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你對北京城,有多少了解?
也許,你會說,我見過淩晨四點的北京。
也許,你就是老北京,走過的胡同有自己童年的記憶。
但並不是所有人,真的熟悉半個多世紀來北京城發生過的變化。
有人於此發念,拍下了這些珍貴的照片。
(此處橫屏觀看,效果更好~)
△ 天安門 北京規劃設計研究院趙樹強提供(1954年)
△ 天安門城樓拍廣場 劉錦標攝(2011年)
攝於1954年的天安門廣場老照片上,長安街中間還有電線杆,觀禮台尚在搭建中;當時廣場上其他建築也未建設,呈現出質樸的狀態。
這組照片選自《時間的痕跡——兩代攝影師半世紀的北京城影像檔案》,該書正在編輯過程中,今年下半年將與讀者見麵。該書選取了100餘組新舊對比的照片,涵蓋了京城老百姓的吃住行,包括著名的十大建築、住宅、商店、街道、體育場館、影劇院等。
兩代攝影師,相隔半個多世紀,以近似的機位和角度記錄下城市的變遷。在他們對比鮮明的鏡頭裏,北京,從一座灰色沉靜的城市變成一座熱鬧擁擠的大都市。
△ 20世紀60年代初期 北京火車站 侯凱源攝
△ 北京火車站 劉錦標攝(2011年)
北京火車站是當年北京十大建築之一,建成於上世紀60年代初,老照片中的北京火車站廣場空曠無人,顯得很清靜。而2011年的那張照片,廣場上人頭攢動,地鐵二號線途經此處,站前還有諸多公交車的經停與起點站,時代的發展濃縮在這一畫麵中。
△ 北京南站 劉錦標攝(2006年)
△ 新北京南站 劉錦標攝(2011年)
老北京南站建於上世紀50年代,看上去有些不起眼;新北京南站盡顯大氣、雄偉之勢。新北京南站外形橢圓的設計靈感源自祈年殿,2007年1月28日的新年除夕夜,主站房工程破土動工。2008年8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
△ 東長安街老北京飯店 趙樹強提供(1956年)
△ 東長安街北京飯店 劉錦標攝(2011年)
上世紀50年代,老北京飯店樓頂上的煙囪還在冒著黑煙。
△ 鼓樓市場 趙樹強提供(1961年)
△ 鼓樓市場 劉錦標攝(2011年)
△ 茶館 趙樹強提供(1958年)
△ 天橋茶館 劉錦標攝(2011年)
半個多世紀前的老照片由鄭德鴻、陳肇宗、侯凱源、夏允恭拍攝,他們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規劃局的老攝影師,當年他們爬遍京城所有的製高點,留下3萬多張珍貴照片。如今,侯凱源、鄭德鴻兩位老人還健在,而其他兩位已離世。新照片是他們的徒弟劉錦標拍攝的,他是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的一名專職攝影師,今年8月將退休。
△ 永定門 趙樹強提供(1958年)
△ 永定門 劉錦標攝(2011年)
永定門是明清北京外城七門中最大、最重要的城門,是外城的中央城門。從1950年始,永定門甕城城牆被陸續拆除。1957年,又以妨礙交通和已是危樓為名,城樓和箭樓被拆除。如今看到的永定門城樓,是2004年後複建的。
△ 朝陽門 趙樹強提供(1956年)
△ 朝陽門 劉錦標攝(2011年)
這裏曾經是漕糧出入的城門,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6年被徹底拆除,從此成為曆史的一個影子。
(此處橫屏觀看,效果更好~)
△ 東直門東立麵 趙樹強提供(1957年)
△ 東直門 劉錦標攝(2011年)
形製和朝陽門相似,它幾經修葺改建,1965年城樓被拆除。如今,在原有位置上矗立的是中石油大樓。劉錦標說,北京好多城門樓都拆了,隻能拍位置了,像東直門、朝陽門、德勝門、阜成門都是這種情況,“我們不能看到這些老城樓了,但好在我們可以觸摸那些老照片。”
老一代攝影師千辛萬苦得來的照片,幾十年後才與後輩產生共振。1999年劉錦標為了做照片展,開始整理沉睡在櫃子裏的老照片,當他把師傅們的照片和一些自己拍攝的照片放在一起,驚訝地發現,北京城的變遷史就這樣被悄悄地記錄了下來。他隨即做出了決定,回到原點再拍,“這幾十年北京變化太大了,沒拆的地方得趕緊去拍。”
“建築師的壽命比建築長。”劉錦標感歎,探訪實地、搜集資料發現,有的房子蓋了二三十年就拆了,他要回到原點拍攝,並不容易。
真正回到原點拍攝是在2008年至2011年,劉錦標共拍了300組。但不少地方無法回到原點了,這也是劉錦標最遺憾之處。
△ 朝陽門內市場 趙樹強提供(1961年)
△ 朝內菜市場 劉錦標攝(2011年)
上世紀60年代的朝內市場外,地麵似乎還是土路,自行車輪壓過的痕跡清晰可見;如今朝內市場外已是柏油路,時代的變遷盡在其中。
△ 西絨線胡同西口 趙樹強提供(1977年)
△ 西絨線胡同西口 劉錦標攝(2011年)
上世紀70年代的西絨線胡同西口有車,有人,一派寧靜氣氛,勾起了許多人的記憶。多年後,攝影師在同樣的地點拍攝,呈現的是現代化十足的氣氛了。
△ 南來順飯館 趙樹強提供(1953年)
△ 新南來順飯莊 劉錦標攝(2011年)
老南來順“公私合營”的標誌盡顯曆史感,老舊卻也生活氣息濃鬱。新南來順自然是高端大氣上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