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1957年,國慶節的遊行隊伍。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毛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閱兵,步兵分列式。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的集會群眾,30萬軍民聚集在天安門廣場。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閱兵。參閱人數19248人;曆時150分鍾。
受閱部隊:海陸空三軍,空軍17架飛機從天安門上空飛行受閱,其中有4架攜彈飛行防備空襲。
1950年10月1日,那時的天安門廣場。
1950年10月1日,第一個國慶節閱兵。參閱人數:24209人;曆時:120分鍾。
受閱部隊以空軍和海軍學校的學生為前導,依次為步兵、炮兵、戰車摩托化部隊和騎兵。
1950年10月1日,四川省成都市各界群眾遊行慶祝國慶。這是遊行隊伍中的“和平女神”。
195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周年,朱德總司令下達了閱兵命令。
1951年10月1日,民兵隊伍的行列經過天安門前檢閱台。
這是民兵大隊第一次出現在國慶閱兵式上,他們是華北老解放區民兵的代表。
1952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經過新華門。
本次閱兵最為奇特的是,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手裏拿著新式的作戰武器。
1952年9月30日,上海市在虹口體育場舉行體育活動慶祝國慶節。這是飛機模型表演。
1953年10月1日,國慶節慶祝大會上,孩子們經過天安門主席台時高舉鮮花。
1954年10月1日,天安門遊行隊伍——摩托化部隊通過天安門。
這次閱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最後一次接受檢閱。整個閱兵,曆時63分鍾。
1954年10月1日,首都北京各界歡度國慶。這是女運動員們在行進中表演藤圈舞。
1955年10月1日,法國著名作家讓·保羅·薩特(右)和西蒙·德·波伏娃在天安門觀禮台上觀禮。
1956年國慶,新中國成立後國慶閱兵中唯一一次雨中閱兵。
參閱人數11929人;曆時50分鍾;受閱部隊29個地麵方隊。首次受閱裝備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
1956年10月1日前夕,上海有3000多對青年男女結為夫婦。圖為一位新娘在梳妝打扮。
1957年,北京,行進中的市民以高難度動作慶祝國慶。
1957年,學校的學生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慶祝國慶。
1958年,北京玉淵潭人民公社社員在舉行國慶節聚餐。
1958年,上海市,居住在上海曹陽新村的市民邊吃大閘蟹邊慶祝國慶佳節。
1958年10月1日,女民兵方隊首次在國慶大閱兵中出現。
1958年國慶閱兵式上,鋼鐵工人表示,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
1958年國慶,上海大世界門前的慶祝標語。
1958年國慶,遊行的人們抬著土高爐,以示中國人民當年要煉出1070萬噸鋼的決心。
1959年10月1日,十周年大閱兵,毛澤東向受閱群眾揮帽致意。
1959年,國慶十周年上海的遊行隊伍。
1959年國慶節前夕,在北京王府井食品店水果部,市民們選購水果的情形。
1959年10月1日,蘭州“大拖車”慶祝國慶十周年。
1959年9月,天津國棉四廠的俱樂部裏,細紗乙班文娛小組正為迎接國慶十周年排練文娛節目。
這個小組當年自編自演了100多個節目,其中已有8個質量較高的節目被他們選為國慶獻禮節目。
1959年10月1日,上海外灘,國慶亮燈。
1959年10月1日,上海人民廣場,放飛氣球歡度國慶。
1960年10月1日,北京市民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周年。
1963年10月1日,周恩來和鄧小平在天安門城樓上。
1963年國慶期間,上海人民廣場的國慶遊行。
1967年10月1日,駐京空軍高炮某部圍聚在收音機旁,收聽國慶遊行的實況廣播。
1971年10月2日,天津第二毛紡廠老工人李長茂和粗紗車間工人在國慶節期間堅守崗位。
1971年國慶期間,工廠的業餘文藝宣傳隊表演節目。
1974年10月1日,北京國慶節遊園會上,在革命樣板戲《杜鵑山》中飾演黨代表柯湘的著名京劇演員楊春霞在演唱《杜鵑山》選段。
1975年國慶節,北京天壇的遊園活動。
1971-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遊園聯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未進行群眾遊行。
1984年,新中國成立35周年國慶閱兵。
1984年,國慶大閱兵前夕,正在艱苦訓練中的士兵。
1984年,建國35周年國慶閱兵,鄧小平檢閱三軍。
鄧小平首次喊出“同誌們好”、“同誌們辛苦了”的口號。
1984年10月1日,國慶大閱兵,受閱導彈部隊經過天安門。
1984年10月1日,在國慶的遊行隊伍中,農民開著拖拉機,載著“聯產承包好”的牌子經過天安門廣場。
1984年,北京東四家電服務部門前,觀看國慶大閱兵轉播的觀眾。
1984年,國慶亮燈的上海淮海路。
1985年國慶前夕,上海市“第三批名牌產品評選展銷會”現場。
該展銷會將自行車、縫紉機、電視機等八大類的名牌產品在曹楊商場集中投放展出銷售。
1987年10月1日,一些普通老百姓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站在毛澤東揮手的地方揮手。
1988年1月1日,天安門城樓正式對外開放,但不允許到毛澤東揮手時站過的地方。
八十年代末,北京,位於宣內大街的一家個體發廊在店門前掛起了五星紅旗。
1990年頒布施行的《國旗法》規定,有條件的公共場所要升掛國旗。
1988年,北京胡同牆上寫的“搞好防火迎接國慶”標語。
1989年,國慶40周年獻禮片《百色起義》劇照。
1994年9月,國慶前夕,一位來自鄉間的老農在天安門前留影。
1999年9月,位於北京沙河機場的閱兵村,一名教官正為水兵方隊的兩個士兵測度間距。
1999年,國慶50周年大閱兵盛況空前,這也是自1984年閱兵式以來的首次大閱兵。
1999年9月29日,一位奶奶抱著小孫子在天安門廣場。
1999年10月1日,首次參加國慶閱兵式的武警特警方隊。高潔/攝。
1999年10月1日,世紀大閱兵。參閱人數11000人;曆時65分鍾。
受閱部隊:17個徒步方隊,25個車輛方隊,10個空中梯隊。這是此前13次閱兵中兵種最多的一次。
受閱裝備:受閱的42種大型裝備中,90%以上都是首次亮相的新裝備。
1999年10月1日,艦對空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馬占成/攝。
1999年的國慶,杭州西湖的斷橋。
從1999年開始,中國上班族開始有了國慶7天長假。
自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出門旅遊的方式慶祝國慶。如今,慶祝國慶最流行的方式,可能就是“帶著國旗去旅行了”。
2009年10月1日,建國60周年大閱兵。參閱人數19248人;曆時66分鍾。
受閱部隊: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
受閱裝備:52種主要裝備,全都是國產且大部分是首次亮相,包括巡航導彈、戰略核導彈等多種信息化裝備。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建國60周年大閱兵,受閱的女兵方陣經過天安門。
2009年10月1日,天安門,新中國建國60周年,升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