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一年1張照片看100年(下)

(2017-10-02 09:14:15) 下一個

    1950年,上海,身材健碩的運動員們慶祝解放一周年遊行。周海嬰/攝。


 

   1951年,青海民和縣磨溝村回族僱農冶金財在土改中分得水地二畝五分,這是他第一次在屬於自已的土地上勞動。茹遂初/攝。

    新中國成立後的土改運動(1950-1952)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製,實行農民土地私有製。


 

    1952年,河北秦皇島,山海關。

    1953年,天津,同時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與“公安”臂章的一位軍人。


 

    1954年,北京,洋溢著喜悅氣氛的公園一角。


 

    1955年,北京,上體育課的女學生們。

     照片來自阿涅斯·瓦爾達導演的《北京的星期天》,一部非常好看的50年代北京紀錄片。


 

    1956年,滇中舊事之一掃盲學習。尹源/攝。


 

    1957年,北京街頭的三輪車、電車、自行車和氣質儒雅的老者。馬克·呂布/攝。


 

    1958年,北京女職工宿舍,樸素伴隨著青春的活力。


 

    1959年,北京天安門,國慶十周年大閱兵。


 

    1960年,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是毛澤東在 20世紀50年代後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和全民防衛思想。

    平時工作與戰時準備結合起來,要求國防建設和部隊教育訓練必須從戰爭實際出發,必須以人民戰爭基本理論和要求為基礎。


 

    1961年,北京一所小學裏的學生。


 

    1962年,湖南,饑餓的災民。

    1959年至1961年期間,大躍進運動以及發展工業建設的政策導致了全國性的糧食短缺和饑荒。


 

    1963年,福建,一個家族的合影。

     照片記錄的這個瞬間就像張愛玲在遺作《少帥》中所寫的:“盛大的日子……蕩蕩流過,平滑中略有起伏,仿佛一條太陽曬暖的大河……”。


 

    1964年,上海的街角。何奈·布裏/攝。

    這張照片由何奈·布裏拍攝,他是瑪格南圖片社的資深攝影師。

    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步入攝影界以來,奔波於世界的各個角落。所攝的照片已經成為時代的記錄,為世人熟知。

    例如,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那,中東六·五戰爭,以及在六十年代初來中國拍攝的一些照片。


 

    1965年2 月10日,北京,反美大示威。


 

    1966年,山東曲阜,紅衛兵在孔廟搗毀“大成門”。


 

    1967年,“文革”中,手持毛主席語錄,胸帶毛主席像章的夫妻。


 

    1968年,北京一所中學的畢業生。

    這一年,1966 屆、1967 屆、1968 屆(又被成為“老三屆”)初、高中生同年畢業。


 

    1969年,北京,縫製毛主席畫像的工人們。

 

    1970年,文革中期,一家工廠展開如火如荼的思想批判。

 

    1971年, “文革”年代的青年時尚,工裝工褲,胸帶毛主席像章,人手一本毛主席語錄。


 

    1972年,尼克鬆訪華期間,北京迎接儀式上的年輕女孩穿著士兵服裝、佩戴著毛主席肖像。


 

    1973年,在北京天安門前聚集的紅衛兵。


 

    1974年,“文革”時的工人畫家在上海文化宮工作室畫畫。


 

    1975 年,“文革”結束前夕,從天安門城樓下經過的行人。


 

    1976 年,北京,星星畫展第一回露天展,藝術家馬德升在向觀眾闡述自己的藝術觀點。


 

    1977 年,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們正在排練肖邦的曲子。

   外國古典音樂在文革時代作為西方資產階級音樂而被禁止,文革後開始解禁。


 

   1978年,北京,改革開放初期,在公園約會的青年情侶。劉香成/攝。

    這張照片比較為人熟知,它是劉香成的攝影集《毛以後的中國:1976-1983》一書的封麵。


 

    1979年,正在上課的女教師。

    攝影師 EveArnold 是第一位加入瑪格南圖片社的女攝影師。

    1961年,她移居倫敦,以攝影記者的身份遊曆了前蘇聯、阿富汗、埃及和中國。

    她拍攝的女性係列頗有影響,其中包括了社會各個不同階層的女性角色。


 

   1980年,上海,這位老人實際上正仔細閱讀著一份雙文報紙的英文部分。

    這張照片來自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 Bruce Dale。他對 80 年代上海的消費革命專門拍了一個專題攝影。

    "它充分反映了上海在那個消費時代所產生出來的某種萌芽。盡管時過境遷,但這些照片依然能讓你感到 1980 年的上海,和我們現在這個消費時代之間微妙的關聯。”

    ——麥克·愛德華 MIKE EDWARDS (國家地理資深作者)


 

    1981 年,大連理工學院,滑旱冰的男青年。劉香成/攝。


 

    1982年,西安,在街頭賣糖葫蘆的老人。


 

    1983年,看電視。

    八十年代,電視與冰箱、洗衣機並稱為“三大件”。


 

   1984年,北京故宮,在轎車裏拍一張紀念照。久保田博二/攝。


 

    1985年,雲南,撒尼族吹笛手。久保田博二/攝。


 

    1986 年,接受“氣功大師”指導,正在“發功”的人們。

    80年代,全國興起了一陣“氣功熱”從當時的新聞畫麵看起來,已經掀起一股狂熱色彩。


 

    1987年,西安,兩名人民警察。點擊此處,看不為人知的精彩,你懂的!

 

    1988年,西安,戴紅袖箍的與推著自行車的女青年。趙利文/攝。


 

    1989年,西安北門外,一位老人在街上展示他從舊貨市場上買來的留聲機。趙利文/攝。


 

    1990年,台灣,一對疲憊的新婚夫婦和花童。張乾琦/攝。


 

    1991年,溫州一家人。這是法國攝影師Patrick Zachmann的攝影作品。


 

    1992年,溫州街頭,一位穿西裝的“紳士”。

    從民國時期開始,溫州人就開始去法國討生活。現在的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有不少的溫州人。


 

    1993年,上海,騎摩托、戴墨鏡的摩登青年拿著大哥大打電話。


 

    1994年,溫州,打手機的鄉妹子。蕭雲集/攝。


 

    1995年,上海,在裏弄玩耍的三名少年。


 

    1996年,烏魯木齊,在照相館裏打扮的新娘。

 

    1997年,北京,晨起後,在陶然亭公園裏晨練的老人。


 

    1998年,上海,《泰坦尼克號》海報。馬克•呂布/攝。


 

    1999年,坐在麥當勞叔叔旁邊的孩子。

     麥當勞、肯德基等西方快餐進入中國市場,與80後、70後的成長記憶相比,90後們的童年形成了不同代際間的結構性記憶斷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