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作者:馮翔、石岩、江夢瑤
原載《南方周末》
中央特科在上海
2014年4月21日早上7點,64歲的塗勝華起床,找出十年前在英國買的黑西服,雪白的襯衣和黑領帶,還噴了些香水。這與他平時的打扮反差極大。
他去參加原中共中央調查部(國家安全部前身)部長、周恩來辦公室副主任羅青長的葬禮。
吊唁大廳四周排滿了花圈,挽聯上都是大名字。塗勝華在找自己送的那個花圈,從入口到出口,無果。“或許是被蓋在下麵了?”他安慰自己。
“不忘故舊講究曆史承前啟後——木匠塗作潮後三代廿五人泣”,塗勝華背得出自己寫的挽詞。盡管父親已經去世30年,塗勝華要替他還一個人情。1976年1月11日午後1時,送信通知父親塗作潮參加周恩來遺體告別的,正是羅青長,時任治喪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1980年,中調部寄來一張請柬:1980年冬某日,在北京市內某招待所略備薄酌,可攜夫人前往。
“去吧?茅台、中國紅得管夠。”塗勝華問父親。“不去。你喝多了怎麽辦?”“去吧,去開開葷。”
兒子說服了父親。大廳裏開了十桌,父子倆選了角落裏的一桌。宴會進行到一半,低頭吃菜的塗勝華聽到“撲通”一聲,憑直覺知道有人出溜到桌底下了。後來聽說那是1935年刺殺汪精衛的總指揮華克之。當時華克之剛從秦城監獄出來,重為中調部座上賓。
眾人七手八腳把華克之扶起來,羅青長端著一杯酒走過來,對塗作潮說:“塗老,小兄弟敬你一杯……”
父親並不多言,一飲而盡。在那個神秘的世界裏,父親代號“木匠”。
1948年西柏坡時代的家庭合影。孩子左起:新華,1939年生於上海,2014年3月去世;延華,1944年生於延安;中華,1942年8月生於上海,滿月時父親撤離,1968年7月26日死於北京電子管廠軍管會的非法關押中
“毛主席周總理救救我!”
5歲,塗勝華開始對父親的“偵察”,在父親的破包裏摸到了一支手槍。那時,父親是中央無線電器材公司、中央有線電器材公司和大華利食料公司的卸任軍代表。
塗作潮有份1.8萬字的自傳,完成於1956年1月26日。當時,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被打成“叛徒、特務”,與他有過工作關係的人都被調查。專案組幾次三番來,塗作潮索性以黨內常見的“自傳”體例交代自己各個時期的經曆、證明人。
自傳抄稿一共五份,其中一份上交上海審幹辦公室,兩份交給中央蘇區時期的同事、上級;另兩份留在塗家。
留在家裏的自傳,小兒子塗勝華無數次偷看,震驚持續不斷:1924年入黨;參加過五卅運動並被捕;在蘇聯留學4年;1931年到了中央蘇區,是紅軍第一個無線電器材廠的廠長;西安事變的當天他就在張學良公館……
1964年,塗作潮從上海電機廠調入北京的四機部。離開上海前,他特意到極司菲爾路七十六號門外照了一張側身照。多年之後,塗勝華知道這張照片極不尋常,因為“職業特務從不拍照,怕留下痕跡”。
在四機部,塗作潮的三級工程師職稱折算成了司局級待遇。鄰居不知道這個破衣爛衫的老頭什麽來頭。他白天幹木工、鐵匠活,晚上整宿出去釣魚。釣來的魚根本吃不了,都拿去送人。送魚有個固定的點兒,包括橫二條胡同的伍雲甫家,伍家門房稱塗作潮“那個打魚老頭”,並不知道老頭曾是伍雲甫肩並肩的戰友。
1967年,塗作潮終於被他知道的秘密逼到了牆角。四機部軍管會派遣的造反派人多勢眾,住四機部宿舍一號樓的胡燦傳聽到塗作潮在二號樓的陽台上,用湖南話喊了好幾嗓子:“毛主席、周總理,救救我呀,我是塗作潮,我是1924年入黨的塗作潮……”
欠我爸爸一篇生平
1984年12月31日,塗作潮去世。1985年1月21日,電子部出麵給他辦了葬禮。
“我姨夫給共產黨幹一輩子,死了連黨旗都不舍得給他蓋。”從上海趕來的表兄嘟嘟囔囔。塗勝華心裏一動。幾天後,他去找三機部常務副部長劉鼎:“我爸爸死,黨旗都沒給他蓋,您有什麽說法沒?”
西安事變時,劉鼎是張學良的副官,也是塗作潮的直接領導。1964年塗家進北京之後,往來的人不多,劉鼎是其中之一。
1985年1月31日,塗作潮葬禮十天後,《人民日報》第四版刊出一篇署名魏文伯、劉鼎的文章,標題《革命先烈彭幹臣》,內中提到:曾任中央軍委委員、南昌起義之後南昌衛戍司令兼南昌公安局長的彭幹臣,在蘇聯留學時先後的同學有朱德、曾湧泉、劉鼎、塗作潮……
但塗勝華並不滿足:父親應該有一篇像模像樣的生平——至少占《人民日報》半個版。
1985年,塗勝華幹起了商業信息、英文翻譯……需要一台電傳機。除了向相關機構寄送裝機申請,塗勝華還每周寄一份角度不同的申請。四個月後,他接到某主管秘書的電話:以後別往這寫信了,你的電傳機已經批了。
當時,電視台缺譯製片。誰能從英美使館借到片子,借到幾分鍾,電視台付幾塊錢。塗勝華用電傳機聯係英國使館文化處。英國人說:以我們的經驗,東西借給中國人,一般就要不回來了。“我保證按時還片,我以我的商業信譽擔保……”
在中國,商業信譽這個詞,英國人已多年沒有聽到,對突然冒出來的“塗先生”產生好奇。“塗先生”果然如約還片。
英使館商務處牽線,塗勝華結識了英國一家經營銀行機具及印鈔業務的公司。1985年11月,塗勝華和這家公司簽下代理協議,在“萬元戶不得了”的年代,拿到了兩萬元代理費。
從那時起,他拿著當英國“買辦”賺的錢,來挖掘父親的往昔。
“兒子為老子做傳,得憑檔案”
塗勝華的尋寶圖是1956年的塗作潮自傳。自傳裏提到的每個名字,都需挖地三尺。
從父親1920年參加的湖南勞工會、1924年在上海的入黨介紹人和工運戰友、1925-1929年在莫斯科留學的每一名中國籍同學,到1930-1940年代在上海中央特科及中央蘇區的同事、1957到1964年父親工作過的上海電機廠、1964年調入的四機部……塗勝華心中有一張巨大的搜尋之網。
1985年1月,何鼎欽被塗勝華拉來“撒網”。塗作潮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的交通員叫何健礎,何鼎欽是何健礎的兒子,在北京西頤中學當門房,月入40元。塗勝華每月給他開100元,何鼎欽翻遍國圖藏1925年上海老報紙,找到塗作潮參與發動五卅運動,被工部局逮捕、關押、釋放的全記錄。1990年代,何鼎欽跑了18趟潘家園,找到了1967年四機部軍管會批鬥塗作潮的小報《紅旗漫卷》原件。
比文獻更難尋覓的是活人。進京後,塗家朋友不多,隻與劉鼎、曾三、伍雲甫等走動較勤。伍雲甫1969年去世,劉鼎1986年去世,曾三1990年去世。劉鼎、曾三在世時,對塗作潮的描述僅限於品質:你父親的為人,對黨絕對忠誠,不管在什麽時候……“文革”說他是叛徒,我根本不信……
劉鼎與妹妹、參加中央蘇區長征的女紅軍甘棠在延安
憑著“文革”落難的交情,塗勝華被獲準到伍家看伍雲甫生前日記,條件是隻準抄、不能拍照、不能複印,而且1959年的部分“沒有找到”。
1991年,塗勝華給俄羅斯駐北京大使館寫信,向對方提供了父親的俄文名字、學號和留蘇大致時間,詢問對方能否代為查詢其父在蘇聯的檔案。時間不長,大使館寄回三頁檔案,清楚地標注著父親入學的具體日期。
塗勝華一下上了癮,在社科院新聞所上學時,塗勝華聽美國外教講過“調查式報道”。此時,他已經想為給父親寫一本傳記了。
塗勝華托各種人等到共產國際檔案館、俄羅斯檔案館翻檔。線索隻有兩個:塗作潮的俄文名字“沃羅達爾斯基”和在東方大學的學號2712。
塗作潮的培訓成本
到2003年前後,塗勝華從俄羅斯挖到與父親有關的207頁檔案,每頁搜尋成本超過千元人民幣。
這些檔案顯示:1925年10月,塗作潮一行14人從上海乘一艘蘇聯運煤船到海參崴,同船還有赴莫斯科中山大學的中國學生。中國人之間彼此不敢交談,因為全屬偷渡,怕暴露身份。途中,每人每天有1元的補助。已有身孕的張國燾妻子楊子烈也在那條船上,楊子烈的補貼比別人多,她用自己名下的14元錢買了件皮大衣。
1925年11月15日,一行人抵達莫斯科東方大學。兩天後,東大支部書記袁慶雲向骨幹分子彭幹臣、張寶仁和湯正清了解新到同學途中表現,大家對塗作潮的評價是“暴躁,喜弄手槍,不知秘密工作,很勇敢,能站在團體以內”。
但1927年12月21日,塗作潮給東方大學校長舒苗斯基寫了一封信:要求學習生產手榴彈、炸彈和炸藥的專門技術。此前,塗作潮已接受特工訓練達半年之久:駕駛、射擊、戰場指揮、格鬥、爆破、毒氣、暗殺、密寫、密碼、印刷、化裝、防止說夢話泄密、信鴿技術……
1927年5月26日,由斯大林簽署的聯共中央政治局105號記錄決定為中共培訓100名炮兵、空軍、通信兵和裝甲技術幹部。
1928年6月18日,塗作潮和劉伯承、鄧穎超、王明等一起,作為旁聽代表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共“六大”。會議期間,塗作潮三次向中共中央代表團呈遞報告,說自己理論水平低,不適合做領導,希望短期學習工兵技術後,盡早回國參加武裝鬥爭。張國燾和周恩來先後與其談話,告之中共急缺的是無線電通訊方麵的人才。
1928年10月26日,共產國際批準塗作潮、宋廉、劉希吾、覃顯猷4人到列寧格勒伏龍芝軍事通訊聯絡學校學習無線電技術,為期11個月。在伏龍芝學校的第9個月,“中東路事件”爆發。在中央“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下,劉伯承、黃平受命在伯力附近的紅河成立收容和教育張學良部俘虜的“遠東工人遊擊隊”。塗作潮是遊擊隊的無線電機務員。
1929年12月22日,伯力協定簽署,遊擊隊解散。翌年3月,塗作潮偷渡回上海。塗勝華根據1929年12月10日聯共中央書記處會議171號記錄,推算出父親在蘇聯4年5個月耗用10666盧布,約合當時中國的11626銀元。又據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1929年12月24日在政治局特別會議上說,留蘇學成回國致用者僅1/5,估算出每有一名塗作潮式人物從蘇聯回到中國,共產國際的培訓成本在58130兩白銀左右,約合2012年的人民幣600萬元。
老塗的爹真是“老革命”
1994年,母親張小梅去世,家裏騰出一間屋子。塗勝華把近十年間搜集到的檔案、文獻製作成展板,大小一共218件/份,把那間空屋布置成“塗作潮陳列室”。
當時已收集到的近兩百份蘇聯檔案,塗勝華隻展出了二十幾件。
1999年,美國國家檔案館藏上海工部局檔案到了解密期。2001年1月2日上午9點到晚上9點,塗勝華從那批檔案中,翻出100頁與父親有關的內容。
塗作潮1924年5月加入中共,隨即在國共合作中加入國民黨。2011年8月,塗勝華在台北待了八天,尋遍各種史館、圖書館:“我想看看國民黨的檔案裏有沒有與他有關的信息。”
2003年是塗作潮誕辰100周年。別人不記得,兒子記得。塗勝華在北京電視台青少頻道非黃金時段播出的節目《我的父親母親》中,看到方誌敏的女兒方敏講述父母。塗勝華馬上毛遂自薦,如願以償。
塗勝華給上海有關部門寫信:今年是塗作潮誕辰100周年,塗作潮跟上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此信同時抄錄給了1980年代的上海市委書記胡立教。1931年,塗作潮參與了中央蘇區的無線電訓練班的教學工作,胡立教是第一批學員。
胡立教見信轉給上海的黨史辦公室,並留言:塗作潮是我的老師,他曾多年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今年是其誕辰100周年……能否請媒體做些紀念報道?
從2003年開始,塗勝華就覺得:信息在爆炸。至少得有5到6間屋子,才能把與父親有關的資料陳列個大概。父親傳記的一稿已經寫完,總量已經可以充作一座小型紀念館。
2005年,塗勝華把妻子的戶口遷到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西柳河屯村。妻子獲得在該村購買宅基地的合法身份。2006年,塗作潮紀念館在西柳河屯村動工。
村支書很不放心:什麽給老革命弄紀念館,胡扯,隻要你不在這販毒、製毒、養狗、搞色情交易,我就燒高香了。直到看到塗勝華把大瓦房隔成10個展室,每三麵牆上都釘上懸掛三層到四層展板的木條,村支書才相信:老塗的爹真是“老革命”。
塗作潮紀念館到現在還沒顧得上做牌匾。塗勝華是紀念館的木工、美工、講解員、研究員、館長。
2008年,中國某重要證書改版。塗勝華服務的英國公司參與競標。競標資料之一是一枚“塗作潮水印”。水印中有塗作潮頭像和1940年塗作潮發明的“無形收報機”的電路圖。當年,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男主人公原型李白,就是用這種收報機工作。而塗作潮的頭像,則逼真至瞳孔。
主管部門的競標評選人看著那枚水印,對塗勝華說:“這個是你進入這行的入場券。”此前一年,紀念“秘密戰線”代表人物的大型畫冊《無名豐碑》內部出版,塗作潮名列其中。那位競標評選人看過《無名的豐碑》。
塗勝華計劃給父親的紀念館配一批自動講解機。再往後,他要把紀念館搬到網上。
“我不是一開始就要給我爹一個曆史的公道。我隻是覺得他這輩子肯定有冤屈。我有責任把我爹的曆史弄明白,說出來。”塗勝華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