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9)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似蓮花的開落。
最美農房
二月下江南,好像並不是個好時節。春風未起,不見煙雨,空氣裏是些許北方的寒。
裹著厚棉服,在富春江邊一路走,走著走著,竟不小心跌進了一幅畫裏。
白牆黛瓦,淡墨輕嵐。
舊時尋常巷陌,綠水輕舟已惘然。
水鄉
這恍如隔世之景,分明是吳冠中筆下的舊時江南!
驚詫之餘,趕忙拉住一個鄉親打聽,原來這一切不是幻境,而是杭州場口鎮東梓關村。
這個坐落在富春江邊的古村落,過去雖是富陽往杭州的水路必經之地,如今卻因陸路交通發達,水運蕭條,日漸沒落。
十年間,為謀生計的年輕人相繼"出走",隻留下老人和老宅,在頹牆敗瓦裏風蝕殘年。
可家依舊是家,"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的場景,仍深深印刻在幾輩人的心裏。
賺了錢的人們,陸續回村打算重建老屋,村裏卻要統一規劃安置,不允許私自改動老宅。
夢回江南的舊夢,一做就是十年,直到一個契機的出現。
原來隨著保護曆史文化古村落的推進,一批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被確權回購收儲,統一代建46戶安置房。
村民隻需補與原來住房的麵積差,每平1376元,就能住進新房子。
為了幫鄉親們圓夢,打造煙雨江南的舊時盛景,他們找到了以設計師孟凡浩為首的建築設計團隊,他們曾參與設計出火爆網絡的
不舍·野馬嶺。
不舍·野馬嶺
然而這卻讓設計師犯了難,以高端豪宅設計見長的團隊,麵對農民的回遷安置房,一時竟不知如何下手。
這不是有錢人玩情懷,而是鄉親們實實在在,要住一輩子的房子。
為了搞清楚村民的訴求,他們跟村民開了3次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最後才敲定設計方案。
"其實村民的眼光,也不是說房子有多漂亮,美學上有多好,它不是的。
第一,你這房子實惠,性價比高;第二個就是功能設置一定要符合他的生活方式,不能說你弄的又是咖啡廳,又是紅酒吧,這跟他的生活就脫離了···"
在走訪調研中,設計團隊還發現:多數農民還保留著在院中洗衣服,用土灶做飯的生活方式。
團隊因此決定用設計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而不是將建築師的想法強加於使用者。尊重村民的生活方式,創造適合他們的飲食起居空間,比什麽都重要!
遵循當地"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進入"的習俗。
前院開敞,內院靜謐,後院私密,一個"公共-半公共-私密"的空間序列由此確立。
為了兼顧村民對自宅"獨立性"的需求,戶與戶之間還完全獨立,不用共用一堵牆,間距在1.6—3.2米之間不等。
滿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後,建築師孟凡浩才考慮如何把古村既保留江南民居的神韻,又體現出現代的美感和創意。
他第一個想到的是:畫家吳冠中。
生於江南的吳冠中,最擅長在簡單的點、線、麵、色之間,架構詩意雅致的江南神韻。
江南水鄉
江南春
故鄉
在他的畫裏,寥寥幾筆,就是整個江南。
江南
孟凡浩從中汲取靈感,以代表江南的黑、白、灰,為基礎色調。
再用白牆綠瓦,間或灰色係的磚,營造一種煙雨朦朧之感。
壓頂的線條,也似吳冠中的筆觸,簡單抽象,沒有具象的符號。
仿佛隻有這種線條,才能勾勒出江南的俊秀。
外牆以實麵為主,朝向院落的界麵,以半虛及玻璃為主。
既保證了采光需要,又能形成內向感。
實牆上的方窗與延續進每家每戶的木質感格柵,在虛實之間完成了對"外實內虛"這一傳統建築界麵特質的現代轉換。
鬱達夫曾言:美麗鄉村,設計先行。
孟凡浩的團隊們,正是用自己的設計和堅持,為打造真正意義的美麗鄉村,鋪平前路。
為了喚醒村民的記憶,他們在村落中心,遷移了一幢老房子,作為鄉村圖書館。
還在村口設計了一個公共敞開的村民活動中心,用於鄉村展覽及交流活動。
他們希望未來這裏能夠出現動靜皆有,老少皆宜,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成為整個村落的活力源。
多少人,他鄉成了故鄉,故鄉成了遠方。
又有多少人,一次次在夢中重回故裏,又一次次在千篇一律的農村中,徹底遺失了記憶。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村民們開開心心地住進了新家,他們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能夠住上這麽美的房子。他們不知道吳冠中的畫,他們隻知道,這就是他們記憶裏的家。
從設計到竣工,整整兩年時間。其中多少曲折艱辛,失控中的堅持,在村民的笑靨中都變得微不足道了。
一到周末,城裏的人就會特意跑來,看這些村裏的房子。既有自然資源,又有曆史文化資源,這些新造的房子,讓村裏的人氣慢慢火了。
就在不久前,在全國第二批田園建築優秀實例名單中,場口鎮東梓關村杭派民居還被評為二等優秀實例。
千篇一律的農房,裝不下漸行漸遠家的記憶。或許設計改變的,不止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