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2016年
7月30日
罕見老照片 總第423期
老照片是曆史永恒的凝固
1939年2月,周恩來在皖南新四軍軍部講話。葉挺/攝。
鄧發、聶榮臻、耿飆、葉挺等這些大名鼎鼎的領導人物,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攝影人。
他們為紅色軍隊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抗戰影像。同時,以沙飛為代表的攝影師更是記錄了八路軍抗戰的諸多曆史細節。
1937年5月,為了國共二次合作,國民黨成立一個18人的考察團到延安。童小鵬/攝。
這是林伯渠(左戴眼鏡者)陪同考察團成員,童小鵬一直跟隨周恩來在國統區工作,建國後任統戰部副部長。
1937年8月,中共革命軍事委員會在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召開紅軍改編誓師抗日動員大會,這是大會會場一角。童小鵬/攝。
橫幅上寫著“紅軍與國民革命軍 擁護軍委的動員”和“為保衛國土流盡最後一滴血”等標語。
1937年,青年知識分子奔赴革命聖地延安。鄧發/攝。
鄧發是中共早期領導人,曾任中央黨校校長,1946年遇難。
1938年8月,八路軍115師“戰士劇社”青年隊在晉西演出時留影。
蘇靜/攝。蘇靜是解放軍的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39年,冀中八路軍騎兵訓練。呂正操/攝。呂正操乃開國上將,曾任鐵道部部長。
埃文思·卡爾遜(左)是第一個到延安的西方國家的軍官,曾任羅斯福總統的侍衛官。沙飛/攝。
這是卡爾遜1938年在河北阜平西莊村向八路軍演講。
1938年,晉察冀軍區的八路軍醫生為日俘治傷。白求恩/攝。
這是迄今人們能夠確定的唯一一件由白求恩親自拍攝的影像資料。
1938年,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兒童團站崗並教路人識字。沙飛/攝。
沙飛是中共攝影先驅。1950年,因開槍打死日本醫生被處以極刑。
1938年和1939年,中共的抗日武裝繼續開辟平西、華北、冀東抗日根據地,當年部隊過河時都脫光。佚名/攝。
1939年5月,大龍華戰鬥接近尾聲,八路軍戰士搜索日軍司令部。羅光達/攝,羅是沙飛的助手。
美國合眾社記者郝喬治觀看八路軍繳獲敵軍重要文件,左起聶榮臻、翻譯劉柯、郝喬治、鄧拓。沙飛/攝。
1939年6月,山西五台戰鬥之後,八路軍120師359旅遣返俘虜,日俘唱歌表示感謝。沙飛/攝。
日本兵代表說:“首先要感謝正義的八路軍,我們受到這樣的優待是做夢也不曾想到過的”。
1939年,抗日軍政大學二分校舉行慶祝抗戰兩周年運動大會,進行訓練表演。沙飛/攝。
1939年8月,晉察冀邊區舉行精神總動員大會,聶榮臻和軍區幾位負責人講話。沙飛/攝。
1940年4月4日,河北唐縣“四四兒童節”兒童團檢閱大會。趙烈/攝。
國民政府從1932年起,每年4月4日被定為兒童節。趙烈是晉察冀畫報攝影記者,1943年,在日軍掃蕩中犧牲。
1940年,晉察冀邊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民主選舉。葉曼之/攝。
圖為兒童團舉起當選代表,牆上寫著“以戰鬥的姿態完成村選工作”,葉曼之是晉察冀畫報社攝影記者。
1940年9月,八路軍幹部向日偽俘虜講解寬大政策,百團大戰期間攝於河北淶源楊家莊。沙飛/攝。
1942年6月,八路軍重機槍手據守村落,冀中八路軍某部挺進平漢路封鎖溝,戰鬥一天,消滅偽治安軍一營。流螢/攝。
流螢曾任《冀中畫報》社長,1952年,調北京八一電影製片廠從此改行做電影工作。
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開展大生產運動。圖為延安養豬的場景。吳印鹹/攝。
吳印鹹曾拍攝電影《風雲兒女》和《馬路天使》,建國後先後任職東北電影製片廠和北京電影學院。
1943年,河北阜平縣第二屆縣議會競選宣傳,這四位舉著推薦牌的競選者,每個人的競選語都簡練、有內容。李途/攝。
晉察冀邊區很早便進行了地方政府民主選舉嚐試。李途當時在晉察冀畫報工作。
1943年,白雁翎隊在蘆葦中伏擊由日本士兵押運的保運船。石少華/攝。
石少華生於香港,1938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後到晉察冀軍區任晉察冀畫報社副主任,建國後曾任新華出版社社長。
1944年7月,八路軍二分區某部攻入山西定襄縣城,突襲完勝歸來。蔡尚雄/攝。
蔡曾任晉察冀畫報攝影記者,建國後曾隨軍采訪朝鮮戰場。
1944年7月,八路軍圍困冀中小漳據點。流螢/攝。
為減少消耗和傷亡,八路軍經常采用圍而不打逼敵就範,這張照片就是這種戰術的極好注解。
朱德和延安保育院的孩子們。攝影師鄭景康是晚清啟蒙思想家鄭觀應之子。
1945年春節,河北阜平縣政府全體幹部職工合影。顧棣/攝。
顧棣先後在晉察冀畫報、華北畫報、解放軍畫報社工作,2009年,出版兩卷《中國紅色攝影史錄》。
1945年3月,冀中部隊襲入河澗城,偽警察繳械。孟振江、梁明雙/攝。
1945年6月,八路軍攻克河北獻縣縣城。當時國共還處於合作抗日狀態,城頭飄揚的仍是國民政府的旗幟。佚名/攝。
1945年8月,八路軍進入山海關。張進學/攝
張進學隨所在部隊第一批出關,用沙飛送給他的相機拍攝了八路軍收複山海關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