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北京東八裏莊,曾經很驕傲!(ZT)

(2018-06-26 19:38:47) 下一個

 

曾經

在北京城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均有一處叫做八裏莊的地方

其中的東八裏莊

因地處朝陽門外八裏地而得名

東八裏莊,因漕運糧道而勃,因國民工業體係而興,因商業劇變而榮......在這塊神奇而又溫馨的土地上,寫盡了京東的傳奇往昔。

東八裏莊

 

運糧沿線的傳說

朝陽門是京城九門之一,其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齊化門”,明正統年間重修後改名為“朝陽門”,門外的路也逐漸變成運糧通道。

到了清朝雍正年間,朝陽門外運糧的土路泥濘難行,外省新鮮果蔬無法及時進京,這皇帝就不幹了,於是下詔重修朝陽門外土路。

工程浩大,工期綿長,工匠們隻能在路邊住宿,漸漸的,路的沿線形成了一個個村落,東八裏莊,便是這些村落中的一個。

到了民國,八裏莊已經發展成了擁有2700戶的大村落,以朝外石板路為界,分為“前八裏莊”和“後八裏莊”,附近還有二道溝、慈雲寺、英家墳等,今天公交還在沿用的地名。

曾經,八裏莊人民都是莊稼漢,種下的蔬菜口糧,除了自給自足外,還要拉到天橋,去發貨、販賣,掙點小錢,養家糊口。

直到建國後,八裏莊的命運和用途,因一大產業的入駐,悄然發生了巨變。

東八裏莊

 

紡織業重鎮

在“一五”計劃正式開啟的1953年,棉紡行業因為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而被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根據首都城市區域規劃,京東的八裏莊開始興建大型的紡織工業區。

1954年,位於十裏堡的京棉一廠率先建成投產;

1955年和1957年,位於八裏莊的京棉二廠、位於慈雲寺的京棉三廠,先後建成投產;

就此一舉結束了北京“有紗無布”的曆史,與北京印染廠、北京第一針織廠連成了一片。

1958年,紡織業成為創匯大戶,北京80%的棉紗出口至東南亞國家,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紡織行業成為計劃經濟北京國民經濟時代的一麵旗幟。


於是在老北京的工業體係中,便有了“一黑一白”的說法,“黑”指的是位於西邊的首鋼,“白”就是八裏莊的棉紡廠。

伴隨著工廠的建立,京棉(國棉)一廠、二廠、三廠的宿舍,由東向西一字排開,路南是廠區,路北是生活區。

澡堂、醫院、理發室、商店、學校、幼兒園等配套設施齊全。

值得一說的是位於二廠宿舍區正中心的大禮堂,曾經廠區的聯歡會、表彰大會都在這裏舉辦,後來被兩座塔樓取代。

而整個二廠居民樓的編號也是根據這兩座塔樓的前身大禮堂來排序的,於是經常發生序號相鄰的兩座樓卻相隔甚遠的狀況,這可真是難為了如今的快遞小哥!

“文革”結束後,八裏莊三大毛紡廠再攀新高,一廠的高級府綢,二廠的“銅亭”牌純棉精梳紗、“花蕾”牌細紡,均獲國優產品稱號;

“景山”牌棉紗、“燈籠”牌氨綸紗、“珍珠”牌坯布等產品,更是在國際紡織製造業名列前茅。

在那段工廠最風光、工人階級最光榮的如歌歲月裏,天南地北的進京務工人員,以及成千上萬的基層工人,就在八裏莊的三個毛紡廠區裏幸福的生活著,他們又自由組合成了無數個幸福的家庭。

而隨著時代推移,經濟體製改革的步伐越來越近,八裏莊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新的解讀方式。

東八裏莊

 

紅極一時的商業中心

1997年,八裏莊京棉二廠被整合為京棉集團,依舊是那個紡織車間機器轟鳴的時代。直到2006年,京棉集團生產車間遷至順義。自此,八裏莊再無紡織聲。

而八裏莊這一片兒的商業卻在悄然之間繁榮了起來。

1993年,鑫帝大廈在原十裏堡商店的舊址上落成,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商品批發市場;而到了1995年,雪銀大廈落成。

這兩大商場成了一時瑜亮,連同三環內的藍島一起,將朝陽路打造成了商業巨道。

所謂花無百日紅,世紀之交,華堂商場在十裏堡橫空出世,搶占杆位,席卷市場,鑫帝大廈在裂變的市場競爭中悲壯倒下,雲柏鞋業遂取而代之。

同時期,雪銀大廈的日子也不好過,日漸縮水的市場份額最終將其拱手讓位於昆泰慈雲市場。

如今再次漫步於十裏堡、八裏莊的街頭,雲柏鞋業的底商永遠在高呼著“最後三天”,持續三年的甩貨口號,昆泰慈雲的一層也已經化身親子樂園.......

商戰風雲瞬息萬變,今天的朝陽路上,最風光的是蘇寧生活廣場與盒馬鮮生,曾經的鑫帝、雪銀、華堂還有西單商場,要麽消聲覓跡,要麽韶華易逝,任誰都不能與時光為敵。

在時光悄無聲息的流轉中,國棉二廠變身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國棉三廠原址建起了遠洋天地和住邦2000。

從曾經棉紡工廠的機器轟鳴,工人工友們的熱火朝天,到今天的文化園區與寫字樓林立,白領階層日常出沒,八裏莊的風情,總是別樣精彩!

 

 

八裏莊風光秀

 


紅領巾公園

這是“東八裏”人民的後花園,幾乎與國棉三個廠區同齡,因建成之初以青少年為服務對象,故而得名。

可正如京城其他公園一樣,這裏平日見不到多少孩子,反倒是那些老人們怡然自得地或扭動身子或引吭高歌。

雕塑是紅領巾公園的特色,湖邊、樹後和草叢中,鮮活、靈動的各式雕塑,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地址:朝陽區第三少兒業餘體校附近

人均:免費

 
 

 

魯迅文學院老校區

魯迅文學院是一所招收中青年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理論家、文學編輯家和文學翻譯家等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專業培訓機構,前身是由文化部和中國文聯共同創辦的中央文學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

莫言,畢淑敏,餘華,王安憶,張平,王旭烽,嚴歌苓等人都是這裏的知名校友,從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來了個齊全。

餘華和莫言

不過在魯迅文學院喜慶60周年生日之際,即2010年10月26日,它從八裏莊老校區遷到了魯迅文學院育慧南路校區。

 

地址:八裏莊南裏

 
 

 

八裏莊中心小學

這又是一個老校址已不複存在的學校,堪稱是國棉廠職工子弟的學校,一度因是體育特長校,更名為八裏莊體育運動學校。

八裏莊中心小學如今改成了高樓,老校門也就剩下了一半

既然是體育特長校,那就必然出體育特長生,咱北京國安曾經的“金左腳”邵佳一,就是從這走出來的明星, 入選國足,踢過德甲,參加過韓日世界杯,真是風光的不得了。

“後河”情節

 八裏莊的孩子曾經一到夏天就在這裏釣魚、撈蝦,別看如今這裏楊柳依依,桃樹芬芳,可一度卻因為工業廢水的排放與生活垃圾的堆放,變得臭氣熏天。

如今的後河越來越幹淨,越來越美豔,讓人越來越流連忘返。


紫光園(紅廟總店)

紫光園在朝陽區有好幾個店麵,堪稱京東最有名的清真餐廳,而位於慈雲寺東紅廟的,正是其總店。

一碗豆腐腦或酸辣湯、一張糖油餅或炸糕、牛肉包子,是標配早餐,您最近去吃了麽?

 

地址:紅廟北裏85號樓(華商大廈西側) 

人均:63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