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最近幾天,大家的朋友圈有沒有被籃球世界杯的消息刷屏?
不管喜不喜歡籃球的人,這幾天都在激烈討論著中國隊。
體育競技總會給人帶去無限的熱情和精神力量,球場上發生的一切,不論是喜悅的歡笑還是遺憾的淚水,都很難不讓人動容。
我們這一代人,多數都是看著《灌籃高手》長大的,從三井的那句“教練,我想打籃球”開始,籃球的意義,就不再僅僅是一項運動。
而在前幾天籃球世界杯的開幕儀式上,成龍講了一個關於籃球與愛的故事,無數國人因此哽咽淚目,而那個叫葉沙的少年,則永遠活在了他16歲那年的初夏……
“我是葉沙,我是葉沙的呼吸;我是葉沙,我是葉沙眼裏的光明;我是葉沙,我是葉沙球場中的身影;你用生命,給我生命;我用熱愛,延續熱愛;我們是葉沙籃球隊……”
葉沙是誰?他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能讓這五個來自不同地區的人,為他聲嘶力竭地呐喊?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兩年前,那時的葉沙還是個16歲的陽光大男孩。
他出生於湖南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企業工人,媽媽溫柔,爸爸和善,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葉沙,也是一個內心充滿愛的陽光少年。
他是學校裏的“學霸”,像數理化這種讓無數人頭疼的科目,從來就難不倒他。
作為一個一米八的大男孩,他卻有一顆溫柔的心,在周圍同學夢想著搭乘自媒體的班車,狠狠地“撈”上一筆時,他卻說他要考上海交大的醫學院,成為一名優秀的腦科大夫。
溫柔的葉沙,總是夢想著,自己能憑借能力,為別人帶去希望。
這個年齡段的男孩總是很好動,葉沙也不例外,在課餘時間,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打籃球。不大不小的籃球場上,葉沙和其他人一起跟著籃球奔跑,風輕輕帶起他的衣角,空氣中彌漫著的都是熱愛與自由的味道。
那年的葉沙正值高中,在最生機勃勃的年齡,周圍的一切看上去都充滿希望,而這個酷愛籃球的男孩,也在一步步朝著自己的夢想進發。
當冬雪消融,當春雨散盡,夏天的光芒總會如約而至,就像夢想,就像人生。
這原本應該是葉沙的生命軌跡,但葉沙爸爸卻總是想著,如果那年的夏天沒來,該有多好……
如果你仔細看文章開頭的視頻就會發現,葉沙隊五個成員的球衣號碼,連起來正好組成了一個日期:2017.4.27。
一切都發生得很突然,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陽光活潑的葉沙倒下了。
一場毫無征兆的腦溢血,帶走了這個年輕的生命,也帶走了一個家庭的快樂。
在突如其來的死亡麵前,大家都顯得很慌亂,尤其是葉沙的父母,他們始終不敢相信,明明前幾天還活蹦亂跳的兒子,怎麽說沒就沒了呢?
籃球還靜靜地放在角落,可打籃球的人,卻再也回不來了……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寶貝,失去孩子,就相當於失去自己最珍貴的寶物。在很長一段時間中,葉沙的爸爸都走不出來,曾經鮮活的日子,都隨著兒子的離開變得暗淡無光——
“葉沙的離去對我而言,所有的一切都變得不重要了,今天不重要,明天也不重要,生活不重要,生命也不重要……”
過去有多美好,如今就有多絕望,攪動心扉的痛楚不斷襲來,像是要將葉沙的父母一點點淹沒……
而在所有人都等著這個家庭重生時,葉沙的父母卻做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決定——
“我們要將葉沙的器官,捐出去。”
其實器官捐獻是個挺殘忍的事兒,因為這意味著,自己的至親不能完整地離開這個世界。
但葉沙是誰啊,這個溫柔熱心的男孩,一輩子的終極夢想,不就是當醫生救死扶傷嗎?有人說葉沙的父母殘忍,但我想,他們不過是想用另一種形式,幫葉沙完成夢想——
至少,兒子還能幫助別人;至少,兒子的一部分還活著;至少,他們還能去看看“葉沙”。
器官捐獻,大概是葉沙給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抹溫柔。
在當地紅十字會的幫助下,葉沙的器官捐獻之路很快便開始了,他用自己的心、肝、肺、兩個腎、一對眼角膜,給7個人帶來了生的希望。
受益人中有50多歲的大叔,有20多歲的年輕小夥,甚至還有十幾歲的小姑娘,他們都曾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受到疾病或死亡的威脅。是葉沙的出現,把他們從生死邊緣上挽救回來,從此,他們不光為自己活著,更是為葉沙活著。
我不知道能不能用偉大這個詞來形容器官捐獻,但我想,至少對於這些受益人來說,葉沙無疑是他們生命中的光——
他把自己幹淨的肺,給了湖南農村的劉福。劉福因為常年奔走在礦井中,不到30歲就被確診了塵肺病。現在,他再一次有了呼吸的“權利”。
他把自己的腎,給了50歲的胡偉。對胡偉來說,腎病就像是噩夢一樣,他的母親死於腎病,父親也曾做過腎移植,當他被確診為尿毒症時,絕望感鋪天蓋地地襲來。為了治病,他每天都過得極其痛苦,是葉沙的幫助,讓生不如死的他煥發新生。
他把自己的肝,給了54歲的周斌。周斌是一名人民警察,半輩子都為了保護群眾兢兢業業,可誰料到卻被一場病痛擊倒。如果沒有一顆合適的肝髒,等待他的,就是死亡。而在他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16歲的葉沙,卻保護了這名警察。
他把自己的眼睛,分別給了22歲的黃山和14歲的顏晶。黃山因為工作原因,視力急速惡化,顏晶則因為先天原因,右眼生下來便不健康。不正常的眼睛,給了他們無盡的痛苦折磨,是葉沙在他們黑暗的生命中,開辟了光亮。
葉沙雖然不在了,但他卻用另一種形式活著,受益人有了新的生命,葉沙的爸爸也好像活了過來——
“是你們的出現,讓我有了繼續活下去的理由,和新生活的感覺,在我對葉沙的日思夜想當中,甚至在我的夢中,你們就是我不離不棄的念想,我牽掛你們的健康,你們的快樂,你們的一切……”
爸爸把自己的愛,延續在了這些“新生命”上,而這些煥發新生的人,也決定用自己的身體,幫葉沙完成夢想。
“他喜歡打籃球,他的願望就是打好籃球,然後去參加一些比賽。”
因為知道葉沙的喜好,所以7人中的5人,決定自願組成一支籃球隊,帶著葉沙的一部分,共同幫他完成夢想。就這樣,素未相識的五個人,因為葉沙走到了一起,也因為葉沙,有了挑戰籃球的勇氣。
其實對他們來說,參加公開籃球賽真的很困難,不僅僅是因為身體原因,更是因為他們的隱私會被曝光出來,而他們的疾病,也會被大家知曉。他們要從生活中走到舞台前,麵對不熟悉的聚光燈,不熟悉的注視,但是為了葉沙,他們願意。
內蒙古籃協巴特爾在賽前為他們安排集訓,他們五個人訓練得非常刻苦,一點點地從零學起。
五隻手交握在一起,在訓練前,他們總是鼓勁兒般地大喊一聲——
“葉沙!”
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為了誰打球。
“這個肝不是豬肝,不是在市場上隨便買一個就行,別人把他的肝捐給了我,現在輪到我去宣傳了,我還要什麽隱私?”
在去往WCBA打比賽前,大家的心裏還是隱隱有些緊張,甚至在女籃隊員過來給大家鼓勁時,胡偉還曾開玩笑地說——“你們搞慢一點。”
然而,大家雖然緊張,可他們並不懼怕,他們知道自己的身體承載著葉沙的夢,即便沒有很強大的技術,也要努力把葉沙的夢想完成得更美。
當他們上場時,女籃隊員和全場觀眾為他們鼓掌。比賽過程很溫馨,姑娘們顧及著實際情況,會對葉沙隊放水,14歲的顏晶也在專業運動員的幫助下,完成了屬於自己的“絕殺”。
就連中國籃球的驕傲姚明,也起立為這支隊伍鼓掌。
你說,這世界上有什麽能比生命更崇高呢?
這份充斥著愛與溫情的比賽,讓我們看到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麵。
葉沙,你看到了嗎?
這五個人穿著印有你名字的球衣,帶著你身體的一部分,在國內的專業球場中,和專業的運動員比賽。
而如今,他們又走上了世界杯的舞台,讓全世界看到了你的故事,感受到了你的善良。
你延續了他們的生命,他們延續了你的夢想。
是啊,死亡或許會帶走一個人的生命,但總有一些美好,讓本已逝去的生命以最美好的形式綻放。
如果不是因為那場突如其來的腦溢血,葉沙的一生,大概會是平凡又幸福的吧——
他會像以前一樣刻苦學習,考上心儀的大學,當一名優秀的醫生,救治無數病人;在空閑時,他還是會去打籃球,和兄弟們在場上奔跑,場下坐著的是他心儀的女孩兒;他會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會娶一個溫柔的妻子,會生一個同樣優秀的孩子……
然而,這世界上並沒有什麽如果,在悲痛的現實麵前,假設隻會讓人更加心碎,但幸好,葉沙還有他們。
溫柔的人,總會得到最暖心的結局,哪怕,他已經不在了。
其實在中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人約有30萬人,但每年器官移植的比例,卻僅為30:1,僅有約1萬人能等來移植的機會。而葉沙的故事卻給了無數人鼓勵,甚至有人在看完他的故事後,就簽了器官捐贈誌願書。
器官捐贈很偉大,但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沒人能強迫別人做什麽。但我想,這個暖心的故事,肯定讓更多人看到了希望的光。
這個故事不光關乎於籃球和生死,它更代表著堅強、美好、善良。唯有愛的流轉,能讓生命永恒——
謝謝你,葉沙。也謝謝你們,受益者。
願世間所有的善良,都有最美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