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縫隙裏的幽微
作者|阿達
我對野史的興趣高於正史。正史中鮮有生動細節,避諱所謂的道聽途說。但野史不受此約束,尤其是個人的曆史回憶,常有精彩之筆,包括一些八卦秘聞,饒有情趣。我在忍俊不禁之餘,每每突然有所了悟,就對人生社會多了一份洞察。喟歎多了。免不了想寫點什麽。
壹
近讀陳獨秀八卦,謂其在獄中與潘蘭珍當眾嘿咻,竟無恥感。先是莫名驚詫,繼而自責少見多怪。彼時之囹圄,可寫作,可會客,為何不能行房事?當時有獄卒阻止時,陳獨秀罵道:老子人犯了法,老子的性欲卻沒有犯法。此語氣,似乎不像出自大知識分子之口,可那時那景,這才顯露真性情。既然彼處沒有隱私空間,那就隻好當眾——管你幾人窺視,你愛看不看!
還有,陳獨秀憑一己之力,居然在獄中爭取到更多自由。自由到什麽程度?連一些國民黨要人都附庸風雅,來請陳獨秀揮毫作書。文人墨客更是絡繹前來,蔣夫人宋美齡居然也屈尊來到獄中探望。陳獨秀為了消遣寂寞,起初還樂於見客,到後來探監的人越來越多,影響了他讀書撰文的時間,陳獨秀竟與典獄長說:這哪成啊,我還要點時間看書,有些人你通知我一聲,不認識的就不要進來了。牛逼至此!
再是其妻潘蘭珍也很奇葩,小陳獨秀29歲的她有如下奇遇記:被蔣介石懸賞3萬大洋緝拿的陳獨秀因胃病發作,買藥路上被絆倒不省人事,恰遇潘蘭珍下班路過,她毫無顧忌地將陳獨秀背到家中請醫看病,嗣後日久生情互為知音結為夫妻。22歲的潘蘭珍年輕美麗,卻對陳獨秀愛慕關懷備至,不過在陳獨秀遭捕那天前,她和陳發生過爭吵,賭氣回了娘家。當陳獨秀被捕的消息見報後,潘蘭珍才知道這位“李老先生”曾是共產黨的總書記。陳獨秀被捕之初不願潘蘭珍受牽連,但潘蘭珍卻頻頻去探監。後來陳被押解至南京老虎橋監獄關押,潘蘭珍竟辭卻煙廠工作,從上海移居南京,在監獄旁租住民房,靠給人洗涮縫補做點零工維持生活。陳獨秀出獄後選擇定居江津,僅靠朋友的零星接濟和少量稿費過日子,生活拮據,有些度日如年的況味。潘蘭珍一麵要小心安撫陳獨秀的情緒,一麵還要操持家務,學著當地農民栽種洋芋和南瓜。在無米下鍋時,潘蘭珍當了自己的戒指和耳環,並不告訴家人。清貧如許,直到為陳獨秀送終。
陳獨秀與妻子潘蘭
且看陳獨秀無功不受祿的風骨。晚年陳獨秀繼續從事文字學研究,寫了一部《小學識字教本》。原定由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出版,並兩次預支稿酬共1萬元。但是教育部長陳立夫認為“小學”二字不妥,囑其改名如《中國文字說明》。陳獨秀則認為,“小學”是音韻學與文字學綜合的古稱,正反映了他研究文字的特點:形、聲、義統一,而不像別的學派將三者分裂,因此拒絕改書名。於是該書直到他逝世也沒有出版,他也一直不準家人動用那1萬元。貧病交加和風燭殘年,並未損其誌,風骨猶存。
一直以來,曆史人物都被塗上鮮明褒貶色彩,非大善即大惡。說到某個名字,預先為其站隊,立馬自我腦殘。反麵人物譜係洋洋大觀,陳獨秀之名倘與李鴻章、曾國藩、蔣介石平列,竟毫無違和感。直到後來才給這位中共首任總書記開禁,列入正麵人物,漸漸進入其真實人生,恍然大悟其並非不堪之人,甚至可愛可敬可歌可泣。由是對一些所謂定論產生質疑,發現了曆史縫隙裏的幽微。由此及彼推開去,探微一下李鴻章、曾國藩、蔣介石等人,也絕非標簽的那麽簡單,國族曆史上,誰比誰更重要,需要高瞻遠矚的視野,而非井底之蛙的聒噪。
記得文革及稍後一段時間,打倒某人,最讓民心同仇敵愾的是從所謂生活作風著手。平頭百姓最看不得別人“數度換妻”,不免恨得牙癢癢。比如對國家主席劉少奇,大夥最嫉恨的是他居然結過六次婚,這還了得!俺們討一個老婆都如此困難,你竟然如此奢侈!不明事理者,甚至將正規夫人王光美視為姨太太角色。真是天曉得,人家結婚離婚明媒正娶,幹卿底事!誰說老婆任數越多,人品就越不堪?毫無道理可言!戰爭年代兵荒馬亂,革命家輾轉四方難以安身,婚姻變數很大乃身不由己,與生活作風風馬牛不相及。還有對張學良、郭沫若、丁玲等人的評價,也往往盯住其情愛史。仿佛隻要情愛對象多於常人,其地位與價值就多少受到折損或稀釋。當年的荒唐邏輯,很有市場。
陳獨秀
回到陳獨秀。他也有過四次婚姻,其中三次屬於老牛吃嫩草。若論私德,似有瑕疵。還有他的嫖娼事件,雖無正史記載,我是信其有的,據說其曾逗留八大胡同,甚至公開撰有奇文《乳賦》,風流倜儻。可當時名流出入妓館,乃合法行為,類似的風流才子多如過江之鯽,豈為“獨秀”?按照今人邏輯,像陳獨秀這樣的私德有瑕者,必定毫無風骨。然而並非如此,當年一些“文英雄”,雖也紅袖添香或一夜風流,但並不與信仰意誌相抵牾,他們從容作楚囚,慷慨就義,用生命寫就人生風流,流芳至今。譬如陳獨秀,在其獲釋後,麵臨諸多上佳選擇,可是他不願欠情,更不願改變主張,寧可選擇困頓的生活。當其晚年生活困窘時,胡適邀其赴美寫自傳,麵對這樣的好事,他照樣拒絕,這就頗有點鐵骨錚錚的意思了。在女人麵前的媚骨和在世事麵前的風骨,怎麽就能和諧共振?這就是“曆史縫隙”的有趣秘密,由此還能對人性深處探幽發微。
還有,即便當年被魯迅譏罵為洋場惡少者,也泰半絕非惡少,而是正經文人。昨日罵之,今日讚之,罵罵讚讚,乃當年文壇一景,並不你死我活。罵客們依舊觥籌交錯,彼此相揖以禮,毫無尷尬。彼時人文氛圍,不可以今日尺度度之。今人的普遍人生無趣,不但有個人修養的原因,更有環境的因由。
貳
遂說到魯迅。
魯迅的可敬,說得很多;魯迅的可愛,鮮有關注;魯迅的瑕疵,更成為禁忌。這種奇怪的紀律,不知發明於何時,居然成為思想藩籬。
當代作家張賢亮仙逝時,在下於光明日報撰文《張賢亮激活“靈與肉”思考》曰,對名人的懷念方式,不必隻說優點不說缺點,否則就很乏味。為尊者諱或為逝者諱,自然可以理解;但最好的懷念,是發現以資借鑒的啟迪所在。一個豐厚立體的張賢亮,其對靈與肉的踐行與思考,既有現實包裝,又有浪漫內核,足供人們評析。我很欣賞崔永元的調侃追悼:天堂中沒有流氓,您可以放聲歌唱。這也是一種浪漫情懷和胸懷。媒體本該色彩斑斕,不必統發悼詞。有時候,對一個立體的人的追述,用悲憫善良的視角全方位剖析之,無疑更有意義。
本文作者為百歲作家章克標征婚
神化魯迅,其實是害他老人家。白璧微瑕,才真實得可愛。那年我為百歲作家章克標操持征婚,感慨良多。因其被魯迅雜文中譏為洋場惡少,遂一生坎坷。好在賤命長壽,到了期頤之年,不甘寂寞,竟敢登報公開征婚,釀成頭條新聞。由於從征婚到結婚的整個過程我一手參與,故老先生的一言一行均在我的眼皮底下。那天請他到巨鹿路上的鹹亨酒店用餐,入門即見魯迅浮雕,此乃必備符號。但見老頭調皮地用手杖指指魯迅,詼諧調侃曰,嗬嗬你沒想到吧,你活了五十多歲就走了,我比你多活了一倍,還活著……一副老頑童的神態,有點小小的得意忘形,卻無幸災樂禍之意。他的樂觀,成全了他的晚年好事。最後一位五十餘歲的美貌女子與他結為秦晉之好,喜結連理的一路上我跟蹤服務,感歎老人家的暮年風流。當時有若幹女子應征,可他唯獨對美麗女子眼睛發亮,乃至舉止衝動。遂推想,關於性這碼子事,當作寬解,不是做得了做不了那麽簡單,性趣也者,貫穿終身也。想想之前幾十年苟活的人生,老頭兒居然心安理得,也真不易。
要是換了魯迅,他是絕不會委曲求全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高傲的魯迅豈肯在苟延殘喘中恓惶度日?但性格和壽命可能真的是絲絲相扣的。又想,假如魯迅有的時候略微寬厚些,是否於己於人更為妥善?魯迅罵錯的時候也有,後來發現實乃誤會,也不致歉,止於緘默。其實彼時罵對罵錯並不特別緊要,被罵者也不覺得麵臨滅頂之災。與魯迅拌幾句嘴,或與其他文人打筆仗並無不同。何曾想到,有朝一日,魯聖人比孔聖人還了得,有人願為陳年舊賬清君側,羅列一幹宿敵,置之死地而後快。這哪裏是魯迅的本意?然而又坐實和放大了老人家的凶神惡煞。
魯迅和許廣平合影
記得當年讀魯迅日記,曾為一詞迷惑不解,又無處請教,甚是鬱悶。此語乃“濯足”。疑惑的是,魯迅為何特意記載當天“洗腳”的細節?難道洗腳不是每日功課?查來曆,見於《楚辭補注》卷七〈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魯迅顯然移用之,用以特指某事。後經考證,揣度乃“性事”之代稱。這個解釋比較靠譜。有人查魯迅日記,記載“濯足”的“性趣”共有105處。不過這性趣是否都和太太有關,有人細致考證了幾個時間點,認為某幾次“夜濯足”未必太太在身邊,而是遠在廣東雲雲。魯迅做袁世凱政權教育部僉事時,月大洋三百,而一個交警的月入大洋隻有四塊。所以就有讀者感歎:“羨慕他神仙生活,在教育部上班常請病假,經常逛書肆、下酒館、濯足……”這恐怕是讀魯迅早期日記的普遍感受。盡管對其“濯足”的八卦考據也是醉了,不過一旦將魯迅從神壇上請下,倒是依稀可見其生動可愛之處。
完人其實是沒有的。即便有,也很無趣。聖人更是絕無僅有,最多是因了需求而刻意包裝所為。現實的人生已經很無趣了,不要再去汙染曆史人物罷。很多神化,在我看來,卻是汙化。
叁
我在上海,住靜安寺,就總逃不脫“張愛玲氣息”。
一則,這個地段,從昔日到今日,小資情調始終泛濫;張愛玲乃小資教母,其身份符號便隨之捆綁。二則,張愛玲的故居常德公寓近在咫尺,每日散步必經此地;有時還會在公寓底樓的咖啡館小坐,麵對滿壁張愛玲,唏噓之餘,不免感懷。
上海靜安區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張愛玲故居
可是當被“時尚化”的張愛玲四處侵襲時,我更多的是看到她的不堪。盡管她用小說疊加了其“小資教母”的形象,但其現實人生卻是足夠悲愴。光是情愛之路,就幾無勝筆。與前世冤家胡蘭成的短暫婚姻,成為她一生永遠的痛,一直痛到殘生。
胡蘭成和張愛玲相識的故事早已世人皆知。我這兒之所以想簡要複述,乃因感慨係之。彼時,在汪偽政府任職的胡蘭成正在南京養病,某日收到蘇青寄來的雜誌《天地》,讀到《封鎖》一文,喜不自勝,使他對作者張愛玲充滿好奇。於是要求牽線,於是主動登門。他從蘇青處得到如下地址——靜安寺路赫德路口192號公寓6樓65室,他竟毫無羞色,立馬拜訪。當張愛玲不見生客後,他從門縫裏遞進去一張字條,寫了自己的拜訪原因及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並乞愛玲小姐方便時晤上一麵。然後呢,第二天張愛玲就打了電話給胡蘭成。然後呢,張愛玲在胡蘭成那兒聊了足足五個小時。然後呢,回訪複回訪,胡蘭成每天都去看張愛玲。一天,他向張愛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張愛玲便取出來送給他,還在後麵題上幾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這一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他們戀愛了。
有人說張愛玲亮了瞎了,有人說胡蘭成乃采花老手,也有人說張愛玲有戀父情結。總之,都偏向於受騙上當的意思。然而,漢奸之謂,乃是今人的認識,張愛玲麵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她要的是,能夠讀懂她。而胡蘭成顯然不但能讀懂,還能讀出別樣的詩意。張愛玲原本就非世俗之人,她哪管什麽政治,甚至不管他有妻室,她信中對胡蘭成說:“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裏來來去去亦可以。”好在胡蘭成給了她婚姻,但是彼時的結婚實在太過簡單,隻是一紙婚書為憑,書曰:“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前兩句是出自張愛玲之手,後兩句出由胡蘭成所撰。如今,它們已成名言。
上海延安西路379弄28號胡蘭成故居
後來的故事就不詳敘了,總之這個采花大盜胡蘭成在女人堆裏鑽來鑽去,屢屢得手。高貴的張愛玲,居然一再隱忍,一次次“低到塵埃裏”。那天,張愛玲在“胡蘭成新家”盤桓數日後離開溫州時,麵對送她的胡蘭成,歎口氣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隻是萎謝了。”
然後,就真的漸漸“萎謝”了。為了這個又老又醜的胡蘭成!
當然,我在這兒用戲謔的語言形容胡蘭成為采花大盜或雲其又老又醜,乃是因為對張愛玲愛之所至。真實的關係裏,年輕高貴的名作家張愛玲完全沒有優越感,而是接近於單相思的卑微。即便在胡蘭成被視為漢奸而逃亡時期,張愛玲也是毫無“立場”處處庇護。她會用自己的稿費接濟胡蘭成,隻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有一次胡蘭成途徑上海,張愛玲還讓危險之中的胡蘭成住了一夜。當夜兩人分室而居,第二天清晨胡蘭成去張愛玲床前道別,俯身吻她,她伸出雙手緊抱著他,淚水漣漣,哽咽中隻叫了一句“蘭成”,爾後泣不成聲。這一幕,便是永訣。
張愛玲與胡蘭成
我看著年輕的和年老的張愛玲照片,忍不住用男人的角度去揣度:這個女人是不夠漂亮的,可是又有滿腹文才,什麽樣的男人才能欣賞她和征服她?恐怕隻有胡蘭成這樣的“多情多才老男人”,才是其極佳絕配。男人長一對三角眼,或者身軀不夠偉岸,大概女人不會太在乎。女人更傾向於“情感動物”,而非男人的“視覺動物”。對張愛玲的惋惜,緣於其滿溢的才情,以及後半段的孤苦人生。當張愛玲作為符號被放大後,這種痛惜也被放大了。而生活,就是這麽細微而殘酷。正因為在張愛玲身上存在如此多的不和諧,才讓她的傳奇越發具有悲劇感和感染力。誠如魯迅所言,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張愛玲故居門前的銘牌
我的單位在美麗園,當時的胡蘭成就住此地。家在靜安寺,離張愛玲故居百步之遙。當我徜徉在當年兩人走來走去的路上時,各種幽思湧上心頭。偶爾,我會在經過張愛玲居住的常德公寓時,駐足仰望那個“著名的陽台”,心想,他們在這裏頻繁地約會、接吻,耳鬢廝磨,這個陽台已被張愛玲描述得如同“著名勝景”。那麽為什麽,這麽重要的紀念地,不辟出來供人瞻仰和流連?如今政府這麽有錢,動輒將各種“革命遺址”修繕如新,哪怕沒有幾個觀眾光顧。就在張愛玲故居的咫尺之遠,新修了一個不知名的烈士故居,在寸土寸金的靜安寺中心地帶,這所故居的代價肯定不菲。我不想對此妄議,隻是感概為何厚此薄彼。對一座文化都市而言,張愛玲這個文化符號,顯然更具吸納力;她所帶來的緬懷和傷感,賦予魔都不絕如縷的詩意。這份詩意,是她對上海的饋贈,我們至少應該留住可觸可感的部分,讓精神得以物質化。
老年張愛玲
我沒有足夠的錢,否則我願意高價把張愛玲的故居購下,努力恢複當年的麵貌,滿足世人的渴探。如果在她的故居裏,展示著她穿過的旗袍、寫就的手稿,以及種種遺留下來的物品,那種曆史的回聲就變得幽遠而切實。這對上海這座魔都來說,並非可有可無的贅物或飾物。這麽重要的文化符號,並不易得。不妨拋卻意識形態障礙,給張愛玲落地有聲的濃墨重彩。她現在活在無數人的精神世界和世俗談資裏,已然成為一種象征。那麽,當緬懷、傷感或純粹的好奇需要寬慰和滿足時,有一個真正的實物矗在眼前,還原曆史的細節,展現曆史的皺褶,或許悠懸的精神想象就“得到落實”了。
肆
上一節寫到胡蘭成,思緒就不聽話地拐到了台灣。台灣是胡蘭成的最後歸宿地,他到死都沒有和張愛玲再續前緣。
說到台灣,自然會想到“蔣家王朝”。這個提法現在已很生疏,但咱們這輩可是如雷貫耳,與它連貫一起的,乃為“覆滅的命運”。不過他們在寶島上始終沒有覆滅,還一直成為人們的話題。前不久蔣介石日記的啟封,更為人們了解一個真實的蔣介石,增添了饒有意味的談資。
我在《家世》一書裏讀到,蔣介石晚年對美國人魏德邁將軍說:“如果我去世時仍是個獨裁者,我必將和所有的獨裁者一起為後人遺忘。但是,如果我能替民主政府建立確實穩定的基礎,我將活在中國每個家中。”這是對我腦海中的蔣介石形象的顛覆。由於解禁,我們終於看到了比較立體的蔣介石,或許可以客觀地說,無論是內聖外王也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好,此公做得不算差,甚至連王陽明、曾國藩都難望其項背。蔣還有一個修身習慣,就是在日記中反省自己,比如“見豔心動”之類的如實記載。這種慎獨之心,反映了他對世界的敬畏之心。
1960年代,蔣方良難得作了一個發型,蔣經國難得穿上西裝。兩人頭碰著頭,年過半百,拍起照來仍頗為親昵
所以我就想,蔣經國最後選擇主動放棄獨裁體製,不隻是形勢所迫——彼時“美麗島事件”引致國際壓力,蔣經國確實內外交困,但按照當時情勢,他要強力維持既有秩序,並非難事。之所以他選擇毅然斷腕,或許因為人到暮年,先父的遺願和囑托經常盤桓於他的心中,他痛切地意識到,“使用權力容易,難就難在曉得什麽時候不去用它”,在時代洪流麵前,國民黨隻有順應變革,才能在曆史中留下一席之地。此前,在他當選總統後,就照會新聞界,第一不稱領袖,第二不叫萬歲,他說現在是民主時代,他隻是普通黨員和普通百姓。他還表示中國人幾千年來都受到做官的傲慢對待,解決方法就是一切公開化,他決定政府預算一律公開。這是國民黨的第一次,也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但當時他口中的“民主時代”,尚未體現於製度安排,所以後來馬英九在聽到蔣經國親口說要開放黨禁、報禁時,當即被一股“我們正在創造曆史”的電流擊中。尤其是,當國民黨要人紛紛質疑會失去政權時,蔣經國一句淡淡的回答成為了名言——“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他的語氣輕微,但內裏的蘊意,分明振聾發聵。
蔣經國是在某個喧囂的公開場合,留下了他意味深長的一瞥和最後的淒涼背影。這個背影,後來變得漸漸偉岸起來。曆史就是這樣奇妙寫就的。
再說回他的父親。我這樣的年紀,對蔣介石的所謂認識,起先都是凶神惡煞的,絕對想不到他居然還有一副慈眉善目。很多年前隨文聯代表團去台灣訪問,在參觀了國父紀念館後,我向團長提出,能否去看看中正紀念堂?這其實是給他出了一個難題,彼時的外事紀律裏,是不允許踏訪這類“敏感地方”的,因為有“拜謁蔣介石”之嫌疑。何況紀念堂裏的展覽文字,還赫然印著“共匪”字樣。但我竭力曉之以理,謂曰,咱們一幫文學藝術家,又不是代表政府,台灣的邀請方演員公會,不也是民間組織嘛!團長略一沉吟就首肯了我的建議,於是我們看到了氣勢威武的衛兵換防儀式,看到了慈祥端坐的蔣介石塑像。像是塑得真好,神采奕奕,非常傳神,那種慈祥的神態是裝不了,假不了的。相由心生,他前半生東征西討,威風八麵,後半生在反省和漸修中走向了平實。基督徒說他活出了基督徒的生命,儒教徒說他活出了聖賢氣象。達到這種境界,殊為不易。
不過當時還是有點後怕。之前某文化部長光顧日本靖國神社遭嚴厲處分的餘悸雖已消散,但此類教訓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在頭上懸著。大夥明知該“作家部長”乃微服私訪搜集創作素材,但有人舉報並上升為“國家行為”,你的私服就成了公服。而咱們的台灣行“民間訪問”如果細究,也是脫不開“公家背景”的。好在團長開放豁達,並不多想,由此遂了我的心願。經此一事,我將此君視為兄弟,比起某些一味追求腦殘型政治正確的投機政客,這位領導的眼界和心胸明顯高出一籌,此後成為我值得信賴的朋友之一。
最近關於反思文革的文章多了起來,也許是因為適逢“文革50年”的緣故。我注意到,當年蔣介石祖墳被破壞的過程非常不堪,那幫幼稚的紅衛兵小將,懷著自以為是的一身正氣,把蔣公先人兜底刨,真是令人齒寒。要說統一大業,經此一傷,豈能不漸行漸遠?而傷口漸愈需要花費很大力氣,後來的重新修墓,一直到後來的重新評價國軍在抗日正麵戰場上的作用,多重努力,才使得兩岸的齟齬逐漸消弭。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個細節是,大陸拍攝電影《血戰台兒莊》,1986年4月該片在香港舉行了首映式,“台灣中央社”在香港的負責人謝忠侯在看完影片後,當晚就給蔣經國打電話說:“我剛才看了中共在香港上映的一個抗戰影片,講的是國軍抗戰打勝仗的,名叫《血戰台兒莊》,裏麵出現了‘先總統’的形象,跟他們以前的影片形象不同,這次形象是正麵的。”這兒說的“正麵形象”主要是指這樣一個情節:國民黨師長王炳章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後,蔣介石親自主持了追悼會,這時候天空上有日本侵略者的戰機飛來掃射轟炸,麵對危險,蔣介石臨危不亂,發表講話,鎮定自若。當然,這不是美化蔣介石,而是根據曆史檔案拍攝的。這個鏡頭畫麵,與大陸此前醜化蔣介石的一貫做派截然不同,自然就被格外關注了。蔣經國聽說後很是震驚,馬上讓謝忠侯找一個拷貝來看看。收到拷貝後,宋美齡和蔣經國很快觀看了影片,並請國民黨中常委的全體人員觀看。看完後,蔣經國說:“從這個影片看來,大陸已經承認我們抗戰了。這個影片沒有往我父親臉上抹黑。看來,大陸(對台灣)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作些調整。”不久,蔣經國決定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
血戰台兒莊
這是載入史冊的大事,而契機,卻由一部電影贏得。
你看,一座墳墓的變遷,一部電影視角的變化,或為曆史風雲變幻的帶動力,而在正史上,誰也不敢這樣斷論。不過竊以為,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交叉作用,很難估量孰輕孰重,有的時候,正是那個貌不驚人、微不足道的偶然,成為那個關鍵的“星星之火”,最終促成“燎原之勢”。 曆史縫隙裏的幽微就是這樣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