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轉貼母親的遊記 - 走進埃及

(2010-02-08 09:21:50) 下一個
 2009年歲末我和老伴隨旅遊團走進了埃及。 



     雖說近十餘年也曾到過二十多個國家旅遊,但就我偏愛大自然原生態和膜拜各種人文古跡的癖好來講,這回可算很值得紀念的一次。

     原認為古跡、古跡,不外是零散殘貌吧。豈知我們到了現場,馬上被驚呆了。人人被震撼、激動、興奮,兩眼放光,大呼小叫地抓著相機拍得手舞足蹈。你怎也想不到如今竟還能親眼見到5000年前到公元前30年一個王國大跨度的政治、宗教、文字、科技的曆史大麵積地綿延地呈現在石建築藝術上的輝煌啊!使人頓覺蒙生了一種朝覲心態。

    大家喜歡把此次“地導”(一位埃及開羅大學畢業又在北京語言大學進修過一年半)MOTAZ,嬉稱:“馬大使”。

   埃及是6000多年的古國,到處可見古文化的遺跡,大都是以黃色巨石為特征的。不論到哪裏都是巨大的神廟、碑塔。而且都是黃色的,市內建築也是同一色調,和沙漠混成了一片。

    埃及有100萬平方公裏(即我國的1/10),但沙漠占去了96%3000多萬人居住在狹長尼羅河兩岸和它的三角洲。氣候十分幹燥,每年45月份要遭受沙漠熱風暴災害,最熱的地方在阿什旺地區,夏季可達45-50度。  夏季是沒人去埃及旅遊的。目前是旅遊高峰,溫度宜人。遊人很多。 

    夜航12小時抵達開羅,不顧疲勞直奔金字塔,這是中國特色的多快好省。

 

    走入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早王國時期首都孟菲斯遺存,見證了公元前3100年埃及已形成統一的君主專製國家。要知道公元前2100年中國的夏朝才誕生,如推到公元前3100年則才處在新石器時代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時期。



    在去孟菲斯路上,見到有埃及早王國時期六階梯樣式的巨石金字塔(陵墓)。尤其公元前2575年修建的第四王朝法老(國王)胡夫的錐形金字塔耗巨石230萬塊,平均每塊巨石有2.5噸,塔高達146米.。它的進口隧道恰對著北極星,子午線又恰從塔中心穿過,由每邊230米組成的金字塔底長恰好是地球旋轉大軸一半長度的百萬分之十。號稱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真不辱其名。麵對著這雄偉的龐然造物,誰不驚呼其天文、數學才智的高度發達!當然它旁邊還有倆大著名金字塔和不遠處的獅身人麵像,均被列入同一世界遺產名錄。導遊說目前埃及尚存70多座金字塔,那裏的很多故事也隻能被貶派到無以名狀的地步啦。


胡夫金字塔。

 
SHINX 你好!你在這裏蹲了4600年啦。

    公元前2040—前1991年中王國時期的首都遷至了底比斯(現在的盧克索地區)。底比斯鼎盛長達千餘年。站到了盧克索,我恍然明白:新石器時代末期公元前3000年時,中東兩河流域巨石建築藝術蓬勃發展的影響所及,正是成就了古埃及石神廟群、石金字塔群曆經數千年至今仍能相當在世的成因。雖經幾千年間無情地沙埋、風雨天災、戰亂、基督教破壞,卻仍保存了曆史的光輝魅力。

 
底比斯古都遺跡入口處。


 
古都龐大建築群的一角

     盧克索巨石神廟麵積60英畝、17部分。稱得上世界僅有,也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神殿高23米,相當北京的八、九層樓高。殿內約16行、134根、20米高的整石圓柱,最粗直徑達3.6米。遠比雅典著名的“神廟中的神廟”帕特農的石柱還多、還粗、廟還高。我站在如此巍峨、磅薄氣勢的巨石群內,立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與微賤。何況當年在宗教和政治的雙利劍下,對匍匐著進來的奴隸們該是多麽地可怕和怎樣無比地威懾啊。


 
尼羅河豪華遊輪頂層。


與我們同團的幸福一對在蜜月中。

    我們從盧克索市沿尼羅河乘豪華遊輪而北。偶可下船徒步,多數換乘小艇或帆船或中巴車以及馬車,進一步參觀底比斯地區的卡爾納克神廟、哈普蘇特女王廟、會哭泣的孟農神像、鱷魚與鷹神神殿(何德富神殿)、孔翁坡神廟等。這些神廟、神殿各個有高縱20米左右的縱橫石壁,並從上到下密密麻麻滿用線描凹刻著漁獵農耕、婚介嫁娶、神付王權、戰爭萬象、喪亡後人心要經天平秤驗等世俗圖畫。其細微處還能告訴我們屆時埃及早已擁有了劃漿與使帆的船、等臂天平、美容銅鏡和製作木乃伊技術等等。

    古埃及供奉太陽神阿蒙,故現存神廟都座西朝東。連被波蘭考古學家發掘而重修的哈普蘇特女王神廟亦不例外。這個重要參觀點是篡奪侄子王權、自行加冕為男性法老、史上第一位女王。雖然政績不少,廟中岩雕還記有她出訪紅海國家蓬特的畫麵。但已成埃及新王國時期日漸衰弱的拐點。


 
我們在哈普蘇特女王神廟前。

    多所跨入新王國時期的神廟圖案中,已從象形文字進化成24個字母;出現了日晷、踏風箱、冶金鼓風裝置;參觀法國考古學家在深度沙埋中發掘出的鷹神神殿(亦為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兩座神殿之一),刻出了以王子複仇史實為內容的世界第一個戲劇全本;孔翁坡神廟石牆上清楚地刻有世界上最早以太陽和月亮為規律的日曆,和世界上最早發明的外科開刀器械。廟台右前方並遺存著一口專測量水文變化的古井。誰敢不承認眼前展現了一個新世界?!原來隻是自己孤陋寡聞罷啦。


 
孟農神像。


 
孔翁坡神廟中的世界最早的日曆(局部照: 5-8月)。


 
鷹神神殿石壁上雕刻著世界上第一個劇本(王子複仇)。

     豪華遊輪把我們北送至阿斯旺市後,你麵前既見到造福埃及與蘇丹的攔截尼羅河泛濫的阿斯旺水壩和美麗的納賽爾湖,也感受到腳下淹掉50座神廟的震顫哭聲,又有多少珍貴文明遺跡永葬水下,再也不為人所識了。聯和國教科文組織1972——1979年籌錢,僅把其中標誌上埃及努比亞文明的奧賽羅與普路斯神廟分解成5370塊,再一一搬運至菲萊島上複原重塑。我們能參拜這死而複生已稱菲萊的神廟,也算慰藉古人的心靈吧。

 
我們的帆船在尼羅河。

     新王國時期比真人高近十倍的巨石像中,總以拉美西斯二世最多。有站的,有躺的。他攻打努比亞,腳踩努比亞黑人的石雕彼彼再現;他為征奪敘利亞,與赫梯國交戰,後於公元前1296(有說公元前1280)年訂立了列入世界史上的第一個和約。法國因他首倡國際和約,不僅把卡爾納克神廟內的拉美西斯二世原巨像移去了盧夫宮,還在石像到達時,專鳴迎賓禮炮致敬。


 

    公元前332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征服了埃及,成為埃及希臘化時期的開始。以後神廟的岩雕明顯地從人形瘦細變成人體豐圓;亞曆山大還把自己鑿換成法老麵目出現在石雕中,以安撫殖民地子民。 在參觀中也有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皇帝屋大維攻占埃及後,把埃及作了他30年糧倉的相關遺跡。總之,每位偉大的統治者不成想都被釘死在這演藝曆史的浩浩石雕中。


 
為羅馬皇帝屋大維放棄再把埃及當作羅馬糧倉而修建的龐貝石柱

     埃及遊重點之一還有開羅國家博物館。其館藏豐富,與露天神廟、金字塔陵墓相輔相成。如考古發掘出的法老石棺、鑲嵌珍寶的金麵罩、幾十位木乃伊真身與其製作時用過的器具實物、曆代貴重文獻等超過10萬餘件的文物,隻有去參觀博物館才有收獲。


 
開羅國家博物館,館內嚴禁拍照

     10日間的走馬觀花叫人難以忘懷。我老伴特在盧克索神廟的地上撿拾起五、六塊有年頭的小碎石帶回北京。又花1美元加1支能伸縮的圓珠筆,在孟農神像附近,與雕石師付換了四小塊他加工遺棄的黃、白帶晶點的石塊。在我眼中這比買什麽現代商品都更有紀念價值呀。 

    再談點埃及見聞——:

    埃及人85%信奉穆斯林,15%信奉東正教與基督教。(埃及東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不一回事)。保守的穆斯林女子全身黑袍、黑布包頭;時尚女穆斯林遮彩袍、彩布包頭;信基督教女子從不包頭。所以走在街上一眼就可辨明各自身分。

    埃及實行盡量人人就業有飯吃的低工資製。市場平穩,與中國大陸物價持平。現1埃鎊兌換人民幣1。15元.。本國自足小麥占40%,那60%所需糧食要靠從美國與俄羅斯進口。

埃及法律規定一男可娶四妻。傳統上男不可娶外族女;女可嫁給外國男、外族男;社會上普遍重生男,輕生女。

     他們使用三種日曆——埃曆、回曆與公曆。埃曆是根據當地氣候把6月15日——10月15日稱為泛濫季,10月15——2月15日為播種季,2月15日——6月15日為收割季。一年三季也。

    城市街道基本沒設紅綠燈。開羅、亞曆山大等大城市也依靠單行線轉來轉去縷順交通。大量不設便道的主幹線,人車交錯行進緩慢。他們自有石油資源,反正不發愁沒有便宜的汽油!尼羅河上有300條旅遊船,卻不發展水上貨運。

     城市中心到處有大量在建的未完房屋。一說:埃及對不竣工的工程不收稅,所以未完的房屋達到住人條件,就不急收尾;二說:家族長輩蓋起樓房底層,大兒子成家後自蓋第二層,二兒子、三兒子乃至孫子們誰成家誰再逐層往上接樓層,故永不急裝修,永露著房頂框架水泥柱的鋼筋指向天空。這真是很獨特的一景。

     埃及沒有汽車工業,路上的汽車品牌魚龍混雜,大部分破舊。有時能看到國產奇瑞汽車。當地汽油便宜,油價每升僅相當於人民幣1元多。車牌以顏色區分車主身份——白:私家車;紅:貨運;黑:警察;黃:出租;綠:外事;藍:軍隊。車牌號竟然不用世界上常用的阿拉伯數字,而是另一套阿拉伯數字。

    我們常用的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印度發明的,由於是由阿拉伯傳向世界的,所以才稱之為阿拉伯數字。埃及文字是從右向左書寫的,可是遇到數碼是要從左向右讀啊。




    目前埃及輕工業不發達。市場上很多日用品來自中國。但不管是門衛、保安、司機、小販、船夫、馬夫各色人等,一見中國男女,無不先伸手索要清涼油,或者交換一條小手鏈給你;我遇見兩次小攤主和小販追著老伴,要求交換他的電子手錶;當我向雕石師付買下碎石的一刻,他發現我包內有圓珠筆,便上趕著拿兩塊更大的石頭來換。並在他確認該筆頭會伸縮時,竟向旁邊人顯派,仿佛撿到了天上掉下的陷餅。

低工資製度下,人們錢緊,或以為中國人好搭話吧。我老伴在卡爾納克神廟門口就碰到一位帶槍的現役軍人伸手討要”ONE  DOLLAR”。

街上的小販舉著商品總習慣地喊:”ONE  DOLLAR!”,你別以為真是那麽回事,一碰到商品馬上就變成大價錢了。”ONE  DOLLAR”隻是招攔顧客的誘餌。好在不管你怎麽砍價兒,埃及老鄉會不急不惱好商量,結局愉快。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異地風情也夠我們回味的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