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六尺巷:心寬不怕巷子窄 (ZT)

(2016-02-27 06:32:23) 下一個

 

 
 
 
今年春節聯歡晚會上,趙薇的一首《六尺巷》,讓安徽桐城的“六尺巷”火了,六尺巷以一種獨特的姿態走進人們的視野中。
 
 
 
 

 


我家兩堵牆

前後百米長

德義中間走

禮讓站兩旁

 

我家一條巷

相隔六尺寬

包容無限大

和諧詩中藏

 

 

 

小巷深處有人家。街頭巷尾,就是一個地方的四麵八方,小巷深處的人家,就是這裏人的生活百態。

 

你是否有一段關於巷子的記憶?街坊鄰裏,兒時玩伴,牆角小花,深巷叫賣聲……它們是最市井,最地道,最生氣勃發的存在…

 

 

 

小巷不寬,最窄處,也沒有三尺見方,若是對麵有人來,你還得仄了那身子,才得互相的行了過去。而六尺巷可以說是中國最寬闊的街巷之一了。

 

六尺巷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中,街坊鄰裏常相敬,一段佳話永流芳。

 

 

 

 

六尺巷,在“桐城派”的故鄉——今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在市區西環城路的宰相府內。

 

這裏有一條長約180米、寬約2米、鵝卵石鋪就的巷道,人們稱之為六尺巷。六尺巷南邊是宰相府,北邊為吳家吳氏宅。巷道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有關它的來曆,可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

 

 

 

 

中國文化曆史名城安徽桐城,曆史悠久,名人薈萃,清代出了方苞、姚鼐為首的桐城派文化學派。更出了張英、張廷玉父子宰相,六尺巷的故事就出在父子宰相之家。

 

張英(1637~1708)與張廷玉(1672~1755)號稱父子雙宰相,張廷玉是康雍乾三朝重臣,曾任禮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

 

 

 

 

據《桐城縣誌》記載,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葉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兩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產業,時間久遠了,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塗賬的,他們往往過分相信自己的鐵算盤。

 

兩家的爭執頓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肯相讓一絲一毫。由於牽涉到尚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願沾惹是非,糾紛越鬧越大,張家人隻好把這件事告訴張英。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葉家。

 

張英大人閱過來信,隻是釋然一笑,旁邊的人麵麵相覷,莫名其妙。隻見張大人揮起大筆,一首詩一揮而就。詩曰:

 

 
 

一紙書來隻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裏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裏人一見書信回來,喜不自禁,以為張英一定有一個強硬的辦法,或者有一條錦囊妙計,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詩,敗興得很。後來一合計,確實也隻有"讓"這唯一的辦法,房地產是很可貴的家產,但爭之不來,不如讓三尺看看。於是立即動員將垣牆拆讓三尺,大家交口稱讚張英和他家人的曠達態度。張英的行為正應了那句古話:"宰相肚裏能撐船。"

 

 

 

 

尚書一家的忍讓行為,感動得鄰居一家人熱淚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圍牆向後退三尺。兩家人的爭端很快平息了,兩家之間,空了一條巷子,有六尺寬,有張家的一半,也有葉家的一半。這條幾十丈長的巷子雖短,留給人們的思索卻很長。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有一條寬六尺的巷子。村民們可以由此自由通過。六尺巷由此得名。

 

日落,星移,月轉,風起,走在六尺巷,婆娑光影記憶著謙讓。小小巷子,總有世俗人理的故事,這條傳奇與親和力具備的小巷所具備的魅力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周禮》記載,“五家為鄰,四鄰為裏。”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段關於巷子的記憶。每一個住在巷子裏的人,都有鮮活的童年回憶。

 

那時候,沒有冰冷的大樓相隔,沒有鄰裏間的冷漠。鄰居家的飯香味,鄰居家的小朋友,鄰居家的小庭院……在日頭裏溫暖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深巷賣櫻桃,雨餘紅更嬌”。充滿靈性的小巷,言有盡而意無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