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回眸上海 - 第二章:民國初期

(2011-02-25 19:51:23) 下一個

二十世紀民國初期到抗日戰爭爆發之前的時期是上海迅速崛起的時期,無論是在這裏發生的經濟發展、文化影響、市政建設、海外介入、政治衝突、軍事事件無疑都是全中國的聚焦點,遠比後來的幾個十年更為引人注目。到了1932年,上海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城市,常駐的外國居民就有七萬餘人。下麵的圖片介紹的就是二十世紀一十年代和二十年代上海各方麵的情況。

第一部分:風起雲湧的城市


清朝的最後一位欽差大臣最後一次蒞臨上海。


1911年辛亥革命軍占領上海道台衙門。


孫中山與黃興來上海宣講美國式民主政治。


1914年:精明的上海商家高掛吹捧袁世凱和黎元洪的牌匾。


申報館。《申報》最早於1872年由一英國商人開辦,是上海第一家中文報紙,很快成為全國性的大報。1907年開始由中國人主辦,此後一直是上海乃至全中國的重要新聞來源。1949年後停辦,其在上海的地位由《解放日報》所取代。


工人正在裝運《新聞報》。《新聞報》創辦於1893年,比《申報》稍晚。但很快成為可與後者競爭的上海大報。運報車上的文字:“日銷十五萬份”足以證實其影響。


別以為交通問題是現代人才會有的頭痛。看民國初期上海街道上的堵車似乎比今天還嚴重。


1917年:汽車排隊等待車檢。


同年:黃包車也需要車檢,但在上海的另一個地方。


民初時年輕的杜月笙的照片。


稍後上海三大亨的合影。左起: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


上海早期的公交車。


1917年上海有了無軌電車。


受英國的影響,上海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就有了雙層汽車。車的後部有上upper deck的樓梯。


1919年上海有了汽車出租公司。


1929年的上海車照,分四種:大貨車、小貨車、小車和糞車。


黃包車在雪中奮力前行。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英文雙語的黃包車價目表。車資的計算方法與今天驚人的相似。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街上的灑水車。


清潔工人在清洗街道。


建築工人在修路。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江南造船廠就有了製造大輪船的能力。圖為正在進行新船下水儀式。



紅燈區。


大世界始建於1917年,從八仙橋地區的商業發展開始起步。


1917年:製革廠在曬皮革。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大新百貨的規模空前。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虹口市場的商品種類極為豐富,是個大shopping mall。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老正興。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街頭張貼的按摩院廣告。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靜安區富民路上的商家。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寶成銀樓。建築風格已經完全洋化。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華商紗布交易所。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第二部分:夾縫圖存的市民


1912年:商店門口的乞丐。


1915年:黃浦江上遊運木材。


1915年:小雜貨店。


1915年上海街上就有Lotto了。


1917年:上海電車司機。


棉紡廠的童工。


1920年:女童工收工後等待大人帶她們回家。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上海的郵遞員。人手一輛自行車。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明星電影公司的辦公室內景。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明星電影公司在拍外景。


賣蛇小販。


代寫書信也是一種職業。


坐獨輪車的女孩們。


在家裏自娛自樂的兩個女孩。


郵筒多少年都是老樣子。


香皂廣告上穿旗袍的女孩在打高爾夫球。工廠是日本人的,商標是英文的,中國女孩玩的是洋人的遊戲。這張圖畫中西洋的、東洋的、中國的因素混雜,正體現當年上海的特點。


買主在查看米裏有沒有蟲子。這家店不知是賣米兼賣棺材還是賣棺材兼賣米。


一家人在棺材上吃晚餐。


賣年貨。


賣甘蔗。


1925年:閘北派粥。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富民路上的紅木家具店。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滬北戒煙醫院。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城裏的行人昨天和今天一樣都是腳步匆匆的。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等生意的小販。


第三部分:樂不思蜀的洋人


這是外灘公園1917年設立的園規招牌。規則第一條就是本公園僅對外國社區開放。第四條是狗與自行車禁止入內。這大概就是“華人與狗禁止入內”的出處。


這是Jessfield Park(現中山公園)門口的牌子,與外灘公園的牌子類似,但第一條還加了“exclusively”一字,意思更加明確:絕對不能放一個中國人進來。“華人與狗禁止入內”洋人應該是沒有直接說出口,但牌子上的內容連起來就是這個意思。


1924年外灘舉行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儀式。明明是歐洲人自相殘殺的一場戰爭,和中國人一點關係也沒有,有點關係也是硬被拉進去的,卻要在中國搞煞有介事的紀念活動,還在風景秀麗的黃浦江畔建立了一個又高又醜的紀念碑。當年中國人軟弱可欺,隻好認這筆賬。可是日本人不認這筆賬,二戰時就把銅像拆了去造炮彈了。


1911年:法租界外灘碼頭上停泊的Linan號和Pekin號輪船。當年很多留法的中國留學生就是乘這類的船從這裏去法國的,包括周恩來、鄧小平等人。輪船在海上漂流的生活錢鍾書的《圍城》有生動的描述。


Sir Robert Hart (1835-1911)的雕像建於1913年。Robert Hart1863年來到上海之後,由清政府任命為上海海關總督,一任就是四十多年。他的雕像和一戰紀念碑同樣的命運:二戰時被日本人拆去做炮彈了。


1915年:租界區的警察。後麵的小嘍囉是中國人。


1915年:錫克警察正在進行三條腿賽跑。


1917年:黃浦江畔的德國、美國、日本領事館(左起)。


跑馬場的大看台。


比賽之後。


1920年冬:洋人賽馬,中國人牽馬。


1924年:南京大戲院正在上演《泰山情侶》(Tarzan and His Mate)。


那時在租界區找個停車位也很難。


1925年:百樂門(Paramount)大舞廳。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格致公學(Polytechnic Public School)。


Edward Ezra(1882-1921)的住宅。此人是生於上海也死於上海的猶太人。曾因在上海賣鴉片抄房產年輕輕地成為上海的外國首富,又年輕輕地死了,成為人死了錢沒花完的悲劇人物。


日本人在列強中是遲到者,看著西方列強們占據上海非常眼紅。於是在《馬關條約》之後急不可耐地加入上海殖民俱樂部,最後還想獨占。這是1925修建的日本小學。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日本僑民在上海的住宅區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上海日本糖果店。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日本禮品店。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上海的西式建築在今天比較起來也毫不遜色。


川村紀念塔。1911年,日本“內外棉”董事長川村利兵衛在上海小沙渡(今西康路,舊名“小沙渡路”,“小沙渡”泛指今長壽路以北,西康路附近的地方)創辦“內外棉”在上海的第一家工廠,至 1922年,“內外棉”在上海的棉紡廠就有11家,計有紡織機3000台左右,同時還在上海創辦了與紡織相關的機器廠,成為在中國最大的紡織集團公司。1922年,川村利兵衛已到了退休的年齡,“內外棉”為了表彰和紀念川村利兵衛在上海的“豐功偉績”,經公共租界工部局同意,在“內外棉”工廠最集中的滬西小沙渡路勞勃生路(西康路長壽路)十字路口建一“川村紀念塔”,該紀念塔是上狹下寬的方錐形紀念碑,碑的上方嵌一隻自鳴鍾,於是該碑也被叫作“大自鳴鍾紀念碑”。以前,中國的工人當中,幾乎沒有人家中會擁有鍾,更不可能擁有表,這隻“大自鳴鍾”就時刻提醒工人上班時間。解放後內外棉按原序號改名為“國營上海紡織×廠”,如原“內外棉第一廠”就是“國棉一廠”。一解放川村紀念碑就理所當然地被拆除。


第四部分:承載記憶的地標


1920年:南京路與福建路之間。


節日氣氛的南京路。


1907年: 洋涇浜本是上海黃浦江一條支流的河名,曾是英、法租界的界河,後被填沒築路,即今天的延安東路。



1913年:正在淘幹洋涇浜的河水造路。


1917年:洋涇浜被填平後的新路被稱作Edward VII Avenue(今延安東路)。


蘇州河上的譚家渡橋。


1912年的外灘。


1915年:福建路。


Rrue du Consulat(今金陵路)。


1916年百老匯。


1917年香港先施百貨在上海南京路(浙江路口西北角)開設規模與總店相當的分店(1954年公私合營,今某時裝公司),在南京路僑資開設的四大公司中最先開設,是一棟今天還在使用的7層大樓,外觀處理帶有一些巴洛克風味,是南京路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Route Lafayette(今複興中路)與Rue Sayzoong(現常熟路)的路口。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福州路。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聖公會教堂。


外灘Jardine Matheson Building(怡和大廈)前繁忙的交通。


1921年:上海交大校門口。


1924年:郵局大樓。


由一英國商人於1881年在國際租界楊樹浦建造的上海自來水廠。


1927年三層建築的The Lester Hospital (今仁濟醫院) 開始營業。當時這是上海第一家、中國第二家外國醫院。


1928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匯豐銀行於1865年在上海落腳。1875年在海關大樓旁邊建總部。圖片上的新樓是舊樓拆除後於1923年完成,成為上海的地標之一。


1928年外灘已經開始呈現世界大都市的氣勢。


北蘇州路。


貝當路Avenue Petain(今衡山路)。


公館馬路/法大馬路Rue Du Consulat(今金陵東路)


蘇州河上江西路(Kiangse Road)的自來水橋,今江西中路。


呂班路Avenue Dubail(今重慶南路)。


徐家匯路。


海關碼頭。


二十世紀20年代:行駛在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外灘的黃包車。


國際飯店(當時號稱遠東第一高樓的國際飯店,保持上海了最高高樓稱號長達半世紀之久。


上海北火車站。


1925年:外白渡橋。


1928年:外灘信號台。


上海大世界。



待續。請繼續關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有問求答 回複 悄悄話 特喜歡你的關於上海的故事。
落英如雪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