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北京南城記憶 - 陶然亭

(2018-04-29 14:50:26) 下一個

陶然亭,泛指:陶然亭地區、公園、老遊泳池......

每位南城長大的孩子,小時候都在以上地區挨過打。每對南城戀人都在陶然亭公園無數次約會、無數次失戀分手.......

說京城,道京城,西四東四鼓樓前、故宮北海頤和園,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鍾。哈德門外向西走,正陽往南到南城。南城有個窯台兒地,窯台正中是長亭——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

1920年8月,天津覺悟社、少年中國學會等4個團體代表在陶然亭慈悲庵召開茶話會,周恩來、馬駿、鄧穎超等。


還有這些大腕,您認識怹們嗎?


關於這座橋很多人都有回憶,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這裏到晚上就有人唱歌茬琴。還有在橋下睡午覺、抽煙,釣蝦米的……



古刹慈悲庵,坐落於陶然亭公園湖心島西南的高台上,建自元代,又稱觀音庵。曆史上這裏是文人墨客薈集賦詠之地,曾留下許多傳誦一時的詩篇。庵內的陶然亭又是近代革命誌士的秘密集合場所,進行革命活動。

 


儒福裏,老北京人念念不忘的一個地方。這裏原來有一座老北京城區裏唯一的一座過街樓,可惜在1999年被拆除。過街樓是北京建築的一種特殊形式。儒福裏觀音院過街樓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但也沒有擺脫被拆除的命運。


陶然亭遊泳場,1956年建成。進到遊泳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左右2邊各一個蘑菇池,給小朋友玩的,裏麵有大大小小的蘑菇造型。水從蘑菇平麵上流下形成類似小瀑布的效果。

票價是2毛一張。製作很粗糙的白色的半透明的,隻有橡皮大小的一張薄紙。上麵用紅色郵戳蓋著你的進場時間和退場時間,通常情況下是2個小時。

泳池的深水區必須要有深水合格證才能進的,裏麵人少、水藍,裏麵水真幹淨呀,裏麵還有跳台。


大象滑梯,許多北京人兒時最美好的回憶!


北方昆曲劇院成立於1957年6月22日,地處中國北京,是中國專業昆曲表演藝術團體之一。著名昆劇前輩表演藝術家韓世昌、白雲生、侯永奎、馬祥麟、侯玉山、沈盤生、白玉珍、魏慶林等曾在北方昆劇院任職和工作。

說到北京小吃,可能許多人首先都會想到鹵煮火燒吧。若問北京人哪裏的鹵煮火燒最正宗,恐怕絕大多數的答案都是“南橫街小腸陳”。然而,30平方米的小店,古香古色的二層小樓,那可清末建築,現在已經永遠離我們而去了。

南橫街東口路南是“南橫街飯館”,也是一家公私合營買賣。1962年困難時期結束,“南橫街飯館”一度賣不要糧票的“蓋澆飯”,一塊錢一份,有二三片大肥肉,街坊們都排隊來吃“蓋澆飯”。


宣武鞋廠東邊路北有一個大院子,現在是北京市革製品廠宿舍。1956年變成革製品廠,生產豬皮鞋。


北京雜技團成立於1957年11月,以天橋“首都實驗雜技團”的部分藝人和張文治雜技小組為基礎,吸收了“天橋”的一些零散藝人組成一個大集體所有製雜技表演團體,隸屬北京市文化局,1958年下放到宣武區,隸屬宣武區文化科。2006年由於大眾劇場市政拆遷,團址遷至位於法源寺前街11號的宣武區工人文化宮院。

賈家胡同曆史悠久,會館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河南會館、開鄭會館、福建莆陽會館等。相聲大師劉寶瑞說的單口相聲“假行家”中的人物,也居住在賈家胡同,則隻是玩笑而已。

米市胡同口的副食店俗稱“南二副”,“南一副”在南橫街東口。“南一副”源自“南橫街第一副食店”, 公私合營前叫“萬泰記”雜貨店。

法源寺位於教子胡同南端東側,它不僅是北京城內曆史悠久的古刹,也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是培養青年僧侶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1983年,法源寺被國務院確定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萬壽公園位於白紙坊東街路北,原址建於明代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的關帝廟。建國後,政府多次對此地進行綠化整建。1955年曾名萬壽西宮公園,1995年重新改造後更名為萬壽公園。


半步橋小學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為北京第一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小學。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創建於1952年,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校,校園位於南城風景秀麗的陶然亭湖畔。


原裏仁街小學建於1965年。1974年與七十八中合並為裏仁街學校,10年製。1978年中、小學分開後恢複原名。


白紙坊小學始建於1929年,是一所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學校。


宣武少年宮建於1956年。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謝軍、乒乓球女單世界頭號種子選手張怡寧曾在此受過啟蒙教育;世界影星章子怡接受了少年宮教師的精心培育。


北京140中學是宣武區的一所老校,1925年建校,現已並入北京市第15中學。

陶然亭小學坐落在龍泉寺的遺址上=。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龍泉寺主持心學和道興和尚在龍泉寺首先創辦了孤兒院。宣統元年1909年改為僧立第一初等小學堂。1956年人民政府接管,改為市立(公立)小學。1976年龍泉寺小學和陶然亭小學兩校合並,命名為陶然亭小學。


北起南橫東街,西至菜市口大街。原稱珠巢街。“巢”,1965年改為“朝”。曆史上此街有揚州、雲南、中山、成都諸會館,五號是中山會館。有假山亭橋,七號是成都會館。曆史上,此街也多名人。如清時的紀昀,蔣士銓;民國時的邵飄萍、聶耳等。

現在的半步橋,是由半步橋胡同和半步橋街合圍而成的。就像北京很多以“橋”命名的地方一樣,現如今這裏也是無橋可尋了。

龍爪槐胡同就是以唐代的龍樹寺而得名。陶然江亭觀賞魚花卉市場,它是目前北京二環內最後一個成規模的花鳥魚蟲市場,現已停止營業。

現地址是原來的虎坊路理發館。

中央芭蕾舞團1959年12月31日誕生於舞蹈家的搖籃——北京舞蹈學院,時稱“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

陶然亭公園電影院。

虎坊路百貨成立於1959年,是一家以經營日用百貨為主的綜合性百貨商場。經營的老國貨,結實耐用真才實料。

原虎坊路14路車站。

北京市監獄這座監獄修建於清末的宣統二年,也就是1910年,北京最老的監獄,京城模範監獄,俗稱叫“王八樓”。那為什麽叫王八樓呢?因為這個監獄的五排監舍是以中心樓為圓心散射開的,形狀特別像一個王八蓋子,所以老百姓都戲稱它為“王八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