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那些年,沒有暖氣、沒有霧霾的北京冬天

(2015-12-02 07:46:53) 下一個

這兩天,北方地區(尤其北京)的人們被大雪包圍。最流行的一句話是,“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懷舊之風一時四起。燒煤球、囤白菜、滑雪溜冰……這些曾是不少人共同的兒時記憶,如今想起來既遙遠得像另一個世界的事,又曆曆在目仿若昨日。圖為90年代,拉煤球的師傅從天安門前經過。滕科/視覺中國

以前用暖氣比較奢侈,還不像現在這樣普及。一到冬天,各家各戶就開始成百上千地買了蜂窩煤囤起來(圖省錢的就自己做煤球),除了用於做飯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取暖。圖為1982年,工人在大雪天給家戶送煤球。人民畫報/視覺中國

燒蜂窩煤用的爐子也比較講究,一般都要有一根通風管連接到房子外邊當煙囪,因為如果通風不好,很容易造成室內窒息的危險。爐子上有火圈,下有爐門,使用方便。圖為畫家葉淺予在燒煤爐。

平時在爐子上燒個熱水的同時,還能在邊上烤幾個饅頭、地瓜,熟了以後拿著熱乎乎的,先暖了手再吃。

燒爐子時間長了,煙囪免不了會出點兒問題,修補匠的生意也就來了。圖為1989年,一名小販走街串巷給人修煙囪。黃小兵/視覺中國

誰家的爐子不小心火滅了,就拿一個新煤球去和鄰居換一個燒著的。鄰居們有來有往,互相借的又豈止是火種?而去借東西的任務,往往落在小孩兒們的身上。圖為一個小孩向鄰居大娘借火。滕科/視覺中國

冬天到來時,老人們會帶著孫子上街買煙囪和家用,童車正好也可以用來儲貨。黃小兵/視覺中國

過冬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取暖,就是吃的問題了。那時,北方的冬天十分蕭瑟,反季節蔬菜尚未誕生,慢吞吞的交通工具也無力將南方的蔬果運來。於是,產量大、易存儲的大白菜成了過冬的必備之物。臨近冬天,搶購大白菜便成了北京大街小巷的一景。圖為1985年,北京朝陽門,市民搶購大白菜過冬。

跟買煤球類似,每戶人家一般都要儲藏幾百斤大白菜過冬,而且變著花樣做,燉、炒、醃、拌等等,以免一樣口味吃多了膩味。圖為1988年11月,一個孩子在幫父母搬白菜。新華社記者 李明放 攝

冬天裏最開心的就是吃火鍋,既暖和又有氣氛。北京以前最流行的是炭火鍋。這種火鍋一般都是銅鍋,中間爐心燒的是木炭,上麵有個口通風排煙,可以用鍋蓋套著。圖為1982年冬,在北京東來順飯莊吃涮羊肉的食客。餘鵬飛/視覺中國

在北方,沒有下雪就不是冬天。下雪阻礙交通,過去又沒有現在那種方便的鏟雪車,不過人多力量大,大家可以一起出去鏟。圖為1972年,北京,成百人集體上街掃雪。

80年代中期時,有一部叫《街上流行紅裙子》的電影風靡全國,於是北京的女青年們也開始以夏天穿紅裙子、冬天穿紅羽絨服為時尚。圖為幾名紅衣女青年在雪中聊天。李曉斌/視覺中國

雪景迷人,拍照留影自然必不可少。圖為1986年冬天,遊客排隊在雪中的天安門前留影。李曉斌/視覺中國

也總會有一些抗凍的市民冒著冰雪出來找樂子。圖為1988年,北京的冬泳愛好者光膀躺在河邊,還和攝影師鏡頭打起了招呼。黃小兵/視覺中國

1992年,一名老人在什刹海釣魚,自行車停在旁邊,麵前擺了四根魚竿。坐在小板凳上的老人看起來不慌不忙,穩如薑太公。王文揚/視覺中國

對於小孩子來說,下雪是冬日裏最令人興奮的一件事情了。圖為1976年,北京,四個孩子一起滾雪球。李江樹/視覺中國

1979年,幾個男孩在頤和園的湖上溜冰。王文波/視覺中國

幾十年過去,衣食住行巨變,人們早已告別了白菜和蜂窩煤的年代,享受著暖氣房的舒適,用手機拍攝著雪景。然而,大雪落下時的感受,一定與老照片定格的表情一樣欣喜。圖為北京前門附近的好景胡同裏,兩個孩子看到漫天飛雪十分激動。劉英毅/視覺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