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旗袍是張愛玲一生的摯愛:“就是再沒有心肝的女子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夾袍的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而當中的這個女子,大概說的便是她吧。
立領斜襟,纖纖細腰,旗袍塑造出來的那一個溫潤女子,穿越一條悠長的時空,沿平平仄仄的小路而來,暗香盈袖,優雅了大半個河山。
大上海的女人們,把一襲旗袍演繹得千姿百態,楚楚動人,展示了獨特的東方魅力和風情。旗袍如一個風姿卓越的女子,在整個中華民族的曆史中處處有她的身影,或端莊、或婉約、或嬌媚。然而無論是以何種姿態呈現在世人眼前,她總是焦點,集所有華彩於一身。
旗袍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這個定義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這絲毫不影響旗袍在女性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你可以看見國母彭麗媛一身旗袍出席各種大小國際場合;阮玲玉、林徽因、張愛玲,但凡能看見她們照片的,多是身著旗袍一身秀氣;而宋美齡那個超大型衣櫃裏麵裝載的旗袍,更是現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無人能出其右。
旗袍的花色麵料各式各樣,水墨,花間,落櫻,若蘭等等,而鑲、滾、嵌、蕩、盤、繡、貼則是旗袍常用的幾種裝飾法,旗袍身上有很多花樣,有一種叫做如意頭的花式,可謂是最有技術含量的。“我看見過手工最好的衣服,大概有200多個‘如意頭’來裝飾,但現在估計已經沒有人會做了,非常可惜。”鴻翔的老裁縫金泰鈞不無惋惜地感歎道。
手工做出來的旗袍才有“人氣”,每一件都必須量身定製,而單是“量體”這個步驟就須全身上下量36處,更不用說其他多達數百種的紐扣花樣了。每一針一線都由技法精湛的老師傅親手縫繡,所以手工做一件旗袍很慢,可這樣得來的東西,很耐看。
透過流年的紗幔,品讀旗袍,慢慢地,會讀出舊時光的味道。像一闋舊詞,又像一首詩。有一個女子,輕挽發髻,眉眼如畫,一襲旗袍自小橋流水處翩翩走來,濛濛煙雨中,分不清是徽因是蕭紅還是印象中那一個叫不出名字的溫柔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