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6)
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
它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到遠東最值得看的第一站”。
它曾是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的建築類教科書上的範例。
它就是濟南老火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由德國建築大師赫爾曼·菲舍爾(Hermann
Fischer)設計,始建於1908年,於191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它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車站,有著德式建築勻稱、協調的沉實風格,傳遞給旅人一種篤實、穩重的良好感覺。
鍾樓立麵的螺旋排列的長窗、售票廳門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頂瓦麵下簷開出的三角形和半圓形上下交錯的小天窗等,既為建築物增添了曲線美,又增加了室內的光亮度。牆角參差的方形花崗岩石塊、門外高高的基座台階、窗前種植的墨綠鬆柏、棕褐圍欄都使這座不大也不算太小的洋式老車站既有玲瓏剔透感,又有厚重堅實的恒久性。
建築師按照使用功能組織空間,主次分明,形象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即使同過去的北京前門老火車站或上海老火車站相比,濟南老火車站在外貌上也要略勝一籌。
從背麵看火車站主體的全景
從正麵大門進去為候車大廳(後來改作售票廳),平麵方形,拱頂高約13米,上覆雙坡瓦屋麵。南北兩牆上嵌以寬大的拱形高窗,鑲彩色玻璃。在候車大廳之東突出一個低矮的綠色球型穹頂,是當年的售票室所在(見上圖)。
內部大廳
內部屋頂
鍾樓底座部分
即將建成時,建築師菲舍爾拍攝的全景圖
老濟南火車站的西部是一排三層(包括屋頂層在內)的輔助用房,閣樓山牆舒緩的曲形線條連綿起伏,與候車大廳的穹頂和拱窗互為呼應,從整體上散發出一種穩重而流暢的氣息。
當年濟南老火車站和德國人二十世紀初設計的膠濟鐵路火車站(現為濟南鐵路局公用建築)相距僅數百米。兩座頗具規模、均為歐式風格的車站近距離並存,這在中國大城市中極為罕見。主體建築加上鍾樓、行李房,以及濟南鐵路局、鐵路醫院那一片德式建築,形成了一片氣勢恢宏的德式建築群。
林徽因設計、梁思成審定的吉林西站在1928年建成,幾乎完全模仿了老濟南火車站的設計,卻遠沒有後者精致豐富:
這樣一座美麗的建築,卻沒有被珍惜。
“在1990年代,追求現代化建設、排斥資本主義是一種嚴重的思潮,當時執政者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一位不願具名的當年濟南火車站擴建專家組成員告訴記者。這指的是老火車站被當年的濟南市副市長評價為“看到它就想起中國人民受欺壓的曆史,那高聳的綠頂子(鍾樓頂)…就像希特勒軍隊的鋼盔”而下令拆除。
建築拆除時遭到市民和學者的強烈反對,當時在全國的學術界可謂罵聲一片,痛斥當局者“沒有文化”。1992年7月1日8時5分,濟南老火車站的鍾聲永遠停止了。由於建築實在堅固,本計劃一月拆完的火車站竟拆了半年,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毫無特色的新火車站,中國最有特色的火車站就這樣永遠消失了。
濟南老火車站拆除後不久,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大浪淘沙》中的男主角於洋出差到濟南,火車開進濟南站,同行的人請他下車,他向車窗外看了看說:“慌什麽,還沒到濟南呢,那車站很漂亮,有一個德國人建的鍾樓。”《大浪淘沙》在濟南取景,自然少不了大明湖、千佛山、第一樓和老濟南站。當同行的人告訴他這就是濟南站,老車站已拆掉時,他驚訝不已,坐在車上半天說不出話來。
21年後,政府果然後悔了。2013年要複建老火車站的消息傳出,在國內引起極大反響,山東省建築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直言,是“一蠢再蠢”。畢竟做到完全還原已不可能,隻能做出一個拙劣的贗品。
“複建最大的意義是警示後人,我們曾經以一種錯誤態度對待了我們的曆史,這就是我們的恥辱碑。”濟南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說。
“濟南老火車站的曆史意義遠遠超過建築本身。建築的靈魂、最核心的因素是曆史載體。濟南老火車站見證了清政府的滅亡到民國的轉變、到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軍管鐵路,再到新中國建立以後的這段曆史,它是一段可以觸摸的‘立體的曆史’。”
請用智慧與文化保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