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7年11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到1946年5月5日發布《還都令》的八年半期間,重慶一直是中國的“戰時首都”。本組圖主要揭示重慶作為“陪都”時的影像。
圖為1942年重慶一位政府工作人員的家庭合照,照片右側的兩位中年女性是保姆。
圖為1942年,菜販和苦力們通過重慶的南紀門。
圖為1943年,重慶一處香港人開設的裁縫鋪。當時大量的國民黨官員和富商湧入重慶,帶動了重慶的經濟繁華。
圖為1943年重慶朝天門,挑夫、行人們正在石台階上行走。
圖為1944年底,重慶一家廣東人開設的成衣廠前,賣衣服的小販。
圖為一名男子騎著驢子爬台階。
圖為重慶江邊一處木材廠的工人們正在勞作。
圖為一艘從漢口開來的江輪,停靠在江邊等待乘客上船。
圖為重慶一家販賣雜貨日用品的小店鋪。
圖為1945年10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軍政高官們乘坐中航飛機,飛回南京的景象。
圖為1945年抗戰勝利後,一位女性帶著全部的家當,正在等待回上海的輪船。
圖為1945年抗戰勝利,一對夫妻正在收拾行李準備返回南京。
圖為1945年,重慶一處地道的川菜館,師傅們正在忙碌著。
圖為1945年4月,重慶唯一大戲院前人們正在排隊。當時人的生活雖然清苦,但在閑暇時候還是會選擇跳舞和看戲作為主要的娛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