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我們從穿布郎度假村抄了一條近路,兩個小時到達了加拿大首都渥太華。
國會山。渥太華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大氣。
車過渥太華河就到達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我們把車子停在那裏的地下停車場,參觀完美術館後,又步行過橋,參觀文明博物館。然後再走回來去水渠、和平塔和國會山。都是可步行到達的距離。美術館的停車場一直開到晚上11點,價格也不貴。
國家美術館的建築很獨特,很有現代風格。走進去像進入迷宮。
最高的玻璃穹頂采光很好。
我們發現這裏還收藏了不少世界名畫,很多是公眾十分熟悉的大畫家作品,譬如畢加索、莫奈、馬奈、塞尚、高更等人。這我們真有驚豔的感覺。不過想想每一個國家級的美術館總要花大價錢弄一些拿得出手的鎮館藏品。
梵高的《鳶尾花》。記得去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梵高鳶尾花特別展,吸引了不少觀眾,成為博物館中最擁擠的地方,是大都會唯一不準拍照的展區,大概是因為從有其他博物館請來的展品,要按照人家的要求小心維護。不知其中有沒有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收藏的這一幅。其實整個展覽隻有幾幅作品,可見梵高在如今藝術界的地位。我在去年曾陪同父母參觀了這個展覽,並在一篇博文中提起過。
展品很多,如果仔細看,一整天也不夠用。我們在渥太華還有別的活動,隻好匆匆離開。
參觀博物館實際上是一件費體力的事情。
國家美術館街對麵有維護和平紀念碑(The Peacekeeping Monument),紀念韓戰以來參加聯合國部隊的加拿大軍人。有意思的是,紀念碑上並沒有記載加國軍人如何奮勇殺敵的英勇事跡,雕塑上的兩男一女三位士兵已沒有舉槍喊殺的動作。碑上隻刻著一個字:Reconciliation(調解)。這個字恰恰體現了加拿大的處世態度:和事佬。加拿大從不出頭。啥事都有身邊的老大哥頂著,用不著自己操心,頂多跟著起起哄。所以恐怖分子也不會找上門來。
國家美術館側麵是大教堂。
正趕上周日禮拜,我們進去看了看。牧師全用法語,一句也聽不懂。我雖然大學是第二外語是法語,在美國上研究生時也通過法語考試,但聽與說完全不靈。這次來魁北克,居然還能撿回一些埋藏在記憶裏的詞匯。
從國家美術館後麵步行走上跨渥太華河的大橋,去河對岸的文明博物館。
河畔的文明博物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很引人注目。
文明博物館的展廳。
匆匆從文明博物館離開後,又回到河這邊,步行去國會山周圍的景點。
渥太華讓船隻逆流而上的水渠係統是城市的重要一景。工作人員依次打開一層層的水閘,使船隻可以上升八十米。這一套水利係統如今實在是渥太華所獨有。我們有幸親眼目睹了難得一見的水運全過程。隻見工人完全用人工搬動水閘,而不用電力。我想這大概是要保留傳統吧。很難想象如今的經濟價值。
國會大廈氣勢磅礴。
壯觀之極,令人驚歎。可惜當天的天氣實在陰沉得很。
曆史的莊嚴與厚重。
國會大廈前的長明火。
國會山上有女權運動群雕。我們也獻上一點敬意。
第二天,開車兩個小時去了加拿大的第二大城蒙特利爾。
終於等到了我們在加拿大的第一個大晴天。天氣不冷不熱,舒服極了。
漫步老港。
見到了藍天白雲,心情也放鬆下來。我們步行去老港的鍾樓(Clock Tower)。
跟紐約一樣,蒙特利爾是河上的一個島嶼。一條聖勞倫斯河把加拿大東部的幾個大城像串珍珠一樣串聯在一起。
鍾樓起初是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去的加拿大水手而建,後來也將二戰的死者一起紀念。有趣的是,石碑上不明確提起兩次世界大戰,隻是籠統地提到從哪年到哪年的那次戰爭,似乎有意淡化人們對世界大戰的記憶。
鍾樓不算太高,但在頂層上也可以領略蒙特利爾的輪廓。
鍾樓不收門票,免費參觀。遊客絡繹不絕地拾級而上。在頂層最狹窄的部分,上下樓的遊客需要側身而過。
蒙特利爾的唐人街。加拿大的華人所占的比例比美國高得多,他們大部分都集中在溫哥華、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幾座大城市。我們在魁北克漫遊時,包括魁北克城,都很少見到東方麵孔。
蒙特利爾市政廳。
市政廳裏古色古香。
聖母大教堂是遊客必去的地方。
生物球(Biosphere)是北美地區唯一的環境展覽館。外部造型令人過目難忘。
我們到達生物球時已經是下午五點之後,展覽館已經關閉。讓我們頗覺遺憾。太座尤其對vitamin N感興趣。我說那我們明天再跑一趟吧。
於是第二天終於走進大球裏麵。
環境展覽館裏麵雖然展品精致,但空間並不大,花不了太多時間便可以看完。使我們懷疑開車往返四個小時專程而來是否值得。但一想到不知何時能再訪蒙城,不進來看看或許是終身遺憾。
無土栽培。
展品中有不少精美的大自然幻燈片,我隨手按下快門拍下一些。
看到這樣的大自然美景,也給我們第二天就要開始的魁北克自駕之旅更增添了一番憧憬。
明天,加大油門,向東!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