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北京地壇公園有著特殊的感情。
童年時光基本是在它身邊度過的,年複一年地看著它的花開與花落,直到八十年代負笈留學才和它道別。
作家史鐵生有一篇散文叫《我與地壇》,我讀來字字真切,特有共鳴。
史鐵生在文中描述他母親每天推著輪椅帶他來地壇曬太陽。有時他也自己一個人轉著輪椅的軲轆來,他母親就急忙跑來滿園子尋找他的蹤影。他每天望著空曠寂靜的地壇發呆,想著人生的哲理。
我當年也常到地壇來倒不是像史鐵生那樣對著紅牆思考人生,而是來下圍棋。那時一幫認識的不認識的棋迷擺地攤開戰,一直下到天黑的看不見棋子了才回家。有時還會見到某棋友的老婆氣急敗壞地來興師問罪,在棋盤上伸手就是一胡嚕,攪了好局,大家隻好一哄而散。還記得又一次有位棋友向我挑戰,我趕緊從書包裏掏出棋子,卻發覺棋簍子裏忘了裝棋盤。於是急火火地跑步回家去取。
如今記憶已經遠去,地壇已不複往日的寂靜和空靈,變成人潮鼎沸的大觀園。
北門。
當年擺地攤下棋的地方已經變成合唱團的活動場所。不過我個人倒是樂見地壇成為吸引更多的遊人前來的好地方。
擠不進中央場地的歌手們就站在牆角放聲高唱。
另一家合唱團。
伴奏也很給力。
看著他們,給人一種祥和的感覺,令我感動。我希望他們不但享受這一刻,也享受每一天。
忘情投入。
這一片園子以健身為主題,所有裝飾和設施都和健康有關。
顯示針灸穴位的雕塑。
藥葫蘆的雕塑。
也許是因為還記著我,在我二十多年後重返故地之時,地壇給我看她在一年中最美麗的容顏。
那一天,碧空如洗,陽光明媚,銀杏燦爛。
北京有三處銀杏樹最佳觀賞點,地壇是其中之一,另兩處是國賓館外的林蔭路和三裏屯使館區。
想起沙寶亮的歌:《秋意濃》。
美得炫目。
銀杏樹下的美女。
也有來補拍婚紗的。
溫馨一刻。
書寫“精神”的老人很精神。
翩翩起舞。
地壇的草地保養得很好。雖是深秋,仍然碧綠。
門球場。
愛那一縷陽光,愛那一片金黃。
又到金秋歸家時(一):北京晴秋
又到金秋歸家時(二):北京園博園
Whenever I go back to China, I would visit Ditan which is close to my staying place - Hepingli. Your pictures should be taken in the early of this November. I was there on the morning of Nov.5, and took some pictures near the similar locations you captured. However, your photos are looking much better; possibly you have a good camera.
Ditan is becoming more crowdid now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last 80 or 90's, with more elders of joyful faces. Ha ha, we are also getting 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