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貝聿銘的100年 - 作品全集

(2019-05-17 08:15:58) 下一個

貝聿銘的建築生涯,帶有他個人的英雄主義色彩。

在現代建築的曆史上,貝聿銘被稱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遊走在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他,無疑是建築界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始終堅持著現代主義風格,在將建築人格化的同時為其注入東方的詩意。

貝聿銘的建築生涯,可以說是進擊的一生,帶有他個人的英雄主義色彩。在過去的一百年裏,他求學期間輾轉多次最終師從格羅皮烏斯門下;曾經因為“房屋建築師”的身份被美國主流建築師協會排除在外。

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為貝聿銘)

贏得肯尼迪圖書館競賽揚名之時卻因漢考克大廈玻璃的脫落而跌入低穀;頂住輿論壓力在批評聲浪中建造的盧浮宮金字塔最終贏得了高盧人的讚賞;僅與拙政園一牆之隔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則是傾注了貝聿銘對東方故土的無限情感。

今天是他的100歲生日。借此機會,我們用100張照片,來回顧貝聿銘的100歲人生。

貝聿銘年少時與家人的合影

小時候貝聿銘在獅子林

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廣州,其祖輩為吳中的名門望族。作為中國銀行行長的父親貝祖詒,帶著全家到了香港,後來到了上海。

17歲離開中國之前,少年的貝聿銘主要生活在上海。祖父堅持讓作為長孫的貝聿銘每年夏天回到蘇州,與堂兄弟們在自家園林(獅子林)的玩耍,構成貝聿銘少年時代的重要記憶。

求學經曆 1935年,18歲的貝聿銘登上了前往美國的輪船。最開始時,貝聿銘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建築學院學習。然而,貝聿銘對當時過於傳統保守的賓大建築係頗為失望,僅僅兩周之後轉到麻省理工學院,轉專業改學工程。在此期間,1935年柯布西耶在MIT的演講,被貝聿銘稱為“我建築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天”。

▲ 貝聿銘這身裝扮,像極了傳統中式衣著

1938年,貝聿銘遇到在事業跟生活上相伴一生的陸書華。1942年,當時已是妻子的陸書華入讀哈佛大學攻讀景觀設計碩士學位;同年,貝聿銘選擇當時建築思想更為創新活躍的哈佛,拜讀於當時作為建築學係主任的格羅皮烏斯門下。

在此期間他融合了東西方的設計——上海藝術博物館,格羅皮烏斯稱之為“我見過的最精致的學生作品。”

貝聿銘與陸書華的結婚照

上海藝術博物館

從“房屋建築師”到獨立執業 1946年從哈佛畢業後,因為家庭跟生活所需,貝聿銘選擇了接受紐約地產大亨齊肯多夫的工作,成為了被美國建築師主流排除在外的“房屋建築師”,學習房地產和商業設計。

在這一時期,貝聿銘完成了許多設計項目,但在建築上的品質大多平庸不出彩,其被建築師協會所不啻的“標簽”,讓貝聿銘對前途開始新的思考。 雖然齊肯多夫對貝聿銘非常肯定,貝聿銘最終還是選擇離開齊肯多夫的公司,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

紐約地產大亨威廉·齊肯多夫

貝聿銘向齊肯多夫介紹紐約四季酒店

起伏風波 1960-1980年的這二十年,對於貝聿銘來說可謂跌宕起伏。

貝聿銘完成了許多出色的作品。它們為貝聿銘帶來名聲的同時亦讓他飽受爭議。

1964年,在肯尼迪圖書館的競賽中擊敗路易斯·康跟密斯的貝聿銘,頓時成為鎂光燈下聚焦的寵兒;然而1973年,波士頓漢考克大廈立麵玻璃的脫落讓貝聿銘的事務所一度陷入困境;同時期的經典之作美國國家東館的設計,讓貝聿銘走出低穀,揚航重啟。

1956-1963年,路思義教堂,台灣東海大學

1961-196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1964年,與傑奎琳·肯尼迪出席新聞發布會

貝聿銘與Oklahoma City市區規劃

1968年,美國紐約州雪城埃弗森藝術館

1969年,克萊奧羅傑斯紀念圖書館

1972年,保羅·梅隆藝術中心

1973年 ,康奈爾大學約翰遜藝術館

1976年,羅徹斯特大學Wilson Commons學生活動中心

1976年 新加坡OCBC Centre

1977年,漢考克大廈

1978年,國家美術館東館

貝聿銘在國家美術館東館的開幕式上

1979年 ,紐約市賈維茨會展中心

故土上的設計 1980年代,有著許多出色作品的貝聿銘,早已被建築圈認可。1983年時,普利茲克建築評審團將獎項頒給了這一位華人建築師。 這一時期的貝聿銘,開始有了在闊別已久的中國故土上實踐設計的機會:有著許多缺憾的北京香山飯店建成,但人身處其中依然可以感受到東西方的韻味。

當時香港第一高樓的中銀大廈的設計,更是成為維多利亞港邊的經典地標。 在盧浮宮金字塔的設計上,貝聿銘用出色的設計再一次在國際舞台上證明了自己。

1981年,波士頓美術館(MFA)

1982年,香山飯店

1982-1990年,香港中銀大廈

1985年,威斯納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

1989年,盧浮宮改建

貝聿銘與盧浮宮

熱情不減 1990年,貝聿銘從事務所退休。從這一時期開始,貝聿銘在世界各地做了許多博物館設計,比如1997年落成的日本美秀美術館,2006年完工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貝聿銘在故土蘇州這片土地上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更是讓更多人走近他的東西方建築美學。 卡特·懷斯曼如此評價這一階段的貝聿銘:“在年逾九十的貝聿銘,證明了一個人也許可以實現年輕時的夢想,而仍保有割舍不斷的根。”

1990年,德國曆史博物館新翼

貝聿銘在講解中國銀行總行大廈模型

1996-1997年,日本美秀博物館

2002年,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在蘇州

1999-2003年,奧爾亭 ,英國威爾特郡

2004年,中國駐美大使館

2006年,澳門科學館

2006年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不止於建築 貝聿銘之於中國,許多人的認知僅為他在建築方麵的代表作——香山飯店以及蘇州博物館等。 事實上,當下北京故宮實行的限製高度與視野政策,離不開1978年時貝聿銘受邀來京時對北京城市發展和規劃提出的建議,而如今處處小橋流水的蘇州古城的保護,有著他的一份力量。 這位百歲老人一生的故事,數不盡道不完……

貝聿銘與家人

貝聿銘與兒子

貝聿銘與員工黃慧生

貝聿銘回蘇時與貝氏親友的合影,1989年

2006年,貝聿銘與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貝聿銘與妻子陸書華

貝聿銘 在白宮與羅納德.裏根總統及夫人南希合影

2012年,貝聿銘獲Leonore and Walter Annenberg Awar

今年3月26日

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貝聿銘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貝聿銘於紐約獲頒終身成就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