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巴洛克群像之一》 布麵油畫 152×101 cm 2014年
《連篇畢加索》 布麵油畫 152×101cm 2014年
“這個時代不是繪畫的時代,這個社會時代不需要那麽多的繪畫。批評我是對的,油畫變成個產業鏈了,繪畫一點意思都沒有,我自己都不知道畫什麽,我不能誤導大家繪畫還能如何,我畫畫冊就是想證明繪畫是很沒有意思的。”在接受早報專訪時,畫家陳丹青這麽說。
靜物——陳丹青藝術展展出是陳丹青 “靜物”主題係列油畫作品60餘件1997年開始,陳丹青便開始畫各種畫冊,西歐的油畫經典,中國的山水畫,書法與春宮畫冊,都能入畫,有時他將山水畫冊與春宮畫並置,比如一本攤開的文征明邊上擺著日本春宮圖,
靜物係列油畫
有時候他畫魏晉書帖,有時候畫委拉斯蓋茲的宮娥,黑白的,簡筆的……陳丹青自述:“這裏沒有一件我的作品,但每塊畫布簽著我的名字。”
《四馬圖》布麵油畫 101×76cm 1999年
陳丹青畫畫冊,是把各種畫冊擺放在一起,在自己的畫布上,以油畫的形式再現出來,因此他說,“這裏沒有一件我的作品。”
春宮畫混搭文人畫,“我有點強奸畫冊的意思”早報:為什麽選擇畫畫冊,展覽作品的時間1998年開始是有什麽契機嗎?
陳丹青:我從1997年開始畫書,展出的都是1998年到現在畫的一些書,畫冊。因為太無聊,隻能畫畫書,你隻能注意哪些畫冊我沒有畫,我不喜歡畫新畫冊,嶄新的畫冊也可以畫,但是沒有舊的好,舊舊的畫起來更有感覺。
陳丹青 奧林匹亞與婭裏克姍德拉
早報:你選擇畫印刷品,算不算一種文本的轉譯?
陳丹青:我不認為這是文本的轉譯,我一點都不改變畫麵。但也可以說是轉譯,從印刷品變成畫,隻是在這個意義上,比如安迪·沃霍爾,裏希特,太多畫家都是在轉譯作品,把印刷品圖像用自己的方法轉譯。
靜物係列油畫
靜物係列油畫
我隻是傳統的寫生,把這本畫冊畫出來,我自以為是一點都沒有改變,我所做的隻是選擇,把這本和那本放在一起,其他就是毫無意見地畫,也有混搭,仔細看裏麵還是有曖昧的強製性的混搭,比如我把春宮畫和馬奈《草地上的午餐》放在一起,因為文人畫裏的老者在回家之後還是要和普通人一樣,文人畫裏還是讓人有個色情的想象。
馬奈 草地上的午餐
208 cm × 265.5 cm 布麵油畫 1862-1863 巴黎,奧賽美術館
其實我有點在強奸畫冊的意思,但是如果我這樣強奸畫冊的話,每個人都在強奸畫冊,每個人從抽屜裏拿出畫冊來的時候不會很尊重這個時代,正在看文藝複興忽然看了後現代,之間毫無關聯,時間已經越過了幾百年,其實是很粗暴地在選擇,但是印刷品其實就是這個作用,讓人想看啥就看啥,不想看啥就不看啥。
《題未定之二》 布麵油畫 202×76cm 2014年
“我的快感很幼稚,就是畫得像”
早報:其中有臨摹過真跡嗎?
陳丹青:畫董其昌的那幅畫名稱為《畫冊與真跡》,董其昌我是買了這幅作品的,我從來沒有畫過真跡,但是這幅我就臨了真跡,我發現,臨真跡要比畫畫冊容易多了。
我一點也沒有料到這個結果。相信哪天也許我麵對倫勃朗的真跡臨摹我會覺得好畫得多。馬奈的真跡卻與畫冊相差太多,董其昌的真跡倒是與畫冊相差不多。
但這些畫,重要的與畫不是太有關係,我所牽扯到的問題不是畫什麽怎麽畫,而是為什麽要畫。但是我的問題卻是說不出為什麽要畫。
《董其昌三重奏》布麵油畫 101×76cm 1998年
《畫冊與真跡》 布麵油畫 228×101cm 2014年
早報:董源的畫就沒有看到,為什麽?
陳丹青:五代,北宋,唐的畫我很少畫,根本畫不出來,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我根本畫不出來,講不出什麽道理,我把北宋的畫冊一放到麵前就知道,我肯定畫不出來,還有一個原因是很難說的,我很在乎這本書的排版,就是畫在什麽位置上,北宋的排版滿難講的,也許這幅畫我很喜歡,但是排版不佳我就不畫此幅作品了。
整個畫的過程中有種“賴皮的感受”畫畫時就容易了,畢竟不用再去想寫什麽了。主要把畫冊放在一個我覺得合適的位置角度就可以,這樣畫比創作一幅新畫出來簡單多了。
早報:你畫的畫冊裏有很多書法作品,你臨過書法麽?
陳丹青:和很多人一樣,我最多隻在中學臨過書法。和我在拿宣紙和毛筆寫完全不一樣,因為我是在畫字,很便當的,不是書法,用的是排刷式的油畫筆,不是毛筆,書法與水墨的難,是下筆就算,油畫畫字,如畫不好,一筆抹去,再寫,我最容易的就是畫書法。
最難的是西洋畫,因為需要吃功夫,可能也與媒介有關係,我這不是在畫圖像,我是在畫符號,書法字對我來說就是符號。隨便畫什麽,我的快感很幼稚,很低級,就是畫得像。
《黑白的陣營》 布麵油畫 138×92cm 2014年
《作為作者?》NO.11
“我畫畫冊就是想證明繪畫是很沒有意思的”
早報:在你的年輕時代裏,畫冊很珍貴,選擇這樣畫,是否與你的經曆有關否?
陳丹青:有關係又沒有關係,我們這代人畫冊是我們最想看的東西,我們被誤導也是因為看畫冊,在一個我們生長在一個很匱乏的時代,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擁有畫冊,畫冊一直是我們的一個情結。
托腮的女人布麵油畫 61×50.5cm 2014
對一個生長在現代時代的人來說,畫冊不是一個問題,太多了。我們對畫冊的感覺和感情就很複雜,我擁有畫冊時,非常感慨:“我現在多了不起……”年輕時候卻想借都借不來。
巴洛克群像之二
布麵油畫 152×101cm 2014
這卻又不是一個理由,我同代的藝術家裏好像就我一個人在畫畫冊。董其昌忽然在很多觀念藝術裏麵紅起來了,董其昌變成很多人的主題。在我來說很簡單,傳統我們永遠沒有認識它,裏麵永遠有讓我們驚訝的東西。
早報:你曾經說過你不太看畫展,繪畫語言也已經過時的藝術語言繪畫藝術是已經過時了。
陳丹青:繪畫是毫無用處的藝術語言,但是我還是喜歡,不然我做什麽呢,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來寫作。
我不把畫畫當做一件很有野心的事情。繪畫語言隻是對喜歡畫的人還有意義。對整個社會一點意義都沒有了,這個時代不是繪畫的時代,這個社會時代不需要那麽多的繪畫。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傳播方式已經不是繪畫了。
躺臥的人體
現在是影像,電影,或者別的什麽,我現在非常反對中國學院教育還在不斷強調繪畫,但我辦展覽,孩子又來說:“這個人畫得好,我要學這個人。”可在中國不辦展覽部可能嗎?批評我是對的,油畫變成個產業鏈了,繪畫一點意思都沒有,我自己都不知道畫什麽,我不能誤導大家繪畫還能如何,我畫畫冊就是想證明繪畫是很沒有意思的。
學習是一種無賴的畫法。油畫筆可以把什麽都畫得狠像,我這批畫在我剛剛回國的時候在南京展過一次,2000年又展過一次,整個美術圈非常失望,愛我的人非常可惜:“你怎麽畫出來這樣”瞧不起我的人更不客氣:“這家夥果然不會畫畫”我是不會畫畫的,我不曉得能畫啥。
雙年展,美展,我都不參加,我隻參加一種展覽就是幫人幫朋友忙,還有幫年輕人。我們這輩人,名也有了錢也有了,何必每樣事情都要擠一腳。
早報:我曾經看到你最近的人物畫,恕我直言,畫得,有點像劉小東……
陳丹青:同時代畫家我從來不注意,除了劉小東,這是個個案,其他人的畫我也不看,我更注意電影,前衛藝術。
人物畫我真的學劉小東,他畫得十分生動,我一路上一直在學習人家風格,學過夏葆元,又學陳逸飛,最近學劉小東。我喜歡畫別人的東西,我和劉小東也說的,我還學不像,很難的。
畢加索之七
布麵油畫 75.5×60 cm 2014
德庫甯與施納伯爾之一
布麵油畫 152×101cm 2014
第一波當代藝術家們都老了,星星美展中的那些人都老了。我畫畫就是喜歡畫得像,雖然很低級,畫得不像我會很生氣,我們就是來自19世紀一樣的美院教育,就是要畫得像。
但是我又很反對現在的美院教育,我覺得美院不要再教畫畫了,但是美院那麽多人畢業了你不讓教畫畫他們別的不會。我們就活在悖論中,我做的事情恰恰是我反對的,看不起的一件事情,正好我遇到這個時代,我遇到這個時代,讓我處於一個悖論當中。
梵高看著我
布麵油畫 55.5×41cm 2014
中國的山川
布麵油畫 250× 180cm
從我小時候,到我出國,我一直活在一個19世紀前現代社會,到了美國以後又突然進入後現代社會,但這兩個時代在我同一個人身上,在同一個生命經曆當中發生了,所以我身上充滿了悖論很難平衡,我隻有接受、肯定這個悖論。
《德庫寧與施納伯爾之二 》 布麵油畫 152×101cm 2014年
早報:你在作品旁邊配寫了很多文字,傾向寫作還是傾向畫畫?
陳丹青:我現在自己更傾向於繪畫,寫作現在因為許多話不能說。但文字更好,寫了文字之後大家看文字的時間多,若隻有畫掛著,大家看看就走了,也算一種賴皮的做法吧。
隻要太陽光線足,我就會去畫畫。我現在眼睛不好,遠看不行,近看不行,需要兩副眼鏡輪換,我今年62,還要拚命,到70歲,大概隻能弄著玩玩了。
油畫院牆角之一
138cm×92cm 2013年
比較有野心的畫可能不再會有精力,但是心不死,總想掙紮,這些畫都是掙紮,但是還是蠻開心的,你能看到我的開心嗎?我喜歡有性格的東西,不喜歡有風格的東西,中國畫家都太有風格了,中國畫家裏完全用天性畫畫的很少很少,都做不到,劉小東的風格因為他就那樣,很自然就帶出來了,其他人就不足道了。
我不在乎風格,在紐約畫照片畫太多了,我太崇拜大師了,所以,老想學他們,但是回國後離大師遠了,我看不到他們。
可是我能看到劉小東,看到劉小東看到的作品,生機勃勃的東西,所以他在改變我,然後,手就慢慢放開來,連靜物都是這樣,美國畫的靜物和中國畫的靜物就完全不一樣。
油畫院牆角之二
138cm×92cm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