日作戰中的親密合作。
杭州保俶塔
美麗的西子湖
美麗的西子湖
杭州基地
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政府曾計劃發展現代空軍,在杭州設立訓練飛行員和機組維護人員的設施。在中日戰爭初期,當中國軍隊被迫撤離中國東部地區後,杭州的靠近設施淪為日本空軍的重要基地。
1943年至1945年間,杭州基地屢遭中美混合戰鬥機和第14航空隊的攻擊。基地裏的機棚和建築物彈痕累累。1945年10月,為了從中國的基地裏收集供國民政府使用的飛機,第14航空隊的小股部隊進駐這個基地。
高登 漢姆上士正在拍攝杭州基地周邊的鄉村景象,他站立的平台是戰爭結束前幾個月遭空襲局部損毀的一幢建築的地板。
遭戰爭破壞的飛機修理庫外停放著美軍運輸機和戰鬥機,建築物上布滿彈孔。
戰爭結束了,在中國的美國士兵欣喜地穿上幹淨的夾克,戴上白色的圍巾,擺出姿勢照相。
艾倫與一名中國空軍技師在一架繳獲後被翻新的日軍戰機上。
中國軍隊在杭州基地附近進行訓練。
手拿野雞的美軍士兵
美軍在杭州的軍旅生活稍許輕鬆一點,我們住在曾經是倉庫的建築內。當地的百姓為美軍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務,如這個年輕女孩正在軍營附近幫艾倫運送一袋要洗的衣服。
在田間歇息吃飯的農民一家人。杭州地區的鄉村引起我和幾個戰友的極大興趣。在機場附近田野裏耕作是當地的主要活動,1945年秋天溫和的天氣最益於各種農場的好收成。農民們及其家人打著手勢友好地接待我們,並且樂意讓我們拍照。
杭州農家姑娘
揚穀
麵帶豐收喜悅的男孩
在花生堆裏的男孩,背後是碉堡。
脫粒
一位老婦人正在曬穀
看著金燦燦的稻穀,農婦喜不自禁
軍營附近的當地百姓
路邊的水牛
幹農活的男孩
幹農活的女孩
在杭州機場附近田間歇息的農夫
杭州街景
杭州街景
杭州街景
杭州街景(威廉 迪柏 攝)
杭州街景
在西湖邊洗衣的當地百姓
街上拉糞車的城市清潔工
杭州,急救站和醫院的入口。大門兩旁是碉堡。
杭州,運貨的民工
杭州“太和園”會所
穿越田野和村莊的旅途也非常有趣,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在中國乘坐火車。在行進途中,我們看到仍然照常運作的日軍基地,這著實讓我們感到意外。此時距日本投降已經過去6周了。後來我們才知道,因為戰爭中占領這些地區的日軍數量太多,短時間內中國軍隊還無法完全解除他們的武裝。
杭州火車站距離空軍基地很近,1945年秋,我們有幸獲得批準乘火車到幾小時路程以外的上海去做一次旅行。我們饒有興趣地與站台上賣水果的婦女講價,好買一些在路上吃。
杭州營區裏美軍士兵和中國女孩合影
拍攝背景:1944年9月1日,艾倫拉森隨第35照相偵查中隊從印度來到同盟國中華民國,他得知中隊被派往第14航空隊——由陳納德將軍領導的、赫赫有名的“飛虎隊”。一抵達昆明空軍基地,艾倫就和他的一位戰友一塊兒到飛機跑道上,他們站在一架鼻翼上繪著鯊魚圖案的P40戰鬥機旁相互拍照,那是多麽令人興奮的時刻啊!
擁有六道門的昆明古城牆,建於公元8世紀。這是在其中一道城門外拍攝的集市場景。
手捧蠶繭的男孩
戴首飾的中國女孩
昆明城內的中國阿姨和孩子
修築昆明機場跑道的軍民
昆明的中國男孩
昆明護國門,鐵飾大門前的街景
昆明護城河邊
如同世界許多其他城市一樣,時事新聞、曆史事件及涉及到的人物,都是這裏市民們廣泛關注的話題。我們很高興有幾回和昆明的百姓一起觀看昆明市區一棟大樓牆上張貼的許多五顏六色的海報和新聞(雖然我們並不會閱讀)。這讓艾倫回想起年幼時在美國波士頓市站在一群人中觀看波士頓環球報大廈告示牌上用粉筆寫的新聞的興奮心情……
可愛的中國女孩
美軍營房外,晾曬的衣服和休息的士兵
發送木材、石料及其它貨物的商業活動位於城市附近的一條狹窄的水道上。看到岸邊那些堆積如山的木材和那裏正從小船上搬運巨石的勞工們,誰都會對他們的力量和敏捷身手產生深刻的印象。
劃船的姑娘
飛虎隊總部“虎穴”外景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遊覽地,對當地居民和美國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娛樂都有重要的影響,它是遊泳、潛水和劃船的最佳場所,大觀園是其主要的景點,園內有壯觀的大觀樓,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質寶塔,點綴了滇池的湖岸。
趕馬車的農夫
滇池小船提供了舒適的公園水上遊覽。不少小船上高聳的船帆有點破舊了,但它們卻是沿湖遊覽必不可少的工具。相當一部分小船還被船夫們當作自己的家,其艙身在船的中部,頂上是由竹子和蘆葦交織的弓形蓬頂。
昆明城門街景。城門上有“還我河山”的標語。
路邊製作香煙是小販
運河上裝運稻草的小船
湖邊景色
昆明的水上交通
昆明石牌坊後的居民區
村民正在耕種田地。靠近我們基地駐紮宿營地區有一座很大的村莊,那裏有許多機會拍攝村裏的人們從事各項活動,如插秧、洗衣服、照顧孩子等場景。
1944年11月間,在昆明的某家商店門口有一座用色彩鮮豔、用紙花裝飾起來的大花轎子。由幾個壯漢抬著去舉行婚禮。
洗衣的婦女
在滇池附近的公園裏,餐飲店和小販比比皆是。他們在自家小屋裏營業,在誘人的美食旁放著黑板,上麵是用粉筆寫的菜單。
路邊小販在兜售自製的笛子
昆明城牆上的抗日海報和標語
遇到昆明的“滇緬公路”街道景象
昆明鄉村景色
頭發式樣時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嚐美食
基地附近村莊,中國軍人走在田埂上。
昆明匯康百貨商店
空軍基地內供美軍生活和工作的三號宿舍入口,由中國士兵把守。
鋸匠
滇南首郡牌坊
修築機場的軍人
昆明石板路步行街
空軍基地附近的土路和馬車,這些馬車都使用填滿黃沙的橡膠輪胎,傳說是雲南省主席要求的。
昆明城門內的喧鬧集市
美軍第14航空隊重慶白市驛基地指揮部
威廉 迪柏坐在重慶白市驛機場工地的碾子上,在望著起降的飛機。
白市驛空軍基地入口。小橋前麵的草棚是崗哨所在。
第14航空隊在白市驛基地的營房是幹淨的稻草頂平房。部隊計劃把人員從昆明調到白市驛基地是為了讓飛機更近距離偵查和攻擊日軍東部軍事設施,包括那些日本本島上的軍事設施。1945年8月上旬遷移完畢後,駐紮在太平洋島嶼上的美國空軍就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原子彈。不久,日本政府便無條件投降了。
戰時日軍侵入中國東北內陸和沿海地區時重慶成為中國的陪都,中國民國政府遷至重慶,直至戰爭結束。戰爭結束前夕,艾倫就駐紮在附近白市驛基地,一次去重慶時他拍了一幅總統府的照片。當中國士兵驅趕艾倫和他的飛虎隊戰友時,這幢巨大的紅色官邸已經留在艾倫的鏡頭裏。
重慶郊外木橋上行走的中國士兵
通往重慶的公路
重慶附近的小鎮
背竹簍的中國男孩
重慶江邊碼頭擁擠的街道
化龍橋,臨江的重慶景象
重慶的居民區
堆放陶瓷缸的私營小店倉庫,小孩在好奇地看我們拍照。
重慶街景
重慶街景
在重慶街上,一個年輕的美國軍人正在看一個飯店的招牌。這名軍人是艾倫美國學生時代的朋友,戰時與中國軍人共事。他的工作是訓練軍人如何將軍火裝備載在馬匹上和驢子上,翻閱崎嶇不平的山丘,運到前線。
在營房外的艾倫(站立者)和他的戰友。
威廉 迪柏在晾曬衣服
原來要送給那個昆明女孩的洋娃娃終於收到了,可我在重慶,上哪兒去找她呢?據說空軍總部附屬醫院的一個護士有個可愛的女兒。我們聯係到那個護士,然後把洋娃娃送給了她的女兒。
艾倫與這位幸運的小女孩合影
威廉 迪柏在重慶郊外的小河邊
威廉 迪柏在俯視重慶山區的梯田
重慶街景
成都,船工往船上裝糧食,威廉 迪柏正與船工頭說話。
成都,艾倫與小船上的船夫們
成都,河邊雲集的小船
成都南河(錦江)上
修築成都附近新津縣空軍機場的民工
成都,沙石路上推獨輪車的民夫
成都平原,迪柏在看農民晾曬小麥
迪柏在幫助成都農民晾曬棉花和紅椒
擺攤出售農產品的當地婦女
派到軍營做幫工的成都小夥子
童子軍
成都城排隊等客的黃包車夫們
成都城,繁華的綢緞商鋪街的入口
成都,綢緞莊
成都,煙具店
成都的商鋪
華西協和大學
成都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