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多倫路文化街。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提起來多倫路,就能想到那個時代出現過的大名鼎鼎的人物:魯迅、茅盾、郭沫若、葉聖陶……
(以上圖片作者為老胡)
宋慶齡故居。一幢紅瓦白牆的小洋房,這裏是宋慶齡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宋慶齡曾說過,去北京是工作,回到上海才是回到了家!
徐家匯天主教堂。典型的法國哥特式建築,想象一下在這裏和你最愛的人牽手宣誓,多麽浪漫!
嶽陽路145號。這棟荷蘭式的花園住宅,建於1928年!曾為宋子文的住宅,文革期間,林彪、江青也曾先後在這裏居住過!現為上海市老幹部局、上海市老幹部大學所在。前麵有大片庭院,四周遍植各種名貴樹木,間有假山、小池、涼亭,環境優雅清淨!
嶽陽路145號。這棟荷蘭式的花園住宅,建於1928年!曾為宋子文的住宅,文革期間,林彪、江青也曾先後在這裏居住過!現為上海市老幹部局、上海市老幹部大學所在。前麵有大片庭院,四周遍植各種名貴樹木,間有假山、小池、涼亭,環境優雅清淨!
漕溪北路336號。原大修道院,帶有歐洲古典主義風格特征的宗教建築,1959年起該處為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所在,今為徐匯區人民檢察院院址。
東平路9號。極具法國風情的花園住宅,曾經是宋美齡和蔣介石的居所。洋房南麵是一塊30餘畝的大草坪,刻意散亂鋪成的鵝卵小徑盡頭就是一泓碧水,與那株高四五丈的雪鬆遙遙相對,彌漫著幽幽的氣息。樹叢後玲瓏的太湖石假山上,鐫刻著蔣介石親題的"愛廬"二字。
衡山路811號。原為中國唱片廠辦公樓,帶來了新鮮時尚的留聲機,並在這座樓上誕生了《夜來香》《玫瑰玫瑰我愛你》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小紅樓有著好看的紅色曲麵屋頂,帶老虎窗,窗洞以淺色的食材裝飾,和紅色的屋頂形成鮮明的對比!
華山路831號。孫家花園,建築屬於具有西班牙式建築風格的三層花園住宅,有相當寬敞的獨立花園。與華山路823~827號一起形成安靜而有品位的居住區。南側寬闊的二層露台向花園延伸出一段平緩的弧形台階,富有浪漫色彩。這所房子,滿足了我對洋房的所有幻想!
武康路99號。是原來的正廣和洋行大班住宅,英國鄉村別墅式花園住宅,外牆半露在外,是暗紅色的木架構,高高的紅磚砌就呈齒狀的煙囪,十分別致!電影《色戒》中,李安把這個王佳芝和易先生幽會的場所就選在了這所獨門獨院的小別墅裏!
武康路376號。武康庭,是上海新天地的延續,路旁一幢法式紅磚屋跟幾株樹木,將屋後的白色平房分隔起來,寧靜的環境以及異國的情調,引來大批外國友人在此開店,現在已經成為帶有濃鬱異國情調的咖啡館和時尚的品牌小店。
湖南路262號。是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的居所,現在這裏的院牆外,有人豎起了一人多高的竹籬笆柵欄,門外還標有“湖南別墅”四字!
桃江路39號。假三層磚木結構,有陡峭屋頂,老虎窗在大麵積屋麵上自然開啟!昔日,這所住宅花園的對麵便是宋子文的住宅,旁邊不遠處桃江路45號便是宋慶齡的故居!
淮海中路1517號。盛宣懷住宅,建於1900年。1933年段祺瑞來滬,寓居在這幢花園洋房中度過了他一生最後的三年時光。現為日本總領事的住宅。
淮海中路1131號。是一幢德國文藝複興式的花園住宅,同時也是上海地區建築體最大的獨立式花園洋房,該宅主人席德俊是舊上海銀行世家出身。
汾陽路79號。建於1905年,法國文藝複興式的花園住宅,外牆為白色,故稱“上海小白宮”。七十年代後為上海工藝美術品陳列室,陳列了絨繡、刺繡、燈彩、麵塑、剪紙、玉雕、漆刻、鑲嵌、硯刻、竹刻、細刻、工藝繪畫等,現為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像不像你在電影裏看到的法國莊園?
襄陽南路388弄25號。帶有藝術裝飾派特征的獨立式花園住宅。原地塊入口位於建築東北側,需從襄陽南路穿過裏弄方可達到,體現出上海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所流行的將花園洋房藏身於弄堂內的總平麵布局方式。
建國西路440弄~496弄。建國西路440弄~496弄,建業裏,建於30年代,典型的石庫門裏弄住宅, 由法商中國建業地產公司投資建造,故取名建業裏。上海的老石庫門建築不多了,去看看吧!
當水墨畫遇上上海老建築,
模糊的線條反而使它們多了穿越時間的朦朧美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寧
你也不一定都知道這些老房子裏的故事
抽出你空閑的時間,
去撫摸一下斑駁的牆體,朱紅的門楣
你會發現,
這座城市並不是你原來想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