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回眸上海 - 第四章:申城狼煙

(2011-04-20 11:59:58) 下一個

上海,作為二十世紀前期亞洲最大的城市、中國廣袤國土的東方門戶,日本垂涎已久。除了距日本地理位置比較近的東三省之外,上海是日本人在中國最早采取軍事行動予以霸占的地方。尤其是看到老牌殖民者英法等國老早就把上海瓜分,如切肉一般把她分成一塊一塊的據為己有,遲到日本更是很不服氣,急欲獨自取而代之。與英法等在上海忙著蓋洋房、拉買辦不同的是,日本更看重的是依仗船堅炮利在上海耀武揚威。中日兩國最激烈的正麵軍事衝突就從這裏展開。隨著東風之珠在烽煙中開始黯然失色,抗日戰爭的大幕從此徐徐打開。這裏發生的故事,使全世界開始了解: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站在正義之師一邊,在世界的東方頑強地抵抗著法西斯的瘋狂進攻。

第一部分:一二八事變


圖為三十年代初期上海的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司令部的大樓。有兩層樓高的日本國旗高懸在上。在外國的領土上,需要如此碩大的軍事機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旁邊的公共澡堂相比之下顯得渺小寒酸。據說魯迅當年就住在街對麵。可惜他老人家從未對日本的侵略形象有所描述。


日本人來了,上海各租界假惺惺地宣布中立。外國軍警隻負責保護自己的僑民,而對日本人屠殺中國人聽之任之,甚至為虎作倀。圖為日本軍人與法國軍警在上海街頭合影言歡。看上去日本人趾高氣揚,法國人心情愉快。


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兩千三百人在坦克掩護下,沿北四川路(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已多次劃為日軍防區)西側的每一條支路:靶子路、虯江路、橫浜路等等,向西占領淞滬鐵路防線,在天通庵車站遇到由蔡廷鍇、蔣光鼐率領的中國駐軍十九路軍的堅決抵抗。一二八事變爆發。圖為日本海軍陸戰隊向螞蟻一樣湧入上海街頭。


圖為淞滬鐵路被日軍完全破壞。敵軍司令鹽澤狂妄叫囂:“一旦發生戰,四小時即可了事。”然而戰事第一周,敵人向閘北防地的數次進攻都被擊退,還被截獲鐵甲車三輛。進攻江灣的敵軍一個聯隊(團)也被包圍殲滅。日本人對中國人的頑強抗擊大為驚訝,曾四易主帥。


1月29日淩晨,日機從停泊在黃浦江上的“能登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閘北華界。圖為被轟炸後的閘北慘景。


寶山路584號商務印書館及東方圖書館(中國最大的私人圖書館,藏書超過三十萬冊)均被炸毀。上海街頭火災頻傳。


日本陸戰隊最終未能如願占領上海北站。圖為從北站方向看街對麵的防禦工事。沙包滿是彈片,好像被風刮上去的一樣,後來此地被稱為“Windy Corner”。


被戰火摧毀的上海國立勞動大學。


幾個月後日本人在虹口公園舉行閱兵,慶祝日本天皇長壽的天長節及日軍勝利。韓國人反日誌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賓席投擲炸彈,結果白川義則被炸死,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被炸斷一腿,植田謙吉中將師團長被炸瞎一目。尹奉吉後來被捕,在日本被處死。圖為某日本人在街頭遭伏擊,被擔架抬走。


三月二十四日,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脅的美英法意等國的幹預下,日本與中國國民政府在上海開始停戰談判。五月日,雙方在上海簽訂了《上海停戰協定》,又稱《淞滬停戰協定》。協定規定上海為“非武裝區”,中國不得在上海至安亭、昆山、蘇州一帶地區駐軍,而日本可進駐“若幹”軍隊。


第二部分:八一三戰役


戰爭風雲籠罩黃浦江。

八一三戰役(又稱淞滬會戰,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爆發於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同時也為了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而在上海主動發起的一場戰役,這是中日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標誌兩國之間不宣而戰、但又全麵戰爭的真正開始,從盧溝橋事變的地區性衝突升級為全麵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日本將淞滬會戰稱之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有意淡化其影響。


中國軍隊在徐家匯路集結。


在虹橋的中國軍隊。


在龍華的中國軍隊。


黃浦江上的炮火。


上海市民在街頭讀報,關注著八月十三日中日開戰的消息。


八月十四日上海市民緊張地觀看中日兩國的飛機在空中作戰。


上海北站變成一片廢墟。


八月十四日上海街頭。


八月十五日中國軍機起飛去轟炸黃浦江上的日本軍艦,不幸被日軍炮火擊中,慌忙間投下炸彈,卻全部投到自己人頭上,造成上海市區的重創。


八月十五日上海報紙登載中國飛機誤炸大世界的消息。


炸彈在大世界前留下大坑。


大世界的慘狀。


報章刊載的照片。


大世界麵目皆非。


上海的繁華頃刻間蕩然無存。


公共租界空無一人。


遭炮火襲擊的上海市政府。


昨日的茶館。


龍華寺。


百老匯。


短命的上海博物館始建於一九三四年,一九三七年開始向公眾開放。沒過幾天就被炮火摧毀。


橫屍街頭的上海平民。


八一四轟炸之後上海市民在認屍。


虹橋殯儀場根本沒有足夠的地方安葬那麽多的屍體,隻好把棺材摞起來埋葬。


準備集體火葬。


被擊落的中國軍機。


從戰場上退下來的中國傷兵。


中日雙方共有約一百萬軍人投入淞滬會戰。以軍事麵來說,國民政府不但戰敗,而且軍事實力大幅受創,使得多年建軍付諸流水。但在政治麵上卻是成功的,淞滬會戰使中日衝突得到國際媒體的密切關注,讓世界了解到中華民國政府對日本的立場:不再聽任日本“和平地”將其一塊一塊地征服侵吞,也大聲向世人宣示:中國絕不會向日本投降。


蘇州河北岸閘北方向火光衝天。


持續三個月空前慘烈的淞滬會戰極大的改變了上海城市發展的空間格局。 上海的蘇州河以北地區,包括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區和東區,以及閘北華界,由於近水樓台地臨接黃浦江下遊岸線以及陸上門戶火車站,這裏曾經是二十世紀初上海城市發展最迅速的地區。淞滬會戰期間,閘北和虹口成為中日兩軍對峙的前線,閘北幾乎百分之百毀於戰火,虹口和楊樹浦的損失達到百分之七十,此外南市區和吳淞的損失也相當嚴重。


無數的建築物葬身火海,上百萬當地居民被迫避難到蘇州河以南的租界地區。此後,上海城市的精華完全集中於蘇州河以南麵積有限的租界地區, 蘇州河以北地區嚴重衰落,對上海後來的城市發展造成了長期性影響。


戰爭廢墟上後來曾經形成大片難民聚居的貧民窟,曾是上海很長時期內極其刺眼的城市景觀。由於缺少保護價值,如今大部分棚戶區已經改造成高層樓群。


一九三七年八月,日軍海軍陸戰隊攻占閘北。


日軍在歡慶占領上海市政府。


十一月十二日,日軍開進上海市區,上海全部淪陷。


日軍原先希望藉由有限度衝突取得在華利益的作法,在淞滬一戰後開始無法收拾。 淞滬會戰的時間長達三個月,最終也隻能在傷亡慘重下勉強奪得勝利。而國民政府在此戰以後對日本不妥協的態度使日軍無法回收戰爭成本,日軍必須增兵以在這場戰爭獲得利益,長久下去日本國力難以支撐而不能自拔。為了獲取更多人力物力資源來維持軍力,日本隻能硬著頭皮在東亞推動更大規模的戰爭。

第三部分:租界沒落


日軍開進上海,使各國租界處於尷尬的局麵:既想事不關己地冷眼旁觀,但又無法控製形勢一發不可收拾。無論各國對待日本入侵的態度如何,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隨著抗日戰爭的展開,上海租界從此一蹶不振。圖為法國警官與日本軍人的合影。看上去雙方的官階都不低,中間的日本軍官手持文件和軍刀,而法國的幾位也軍服筆挺,但服裝樣式又有所不同,可能是不同部門的代表。後麵著便服的日本人大概是翻譯。這應是很重要的軍事會麵,不像是隨意的留影。最右邊年輕的日本軍官一手持警棍,另一手掐著煙卷,在洋人麵前毫不掩飾侵略者的威風。


三十年代的公共租界。錫克警察在街頭把守。


英國領事館。


法國領事館。


西班牙領事館。


日本高等女子學校。看上去日本人可以在上海樂不思蜀了。


駐守外白渡橋的英國軍警。


公共租界。


在法租界,可以看到戴著圓盔的法國警察和戴著鬥笠的越南警察。越南當時是法國的殖民地,而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英法在上海大量征用各自殖民地的人員作廉價的雇傭。

外國醫生在法租界街頭為上海市民注射霍亂疫苗。


三十年代初期駐上海的外國公司雇員的女眷們愉快地合影,與今天上海台商的家眷們有一比。


外國孩子和幫他拿著帽子的中國嬤嬤。


租界的消防隊在顧家宅花園(今複興公園)進行消防演習。


一九三八年聖誕節。在戰雲壓城的上海尚能偏安到幾何?


租界哨卡。


日本人要來了!租界街頭築起防禦工事。


中國苦力在租界搬運建築防禦工事的石頭。


法租界封閉的道路。


中國工人在外國領館門前搭起防禦的鐵絲網。


戰爭導致的國外資產損失與日軍的戰爭暴行大大降低了國外輿論對日本的好感和對中國的輕視,進而影響到日後英美對中國戰場的支持。


日軍大搖大擺地開進法租界。


法國警察和行人冷眼旁觀日本人耀武揚威。

第四部分:城市塗炭 


日軍占領虹橋。


日軍占領南市。


英國士兵和中國士兵在閘北。


戰爭孤兒。


母親拿什麽來保護自己的孩子?


逃難的母與子。


難民如潮水一般湧過外白渡橋。


閘北居民逃離家園。


閘北難民。


難民冒險攀過布滿鐵絲網的法租界高牆。法國警察倒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不與阻攔。


外國警察無法阻擋逃難的人流。 


外國警察在阻止企圖插隊的難民。


逃難的汽車。


擁擠不堪的逃難路。


在外灘排隊等待乘船離開上海。


能夠買船票逃離上海的人應該有一定積蓄。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已經穿上冬衣的難民在街頭等待離開上海。


無處可逃的貧民隻好忍辱偷生地留下來。圖為浦東貧民窟裏的孩子們。


無家可歸的貧民就在河溝上搭個棚子住下來。


等待發放救濟食品的上海饑民。 


倒斃街頭的餓殍被抬走。


日本軍人和英國軍人同時把守外白渡橋。


黃浦江上的外國軍艦。


為保護僑民,美國增兵上海。


中國士兵遭到法國軍警的搜身檢查。


盤查平民。 


公共汽車需要通過檢查才能進入租界。


中國紅十字會在上海街頭募捐。


上海的畫像商店同時公開展售毛澤東和美國將軍馬歇爾的畫像。這大概是國共合作時期才能出現的情景。


圖為一九三六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壯觀的上海鳥瞰。從此,亞洲第一大城的再度崛起竟是六十年以後的事了。


一九四五年,終於等來了上海回歸。圖為外灘舉行盛大的抗戰勝利的慶祝活動。

待續。請繼續關注

回眸上海 - 第一章:滄桑歲月

回眸上海 - 第二章:民國初期

回眸上海 - 第三章:刀光劍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oldguest 回複 悄悄話 好啊,好啊,太好啦!
達理 回複 悄悄話 老兄,一下看了您的四集上海舊照。很有價值。繼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