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父母去了趟北京上邊的木蘭圍場。母親寫了以下遊記。父親也拍了些照片,都貼在下麵。 “大清木蘭圍場” 尋跡
聽說過“木蘭圍場”嗎?那可是清代皇家獵苑,康熙帝於公元1681年建立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皇家獵場。他精心選建在蒙古高原南緣、陰山山脈與大興安嶺餘脈交接地帶的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既具有典型的山地地形,又以丘嶺、曼甸為主,還是灤河、遼河的發源地之一,水草無比豐盛。
光緒年間《盛京典製備考》記載圍場南北長490公裏,東西寬480公裏。可見不愧是世間皇家獵苑之首呀。
“木蘭圍場”從建圍至嘉慶帝公元1820年,一百四十年間每年8月或隔年都舉行“木蘭習武”,皇帝、八旗子弟及王公貴族來此狩獵巡幸達88次,皇苑封閉長達300多年。
故宮博物院藏畫“乾隆行圍圖”
但盛景終由王朝衰落不得不於公元1863年開圍放墾任民耕種,森林植被逐被侵蝕。特別是經曆了侵華日軍極端地掠奪采伐,原始森林即已蕩然無存。
我並非是一個按目標有計劃的尋找者,幸運卻來得奇巧。因為朋友相邀秋遊,到達了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這場位於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最北部,有林106萬畝,場區142。6萬畝,生態公益林占60%,森林覆蓋率76%,林木蓄積928。1萬立方米,年蓄水能力2200萬立方米。其中由飛機播種的人工林占75。8萬畝,主種落葉鬆、樟子鬆、白樺、雲衫等。乃國家華北地區中、小徑級用材基地,林業部直屬單位,肩負著改變京津地帶風沙麵貌重任。
塞罕壩
壩上的雲
塞罕壩景點圖
“塞罕壩”為蒙漢語的混合,意為“美麗的高嶺”。巧就巧在該壩上正是地處蒙古高原南緣,海拔1500-1940米,恰為丘嶺、曼甸地形;壩下海拔1010-1500米,是陰山山脈餘脈的山地地形;壩內又正有灤河源頭,灤河現已成為河北與內蒙之界河。雖說遠遠小於“木蘭圍場”所含蓋的麵積,但足以窺見她的某些姿色和體態。我這下子可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壩上秋色
國營塞罕壩機械林場1962年組建。至今不足50年的播栽,就已形成茂密的一帶帶連綿不絕的森林植被,當單個林場職工閑時鑽進鬆林深處揀采蘑菇,竟會迷路無歸。身臨著腳下這綠樹綠草無邊(七八月份來更有野花遍開),頭頂碧藍天空、白雲飄逸,夜空中星河閃亮,又繞遊了無數條泉水湧成的八、九個大小泡湖,此情此景頓時不由得讓人感慨萬分:人類如都這樣善待地球,大自然將怎樣的無比繁榮啊!!
壩上牧馬
收獲時節
秋光
壩上夕陽
霧中七星湖
我們在林場內尚找到了康熙帝公元1690年平定噶爾丹叛亂的點兵台。它海拔1874米,是一約兩三層樓高陡峭的紫紅色巨石堆。如今攀爬仍很危險。唯叫人不待敬的是匠人竟在台頂修了一個粗糙的康熙坐像,古不古,洋不洋。
林場為遊人標出有當年皇帝赴“木蘭圍場”的禦道、禦井位置,當然不排除拉大旗作虎皮的商業吵作,你我不必認真呦。
既然當年大清皇帝曾為尋求自然大地而來,我們也是為尋求自然大地而來,彼此彼此,任何雞毛蒜皮不必計較。皇帝認定的寶地自有風姿,而英雄所見略同,1993年5月8日我國務院已批準塞罕壩為國家森林公園。
黃昏
暮色
落日
晚霞
秋實
神樹
秋水
野趣 I
野趣 II
鬆林
滿山金秋
雨腳如麻
夢裏壩上
謝謝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