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王佩英因“反革命”被處決 文革後終獲平反

(2012-03-02 20:52:13) 下一個

王佩英因“反革命”被處決 文革後終獲平反

2012年01月11日 11:31
來源:鳳凰衛視

字號:T|T
7人參與 1條評論 打印 轉發

核心提示: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在這個動蕩的年代裏,有人留,有人卻走了。張大中的母親王佩英就是在文化革命那個動蕩的年代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離開給張家七個孩子帶了巨大的陰影,時隔四十年,已經用所成功的張大中為了給母親沉冤昭雪,幾艱辛,終於得以成功。正所謂:“一張冤紙四十載,風雨冷暖僅自知。”

鳳凰衛視1月10日《冷暖人生》,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張大中:在1969年12月份的時候呢,我哥哥曾經找過我,說最近我們單位傳達了一批現行犯革命的討論名單,這名字裏可有咱娘啊,我說我印象中我們黨的政策除了殺人放火放毒的,那一個不殺,我心想我母親這個罪過,在監獄待著,也還行吧。

但是沒有想到,我們也非常之幼稚的把這個“放毒”呢認為是往井裏投毒了。而沒有想到什麽呢?就是說你批評啊,對方如果覺得你批評得不對,就認為你是放毒。

1970年1月27日,北京市工人體育場羅克、王佩英等二十餘名“反革命”在萬人公審大會上,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當天晚上,和同學聚會的張大中才得知了消息。

張大中:可能有幾個工人,剛參加完公審會,回來,特意聊到說今天公審的時候還有兩個女同誌啊,我心想這可能是其中有一個我老娘。完了他們說,現在已經六點鍾了,估計此時此刻那些人都上西天了,我當時一聽,哎呦!我才知道那一刻我才知道我母親判什麽刑了,腦子瞬間確實是,我才體會到什麽叫腦海裏一片空白。

那天晚上給我印象是非常恐懼的,文化大革命初期那種暴力,我作為學生是看到無數的,我心想,以後我恐怕也就是所謂的這種被專政的對象的子女了,那未來在社會上生存將會極其困難的。

解說:在長安街上徘徊到深夜,張大中才敢走回家門,望著熟睡的弟弟妹妹,他五內俱焚。第二天早上,張大中和四弟五弟被叫到居委會開會,會上宣讀了對母親的判決。

張大中:白天我就看到那布告了,王犯54歲,河南開封人,1964年到1968年書寫反革命標語,惡毒攻擊無產階級司令部,在押期間,反革命氣焰囂張到了極點,我就感覺哎呀,反革命氣焰囂張到了極點,這句話我覺得是我母親性格的一個寫照。

當時表現不出太大的悲痛,也不敢表現,也不能表現。

陳曉楠:連表現特別悲傷的權利都沒有。

張大中:對對對,不能表現出悲傷,隻能跟大家說要劃清界線,而要還得當著大家的麵,還得說老娘十惡不赦,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政府處理的非常之正確。

解說:兄弟幾個表態後是居委會代表發言,其中一位阿姨的發言,令張大中無比震撼,終生難忘。

張大中:老太太說,孩子們,你們未來生活不容易啊,你們一定要好好生活,長大了要做好樣的孩子,充滿著同情,那個老太太說完了我感覺好像那個老太太都哭了。後來40年之後,我一直問這個老太太是誰家的,因為我自從聽了這個老太太的話,才知道,才感覺由昨天晚上的恐懼而變得心裏踏實了。就是人民群體對此不是非常的憎恨,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很同情的。

解說:之後的歲月,幾個弟妹中學畢業後,紛紛上山下鄉,1976年,文革結束。1980恩年,劉少奇平反,同年鐵道部為王佩英平反,並給每個孩子發了1000元的撫恤金。改革開放之初,張大中辭職下海,以母親的1000元撫恤金作為本錢,開始創業,最終創建了遍布全國的連鎖集團。四十年過去了,七個孩子有的已經病故,活下來的都已年近花甲,母親的身影從未在他們的心頭散去。

2008年開始,張大中和妹妹可心遍尋母親生前故舊和牛棚難友,母親最後幾年的人生,隔著曆史的迷霧,漸漸顯現出來。

張大中:我沒有想到啊,在劉少奇遇難的時候,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在高呼“叛徒內奸工賊”的時候,我老娘堅持,劉少奇是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的卓越的國家領導人,劉少奇不應該受到迫害,她在牛棚裏接受專製改造的時候,還這樣堅持,她牛棚難友給她點兒吃的嘛,她說不用了,她說我估計活著不會出去的,你們早晚還會出去為黨工作的,我是出不去了。

所以那時候,她把生死置之度外。

在尋訪過程中,孩子們還了解到了很多現在想來仍驚心動魄的細節。當年在無數次的審訊和批鬥會上,母親都拒絕悔過,拒絕低頭認罪,為防止她當眾呼喊反動口號,她的嘴上被勒上了給牲口用的嚼子。在臨行前的最後一次審訊中,審訊人員威脅她,給她最後認罪的機會,否則就永遠見不到子女了。那一次母親哭了,但也是她被捕後的唯一一次流淚。

1970年1月27日,母親在萬人公審大會後被處決,至今孩子們也不知道母親的屍骨遺落何方,盧溝橋畔的刑場,野草青了又黃,一年年生長。

2010年3月27日,王佩英去世四十周年,子女們為母親舉辦了一場紀念會,王佩英生前故交、牛棚難友以及鐵道部老職工五百餘人趕來參加。

陳曉楠:所以這個時候幾十年之後覺得離她更近了?

張大中:我就一切都以作為兒子,對得起老娘,因為我覺得老娘還是應該說很對得起我們。同時呢,應該說,老娘也更對起我們的社會況且我在事業有成的過程中,應該是非常得益於老娘的,拿血換來的錢吧。

陳曉楠:其實拿1000塊錢也是你老娘走了以後,還仍然和你生命發生了一個特別深刻的關聯。

張大中:對對,所以我這一點我非常之感激。

陳曉楠:如果活著,王佩英應該是90多歲的老人了,正是兒孫滿堂,盡享天倫的時候。我曾經問張大中,如果母親看到他今天的成就,會不會覺得特別欣慰呢?沒想到他回答說,那可不一定,說不定母親還會批評我呢。

隨後他就講了一件他印象特別深的小事兒,小時候他曾經從垃圾堆裏呢撿來一個廢棄的燈管,放在衛生巾裏掛毛巾,竟然遭到母親的喝斥,責令他一定要送回去,因為在母親看起來,不是自家的東西就絕對不能拿,哪怕是別人不要的。

張大中總是在說一句話,母親不食人間煙火。在曾經飽受磨難的日子,在精神病院探視母親的時候,他曾經勸過母親說,這世界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或許到了今天,他還要這麽勸慰母親,這世界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

那麽母親想象中的世界又是什麽樣子呢?也許仍需繼續尋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