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韓國仁川做短暫停留之後就飛往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
1. 印度尼西亞一共有一萬七千五百多個島嶼,分成三十三個省(比中國還多)。Bali位於印尼中部。
2. 巴厘島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兒子在這裏呆了整整一個星期。

3. 巴厘島到處可以看到外來的遊客,尤其是歐洲人和澳洲人喜歡到這裏來。
4. 海灘上有服務遊客的各種活動,可以租借球拍、馬匹等。兒子參加了滑水課。
5. 巴厘市景。
巴厘當地人基本上隻有四個名字。無論男女,家裏是老大的都叫Wayan,老二都叫Made,老三是Nyoman,老四是Ketut。如果家裏有四個以上的孩子,這四個名字就重新來過,老五叫Wayan Balik,意即Wayan "again"。以此類推。滿街都是叫著這些名字。聽兒子一介紹,我還以為他們是以“張老大”、“李老二”、“王老三”這樣來區別你我的呢。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發現巴厘人根本沒有姓氏。不知戶籍上是如何管理的。不過巴厘大部分人從印度教,有類似印度的種姓製度(caste)區分每個人。
6. 當地旅店很便宜。這樣非常整潔的雙人房間二十美元一夜。
7. 旅店窗外的景色。
8. 這道魚很像中餐的做法。兒子說他在當地嚐試了各種食品,都能適應,而且都很幹淨。
9. 這一頓晚餐兩個人一共花了十一萬兩千三百三十八印尼盾!別嚇著,不貴。一美元兌換九千印尼盾,所以這頓飯差不多十三四美元。兒子說他在一美元換一千一百韓元時是百萬富翁,現在簡直是千萬富翁了。
10. 這頓比較隨意的午餐兩人花了四美元多。
11. 巴厘島有很強的宗教氣氛。當地人每天早中晚三次要擺出供品(offering),由食物和植物組成,以棕櫚葉包裹。連海灘上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供品。
12. 這些女子在製作供品。以各種材料的組合很有觀賞性。成分很講究,可以看到右邊的那個女子在用小稱稱分量。
13. 演員在節目開始之前,先在舞台前麵擺上供品。
14. 表演很熱鬧。
15. 用不同長短的竹子做成的樂器。
16. 中午吃自助餐。兒子參加了當地的旅遊團。導遊開口要價四十五美元,包午晚兩餐,車接車送參觀最有名的景點,免費觀看演出。兒子覺得非常便宜,就立刻答應加入。後來他發現居然可以討價還價到二十五美元。當地所有的交易都可以討價還價,這讓美國去的孩子有點無所適從。兒子說:多一兩塊錢倒沒什麽,但是被別人當成傻瓜的感覺有點不爽。
17. 自助餐很豐盛。
18. 印度尼西亞有很多很壯觀的火山。
19. 從餐廳的窗外就看到火山.
20. 熱帶雨林。
21. 修整很精致的水稻梯田。
22. 街上有很多出售紀念品的小店。

23. 印尼有一種很獨特的飲料。把咖啡豆喂當地一種類似浣熊的動物吃,咖啡豆和糞便一起排出來,經過這一過程咖啡自然就有了獨特的味道。圖片是介紹這種叫做luwak咖啡的看板。
24. luwak咖啡豆和一般的巴厘咖啡豆。

25. 有供遊客免費品嚐的飲料,但那杯深色的luwak咖啡是要錢的。
26. 盡管價格不菲,遊客還是大盒大盒地買走luwak咖啡豆。
27. 當地的一種獨特的水果。裏麵像一個獨頭蒜,多汁。

28.
29.而這種水果裏麵卻像多頭蒜。
30. 參加漂流也是在巴厘島一項重要旅遊活動。
31. 如果沒參加漂流就等於沒玩夠巴厘島。
32. 木雕。
33. 木雕由男人雕刻完成後,再由女人進行打磨。
34. 蠟染。
35. 織布。
36. 紮染。
37. 針織。
38.打造銀器。
39. 農貿市場。
40. 各種佐料。
41. 兒子參加了酒店組織的烹調課。盡管隻有兒子和同伴兩個人參加,但課程照開不誤。叫Ketut(老四)的小夥子把兒子和同伴帶到集市上一絲不苟地用相當不錯的英文介紹當地烹調所使用的佐料。
42. 從集市回來後,烹調課開講。

43. 教學素材。
44. 當地的烹調用很多辛辣的佐料,這恐怕跟他們印度教的傳統有關。
45. 隻見廚師將那些大蒜一類的材料用攪拌機打碎。
46. 然後把這樣的糊糊下鍋煮。這真和印度飯沒有區別了。
47. 自己動手試一下。
48. 當地人很喜歡做烤肉串。那綠色的棒棒叫檸檬草,雖不能食,但有股檸檬的香味,當地人用來做肉串。
49. 四十五美元的一日遊介紹在著名的觀賞海上落日的景點。
50. 晚餐的地點在觀賞海上落日的平台上。
51. 晚餐有藝人助興。
52. 飯菜也不賴。
53. 椰子是餐桌上常見的飲料。
54. 從兒子帶回的照片來看,巴厘島到處都很整潔精致,顯現了亞洲人勤勞細膩的特點,與我們在拉美所見到的閑散粗狂很是不同。
待續。
美國長大的年輕人,到了東南亞不去新加坡,而去印尼巴厘!挺有意思的.
真難以想象啊,印尼會那樣殘殺華人。政府不允許華人再姓原來的姓氏,徹底的種族清洗,也沒見民主自由講人權的歐美說什麽。
上麵那個有類似於蛇皮的東東叫蛇皮果,國內就有賣,後麵那個裏麵像蒜瓣一樣的是山竹,多產於東南亞,中國也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