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照片 l 穿越到60年前,這座北京城你認識嗎?

(2016-07-06 07:12:52) 下一個

你對北京城,有多少了解?

也許,你會說,我見過淩晨四點的北京。

也許,你就是老北京,走過的胡同有自己童年的記憶。

但並不是所有人,真的熟悉半個多世紀來北京城發生過的變化。

有人於此發念,拍下了這些珍貴的照片。

 

(此處橫屏觀看,效果更好~)


△ 天安門 北京規劃設計研究院趙樹強提供(1954年)


△ 天安門城樓拍廣場 劉錦標攝(2011年)

天安門廣場

    攝於1954年的天安門廣場老照片上,長安街中間還有電線杆,觀禮台尚在搭建中;當時廣場上其他建築也未建設,呈現出質樸的狀態。

    這組照片選自《時間的痕跡——兩代攝影師半世紀的北京城影像檔案》,該書正在編輯過程中,今年下半年將與讀者見麵。該書選取了100餘組新舊對比的照片,涵蓋了京城老百姓的吃住行,包括著名的十大建築、住宅、商店、街道、體育場館、影劇院等。

    兩代攝影師,相隔半個多世紀,以近似的機位和角度記錄下城市的變遷。在他們對比鮮明的鏡頭裏,北京,從一座灰色沉靜的城市變成一座熱鬧擁擠的大都市。

城 · 記
60年前,爬遍京城製高點
 
 

 


△ 20世紀60年代初期 北京火車站 侯凱源攝


△ 北京火車站  劉錦標攝(2011年)

北京火車站

    北京火車站是當年北京十大建築之一,建成於上世紀60年代初,老照片中的北京火車站廣場空曠無人,顯得很清靜。而2011年的那張照片,廣場上人頭攢動,地鐵二號線途經此處,站前還有諸多公交車的經停與起點站,時代的發展濃縮在這一畫麵中。


△ 北京南站  劉錦標攝(2006年)


△ 新北京南站  劉錦標攝(2011年)

北京南站

    老北京南站建於上世紀50年代,看上去有些不起眼;新北京南站盡顯大氣、雄偉之勢。新北京南站外形橢圓的設計靈感源自祈年殿,2007年1月28日的新年除夕夜,主站房工程破土動工。2008年8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


△ 東長安街老北京飯店 趙樹強提供(1956年)


△ 東長安街北京飯店  劉錦標攝(2011年)

北京飯店

    上世紀50年代,老北京飯店樓頂上的煙囪還在冒著黑煙。


△ 鼓樓市場  趙樹強提供(1961年)


△ 鼓樓市場  劉錦標攝(2011年)

鼓樓市場


△ 茶館 趙樹強提供(1958年)


△ 天橋茶館 劉錦標攝(2011年)

天橋茶館戲園

 

 

     半個多世紀前的老照片由鄭德鴻、陳肇宗、侯凱源、夏允恭拍攝,他們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規劃局的老攝影師,當年他們爬遍京城所有的製高點,留下3萬多張珍貴照片。如今,侯凱源、鄭德鴻兩位老人還健在,而其他兩位已離世。新照片是他們的徒弟劉錦標拍攝的,他是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的一名專職攝影師,今年8月將退休。

 
城·味
那些回不去的老城門
 
 


△ 永定門 趙樹強提供(1958年)


△ 永定門  劉錦標攝(2011年)

永定門

    永定門是明清北京外城七門中最大、最重要的城門,是外城的中央城門。從1950年始,永定門甕城城牆被陸續拆除。1957年,又以妨礙交通和已是危樓為名,城樓和箭樓被拆除。如今看到的永定門城樓,是2004年後複建的。 


△ 朝陽門 趙樹強提供(1956年)


△ 朝陽門 劉錦標攝(2011年)

朝陽門

這裏曾經是漕糧出入的城門,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6年被徹底拆除,從此成為曆史的一個影子。

(此處橫屏觀看,效果更好~)


△ 東直門東立麵 趙樹強提供(1957年)


△ 東直門 劉錦標攝(2011年)

東直門

形製和朝陽門相似,它幾經修葺改建,1965年城樓被拆除。如今,在原有位置上矗立的是中石油大樓。劉錦標說,北京好多城門樓都拆了,隻能拍位置了,像東直門、朝陽門、德勝門、阜成門都是這種情況,“我們不能看到這些老城樓了,但好在我們可以觸摸那些老照片。”

 

     老一代攝影師千辛萬苦得來的照片,幾十年後才與後輩產生共振。1999年劉錦標為了做照片展,開始整理沉睡在櫃子裏的老照片,當他把師傅們的照片和一些自己拍攝的照片放在一起,驚訝地發現,北京城的變遷史就這樣被悄悄地記錄了下來。他隨即做出了決定,回到原點再拍,“這幾十年北京變化太大了,沒拆的地方得趕緊去拍。”

    “建築師的壽命比建築長。”劉錦標感歎,探訪實地、搜集資料發現,有的房子蓋了二三十年就拆了,他要回到原點拍攝,並不容易。

    真正回到原點拍攝是在2008年至2011年,劉錦標共拍了300組。少地方無法回到原點了,這也是劉錦標最遺憾之處。

 
城 · 思
我們失去了什麽
 
 

 

 
 


△ 朝陽門內市場 趙樹強提供(1961年)


△ 朝內菜市場 劉錦標攝(2011年)

朝內市場

    上世紀60年代的朝內市場外,地麵似乎還是土路,自行車輪壓過的痕跡清晰可見;如今朝內市場外已是柏油路,時代的變遷盡在其中。    


△ 西絨線胡同西口 趙樹強提供(1977年)


△ 西絨線胡同西口 劉錦標攝(2011年)

西絨線胡同

    上世紀70年代的西絨線胡同西口有車,有人,一派寧靜氣氛,勾起了許多人的記憶。多年後,攝影師在同樣的地點拍攝,呈現的是現代化十足的氣氛了。


△ 南來順飯館  趙樹強提供(1953年)


△ 新南來順飯莊  劉錦標攝(2011年)

南來順

    老南來順“公私合營”的標誌盡顯曆史感,老舊卻也生活氣息濃鬱。新南來順自然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